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閱讀理解:寄全椒山中道士 (含答案)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文閱讀理解:寄全椒山中道士 (含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10~11題。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①。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注:①煮白石:《神仙傳》雲:“白石先生者,中黃丈人弟子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時人故號曰白石先生。”
10、請簡析首聯第一句中“冷”字的好處。(5分)
11、全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0、請簡析首聯第一句中“冷”字的好處。(5分)
【答案】①冷,寒冷之意。(1分)②此字雙關。“冷”字既寫出了郡齋氣候之冷,更突出了詩人心裡之冷。(2分)③ “冷”字字少意豐,渲染了氣氛,為下文寫思念山中客蓄勢。(2分)
11、全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答案】對友人的真摯懷念之情,又落寞惆悵之情。(2分)詩人“念”山中之客,想友人山中生活情景,“持酒”“遠慰”都表現出對友人的懷念之情;(2分)“滿空山”“何處尋”表現出尋尋找有人而不能的落寞惆悵之情。(2分)
賞析:這首詩向來被稱為韋詩中的名篇。有人說它“一片神行”,有人說是“化工筆”(見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評價很高。
題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會吐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但憶念只是一層,還有更深的一層,需要細心品味。
詩的關鍵在於那個“冷”字。全詩所透露的也正是在這個“冷”字上。首句既是寫出郡齋氣候的冷,更是寫出詩人心頭的清冷。由於這兩種冷,詩人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這寒冷氣候中到澗底去打柴,打柴回來卻是“煮白石”。葛洪《神仙傳》說有個白石先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
還有道家修煉,要服食“石英”。明乎此,那麼“山中客”是誰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艱苦修煉,詩人想念老友,欲送一瓢酒去,好讓他在這秋風冷雨之夜,得到一點友情的慰藉。然而轉念一想,他們都是逢山住山、見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許在這塊石巖邊安頓,明天呢,恐怕又遷到別一處什麼洞穴安身了。何況秋天來了,滿山落葉,·2327·《唐詩鑑賞大典》
連路也不容易找,他們走過的足跡自然也給落葉掩沒了,那麼,到何處去找這些“浮雲柳恕無根蒂”的人呢?
詩雖一路淡淡寫來,卻使人覺得詩人情感上的跳蕩變化。開始,是由於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們,終於又覺得找不著他們而無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終於無從化解。
詩人描寫這些複雜的感情,都是透過感情和形象的配合來表現的。“郡齋冷”兩句抒寫,可以看到詩人身處郡齋的寂寞。“束荊薪”、“煮白石”是一種形象,這裡麵包含了山中道人的種種活動。“欲持”和“遠慰”又是一種感情抒寫。“落葉空山”卻是另一種現象了,是秋氣蕭颯、落葉滿山、空無人跡的深山。
這些形象和情感串連起來,便構成了情韻深長的意境,很耐人尋味。
這首詩,看來象是一片蕭疏淡遠的景,啟人想象的卻是表面平淡而實則深摯的情。在蕭疏中見出空闊,在平淡中見出深摯。這樣的用筆,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覺,如順水行舟,一路暢通。
蘇東坡頗喜這首詩。《許彥周詩話》載:“韋蘇州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東坡用其韻曰:‘寄語庵中人,飛空本無跡。’此非才不逮,蓋絕唱不當和也。”施補華《峴傭說詩》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東坡刻意學之而終不似。蓋東坡用力,韋公不用力;東坡尚意,韋公不尚意,微妙之詣也。”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別。韋應物這首詩,情感和形象配合得妥貼自然,所謂“化工筆”,也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