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知識點總結>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6篇)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6篇)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1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1.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失敗的歷史根源不是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而是社會經濟還沒有發展到能夠剷除資本主義的程度。

  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最基本的歷史條件是工業革命深入發展,資本主義的弊端日益暴露;必要條件是無產階級已經覺醒,並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3.《共產黨宣言》發表後,並不是立刻成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陽光”,而是經過幾代人的豐富和發展,才成為歐亞美非諸洲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陽光雨露,等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薪火相傳的火炬手。

  4.馬克思主義是一套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歸宿和落腳點,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

  5.巴黎公社革命的爆發具有偶然性與突發性,並不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當時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階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敗是必然的。

  6.《和平法令》宣佈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實現“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土地法令》宣佈無償沒收地主的土地,把土地分配給勞動者使用。

  7.俄國十月革命並不是在俄歷10月全部完成的,而是在大中城市的起義成功帶領下,廣大鄉村到1918年3月才完成革命,並開始社會主義改造的。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2

  一、時間:17、18世紀

  二、背景:①封建專制制度成為西歐國家資產階級力量發展的嚴重障礙。②自然科學的發展。

  三、性質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四、內容一用、二批、三消滅、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國(發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資產階級上層利益)

  觀點:(1)社會契約創造君權國家;(2)人民授予君權;(3)人民絕對服從民選君權;(4)支援專制王權,可以干涉私有財產;(5)宗教有助於維護社會秩序。

  評論:提出最基本的啟蒙思想,又帶有明顯封建落後意識。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觀點:

  (1)國家政權不應干涉私有財產

  (2)主張君主立憲制,權力分屬議會、君主。

  (二)法國

  地位:啟蒙運動中心

  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到較高程度,封建專制制度嚴重。

  代表:

  1、伏爾泰:(1)評價天主教會,但主張信仰上帝。(2)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

  2、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1)提出三權分立原則;(2)權力制約與平衡。

  3、盧梭:(1)“社會契約”論;(2)“人民主權”說。

  4、狄德羅百科全書派。

  六、影響:

  (一)對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影響;

  (二)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三)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3

  莊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靜無為,或者說是“無為而治”。主張順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視生死。

  1、主要思想

  自由觀——逍遙遊。就是絕對自由,這種絕對自由是莊周幻想出來的,是不依賴外界任何事物的絕對自由。

  政治觀——順應自然,無為而治。提出“絕聖棄知”的主張,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起”,“絕聖棄知,大盜乃止。”又說,“主上喜好施智巧,用機謀而不求至道,那麼天下就要大亂了。”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社會的弊端,提出了“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名言。

  認識論一一將人的知識分為有為的小知與無為的大知,提倡無為的大知,擯棄有為的小知。認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無窮大的領域,必然會述亂而無所收穫。

  2、莊子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中期哲學家,莊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漢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山東東明)人。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

  莊子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代表作《莊子》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歷史高考必背知識點歸納整合五篇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4

  一、漢朝

  1、中朝(內朝):由皇帝親信近臣(侍從、秘書)構成(這些人身份低微,被皇帝破格使用擔任尚書令、侍中等),參與國家政治中樞的決策,導致由丞相、御史大夫為首所構成的官僚機構成了“外朝”,被拒於政治決策之外,削弱了相權,加強了君權。

  2、刺史制度:漢武帝時代,全國劃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稱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以監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二、隋唐

  1、三省六部制

  ☆內容:中央的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分別負責起草詔令、審議和執行。尚書省之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作用:

  三省之間相互牽制和監督,相權一分為三,分散了相權,加強了君權。

  三省六部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相互合作,提高了中央機構的行政效率。

  2、科舉制:隋唐以後,科舉制成為主要的選官制度。科舉是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吏,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繼承並完善了科舉制。

  ☆評價科舉制:

  進步性:a.科舉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情形,保證了專制政府行政人員的來源,有較高文化素養計程車人從政,為行政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條件。b.這種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有益於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c.以嚴格的考試作為選官方式,從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來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侷限性:考試的科目及內容,大都不出儒學經義的範圍,特別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選拔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造意識的人。科舉制作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選官方式,其實是一種將“天下英雄”誘入掌權者能夠控制的範圍之中的制度。

  三、宋朝

  1、設立中書門下作為行政機構,行使宰相職權,長官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2、增設“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3、設三司使管理財政,分割了宰相財權;

  4、設樞密院掌軍政,分割了宰相軍權。

  四、元朝

  1、中央:設中書省作為行政機關,替代三省,直接領六部,行使宰相職權;

  2、地方:實行行省制(行中書省的簡稱),加強了中央集權,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5

  一、從《詩經》到唐詩

  1、《詩經》

  (1)中國第—部詩歌總集《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2)《詩經》經孔子整理編定,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基礎,被後世奉為儒家經典。

  (3)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騷體”。

  2、唐詩

  (1)唐詩繁榮的原因:

  a唐朝文明開放與繁榮的社會環境。

  b科舉考試中以詩賦為主促進了詩歌的繁榮。

  (2)代表人物及作品:

  a初唐的詩人有王勃、陳子昂等。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b盛唐詩人:

  高適的“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岑參的“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都洋溢著豪邁的氣概;孟浩然、王維的山水詩,景物如畫,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都富於詩情畫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詩是唐詩發展繁榮的豐碑。李白以浪漫主義的創作,贏得“詩仙”的美譽;杜甫以現實主義的“詩史”,被譽為“詩聖”。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創作了大量平實淺近,針砭時弊的諷喻詩。

  二、宋詞和元曲

  1、宋詞出現的原因:

  (1宋代商業的發展。

  (2)城市的繁榮。

  (3)市民數量的不斷增加。

  2、流派:

  (1)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柳永州《雨霖鈴》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李清照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等,都是流傳極為廣泛的佳句。

  (2)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等。

  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3、元曲:元代,散曲的創作進入繁榮階段,與元雜劇一起,合稱為元曲。元曲通俗生動,豪放飄逸,以關漢卿、馬致遠等人的創作成就。

  三、明清小說

  1、小說的發展歷程:

  (1)魏晉南北朝,出現了《搜神記》等志怪小說。

  (2)唐朝短篇小說傳奇。

  (3)宋朝供說話人用的話本,把中國小說創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2、明清小說繁榮的原因:

  (1)專制中央集權進入強化階段。

  (2)手工業、商業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市民階層擴大。

  (3)為適應市民階層的需要,小說創作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

  3、代表作品:《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四部長篇小說最為。

  4、評價:它們是中國文學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6

  1、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史的歷史沿革:

  一、原始社會(二三百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

  過渡時期(皇帝堯舜禹時期大約4000—50XX年前)

  二、奴隸社會(公元前21世紀—春秋時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會(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鴉片戰爭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1949年)

  五、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1956年)

  六、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今天)

  一、奴隸社會的發展史:

  1、夏(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建立)(前21世紀—前16世紀)

  2、商(奴隸制社會的發展時期)(前16世紀—前11世紀)

  3、西周(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前11世紀—前8世紀即公元前771年)

  4、東周(奴隸制社會的衰落時期)

  (春秋時期(奴隸制社會的瓦解時期)(前770年—前476年)

  (戰國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會的歷史沿革:

  1、秦漢時期(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會形成時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東漢)

  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大分裂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公元220年魏國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589年—9XX年)

  4、五代十國時期(大分裂時期)(9XX年唐滅—960年北宋建立)

  4、遼宋夏金元時期(少數民族政權並立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1368年—19XX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記方法:以奴隸社會為例:

  夏(前21世紀)減去5個世紀—就是商(前16世紀)

  再減去5個世紀—就是西周(前11世紀)—減去3個世紀(就是東周即春秋時期開始(前8世紀前771年)—再減去3個世紀(就是戰國時期開始(前5世紀前475年,進入封建社會)

  理解記憶: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權部分淪喪,區別於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經濟上資本主義開始興起,但是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如何運用政治學原理分析歷史問題:

  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經濟基礎)—導致了"分封制無法維持下去"(上層建築)—標誌著奴隸制社會開始瓦解

  例二: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先進的生產力)的發展緩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後的封建生產關係的阻礙

  例三: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推廣(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要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於是,封建性質的改革運動風起雲湧。什麼是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意義?

  (1)定義:指全國的軍政財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執行中央政令。

  (2)特點:官僚機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牽制,最終使最高統治權集皇帝於一身。

  (3)意義:

  (a)有利於鞏固封建統治,為歷代統治者繼承和發展。(歷代統治者都要加強中央集權)

  (b)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保障經濟文化的發展,國家的獨立。

  ****主義與中央集權的關係—二者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的前提和基礎,君主****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目的`都是為了保證中央和君主的絕對權利。

  秦始皇的功與過:

  功:

  (1)統一全國,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3)政治經濟軍事思想上採取的鞏固統一的措施

  過:

  (1)大興土木,加重人民負擔,激化階級矛盾(修長城、酈山陵、阿房宮)

  (2)刑法嚴苛,賦稅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焚書坑儒

  郡縣制和分封制的不同點?

  1、基礎並不同:一個以血緣關係為基礎,一個按地域劃分。

  2、權利不同:一個是世襲,地方的小王國,一個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沒有封地有俸祿

  3、作用不同:一個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一個能鞏固國家的統一,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皇權和相權之爭的原因和過程:

  原因:皇帝為獨裁統治歷代都採取削弱相權,分化相權直至廢除宰相的方法,以實現君主****。

  漢武帝—頻繁更換宰相,用"中朝"對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

  宋代—參知政事,繼續分散相權

  明代—廢宰相,權分六部

  清朝—軍機處(標誌****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

  評價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亂

  2、東南—收復臺灣,設臺灣府

  3、西北—平定噶爾丹叛亂

  4、東北—收復雅克薩之戰,簽定《尼布楚條約》

  5、漢化政策,

  6、加強蒙藏民族團結

  評價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勵精圖治,使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階級矛盾緩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就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民族關係上:唐太宗採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同周邊各族之間的聯絡,加強了民族團結,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

  3、對外關係上:唐太宗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來文化採取兼收幷蓄的方針,這使中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現了繁榮的局面,並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個人品質上:唐太宗善於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範,並對以後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太宗的評價的採分點

  1、政治上:納諫、用人、貞觀之治、三省六部制、科舉制。

  2、經濟上:休養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調製、輕徭薄賦、"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則

  4、民族關係:"戰而後和"策略、"羈縻府州"設定、安西都護府、和親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團結政策

  5、對外關係:開放政策、大都會、鴻臚寺卿、玄奘取經、兼收幷蓄方針、對日本朝鮮影響

  科舉制的"利"

  1、政治上: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2、教育上:促進了教育發展,尤其是文學的發展

  3、社會風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

  4、制度建設上:作為一種選官制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

  科舉制度的"弊"

  1、學科結構看:以儒教思想為核心、為重點,實際上這等同讓一個民族"偏科"近千年。"科舉"偏文舍理,這一點是很明顯的。假如沒有科舉制度設定的獨木橋,或許中國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會一樣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終發展出豐富多彩的自然科學。導致了近代科學落後於西方。

  2、考試內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和創造意識,選拔出來的多是死讀書的奴僕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和他們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進教育發展,社會重學風氣形成。

  3、社會風尚:促成社會上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

  4、制度建設上:考試選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對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時期,八股取士,被選舉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人,讀書人成了統治者的奴僕。

  2、阻礙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學而優則仕的人生觀和偏重社會科學,忽視自然科學的考試製度)

  "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和影響?

  原因:

  1、政治上;社會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

  2、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

  3、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