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琵琶行> 琵琶行第二課時教案

琵琶行第二課時教案

琵琶行第二課時教案

  行,又叫“歌行”,源於漢魏樂府,是其名曲之一。有關《琵琶行》的課時教案,大家如何設計的?

  琵琶行第二課時教案1

  一、導課:複習引入,注意名句。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二、本課目標:分析並欣賞詩歌的音樂描寫。

  音樂被誇大其作用:孔子以“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音樂被貶低為亡國之禍:陳後主《玉樹後庭花》。音樂成為精神慰藉:白居易《琵琶行》。清人方扶南把它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韓愈的《聽穎師彈琴》相提並論,推許為“摹寫聲音至文”了。

  三、誦讀第二節,理解內容。

  調絃校音,情隨聲出(序曲)

  演奏名曲,傾訴悲情(總寫)

  珠落玉盤,急切愉悅(第一樂段)

  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絕,幽愁暗恨(第二樂段)

  鐵騎突出,激越雄壯(第三樂段)

  曲終收撥,戛然而止(曲終)

  江心月白,餘韻無窮(魅力)

  四、師生共同分析、欣賞: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來描摹音樂?這些手法有何好處?

  1、比喻(找出比喻句並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樂的什麼特點?並分析比喻描寫的好處。)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語(親切細柔)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婉轉優美)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凝澀)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高亢激昂)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淒厲)

  --好處:把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形象可感的實體。

  附:[奧地利]漢斯立克《論音樂的美》:對音樂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寫、性格刻畫和解釋性的說明,都是比喻性的。

  附:元稹《琵琶歌》裡的“淚垂捍撥朱弦溼,冰泉嗚咽流鶯澀”,李紳《悲善才》裡的“秋吹動搖神女佩。月珠敲擊水晶盤”,也都是以聲喻聲的。元詩比白詩為早,白詩“鶯語”二句,可能受到元詩的影響,但較元詩為勝。

  2、疊詞和聯綿詞:

  疊詞:弦弦、聲聲、續續、嘈嘈、切切

  聯綿詞:間關(疊韻)、幽咽(雙聲)

  --使音節悅耳動聽

  3、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

  1)正面描摹: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如前分析)

  2)側面烘托: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寫聽眾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藝術效果。

  4、曲中帶情:

  過渡:當然,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彈奏之技藝高超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帶著感情了彈奏的,而詩人也是帶著感情來聽、來描摹的。(找出有關感情的詩句):

  未成曲調先有情。

  似訴平生不得志。

  琵琶女以情演曲說盡心中無限事。詩人以情繪聲

  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問:從中我們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詩人也從樂曲中聽出了其中的感情。詩人為何能聽出?

  --a、詩人是音樂大家。

  b、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帶著感情去描摹音樂也是本詩描摹音樂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附:說一句題外話,古人有的責備白居易不該於謫居中夜入離婦之船,認為有違禮法。我們倒認為,白居易能衝破封建的等級觀念,平等地看待一個地位卑賤的琵琶女,將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為倡家女、今為商人婦的遭遇作類比,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我國古代詩人雖有自比美人芳草的傳統,但大都比的是純潔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貴婦,自比歌伎是較少見的。5、小結:

  描寫特色:A、大量運用比喻,化抽象無形為形象可感;

  B、巧用擬聲詞和疊詞;

  C、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結合;

  D、帶著感情去描摹音樂。

  分析鑑賞詩文的技巧:咀嚼語言,分析手法

  整體感知,品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