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週記大全> 家鄉新貌週記精選

家鄉新貌週記

家鄉新貌週記精選

  篇一:家鄉新貌

  就拿我家門前的人民路來說吧,現在,這條路是玉林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它是一條集商貿、文化、休閒為一體的城市新型主幹道。經過幾個月的改造,人民路變寬了,變平了。昔日車輛堵塞,行人擁擠的場面看不見了,代替它的是車輛、行人川流不息、井然有序的場面。站在人民路上,有?不感到快捷、舒暢呢?兩旁的店鋪都統一裝上了玻璃門,建築物也裝扮一新,色彩明亮輕快,風格整齊統一,充分體現了現代商貿、生態、文化、休閒的氣息。而一到夜晚,高層建築物上的輪廊燈、射燈與人行道上的七彩景燈交相輝映,令夜色中的人民路別有風情。

  “南流江畔,綠意盎然;南流江水,碧波盪漾。”經過整治後的南流江,舊貌換新顏。原來混濁、臭氣薰天的南流江變成了清澈、碧綠的南流江,江邊建起了防洪堤,堤上還種有翠綠的小草,南流江成為了人們休閒遊憩的好去處。而南流江邊那飛碟造型的圓形單體建築,就是玉林市氣勢恢弘的體育館,一張嶄新瑰麗的城市名片。體育館內有可相容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種賽事的比賽大廳,這可是目前廣西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科技含量最高的體育館。它不僅能乘辦國內、區內的高水平比賽,還能舉辦大型會展和文藝晚會。靜柔的南流江加上恢弘的體育館,構成了一幅絕妙好景。

  我愛玉林!

  篇二:家鄉新貌

  想必您也聽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一美譽吧!我就是生長在這江南水鄉的一位小姑娘。近幾年,家鄉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且隨著“電纜強鎮”、“工業興鎮”目標的逐步向前推進,家鄉的面貌更是日新月異,令世人所矚目。

  過去家鄉的交通很不發達,聽爺爺奶奶說碎石路是最好的。有的就好比崎嶇不平的田間羊腸小道,而他們最怕的是下雨天了,因為泥濘不堪,鞋底粘滿泥巴,車子一開過,更是一身水。“要想家鄉富,先修路”黨和政府體察民情,大力發展交通事業。現在,家鄉的交通四通八達,道路不但平坦、寬敞,路邊綠化更是煥然一新,若乘車在這條花園般的大道上,微風徐來,真令人心曠神怡!

  由於道路暢通了,家鄉的名優特產――太湖三白(白魚、白蝦、銀魚)等遠銷省內外,甚至連外國人也知道。

  路旁的農村都蓋上了兩層的、三層的小洋房,建築風格十分獨特,中西結合,氣派非凡。小洋房裡停得是私家小車,在上班時間你會看到川流不息、來來往往的轎車駛向目的地,效率超級棒!

  我們的學校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如今的村民也都參加了“醫保”、“社保”,消除了後顧之憂。黨的富民政策真是暖人心!

  這就是我的家鄉蘇州――吳江――七都,它現在已經很美了,但還是需要建設,等我長大了,一定要把它建設得更好,讓全世界人都對它讚不絕口,讓它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篇三:家鄉新貌

  自從國家改革以後,我們家鄉就大有改善了。以前家家戶戶都為了自己的孩子幫他們供書教養而很辛苦的捱。現在每家每戶都不用這麼辛苦的工作了,因為每個家庭的的生活費再不用那麼困難了。

  狹小的小路以變成了寬闊的馬路,寬闊的馬路兩邊種著整整齊齊的樹。磚瓦平房變成了高樓大廈,而且越來越多了。

  以前,我家還是一間破破爛爛的平房,現在已經是一間美麗高大的的屋了。說自己不大都不行了,我小時侯常常在隔壁的地方去爬樹,現在大了,想找棵樹來爬都難了。現在已經把以前種植物的地方都以改了一座座高樓大廈了。

  我們學校更是煥然一心了,以前我們的學校只有一個籃球場又叫操場,真是地方少了許多啊!現在我們新學校有四個籃球場,而我們的操場也不是在藍球場是在別的地方。改變最大得是教學大樓和功能室啊!以前我們的教室只有我們的客廳這麼大,功能室只有幾個。現在就有改善了每一間課室都有一臺多媒體,真實比以前的好了很多啊!現在的功能室真是多的很呀!有:圖書室、操作室……其中圖書室是一間不可設的一個室啊!我這麼大去過很多圖書室都沒有看見過一間這麼大的圖書室啊!裡面還有電子閱覽室,不僅是這樣,圖書室

  裡面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椅子和桌子啊!

  篇四:家鄉新貌

  離開家鄉兩年多了,我無時不在想念著家鄉。這次有機會回去,我興奮得一宿沒睡好覺。我的家鄉在臥龍泉,那裡雖然不是很繁華但也不算落後。這次回鄉,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兩年時間,家鄉已經不是昨天的樣子。

  走下公共汽車,以前是必須坐在三輪摩托車上,經受坑坑窪窪的石子路的顛簸才能回老家。現在我大可以坐在小麵包車上,享受在柏油馬路上賓士的快感。一路上,以前的平房不見了。一排一排的搗制房、樓房映入眼簾,“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看到這一切我忽然想起了我的母校。家鄉現在變得這樣美,我的`母校也不會例外吧?下車之後我便直接去了母校。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座高大的四層樓房。樓前新修了花壇、噴水池,鮮花在微風中搖曳,噴水池裡,金色的鯉魚正在噴雲吐霧,讓我不由自主想起家鄉那好聽的名字——臥龍泉,彷彿這裡有一條巨龍噴吐無盡的幸福,看上去簡直就像城裡的公園一樣。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晚上,坐在奶奶家的炕頭上,開啟電視,以前只能看到幾個頻道的節目,現在卻可以看到二三十個臺。我問奶奶這是怎麼回事?奶奶說:“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大鍋蓋,想看什麼節目都有。”

  我的家鄉現在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舊貌換新顏”。

  篇五:家鄉新貌

  時代的演變記憶了過去的歷史,家鄉的變化驗證了社會的發展。

  我的家鄉在臨澤,在甘肅省西部。雖然這是個人口不足十三萬的農業小縣,但她發展迅速,不細想還不覺得呢。

  近幾年來,我縣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環境的變化,在縣城的大沙河西岸,原來是陳舊的建築,看現在綠綠的草坪上點綴了不同造型的花壇,頤和綠園也是如此,現在都變成了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每天下午的音樂噴泉吸引了很多的小孩子在這裡戲嘻,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是老人們鍛鍊身體和聊天的好去處。周圍原來低矮的平房被漂亮的樓房代替,而且建起了不同特色的居民小區,人民真可謂是安居樂業。

  現在,人也變的文明起來,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說話都用文明用語,心態也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變得平和起來,臉上的笑容多了,相互爭吵少了。再看現在的農村,村村建起了圖書室、活動娛樂室,通上了柏油馬路,尤其是各鄉鎮都建起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小康住宅,而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各個居民點門前擺放的綠色垃圾桶,以前他們的垃圾從來都是混倒在一起的,現在知道將垃圾分別存放了,這難道不是一個文明進步例子嗎?

  今天我看到的只是一個側面,實際的變化遠不止這些,我堅信透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鄉會變得更美好,更具有現代化氣息的新農村。

  篇六:家鄉新貌

  家鄉的風貌日新月異,家鄉的經濟日益繁榮……家鄉巨大的變化,使我不得不為如此快速發展的經濟而感嘆……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只有一輛摩托車。停車場停放的,大多數都是摩托車,偶爾看見一輛小車,會讓我驚喜和羨慕很久。那時爸爸買了一輛麵包車,樂得我一整天都沒平靜下來。我曾經天天嚷著叫爸爸用麵包車載我去玩。現在,摩托車和麵包車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輛輛大方美麗的小車。小車在現代已經非常普及了。早上爸爸載我去補課,早上七點出發,我竟然遲到了半個小時,因為路上實在太堵了,一輛一輛小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動不動,偶爾有幾輛小車不耐煩地擺動著,似一條臥龍奄奄一息。

  以前,人們住的是瓦房,平頂房。只有有錢一點的小老闆才有資格住兩層半式的樓房。記得媽媽說過,那時我們家砌了一個兩層半式的房子,她了樂半個月。現在,樓房砌得一個比一個高,這不,家鄉的“第一樓”已經完工了。抬頭看一眼,連樓頂都看不見,好像與天空相接,又好像樓高得伸進了雲層裡。

  是啊,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的家鄉也應緊跟時代的步伐。這一切的功勞都歸功於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將來一定要努力學習,把我們的家鄉,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篇七:家鄉新貌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來過我們的家鄉濟寧嗎?我們的家鄉濟寧太美了。

  一走進濟寧市,就會看到縱橫交錯的公路把整個濟寧市區規劃得井井有條。平坦而寬闊的路面上,各式各樣的車輛開來來往往,絡繹不絕。你坐在車裡面會感到非常的舒服。一邊行走,一邊欣賞著窗外的景色,使你心曠神怡,簡直就是一種享受。道路兩旁聳立著一排排高大的現代化建築,它們各有特色相互比美,再加上五顏六色的門扁和廣告牌,把這些建築物裝扮得格外的華麗,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讓人驚歎不已。

  看,這座大廈大概有十七八層高吧。你站在下面仰頭望去,似乎一眼望不到頂。這充分展示了我市勞動人民聰明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才能。再看,這座樓頂上,一座鐵塔高聳入雲,這是訊號接收塔,一看到它,就會讓人感到我市的科技發展是多麼的迅速。看到它不由得使我產生了這樣的念頭:“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好建設國家的本領,將來把我市建設得更加美好”。

  我市的風景名勝非常多,如我市的古槐、鐵塔,還有聞名中外的太白樓,這些都是我市的歷史名勝。現代的建築名勝更加多,像華聯商廈、百貨大廈、交通大廈、體育館等等,它們都非常的雄麗。還有小朋友們喜歡的動物園、植物園等各種注遊樂場所,它們更具魅力。所有這些,它們都大大豐富了我市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

  親愛的朋友,你們快到濟寧來吧,我們的家鄉的濟寧市人傑地靈,風景優美,一定會讓你們讚不絕口,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