查文庫>總結>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

  不知不覺中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結束了,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需要好好地寫一份活動總結總結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活動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1

  時間就像一隻小鳥,瞬間就飛到了六月。六月是燦爛的六月、是開心和充滿回憶的六月、是永遠不忘的六月、在這難忘的六月裡。孩子們即將結束了幼兒園三年的學習生活,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了。我們也將結束了這一學期的工作,我們的遊戲活動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孩子們的遊戲水平大大的提高了,在遊戲中的角色意識較強、想象力、創造力很豐富,區域活動中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能自己設計遊戲情節,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的表現自己、快樂的活動。能主動和同伴進行交流和協商,解決遊戲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還會積極主動地收拾遊戲材料。

  一、總體發展情況

  本學期我們為了迎接綜合考評,大家積極的將遊戲的內容與環境作了一些添置的佈置,主要圍繞花橋老街的特色進行打造,透過遊戲環境的改造,我們發現幼兒對各種遊戲的參與性越來越強,對遊戲的喜愛近乎瘋狂,不僅在遊戲活動中能積極動腦、動手。主動交流。還能在遊戲中好學好問,大膽發表自己的主見,把自己的想象在遊戲中得以實現、完成。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活動量也增大了,各種能力也有了提高。對遊戲的材料準備、遊戲的規則的遵守、遊戲的操作能力有明顯的提高。特別是對材料的使用方面更巧妙、更豐富、更富創造力。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和班級的環境設施,對本學期創設了大舞臺、老街一日遊、工藝坊、成衣坊、洋行、中藥鋪等角色遊區。以及利用班級空間創設了一些活動區如:美工區、益智區、建築區、表演區、閱讀區,他們在區域裡寫字,畫畫,做算式題等,我們能及時對遊戲角和區域活動更換或增添不同的操作材料、半產品,同時也根據主題和季節變化,及時更換遊戲角和區域活動材料。科學合理地制定符合幼兒遊戲計劃。按計劃進行實施,讓幼兒有目的的進行遊戲活動。

  二、具體完成情況

  (一)自主性遊戲

  角色遊戲:

  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本學期我班開展了《娃娃家》、《成衣坊》、《工藝坊》、《中藥鋪》《洋行》等角色遊戲區。和孩子們共同創設溫馨的有活動價值的遊戲環境。為幼兒提供各種形狀的彩紙、海綿、紙盒等半成品鼓勵他們創作遊戲中所需的“食品”、“玩具”、“機器”等。同時指導幼兒加強遊戲和區域活動及各主題間的交流,使遊戲主題不斷深化,遊戲中幼兒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不斷提高。幼兒能按自己的意願選擇遊戲。透過同伴間的相互商量來分配角色。透過遊戲活動,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強了幼兒對角色的理解和興趣、提高了幼兒對角色、道具、材料的使用能力。指導幼兒在角色中大膽地進行交往、模仿和學習成人生活中的角色,在遊戲的過程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同伴間的合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成衣坊:配合遊戲內容,讓幼兒透過模仿成人的勞動,發展幼兒的勞動技能,讓幼兒體驗勞動的快樂和欣賞勞動成果的喜悅。

  動物樂園:結合班級特色——畫動物。透過特色課,讓幼兒繪畫各種動物的造型。並結合主題活動和節日進行一些手工製作活動。同時,充分挖掘廢舊材料的價值。師幼共同收集各類廢舊材料如:瓶、紙箱、盒子、紙棒等等。利用晨間來園、午間和遊戲時間指導幼兒進行創作活動。幼兒製作的動物、玩具形象栩栩如生。幼兒對自己製作的玩具手更是喜愛有加,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幼兒的繪畫、摺紙及剪貼技能和創造力、想象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智慧島:為幼兒準備豐富的科學材料,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促進語言、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引導幼兒開展:“種子的發芽”、“小工具”、“聲音的產生”、“水的秘密”、“磁鐵的特性”、“春天在哪裡”、等活動。幼兒在探索活動中能主動提問、互相討論。

  書畫的海洋:提供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如:圖書、識字卡、圖片、標記圖、檯曆等。圍繞主題活動及時收集並投放相關內容的圖書如:《科學家的故事》、《人們的勞動》、《迷宮》等。組織幼兒看報、剪報進行閱讀。開闊了幼兒的眼界,幼兒的知識豐富了、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星光大道: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表演材料。如:頭飾、木偶、小鼓、綵帶、花朵、等。引導幼兒在音樂伴奏下,選擇自己喜愛的材料扮演角色進行表演。學習自制一些表演道具。鼓勵同伴間相互商量設計情節,創編內容。發展幼兒的操作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益智區:自制一些標誌卡、式題卡、及一些拼圖、棋譜、迷宮圖等。引導幼兒在晨間和午間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進行遊戲,根據主題活動及時投放材料。指導能力強的和能力差的結對遊戲。遊戲中幼兒的規則意識明顯增加。遊戲的堅持性也有了提高。讓幼兒瞭解小學生的生活內容及作業本的簡單使用方法,對小學生學習有好奇心。

  建構區:引導幼兒觀察物體的特徵,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提供各種建構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構造《心目中的小學》、《未來的小學》等活動,增加主題構造活動。在遊戲中幼兒能相互分工合作,表現了極強的創造力。

  (二)有規則遊戲:

  1、結構遊戲:

  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建構材料如:紙盒、毛線、易拉罐等。鼓勵幼兒進行主題構造活動,幼兒對積木特別喜愛。教師透過啟發提問,引導幼兒豐富構造內容,指導幼兒同伴間相互合作、相互協商。讓幼兒有目的的認識各種材料,有意識的拼搭,從簡單到複雜。指導他們搭建《我們的幼兒園》、《機器人》、《春天的公園》、《各種各類的房屋》、《大馬路》、《美麗的家園》、《未來的小學》等幼兒喜歡的物體。培養他們多觀察生活周圍的物體,激發他們對物體塑造的興趣。並且根據主題添置材料,安排活動場所,引導幼兒自覺遵守結構遊戲規則,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遊戲,讓幼兒學會了幼兒自己整理材料,評價結果。

  2、表演遊戲:

  有目的指導幼兒完成本學期所學的故事、詩歌等表演,向幼兒作示範性的表演,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對錶演的願望和興趣,還可以幫助他們積累表演的能力,學會各種表演的技能技巧,教師參與幼兒的表演活動,給幼兒起到引導、啟發的作用,鼓勵幼兒大膽去嘗試、體驗角色的含義,理解作品的內容。幼兒同伴間相互商量設計情節、分擔角色、準備道具。與幼兒共同製作表演所需的紙偶、頭飾等。很好的完成了本學期表演遊戲活動的目標。

  3、音樂遊戲:

  是幼兒愛好的遊戲活動,讓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大膽地唱歌、跳舞,感受音樂美、抒發幼兒美的情感。提高幼兒對作品的理解能力,並指導幼兒創編遊戲情節。在音樂中創編自己喜歡的動作及舞姿。提示幼兒遵守音樂遊戲的規則。對本學期音樂內容有計劃的進行,很好的完成。

  4、體育遊戲:

  我們加強體育遊戲的開展。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為幼兒製作了沙包、尾巴、紙棒等體育小器械。同時利用幼兒園的環境設施利用晨間、午間將開展一些體育活動,如:走輪胎、踢足球、過吊橋等。幼兒能遵守遊戲的規則。在遊戲中幼兒的創新能力、勇敢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在遊戲中的合作能力,遊戲的主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5、智力遊戲:

  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遊戲材料,如:棋類、拼圖、接龍卡等。鼓勵幼兒主動收集、材料,要求幼兒遵守遊戲的規則,鼓勵幼兒之間相互學習,透過語言講解遊戲的規則。要求幼兒能獨立地進行遊戲,鼓勵幼兒自行選擇遊戲的內容。引導幼兒共同研究,自行解決遇到的問題,在教師的鼓勵下一些膽小幼兒都能積極參加遊戲。培養幼兒對智力遊戲的興趣,養成幼兒愛動腦,善於思考、克服困難的習慣。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明顯提高。

  三、下階段努力方向

  經過這一學期來的努力,我班的遊戲和區域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幼兒的個性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但遊戲中的相互謙讓、愛護遊戲材料等品質還需進一步的培養。遊戲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需提高。我們有信心不斷學習遊戲和區域活動的指導。使遊戲和區域活動真正成為實施幼兒園課程的重要部分,真正體現遊戲的價值。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2

  一、 創設互動的牆面環境

  教師的牆面是孩子每天看到最多的地方,是吸引孩子注意力最有效的手段。牆面環境的創設隨著教師的觀念不斷轉變而悄然變化著,不像以前過多地重視作品的精緻、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那樣是幼兒思維和行為依附於教師的思維和行為。而今,牆面環境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生動、直觀、真實地再現了師幼之間零距離的對話、幼兒與教師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感情氛圍。

  ① 環境與教學互動

  新教材的學習活動內容都是以主題形式出現的。我們認為幼兒是環境的主人,應該讓他們按自己的意願和想法來設計主題環境,這樣的環境對幼兒來說具有更深的教育意義。大班新教材中有一個主題“大自然的語言”,根據這一主題,幼兒又生成了許多小主題,如:“小水滴旅行”“眼睛裡的春天”“天氣劇場”等。幼兒經過熱烈的討論,決定透過畫、剪、貼、記錄的方式,分工合作來完成該主題活動。在“小水滴旅行”主題中,幼兒畫了小水滴手舞足蹈旅行的快樂樣子,並把自己比喻成小水滴,請同伴來猜一猜,小水滴到哪裡去旅行,非常的有趣、幽默,幼兒完全是按自己的繪畫語言來表達。

  ② 環境與師生互動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是透過他自身的感知和活動來形成的,所以,教室環境建設為幼兒透過主動活動獲得知識經驗,提高能力創造條件。同時,幼兒的活動表現又為教室環境的再建設提供了依據。

  例如:中班開展“我愛我家”的主題學習,在教師的引領下,孩子們產生了把活動室變成“家”的願望。孩子們與教師商量後,決定把半間教室變成一個“家”。教師和孩子搬來了五顏六色的積木,共同拚搭,終於完成了一個廳、臥室、廚房、廁所齊全的小“家”。

  二、 創設開放性為主的遊戲環境

  幼兒的發展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實現的,而遊戲是幼兒自主、自發地與空間、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活動,所以遊戲環境就成為影響幼兒遊戲行為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因此,我園創設了一個有利於引發幼兒多種經驗、有利於幼兒與之互動的開放性遊戲環境。

  ① 遊戲形式的多樣化

  我園走廊較多,空間較大,根據這一特點,在二樓、三樓、四樓創設了藝術長廊、科學長廊、樂器長廊、建築長廊,打破了以往幼兒在規定時間才可以遊戲的常規,嘗試了孩子來園、離園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遊戲的方式,使所有的空間都成了幼兒遊戲的場所。全體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願望和需要自由的選擇遊戲的內容。這一方式使我們進一步拓寬了遊戲的空間,充分體現了遊戲的自主性、獨立性,擴大了幼兒的交往面,提高了幼兒的交往技能,從而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

  ② 遊戲材料的多元化

  在投放材料時,我們考慮到:僅為幼兒提供現在的操作材料是遠遠不夠的。操作材料的多元化,材料的擺放位置也會直接影響幼兒的遊戲行為。小班階段,我們注重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在提供遊戲材料時還創設具有吸引力的趣味性情景,由此來激發幼兒參加遊戲的願望。

  例如:為了鍛鍊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練習用“小勺”的技能,設計了“喂喂動物寶寶”遊戲場景,根據動物的特徵,製作了動物寶寶,張著大大的嘴巴想吃東西的模樣。幼兒看到後都非常喜歡,馬上拿起“小勺”,選用了不同的食物,送到了動物寶寶的嘴裡。由於教師創設了生活化的環境,使幼兒不感到厭煩,動手能力在遊戲中得以練習和鞏固。

  中大班階段,我們則多提供各種型別的低結構材料,以環境來促進幼兒遊戲水平的提高。如:在表現表達區製作“昆蟲的一家”時,教師考慮到幼兒發展水平存在差異,為他們提供的材料十分的豐富,有水粉顏料、水彩筆、油畫棒、回形針、牙籤、牛奶盒、一次性圓盤、即時貼、各種顏料的紙等,允許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表現方法,在教師創設的自主環境中,幼兒探索、想象的需要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滿足。

  三、 創設寬鬆和諧的心理環境

  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漸認識到,心理環境的創設比物質環境的創設更為重要。良好的師幼關係和生生關係應成為心理環境創設的主要內容。首先,教師與幼兒的關係由傳統的權威轉化為與幼兒平等的夥伴式;其次,教師的指導方式由指揮式、命令式轉化為與幼兒的交談式與商榷式;再次,教師的教導行為也由直接干涉與介入轉化為心理暗示與啟發。只有當教師的觀念轉化為行為,才能自覺地創設高度心理自由的環境。如:大班主題活動“自然測量”中,幼兒可以從小木橋、棉籤棒、遊戲棒、繩子、積木、雪花片等各種材料中自由選擇對正方形的椅面、長方形的桌面和不能用肉眼馬上辨認出形狀的東西進行測量。從幼兒選擇的測量材料、運用的測量方法、記錄方法的不同,可以發現幼兒都有自己的想法。活動中,教師不依據幼兒運用的方法合適與否進行評價,而是將評價目標定位在幼兒活動中是否積極思考、深入探究;是否能用獨有的思維方式尋求答案;是否能與同伴經常交流並對問題提出合理的解答;能否在集體交流時大膽表達等等。

  在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幼兒需要時提供物質上的支援和幫助,更應以共同探究者的身份出現,去傾聽、瞭解幼兒的所思所想,最大限度地縮小與幼兒的距離。活動中,教師始終要以開放的心態,鼓勵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幼兒,積極引導幼兒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關係,並時刻作出表率,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幼兒,不指責、不偏愛、不歧視、不放棄,讓每位幼兒從心底裡感到自己是受同伴和教師歡迎的,這樣才能在幼兒群體中營造一種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樂於傾聽、共同成長的良好心理氛圍。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是環境創設中不可缺少的兩大方面。物質環境的創設離不開對心理因素的把握,而心理環境的創設中,有時物質環境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只有把兩者有機整合,這樣的環境才能對幼兒的發展產生深遠而有意義的影響。在今天的工作中,我們仍將遵循“以兒童發展為本”的原則。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創設更能適應幼兒發展和激發幼兒創造潛能的新環境。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3

  我園十分重視幼兒遊戲活動的開展,並且將幼兒遊戲活動作為幼兒在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紮實的開展幼兒遊戲活動。經過兩年來的摸索與實踐,現小結如下:

  一、認識遊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加強新教師培訓,組織教師進行“遊戲理論”學習、討論,從而提高教師對遊戲的認識,轉變教師的觀念,使其真正認識到遊戲對幼兒的重要意義。第二步做法是:每週定時開展幼兒遊戲活動、每月定期開展教師遊戲觀摩活動、每學期定期開展幼兒遊戲評比活動,各類活動的開展促使幼兒園遊戲活動紮實有效的落實,再也不會出現其他活動擠佔遊戲活動時間的情況;第三步做法是:結合重大節日,開展家園同樂活動,邀請家長和孩子共同遊戲,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家長回憶童年時光,想起自己童年時的興趣和感受,從而還可以更好地以童心體會童心,理解童心,理解今天孩子的需求。

  1、保證充足的遊戲時間。

  如果說,人的生命是以時間來度量的,那麼孩子的童年則是以遊戲時間來度量的,要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首先要把遊戲時間歸還給孩子。

  為此,我們開放了入園、離園、課前、飯後等環節,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時取放玩具,開展遊戲活動。為了確保幼兒的遊戲時間不被侵佔,我們要求每個班級開學初就制定出詳細的班級遊戲活動計劃,每月制定遊戲活動月計劃、每週制定遊戲活動周計劃、每週有重點指導活動方案,做到遊戲活動有目標、有計劃,層層落實,步步推進。同時要求班級教師提前準備遊戲材料,並對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較詳細的觀察記錄、分析、反思等,並定期的進行檢查、反饋,將其納入教師的月工作考核,以上環節的有序運轉,不斷迴圈上升有目的、有計劃地推動遊戲深入開展,促使每個幼兒均能在遊戲中得到較充分的發展。

  2、開闢廣闊的遊戲場所。

  場地是幼兒做遊戲必備的空間條件。我園為了給幼兒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我們充分利用了走廊、樓梯拐角、衣帽間、操場等做為遊戲場地,為保證幼兒的遊戲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3、提供豐富的遊戲材料。

  幼兒遊戲離不開玩具和材料,他們是遊戲的物質支柱,是誘發支撐,發展幼兒的遊戲行為,是孩子的“教科書”,是促進幼兒發展的工具,教師給孩子提供的遊戲材料是否恰當,直接影響遊戲活動的質量。園裡除了給孩子選購一些生活中無毒、無害、衛生的廢舊物品和自然物,發動教師、家長、幼兒共同製作玩具和遊戲材料。比如用泡麵碗製作頭飾、帽子,用易拉罐製作高蹺,用塑膠瓶做魚缸,用果奶瓶做拉力器等等。

  4、充實多樣的遊戲內容。

  遊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為此,我園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的實際需要,設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並且,利用每年的寒暑假,為幼兒集中採購、添置遊戲材料,積極開展及時自制教玩具評比活動,極大的`豐富了幼兒的遊戲材料與內容。

  二、保證各類遊戲的正常開展,促進教師相互學習

  在記錄各班遊戲時間的同時,我們掌握了各班開展各類遊戲的情況,如智力遊戲開展的較好,創造性遊戲不經常開展,集體遊戲多於自選遊戲等等,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組織全園教師進行討論,大家達成一個共識,就是要使各類遊戲都能得到合理安排,使各類遊戲得以正常發展。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分別就桌面遊戲、角色遊戲、表演遊戲和結構遊戲等形式,逐個突破逐個觀摩,一起來熟悉各類遊戲的特點和玩法,然後,在觀摩的基礎上,創編新的遊戲,要求有自己班級的特色,就這樣,讓教師真正領會遊戲的實質和所起的作用。

  經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園的教師能夠正確的認識到遊戲在遊戲中的作用,並且能夠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幼兒遊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的解決,但相信經過全體教師的不斷地實踐與思考,我園的幼兒遊戲活動一定會再上一個臺階。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4

  記得剛開學,我們班就來了23位天真的幼兒,在他們燦爛的笑臉上看到了兒時的自我。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班的手指遊戲活動也開展起來了,沒有一點手指遊戲經驗的孩子們,他們顯得無從下手。為了更好的引導他們,我們作出了努力,現將這一學期來透過手指遊戲總結如下:

  一、根據幼兒的實際,培養幼兒的手指遊戲興趣

  由於沒有經驗,在手指遊戲的環境中,我班採取區角不分的佈置,投入的種類在幼兒的經驗所及的範圍如:根據小班幼兒在生活、認知和自我發展上的需要,區角有些關於《小被子》等種類的手指遊戲,,在表達區角中,引導幼兒發現美、創造美(搭積木/秋葉飄),有目的的學習,使孩子在豐富的活動環境中,具有充分的活動自主權,且讓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在活動中邊探索邊學習發展。使幼兒的手指遊戲興趣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二、在手指遊戲中滲透德育

  小班幼兒在禮貌方面有待於進一步培養,在遊戲時,我們注重這方面的滲透,比如,在玩積木時,就有關於搭積木的手指遊戲。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就將這一環節放入手指遊戲中,在去娃娃家作客時,裡面就有關於小被子的手指遊戲。有了這一環節,幼兒都非常喜歡進入到去叫遊戲中,一邊做遊戲,一邊念手指遊戲,從手指遊戲中知道了學習了很多關於禮貌方面的用語。

  三、 發揮幼兒參與的自主性,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樂

  為了在遊手指戲中充分把權利交給孩子,我們在選擇手指遊戲時,有個人玩的,有兩個人玩的,有多人玩的等等,可以讓幼兒自主選擇,和自己的好朋友在學中玩,玩中學。

  四、 親自參與,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遊戲中,我們主張親自參與,讓自己與幼兒間沒的距離,這樣才能讓幼兒沒有心理負擔的去玩。老師參與,能引導幼兒學會最基本的交往能力,遇到問題自己商量解決。達到完美的結果。且讓幼兒自己去結伴,以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五、 以後的打算

  在往後的手指遊戲中,我們會更注重對幼兒手指遊戲能力的培養,使幼兒的手指遊戲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多開展綜合性手指遊戲,充分發揮幼兒參與的自主性。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5

  遊戲是為了尋求快樂而自願參加的一種活動,但幼兒遊戲決不是單純感覺上的快樂,而是伴有生命充實感的快樂。遊戲是幼兒主動自願的活動,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遊戲不是在外強制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是幼兒出於自己的興趣與願望自發自願主動進行的活動。幼兒遊戲的型別很多,本學期我們班創設了角色遊戲和晨間自選活動,其中包括奶茶屋、小超市、醫院、跳房子、踩高蹺等遊戲。下面對我們班本學期的遊戲活動作一總結。

  一、角色遊戲

  角色遊戲突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於被動、靜止狀態的局面,不是教師把知識告訴幼兒,讓幼兒被動、靜止地接受,而是教師透過設計、提供可供幼兒操作的環境特別是各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得到發展。

  本學期,我們創設了"小超市"、"人民醫院"、"七彩奶茶屋"等,幼兒在遊戲過程中,體驗到了售貨員、醫生、病人、顧客等等不同角色,在角色的扮演過程中,幼兒擺脫對本班老師,熟悉環境的依賴性,有了更廣闊的想象、發現和創造的空間。幼兒間的合作交往更為主動、積極,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晨間自選活動

  除了角色遊戲,晨間自選活動也是幼兒在園遊戲的一部分。它是幼兒園一日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始,因而要精心組織每日的晨間活動,做到有目的、有計劃,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愉快地參加,每天都有新收穫。為了讓幼兒輕鬆愉快的進行晨間活動,我們採取了讓幼兒自由組合、自由選擇。如:有的幼兒喜歡跳格子、有點喜歡拍球,都可以讓她自由選擇。

  三、遊戲評價

  不論是角色遊戲還是晨間自選活動,我們都會在活動結束後進行總結評價。評價的方式有很多,有時是全班進行,有時是分組討論,也可以讓幼兒自己評價,由老師指點迷津等。幼兒的自主評價主要是鼓勵幼兒把自己在遊戲中的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與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師的鼓勵性言語來鼓勵幼兒的"你搭建的樓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搭建經驗嗎?"由幼兒主動評價的"我發現了什麼問題?為了以後玩得更好,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又如:以教師的全面評價為主的"今天哪一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等等。

  當然,在本學期的遊戲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注意和改善。如幼兒人數少、遊戲相對集中、遊戲的角色分配較少等。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是遊戲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長了幼兒的生活知識。在以後的遊戲活動中,我們會加強對幼兒遊戲的觀察和指導,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地成長和學習。

  幼兒園遊戲的活動總結6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運動,是幼兒認識世界的緊張道路,是學前期緊張的教導手段。德國學者席勒覺得:遊戲更多是享受,開心是從遊戲中得來的;德國著名教導家福祿陪爾指出:遊戲是兒童潛在本能的表現;美國心理學家加維覺得:遊戲該當是由內驅力所策動的一種愉快運動,他們都覺得遊戲是一種本能表現,是自發的、開心的、自由的佈局遊戲是一種異常故意思的運動。

  透過這種遊戲,可以是幼兒得到關於物體、數量、高度、長度、重心、均衡等簡單的數理知識,以及對稱、平均、色彩等簡單的造型知識,可以成長幼兒的感知、思維和創造等才能。可以培養幼兒細心、耐心、自力性、堅持性、與夥伴互助等優越的個性品質。這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審美才能和進行造型的藝術能力。而三歲幼兒沒有必然的佈局目的,他們只是無計劃地擺弄積木,如我班的劉維揚、湯俊傑、陸一帆、尹龍傑等弟弟朋友,對佈局運動很感興趣,能搭出一些簡單的房子、城堡等物體,大多半小朋友只會將積木堆高、推倒、堆高、推倒,在這個歷程中得到快感,對付這些小班幼兒來說,更別提定名、想象、創造了,在運動中時常會發生爭搶、哭鬧,將積木弄得滿地都是而無人摒擋。總之,行為習慣差,還有一些如朱蘊展、洪良宇等小朋友對佈局運動沒興趣,從不肯參加佈局遊戲,而大部份小朋友是喜歡玩而不知如何能力搭出悅目的器械。針對這些環境,對在小班朋友中開展布局運動心中實在是沒有底、有牽掛,在童先生的勉勵、徐先生的贊助下,我們消除了牽掛,一步一步,在摸索中開展小班佈局遊戲。

  一、增強計劃、記錄工作,確保遊戲的有序開展

  首先,對本班的幼兒的佈局運動進行過細的闡發,做到心中有數,使運動的開展對症下藥,如對湯俊傑、劉維揚等對運動有興趣、才能較強的幼兒重點引導他們對佈局物進行定名,而對洪良宇、潘璐遄欲、戚曉彤等才能較差的幼兒重點個別指點,對朱蘊展、何若愚等對佈局運動沒興趣的幼兒重點在於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

  同時,在徐先生的指導下,我們制訂了一學期的佈局遊戲總目標,並認真做好每一次運動的記錄,做到月頭有分目標,月終有小結,運動前有目標,運動後有反饋,從而確保運動的有序開展,每次運動後的反饋,記錄了小朋友的運動環境,為下一次的運動開展提供了根據,更為個別幼兒的教導提供了方便。

  二、改變不雅念,激發興趣,主動運動

  在幼兒佈局遊戲的開展歷程中,也是先生的教導不雅唸的改變歷程。在幼兒一日運動的各個環節中,老例是根基、前提,更不用講在佈局遊戲中的作用了,所以,本學期的佈局遊戲首先是在老例培養中開始的,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徐先生的輔導下,我是採納遊戲的每塊積木都有名字,如長方形寶寶,電話形寶寶,付與積木的生命,讓每個小朋友樂意與積木做朋友,從而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了,顛末一學期的培養,我班的小朋友在佈局運動中寧靜集中運動光陰可長達1至1個半小時。在培養輕拿輕放,不亂扔積木習慣時,我說:“小朋友,警惕點,別弄疼了積木寶寶,積木寶寶要睡覺了,無形中,小朋友養成了輕拿輕放的習慣,在講評中指示幼兒的差錯時,也是這樣說的:小雞,你喜歡這幢房子呢?為什麼皺眉頭呀?本來房子沒搭平,快幫協助。小朋友就知道房子、積木要搭平。

  三。循序漸進,逐步進步佈局程度

  首先,開展的意願佈局運動,進行自由構造,在這個階段中,主要是培養幼兒對佈局的興趣,願意參加佈局運動,並在先生的贊助下逐步想象出本身構造的物品的名稱,徐鵬搭出了會轉的自來水龍頭和水斗,張佳恬搭出了對稱的房子,陸一帆搭出了小床、桌椅,趙碧晟搭出了火車。

  接著,就開展了盒裝小積木的模擬佈局,對中間一行的積木進行模擬佈局,在模擬的歷程中,小朋友學會了一些基礎的佈局技能,認識積木的形狀、顏色,並且逐步能作到積木的顏色偏向一致。對付盒裝積木的難點:整理,我們也是逐步分化,奉告小朋友造房子要從一層樓開始,將整理積木形象地比喻為造房子,從一層樓、二層樓、三層樓……一層層造,在遊戲中小朋友學會整理積木,整理所消費的光陰,也從開始的45分鐘左右縮短至20分鐘左右,最快的小朋友10分鐘不到就能將一盒積木完整地整理好。

  在此根基上,引導幼兒開展看圖佈局運動,先搭1號圖紙(對稱圖形)引導幼兒從下往上、從中間到雙方地看圖紙,在這個歷程中,對才能差的潘璐遄欲、洪良宇等幼兒,讓他們坐在先生的閣下進行模擬佈局,重點贊助他們跟上全班的程度。在搭3號圖紙(紕謬稱圖形)時,引導幼兒從左到右、從下到上地看圖紙佈局,對付難點、重點分化,如直角三角形積木的搭建是一個難點,我就引導幼兒將積木轉一轉,還不可,就反個跟頭(上下轉移),小朋友一下就控制了。

  佈局遊戲的最終目標是成長想象、創造力,因此在看圖紙佈局的同時,我還勉勵幼兒將剩下的積木搭完(意願佈局),透過點一點、引一引、撥一撥的引導措施,逐步成長幼兒的創造、想象力,在期末向全園教師開放佈局運動及向家長開放半日運動中的佈局運動中,小朋友不僅完成了看圖紙佈局運動,還搭出了小豬、小羊、小狗、長頸鹿、駱駝等動物,搭出了火車,飛機,還有漂亮的對稱的房子、院子、大廳等,尤其是崔必晟小朋友搭的飛機,有戰鬥機、客機獲得先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四、以佈局遊戲抓手,成長幼兒的非智力因素

  現在的幼兒多為獨生後代,各個能說會道,然則著手才能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記得剛開始開展布局運動時,洪良宇,錢藝元,曹炯淳,朱韞展等小朋友便是不著手,不願著手,整理時更是無人動手。潘璐遄欲、何若愚只能用哭聲來表達本身的艱苦,短缺降服艱苦的毅力,短缺對本身的信心。在佈局遊戲的逐步開展中,小朋友們在完成佈局時得到了勝利的體驗,毅力獲得檢驗,要知道,這麼一大聚積木從搭邊到整理,對買辦幼兒來說也不是沒有艱苦的,更不用說才進幼兒園的小班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