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保不準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1
為及時調查、處理本單位的突發衛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減少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害,制定突發衛生事件應急預防方案。
一、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的發生,建立組織網路,明確組織分工和職責,健全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件的報告制度。
二、積極開展預防傳染病的衛生健康教育,積極配合衛生部門開展傳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種傳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礙公共場所傳染性疾病對人體的危害。
三、當公共場所發生以下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時,應立即啟動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單位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①生活飲用水遭受汙染或飲水汙染所致介水傳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②公共用品用具和衛生設施遭受汙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和皮膚病;
③因使用化妝品所致的毀容、脫髮及皮膚病(包括過敏性皮炎及各種皮膚損傷);
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氣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氣中毒)、c02中毒、紅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結膜炎)等中毒事件。
三、發生衛生突發事件時,應立即停止相應的經營活動,及時搶救中毒人員(事件病人),並負責保護好事故現常
四、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現場事故調查,控制事故蔓延。
五、衛生突發事件現場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後,及時撰寫寫本單位事件總結報告,並上報有關單位和存檔備案。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2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酒店賓客及員工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酒店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一、成立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XXX(總經理)。
副組長:總經理助理。
成員:(質檢部經理、客房部經理、餐飲部經理、保安部經理、人事部經理、財務部經理、工程部經理、值班經理)。
發生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在處理小組成員到達之前,由現場值班經理負責處理。
二、酒店公共衛生應急小組職責:
1.負責設立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由總經理擔任總指揮,負責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2.負責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資訊收集、分析、報告、通報制度。
3.負責向衛生監督所報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相關資訊,電話:
4.負責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防、現場控制、善後協調處理。
三、傳染病事件應急措施:
1.酒店公共場所要保持衛生潔淨,空氣流動更新。賓客接觸設施裝置及時消毒清潔。
2.客房客用棉織品及易耗品一客一換,日常用品一客一消毒。
3.當酒店公共場所[本文來自]發生疑是傳染病事件,現場工作人員及時向部門經理報告。所在部門經理及時向衛生監督所報告。電話xxx,由總機通知小組成員及時到位。
4.所在部門經理在報告的同時,及時隔離疑是傳染病區域,監控相關人員。必要時請酒店保安部人員協助完成。
5.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送醫就診、是否向衛生監督所報告。
6.由當地衛生預防保健科查明事件真相,酒店應急處理小組協助處理相關善後工作。
四、飲用水安全事件應急措施
1.酒店向賓客提供飲用水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規範,向飲用水供應商索要相關證件備查。包括飲用水及飲水機生產單位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批件、檢測報告。
2.向賓客提供的杯具要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確保杯具潔淨安全。
3.當酒店發生飲用水安全事件時,現場工作人員及時向部門經理報告。所在部門經理及時向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報告,由總機通知小組成員及時到位。
4.所在部門經理在報告的同時,保護好現場。密切關注相關人員,及時送醫就診。
5.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向衛生監督所報告,電話:aaa。
6.由衛生監督所查明事件真相,酒店應急處理小組協助處理相關善後工作。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3
為了提高我校師生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資訊監測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及早發現,及時上報
建立每日晨檢、午檢制度,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三、學校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葛義
副組長:李鳳標
組員:趙福河、孫彥濤、朱英、張健、喬忠興、張華
四、學校職責
1、根據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學校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學生因病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午檢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師生,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6、及時向當地衛生院或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彙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並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7、傳染病流行時要加強對發熱病人的追蹤管理;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教室、圖書館、食堂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並採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對廁所、糞便、食堂及飲用水應加強消毒,並加強除“四害”工作。
8、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9、對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廁所等場地使用期間定期進行消毒,通風換氣。
五、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一)突發傳染性、流行性疾病應急預案
1、做好傳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和公共衛生工作,宣傳防治知識,防範突發事件的發生。
2、建立重大、緊急疫情資訊報告制度,對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傳染性、流行性疾病,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及時向衛生防疫部門和區教育局報告,聽取衛生防疫部門的處理意見。
3、對傳染性、流行性疾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師生交叉感染和擴散。
4、在校園、教室內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對可能受到危害的該班學生和任課老師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5、堅決杜絕染病學生帶病來校,必須由醫院出具診斷證明已康復並不再存在傳染危害後方準來校上課。
6、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絡,爭取共同配合預防和診治。學生病癒回校後,任課老師要做好補課輔導工作。
(二)食物中毒事件的應急預案
1、凡就餐後,師生出現不明病因的肚痛、胸悶、噁心、乏力昏沉、嘔吐、水瀉等症狀,各班主任、值周值日教師、完小負責人應馬上報告校長室。
2、迅速與醫院聯絡、診治,採取救護措施,並向教育局、鎮政府及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包括:時間、地點、中毒人數、主要臨床表現、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護現場,做好預留食品、蔬菜的取樣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於沖洗,以備衛生部門檢驗。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師生名單,並查詢他們的身體狀況。
5、根據事態發展情況,迅速與家長聯絡。
6、如實彙報有關情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診治、調查、事故處理工作。
(三)預防接種炎症反應或事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迅速報告衛生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派遣專業人員進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時將受害師生送醫院接受救治。
3、儘快採取各項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態的發展。
4、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杜絕隱患。必要時對事故和損害的責任人追究責任。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4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單位的實際情況,現制定如下工作預案:
一、建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孫偉偉
副組長:王琳劉靜
組員:莫亞娜、尹麗偉、呂永建、孟森娜
職責: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主要負責對本單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指揮與協調、應急隊伍建設和培訓、突發事件及時上報等工作。
二、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的各類衛生安全衛生組織、制度。
2、實行場所內的各級崗位責任負責制。分級管理,責任到人。
3、嚴格落實本單位定期督導檢查的考核制。
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1、突發事件報告範圍:
(1)微小氣候或空質量不符合衛生標準所致的虛脫休克;
(2)生活飲水遭受汙染或飲水汙染所致的水傳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3)公共用具、用水和衛生設施遭受汙染所致傳染性疾病、皮膚病;
(4)意外事故處致的一氧化碳、氨氣、氯氣、消毒殺蟲劑等中等;
(5)發生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
(6)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
(7)發生或可能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等;
(8)其他重大突發事件等。
四、應急措施:
(1)單位負責人或衛生負責人等事故報告責任人,應立即並向所在的XXX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按照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立即停止經營活動。
(2)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妥善處理現場,防止事故繼發,確保不擴大危害範圍和不繼續惡化環境,並保護好現場。
(3)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現場調查、處理工作。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把事態控制在最小範圍。
(4)按照衛生要求及時做好環境、公共物品、水質、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等消毒工作,以及其他應急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