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神舟11號景海鵬三次飛天觀後感
今天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上午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地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這標誌著我國朝著建造太空站的目標又往前邁進一大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是景海鵬三次飛天的內容,歡迎閱讀!
篇一:
10月17日早晨7點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這是我國建造併發射的第11艘太空飛船,由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對接,並由飛行乘組景海鵬和陳冬開啟我國航天員史上最長的太空駐留。
這是我國自主組織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運輸系統的第2次應用性飛行。
按照預定的程式,當飛船進入軌道之後,會先2天自行飛行計劃,然後在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而在對接飛行間,航天員將會進駐實驗室進行30天的駐留,主要為了更好地掌握太空交會對接技術,並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科學應用新技術實驗以及科普活動。
屆時,當兩名航天員按計劃完成了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也將撤離天宮二號,並於一天內返回到著陸場,而天宮二號將轉入到獨立執行的模式。目前,我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也派出了遠望5號和6號以及7號三艘測量船執行著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海上的測控任務。
據央視新聞報道,任務完成後的下一步計劃為:在2017年的上半年,將會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並開展推進劑補加等實驗。雖然筆者沒坐過飛船,但為祖國的強大昌盛而激動。
而且,這次“神舟十一號”標誌著我國向航天大國又邁進了一步。
說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跟神舟十號飛船的區別,神舟十一號完全繼承了先輩的技術狀態,在主要功能和技術指標保持不變,並且在三個方面進行了技術性的改進:
一是為滿足本次飛行任務,特調整了軌道控制策略和飛行程式,為了就是讓神舟十一號飛船能夠適應本次交會對接軌道和返回軌道由343公里調整到393公里的任務;同時進一步調整最佳化貨物裝載佈局的方案,為了能提高本次飛行的隨行運輸的能力。
二是為了提高飛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新增了寬波束中繼通訊終端裝置,目的就是擴大了測控覆蓋範圍,很好地提升飛船姿態快速變化的時候天地之間的通訊保障能力,為航天員的安全性和飛船的可靠性做了保證。
三是為了實驗未來空間站交會測量裝置的壽命,對神舟十一號飛船的交會測量裝置進行了升級換代。
經過多年的.發展,能夠看到我國的航天事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此次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成功發射,為我國後續建設空間站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援,也預示著我國航天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篇二:
今天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上午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地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這標誌著我國朝著建造太空站的目標又往前邁進一大步。不少汕頭市民透過收看直播,見證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那麼,這次神舟載人飛船發射,有什麼樣的資訊值得關注呢?今晚的新聞,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今早7時30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這一刻,來自金山中學天樞天文社的40名學生,都盯住電視螢幕,屏住呼吸。
在市華僑中學,電視直播結束後,老師還給大家上了一堂航天課,向學生們詳細講解神舟十一號發射的有關知識。
據瞭解,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第2次應用性飛行。飛船入軌後,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逗留,開展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技術等多項試驗。加上1天的返回時間,本次神舟十一號將飛行33天。
神舟十一號成功奔向浩瀚太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所有的航天工作者都為之歡呼。為了這一刻,無數航天工作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我市,就有這樣一批科研技術人員,這幾年,為了神舟飛船的成功發射,利用三維模擬技術,不斷對飛船在太空工作進行虛擬化模擬實驗。從人工力學的科學性、各類程式的協調性、可操作性進行全面分析,進一步優化了產品設計方案和安全性,為航天員在太空執行任務再上一道安全鎖。
這次已經進入到了實際發射了,在發射之前,我們在研製過程當中,實際上每個航天工程都會進行大量的驗證,裡面包含了數學驗證和物理模擬驗證,而汕頭公司主要是在前期研製過程中的數學模擬驗證,包括模擬視覺化這樣的工作。這項工作,其實我們參與得很早了,這兩三年來一直都在持續進行。
航天技術看上去很遙遠,但實際上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科研人員指出,此次神舟飛船任務,首次建立了天地遠端醫療支援系統,透過天地協同會診,來解決航天員在軌“看病”問題。而這項新技術,或許能為將來的遠端醫療服務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