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初一學生演講稿-良好習慣+勤奮=成功

初一學生演講稿-良好習慣+勤奮=成功

初一學生演講稿-良好習慣+勤奮=成功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現如今,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學生演講稿-良好習慣+勤奮=成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演講的題目是:良好的習慣+勤奮=成功

  期中考試剛剛過去,同學們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同學的成績優異,有的同學考的卻不理想。有人曾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學習方法的人。”的確如此,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半。而學校的老師所提出完成家庭作業時要先複習,然後做作業,在做預習的建議,完全是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規律而安排的。認真仔細的課前預習,有利於提高聽課水平;專心致志的課堂學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井井有條的課後複習,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一絲不苟地完成作業,可以提高學習能力;階段性的測試,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弱點,並及時改進。

  微軟公司總裁,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說過:“細節決定成敗。”透過這次考試,一定有許多同學感嘆道:“有些題是因為太粗心,細節問題,從而導致了與別人的差距。”那麼我們以後就要杜絕這些毛病,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是會學習的前提,但是學習不能好高騖遠,應該腳踏實地,步步為營,落實在勤奮學習中去。“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這些名言警句中,其字裡行間無外乎一個“勤”字。究竟怎樣才能做到勤奮呢?我想:

  首先珍惜時間,是勤奮學習的前提。所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其次要多問,問與學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第三,勤奮與讀書是密不可分的,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

  然而僅僅會做到以上三點是不夠的,對於勤奮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堅持,只有鍥而不捨持之以恆,一個人才能最終有所成就。

  相信“王獻之練字”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王獻之是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為了能向父親一樣寫得一手好字,王獻之就把桌子搬到水缸旁邊,寫了整整十八缸水。就是因為他夜以繼日的發奮練習,許多年以後終於成了像他父親一樣著名的書法家。

  初中的學習生活就像是在賽跑,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學習習慣是平時訓練時所積累的經驗,學習態度是賽前正確的心態,勤奮學習則是比賽中奔向終點時一個個堅實的腳印。誰跑得快,誰最有實力,誰就能第一個衝向終點,奔向成功。同學們,讓我們用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來締造我們燦爛的人生吧!

  我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