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一代儒宗最後的大師閱讀理解附答案
錢穆:一代儒宗,最後的大師
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1960年,耶魯大學把人文學名譽博士學位授予了當代大儒錢穆,他們這樣評價說:你是一個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監護人,你把東方的智慧帶出了樊籠,來充實自由世界。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被人稱為當代最後一個大儒的人,卻沒有任何文憑,連中學都沒有畢業,完全是靠自學成才的。
錢穆讀書常學習古人的治學與為人,及時反省自己。一次讀曾國藩家書,曾說自己每讀一書必認真從頭讀到尾。錢穆從此要求每本書都必須認真閱讀,不遺一字,讀完後再換一本。他從古人身上總結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經驗,便身體力行,規定自己早上讀經子,晚上讀史,中間讀閒書,充分提高讀書的效率。錢穆小時候身體一直很弱,每年秋天都生病,祖父父親都英年早逝,他一直為自己健康擔憂,一次從一本日本書上看到講究衛生對健康長壽的重要性,便警醒自己,從此每天起居有恆,堅持靜坐散步,記日記,以此督促自己。晚年他把自己長壽的秘訣都歸功於有規律的生活。
從1912年起,在十年半時間內,錢穆輾轉四所學校任教,讀書之餘完成了第一部學術著作《論語文解》,並陸續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漸漸嶄露頭角。十年面壁,錢穆終於找到自己的治學門徑,專治儒學和史學,自稱其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宋明理學概述序》)錢穆之所以選擇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研究物件,有著深層的社會原因。當時國人包括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對中國歷史文化缺乏信心,對儒家文化更是主張全盤否定。錢穆對此完全有不同的看法,當我幼年,在前清時代,就聽有人說,中國不亡,是無天理。在我幼小的心靈裡,不禁起了一番反抗之心。這種反抗之心便成了他後來治學的動力,莫非因國難之鼓勵,愛國之指導。(《中國文化精神序》)在無錫三師時,錢穆已經完成《國學概論》,並開始撰寫其代表作《先秦諸子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著名學者蒙文通看到他的文章,慕名前來造訪,開啟系年手稿便被吸引了,在回南京的車上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認為該書體大精深,乾嘉以來,少有匹矣。
錢穆雖然自學出身,卻從不迷信權威。當時學術界正流行康有為《新學偽經考》的觀點,顧頡剛也是康的擁護者。錢穆對此十分懷疑,他沒有因為顧頡剛於己有恩就放棄己見,而是力排眾議撰寫了《劉向歆父子年譜》,用事實證明康有為的觀點是錯誤的。顧頡剛對此毫不介意,不僅將此文在《燕京學報》發表,還推薦他到燕京任教。錢穆稱,此等胸懷,萬為餘特所欣賞。錢穆的文章影響極大,一掃劉歆遍造群經說,在經學史上另闢了以史治經的新路子,對經學史研究具有劃時代的貢獻,其觀點也逐漸為學術界普遍接受。北平各大學經學史及經學通論課,原俱主康說,亦即在秋後停開,開大學教學史之先例。(羅義俊)
錢穆後來到北大任教,胡適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錢穆並不因此而在學術上苟同他,他的許多觀點都與胡適不一致,胡適認為孔子早於老子,他卻認為老子早於孔子。學生知道他們之間學術觀點不一致,故意拿胡適的觀點來詰問,他也毫不掩飾,常在課堂上批判胡適。據他的學生回憶,他常當眾說:這一點,胡先生又考證錯了!並指出哪裡哪裡錯了。當時胡適聲譽日隆,敢這樣批評他的在北大也僅錢穆一人而已。
錢穆治學講究有大視野,從大處入手,由博而精。先從大處著手,心胸識趣較可盤旋,庶使活潑不落狹小。他從自己十年苦讀中領悟到,求速成找捷徑是做學問的大忌,治學者應該厚積薄發;認為中國學問主通不主專,中國學術界貴通人不貴專家。(酈家駒《追憶錢賓四師往事數則》)他雖是治史專家,卻披閱廣泛,發現學生有好書就借來一讀。40年代在西南聯大時,錢穆見學生李埏有一本克魯泡特金的《我的自傳》,也頗有興趣,並據此寫了《道家與安那其主義》一文,發表後引起了讀者極大興趣。他主張多讀書勤思考,觸類旁通,認為中國治學與西方不同,西方學問分門別類,互不相關,中國學問分門不別類。經史子集四部,是治學的四個門徑,入門後,觸類旁通,最後融而為一。認為讀書當細辨精粗,讀書當求識書背後之作者。而且要抱著謙虛的態度,對任何作者都要先存禮敬之心,這樣才能有所得。
(選自歐陽悟道《民國那些範兒》,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錢穆沒有任何文憑,連中學都沒有畢業,是從一次讀曾國藩家書中得到啟發,開始自學成才的。
B.當時國人包括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對中國歷史文化缺乏信心,對儒家文化更是主張全盤否定。錢穆對此完全有不同的看法,在愛國之心的激勵下,錢穆對中國史學和儒學深入研究,著作等身。
C.錢穆不顧及顧頡剛,力排眾議撰寫了《劉向歆父子年譜》,指出康有為的觀點是錯的,這說明錢穆將學術放在第一位而置恩情於不重要的位置。
D.錢穆雖是治史專家,卻披閱廣泛,借學生的書讀,說明他放得下架子,治學不拘一格。
E.錢穆認為治學應有大視野,只要博覽群書,多思考,觸類旁通,治學就有成就。
(2)作為評傳,本文有多處文字對傳主進行了評論,請找出兩處,並分析其作用。(6分)
(3)文章分別寫到顧頡剛和胡適,這樣寫有什麼好處?(6分)
(4)錢穆成為一代國學大師的原因是什麼?請結合全文進行探究。(8分)
參考答案
12.
(1)【答案】B3分,D2分,E1分,AC不給分。【解析】A項,是從一次讀曾國藩家書得到啟發,開始自學成才C項,置恩情於不重要的`位置E項,原文指由博而精。
(2)【答案】①你是一個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監護人,你把東方的智慧帶出了樊籠,來充實自由世界。作用:極大地肯定了錢穆的國學造詣;總領全文。②錢穆讀書學習古人的治學與為人,及時反省自己。作用:寫出了錢穆善於向他人學習,並能及時付諸行動的特點;總寫概括了本自然段的內容。
【評分標準】每點評論1分,作用2分,共6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答案】①顧頡剛和胡適都是學術界的權威人士,而且都對錢穆有幫助、提攜之恩,但錢穆卻指出兩人在學術上的錯誤(2分),反襯錢穆雖自學出身,卻從不迷信權威的治學態度。(2分)
②也從側面突出錢穆在治學方面的自信和勇敢。(1分)③塑造並豐富了傳主的形象。(1分)
(4)【答案】①學習古人的治學與為人,及時反省自己:如從曾國藩家書中體會到每本書都必須認真閱讀,不遺一字;從一本日本書上體會到生活要有規律。②從不迷信權威:如對康有為、顧頡剛、胡適的批評。③治學講究:治學講究大視野,從大處入手,由博而精;讀書當細辨精粗;讀書當求識書背後之作者;抱著謙虛的態度。④得到賞識:顧頡剛、胡適等人的提攜。
【評分標準】1點2分,其中1分為觀點,1分為材料分析。4點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