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令四月一日喜雨閱讀答案及翻譯
【雙調】得勝令·四月一日喜雨
張養浩
永珍欲焦枯①,一雨足沾濡②。
天地回生意,風雲起壯圖。
農夫,舞破蓑衣綠;
和餘③,歡喜的無是處。
【註釋】①永珍: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現象。②沾濡(rú):潤溼,潤澤。③蓑衣綠:用綠草編制的蓑衣。 和餘:連同我。一說即“餘和”,跟著一齊歡唱。無是處:當時俗語,猶雲了不得、不得了。
1.下列對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一二句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也從側面寫出了降雨前後詩人的不同心情。
B.三四句,作者以纖細的筆觸,透過對天地、風雲變化的描寫,表現了這場雨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它的重大意義。
C.“農夫,舞破蓑衣綠”描寫了農夫披著蓑衣在雨中狂舞,哪怕把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的歡樂情景。
D.“舞破蓑衣綠”中的“綠”字與“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E.“無是處”是說沒辦法、不得了的意思,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憂樂的思想感情。
2.這首小令的詩眼是什麼?全曲是如何來表現詩眼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B、D(5分)解析:三、四句對雨後廣闊的宇宙空間的變化做了大筆勾勒,纖細的筆觸和一景一物的描繪是難以表現這場雨的重大意義和帶來的巨大變化的,故B項的表述錯。“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是化靜為動,寫出了春回大地、草木萌發的勃勃生機;而“舞破蓑衣綠”中的“綠”則是說蓑衣因舊而枯黃,如今因雨彷彿得以返綠,並不是真變綠,只是藉此表達了喜悅的心情,故D項有誤。(答對一項2分,答對兩項5分,答三項以上此題不得分)
2、(1)詩眼是“喜”。(2分)(2)表現:①借景抒情。透過描寫雨後大地又有了生機、一切在風雲突起中變得壯觀雄奇,寄寓喜悅之情。(2分)②透過寫農夫起舞和詩人自己的歡喜直接表現詩眼“喜”。(2分)
參考譯文
久旱不雨,大地焦渴,莊稼旱得快要枯死,而一場充滿生機的喜雨甘霖,及時將天地萬物浸潤個透溼,大地又有了生機,一切在風雲突起中變得壯觀雄奇。天天盼雨的農夫,高興地披著蓑衣在雨中狂舞,不管那蓑衣是舞掉還是舞破,連同我,也手舞足蹈,歡喜的不知如何是好。
簡析
詩歌中的“破”字與題目中的“喜雨”相呼應。當萬物陷入乾涸,一場雨傾然而下,這是何等值得讓人欣喜若狂啊!
久旱逢甘雨,自然是喜不自禁,農夫舞破蓑衣,連父母官也跟著歡喜,一句“舞破”,寫出人們的欣喜若狂。而結尾“歡喜的無是處”,表現出作者與民同樂的激動心情,一語簡單正常 ,卻更顯作者的拳拳愛民之心,也使小令更顯親切真實的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