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制度> 備用裝置管理制度(精選6篇)

備用裝置管理制度

備用裝置管理制度(精選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擬定製度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備用裝置管理制度(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備用裝置管理制度1

  1.裝置技術狀態的考核單位,按考核的裝置目錄劃分。主要生產裝置屬B類裝置,其它裝置為C類裝置。建立裝置臺帳和卡片。企業擁有的機電裝置,由機械動力部負責統一分類編號,按裝置的型別,以廠(部、室)為單位逐臺建立臺帳和卡片。

  2.帳卡一式三份,設機械動力部、資產財務部、各基層單位各執一份,每半年核對一次帳卡物,每季末基層單位向機械動力部報送裝置內部變動、增減表、均列為管理的考核內

  3.製成的代號和編號,逐臺製成金屬號牌,固定在工作機構本體的醒目處。

  4.建立完整的裝置技術檔案。

  4.1建立裝置技術檔案,其內容應有機電裝置主、輔機效能引數,檢修技術規範,裝置維護狀況,主要備件目錄,消耗及儲備定額,執行記錄,檢修記錄,技術改造記錄,潤滑狀況,裝置事故記錄,裝用軸承,調撥記錄,封存報廢記錄,圖紙目錄及其他有關技術資料

  4.2裝置技術檔案要有專人負責記錄、管理、儲存,機械動力部平時不定期抽查,每半年定期檢查,管理的成效列入評選考核內容。廠內裝置調撥時將裝置技術檔案一併辦理移

  5.裝置的移裝、外借和調撥

  5.1裝置的移裝。基層單位因生產需要對某些裝置作內部移裝,必需提出申請和移裝方案,經生產技術部門鑑定認可後報主管經理審批,然後由機械動力部組織實施。

  5.2裝置外借,必需經領導批准。借方必需承擔借用期內的固資折舊費和維修費,並要保質保量按期歸還。外借裝置原則上是企業閒置的裝置。

  5.3本企業內部調撥,統一由機械動力部按規定辦理。調入、調出單位統一憑機械動力部辦理本單位裝置固定資產臺帳的增減,資產財務部憑調撥單辦理使用單位及折舊費用的轉移。

  5.4裝置外調須經領導批准,按上級規定的財務手續辦理,該機的備品配件隨機按價調撥。

  5.5裝置的讓售、出賣、拆套轉移和拆除等項工作,統一由公司機械動力部按規定辦

  6.備用封存和閒置裝置的管理

  6.1備用、封存和閒置裝置的所在單位,應指定專人負責妥善維護保管,建立檔案並做好防潮、防鏽防變質、防腐蝕的維護保養工作,嚴禁擅自拆套拆配件使用。

  6.2審定封存閒置裝置,首先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生產部門簽署意見,報公司機械動力部辦理封存閒置裝置的有關手續,通知財務部門停止折舊提成、然後原則上就地封存。

  6.3封存閒置裝置啟用,首先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生產部門簽署意見,報公司機械動力部辦理啟用手續,並通知財務部門恢復折舊提成,啟用投入生產。

  備用裝置管理制度2

  一、裝置基礎技術管理制度

  加強裝置技術管理,為裝置管理提供管理資料、技術資訊和考核依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裝置的技術基礎管理主要包括裝置標準化、裝置管理定額、裝置技術檔案、裝置技術臺帳圖紙資料等工作。

  二、裝置標準

  1.裝置標準包括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裝置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維護、檢修和報廢等環節,我廠應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2.裝置技術管理標準,應根據裝置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裝置操作規程、裝置維護保養規程裝置檢修規程、裝置製造工藝規程以及相應的安全技術等規程。裝置管理標準,應根據裝置管理工作內容制定工作程式,並根據各級責任制,制定相應的工作標準。我廠制定標準時,應該認真總結我廠工人,技術人員的實踐與吸收國內先進經驗相結合,經過充分討論,最後交厂部批准頒發實施。

  三 裝置管理定額

  1.裝置管理定額主要有裝置裝置檢修週期定額、檢修工期定額、檢修工時定額、維修費用定額,流動資金定額和備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貯備定額。我廠應保持定額的嚴肅性,定額的制定和修改需嚴格執行有關審批程式。

  2.我廠應建設執行定額和嚴格考核定額標準制度。對執行結果應有記載並定期進行綜合分析。

  四 裝置技術檔案

  1.裝置技術動力科要有全廠主要裝置的技術的檔案,車間要有本車間全部的裝置技術檔案。裝置技術檔案內容包括:

  (1)目錄

  (2)安裝使用說明書。裝置製造合格證及壓力容器質量證明書、裝置除錯記錄等。

  (3)裝置履歷卡片。裝置編號、名稱、主要規格、安裝地點、投產日期、附屬裝置的名稱與規格、操作執行條件、裝置變動記錄等。

  (4)裝置結構及易損件圖紙。

  (5)裝置執行時間累計。

  (6)裝置檢修、試驗與鑑定記錄。

  (7)歷年裝置缺陷及裝置事故記錄。

  (8)裝置評級記錄。

  (9)裝置潤滑記錄。

  2.基礎建設、技術措施、安全措施等專案投產後,安裝試車記錄、說明書、檢驗證、試驗記錄等技術檔案應歸入裝置技術檔案。

  3.技術檔案必須齊全、整潔、規格化,及時整理填寫。

  五 裝置技術臺帳

  1.裝置維修車間應健全全廠裝置技術臺帳。裝置技術臺帳是全廠裝置的綜合技術資料,主要包括以下技術內容:

  (1) 裝置主要技術狀況彙總表(裝置完好率,洩漏率和主要裝置缺陷)。

  (2) 主要裝置運轉狀況彙總表(裝置運轉時間、停機時間<計劃檢修停機、事故停機、備用停機、停機待料>)。

  (3) 裝置檢修狀況彙總表(大修專案、實際完成專案、計劃外專案、計劃檢修工時、維修費用支出等)。

  (4) 裝置事故彙總表(事故次數、停機累計時間、停機損失等)。

  (5) 備品配件、材料消耗彙總表。

  (6) 主要裝置技術革新成果彙總表。

  2.裝置維修車間應設專人負責裝置技術臺帳的彙總工作,並負責按國家有關規定填報裝置動力工作季報。

  六 圖紙資料保管

  1.廠生產部負責保管和供應全廠裝置的圖紙。

  2.維修車間負責保管複製和供應全廠裝置備品配件的圖紙。

  3.裝置遷移,調撥時,其檔案 均應隨裝置調出,裝置報廢后檔案致於廠生產部存查。

  4.基礎建設、技術措施、安全措施專案的裝置投產後,其竣工圖紙交 廠生產部保管。安裝試車記錄、說明書檢驗證、遮蔽工程、試驗記錄等技術檔案由維修車間或裝置所在車間保管。

  5.維修車間還應複製鍋爐、壓力容器的有關圖紙、建立定期檢驗記錄。

  備用裝置管理制度3

  一、總則

  本制度規定了裝置巡迴點檢的管理組織及工作內容等;

  本制度適用於公司生產工藝線上的生產裝置管理;

  二、管理組織

  1、根據本公司裝置巡迴點檢的實際需要,建立以崗位人員為基礎,工段技術人員為關鍵,裝置管理部門巡迴點檢為督促檢查的三級管理網路。

  2、生產裝置由崗位操作人員負責,工段應建立健全定人定機制度。崗位操作人員堅持不離裝置,裝置有人管理,做到手勤、眼勤、耳靈,把本崗位的裝置維護好,發現問題應及時解決或報告相關人員及時排除。

  3、工段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要掌握好本工段裝置的執行情況,檢查各崗位工人對裝置的點檢及維護情況,隨時掌握裝置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予以處理。

  4、裝置管理部門有關人員對全生產工藝線上的線上裝置進行巡迴點檢,不定期對主機裝置進行巡迴點檢,以便掌握全線裝置的執行情況,指導和監督工段,班組的裝置巡迴點檢工作,以達到生產裝置安全、高效運轉。並做好巡迴點檢記錄及問題處理記載,巡迴記錄要儲存齊全。

  三、點檢的工作內容

  1、裝置管理部門

  ⑴由裝置主管組織,各工段裝置段長或技術人員參加。

  ⑵點檢週期:每月一次,對生產主機裝置定期點檢。

  ⑶點檢內容:

  a、檢查各單位貫徹執行有關裝置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b、檢查日常點檢和巡迴點檢記錄。

  c、檢查主要裝置的執行情況和技術狀態。

  d、對異常情況的裝置組織監測和提出解決措施。

  2、工段級點檢:

  ⑴由工段裝置段長主持,技術人員班組長參加。

  ⑵點檢週期:每週一次。

  ⑶點檢內容:

  a、按點檢標準書規定的專案進行,監督並複核崗位與維修班組的日常點檢記錄。

  b、檢查主要裝置和重要裝置的執行情況和技術狀態,發現裝置異常,損壞和磨損情況應做好記錄以便確定修理部位,更換零件,修理的種類和時間,以此安排維修計劃。

  c、檢修裝置測試、維護情況和裝置環境衛生。

  ⑷檢查方法:

  除人的感官外,對重要的裝置定期用檢查工具和儀器進行檢查、測定,做好記錄,便於準確掌握裝置的技術狀態。

  3、班組崗位點檢:

  ⑴崗位點檢由崗位操作人員進行。

  ⑵點檢週期:崗位工按照各工段制定的“崗位點檢標準”規定的週期進行,負責點檢分管範圍的全部裝置。

  ⑶點檢內容:

  a、裝置執行中的異音、震動。

  b、潤滑系統工作情況(油溫、油壓、油位、冷卻水等)。

  c、運轉件是否移位、竄位等。

  d、目測部件是否開裂、變形、開焊。

  e、裝置地腳螺栓、緊固螺栓是否鬆動。

  f、檢查裝置零部件是否齊全、可靠。

  g、檢查安全保護裝置。

  h、檢查裝置跑、冒、滴、漏等現象。

  i、變電站及各電氣控制等專業電氣裝置按裝置規定內容進行。

  ⑷點檢方法:

  運用眼看、手摸、耳聽、鼻嗅等方法,結合裝置的`儀表和訊號標誌。

  四、考核

  1、結合工段經濟考核責任制,納入工段考核。

  2、對點檢工作不負責而造成不該發生的裝置事故,要追究其責任人的責任,並按事故大小酌情處理。

  附則:

  1、各級點檢工作記錄,應記載在點檢標準書上,並存檔備查(填寫時一式兩份,工段留一份,上交裝置管理部門一份)。

  2、執行中崗位點檢也應使用點檢標準書,並簽名,對於執行中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做詳細記錄。

  3、對於點檢中不能檢視的零部件可安排在停機後進行定查。

  4、制定點檢考核細則。

  備用裝置管理制度4

  一、各種機械各種裝置、設施都應符合安全技術規定的要求。

  二、各級領導要加強對操作,使用人員的安全教育,並經常深入施工現場檢查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非司機無證人員操作。

  四、認真執行定人、定機、定崗位三定製度,保證裝置、設施安全及協同作業人員的安全。

  五、指定專人對裝置、設施的安全防護裝置定期檢查,以保安全裝置齊全、靈敏、可靠。

  六、各種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施工人員的正確指揮,精心操作對違反安全技術規程和可能引發事故的指揮,司機有權拒絕執行。

  七、使用場所和停放場所應設有標誌、有防火、防雨、防瓷等措施,並有專人負責看管。

  八、停用和檢修機具、裝置、設施時,必須專人看護、禁電、防止操作失誤引發事故。

  九、機械裝置、設施作業場所必須懸掛安全操作規程,向操作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

  十、現場裝置、設施必須登記,做好帳。

  十一、安裝就位長時間停用後使用等,必須進行安全效能檢查試驗,經有關部門人員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做到狀況、保護、效能符合設計標準、要求,結論肯定手續齊全。

  十二、租賃機械裝置、設施必須狀況好,防護齊全,效能態正常,交接手續齊全。

  十三、各種防護設施檢查驗收,引用標準正確、有計算、結論肯定、驗收部門人員手續齊並作到及時,使用過程中經常和定期複查。

  十四、使用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及各項規定要求的按章處罰。

  備用裝置管理制度5

  第一條油庫配備消防應急器材、裝置是保障油庫安全,貫徹“十項標準”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方針的體現。為做好庫區安全消防環保工作,有利於迅速撲救火災、防止環境汙染等,對所有的消防應急裝置、器材應實行分割槽包乾管理。

  第二條油庫應繪製消防應急器材佈置圖。各作業現場、後勤供應區、行政管理區等應按圖要求置放消防器材。裝置應專人負責,並定期檢查、保養、維護該區域的消防應急裝置、器材。

  第三條各部位消防應急器材的數量、規格、種類不得低於國家規範配置要求。並設立卡片、註明負責人和換藥日期。器材、裝置時刻處於完好狀態,。

  第四條保管、維護、保養標準。消防器材的保養參照裝置保養的要求進行實行“四定”。室內器材:外觀整潔,擺放合理,附件齊全完好。標記清楚準確,表面無鏽蝕、黴爛、灰塵。室外器材:擺放整齊合理,無嚴重鏽蝕,標記清楚準確,附件齊全完好。滅火器夏季避免曝曬、火烤。

  第五條檢查制度:每月檢查一次噴槍(嘴)皮管,泡沫產生器的空氣濾網封口玻璃及安全閥是否完好;手推車式消防器材的輪子轉動是否靈活。每月檢查一次消火栓、水帶、沙箱、鐵鏟、水桶。每三個月檢查一次二氧化碳滅火機重量;每月檢查一次乾粉滅火器的壓力。每半年抽驗一次空氣泡沫液質量,每半年做一次空氣泡沫混合器的檢查校驗,做好檢查記錄。油庫安全委員會對包乾區域進行檢查,並把檢查結果上報主管領導。

  第六條戰備器材應與訓練器材分開存放並有明顯的標識。消防器材的正常使用和補充應有計劃,使用或進出庫應有臺帳。

  第七條消防器材庫房的消防應急器材必須分類擺放和整潔,設定管理保養標籤,建立登統臺帳,每月盤點一次。消防、應急器材的出、入庫應有憑證。

  第八條消防應急器材庫房的日常管理和衛生工作由消防泵房值班警消員負責。

  第九條消防應急器材未經領導同意,或非緊急情況下他人不得擅自挪用。

  第十條獎懲: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獎懲辦法,並將考核情況列入年終安全承包目標的重要內容。對成績突出的班組和個人進行獎勵。對隨意挪用、有意破壞消防器材、裝置的人員依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十一條消防裝置和器材的購置、保管和使用參照《石油庫裝置管理規定》執行。

  備用裝置管理制度6

  為了保證急診搶救裝置、設施的齊全,管理制度完善,責任到人,使之隨時處於完好、備用狀態,提高工作效率和醫療服務質量,現規定如下:

  1.搶救室的儀器裝置管理責任到人,並有定期檢查、登記、簽名。

  2.醫務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使用各種儀器;操作者必須瞭解儀器效能及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否則不可隨便動用;保管人每週進行一次設施、器械的檢查,護士每班當面清點交接,發現問題及時請維修工修理,發現遺失,當班護士應立即向科主任、護士長彙報;對陳舊、磨損的設施使用不便,必須報廢的,護士長應向保障部申請報廢、更新。

  3.建立儀器使用登記本,對貴重儀器使用後應有記載。當班人員負責使用後的清潔及維護,使該儀器處於備用狀態。

  4.操作前需檢查儀器,使用後全部關閉儀器,鍵鈕復原,套好機罩。

  5.儀器使用時必須有使用記錄,運轉有故障時,應及時修理;儀器使用後,護士必須及時清洗、浸泡、消毒管道和附件,晾乾後經消毒處理後裝配並試機,對主機必須用消毒溶液擦拭或燻蒸消毒處理;使用當中發現故障,及時彙報護士長或科主任,同時彙報器械維修工及保障部,並做好登記。

  6.每天交接班必須清點貴重儀器並簽名。

  7.每種器械、設施定人、定期、定地點、定數量管理,保證各種儀器、材料效能良好,並建立儀器檔案,內容包括:裝置名稱、型號、規格、裝置序列號、生產廠家、裝置編號、使用部門、購買日期、裝置專管人、裝置維修專管人等。

  8.急診搶救裝置一律不外借,使用後要及時歸還原處,清理補充,並保持清潔、整齊,以免影響急診搶救工作。

  9.由專人負責儀器的保養;各種儀器每半年檢修一次,並有檢修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