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作用教案
一、課程標準
透過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評價其歷史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積貧現象改變的表現及原因
(2)積弱局面改善的表現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4)探究王安石變法的歷史地位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資料,幫助學生逐步掌握閱讀歷史資料的方法
(2)利用圖表分教材重點
(3)透過問題探究細化難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2)改革充滿了阻力,過程是艱難的,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態度,改革才能成功
三、教材分
教學重點: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作用。
教學難點:對王安石變法的命運和歷史地位的全面認識。
四、教學方式
1.依據課程標準,依託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
2.對教材比較明晰敘述內容,以學生閱讀為主。
3.培養學生研習和運用歷史材料。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歷史材料是認識歷史的重要途徑,並懂得利用所學的知識分材料。
五、教具準備
《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作用》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匯入]
欣賞詩詞,感受歷史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過者無顏色。 ──變法前景象
麥行千里不見土,連山沒雲皆種黍。 ──變法後的農民生活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毫?” ──王安石《收鹽》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浪淘沙》王安石
講述:北宋中期出現嚴重的社會危機,為了挽救封建統治,王安石在宋神宗
的支援下進行了變法。王安石變法面臨怎樣的命運?變法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由此進入新課的學習)
[講授新課]
(一)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作用
1.角色扮演,神入歷史
(1)假如你是當時社會的一個農民,王安石變法給你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變化有哪些?為什麼?
(2)假如你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富商,王安石變法的哪些內容與你的利益有直接關係?為什麼?
(3)假如你正在當時軍隊服役,王安石變法給你的軍旅生涯帶來的變化主要有哪些?為什麼?
(4)假如你是當時社會的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中下層士人,王安石變法會給你帶來什麼變化?為什麼?
2.鞏固基礎,突破重點
積貧局面的改變
富國之法的措施作用和成效侷限
農田水利法水利工程廣為修建,保證了;耕地面積增加,農業生產發展,政府稅收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增加,國庫充裕,積貧的`局面大大改變了
方田均稅法清丈出大量隱瞞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農民免除賦稅,得到實惠。
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強制農民借貸;利息偏高,農民負擔依然沉重
免役法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生產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對貧苦人是沉重的負擔,許多人為支付免役錢家破人亡。
市易法和均輸法打破了大商人對市場的壟斷;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積弱局面的改善
強兵之法的措施作用和主要成效
保甲法加強了農村封建統治秩序,維護了農村社會治安;建立了全國性的軍事儲備;節省了大量的訓練費用主要表現: 西部邊境的鞏固和開發
設定軍器監武器質量和產量都提高
保馬法馬匹的質量和數量提高;政府節省了大量養馬費用
將兵法加強了軍隊戰鬥力
精簡軍隊加強軍隊戰鬥力,節省了不少軍費
人才選拔的改變
取士之法的措施作用和主要成效
改革科舉制廢除明經科,專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選拔大量能夠從事實際事務的有用人才。
整頓太學重新編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考試成績優秀者,課直接受官。使學校成為變法造輿論、育人才的地方。
惟才用人重視官員的選拔任用,按資升遷的成規被打破。培養了改革的中堅力量。
(二)變法的命運
探究問題,細化難點
提問:1.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為什麼反對變法?
2.面對阻力,王安石提出了“三不足”思想,對變法程序起了什麼作用?
3.宋神宗對變法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宋神宗態度的變化對變法產生了什麼影響?
閱讀材料,解決難點(透過閱讀材料,歸納變法失敗的原因)
材料一:課本“學思之窗”
材料二: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參知政事。七月行均輸法。九月行青苗法。
閏十一月行農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舉。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學三舍法。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馬法。八月行方田均稅法。六年六月置軍器監。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將兵法。
材料三:呂惠卿是王安石著力培養提拔的人……後來,為了能夠大權獨攬,
居然誣陷王安石參與謀反。王安石恢復相位後賊心不死,又將王安石寫給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丟擲。
歸納:1.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
的阻撓和破壞。
2.推行新法操之過急。
3.變法中用人不當。
4.宋神宗在變法後期的動搖。
5.宋神宗死後,司馬光任宰相,廢除了新法。
思考問題,昇華情感
你從王安石變法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1.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改革是革除社會弊政、促進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
2.改革是艱辛的,必然充滿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的用人。要處理好改革派內部及改革派與守舊派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