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在我心中徵文(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徵文吧,寫徵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徵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全生產在我心中徵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全生產在我心中徵文1
作為一名安全管理人員,我很喜歡安全格言,如果遇到新鮮的就要記下來,比如“嚴是愛,松是害,疏忽大意事故來。嚴是愛,松是害,保障安全利三代。”這些安全順口溜,之所以能夠流傳,是因為說的都是大實話。
“嚴是愛,松是害”,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有道理,未必人人能接受。嚴格管理,管理行為很嚴厲,避免了事故,也可能會招來反對埋怨牢騷甚至是咒罵;松是害,管理鬆鬆垮垮,領導不敢得罪人,沒出事故“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故造成傷亡,受害者流血又流淚,被處罰人也會受到很大的挫折。所以,還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寧願聽罵聲,不願聽哭聲。”這哭聲和罵聲裡面有學問,往深裡說:哭聲和罵聲密切關聯,互為前提。有罵聲可能就沒哭聲。如果管理不嚴格,沒有罵聲,出了事故哭過之後,還會有更大的埋怨。對哭聲和罵聲的關係,有不少人整天研究,就是沒人公佈研究成果。曾經有人說過忽視安全生產就是對職工犯罪。對安全要嚴加管理,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寧聽罵聲,不聽哭聲。安全生產都表現在具體小事上。大事故都是有小違章引起的,沒發生事故前的事是小事,發生了就是大事。要堅決從小事抓,抓小事,成大事;抓小事,防大事。找事的目的是為了不出事。違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肯定是違章。對習慣性違章,不能習慣性不管。人們的每次違章並不肯定導致事故發生,100次違章可能也不會發生一次事故,但也可能一次違章你就連感到遺憾的機會都沒有了。你能把握違章發生事故的隨機性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你願意將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幸運”的基礎上嗎?肯定不會!說到底最最關鍵的還是控制不安全的行為及潛在的危險,靠大家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
罵聲中委屈的是安全管理人員;哭聲中受傷害的是員工。無論是哭聲,還是罵聲,我相信不會有人願意去聽。心情本來好好的,突然挨頓罵,那感覺可遠遠超過一盆髒水潑在身上;淨聽到些哭聲,也不會好受到哪兒去。“寧願聽到罵聲,不願聽到哭聲”,只是在二難條件下的一種無奈選擇。
安全生產領域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海因裡希”事故法則,是美國著名安全工程師海因裡希提出的300∶29∶1法則。這個法則意思是說,當一個企業有300個隱患或違章,必然要發生29起輕傷或故障,在這29起輕傷事故或故障當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傷、死亡或重大事故。這一法則用於企業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後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
安全生產在我心中徵文2
xxx辦公室,作為或單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職能部門,除了自身工作的有序運作外,切實做好檔案、印章、單證、物品等的安全防範工作尤為重要。
安全防範從我做起,應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於“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辦好自己的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構建和諧社會、平安公司做出積極的努力與貢獻。
一、堅持經常性地開展對員工、對銷售人員等的法制宣傳和安全教育。透過晨會、夕會、例會,藉助ptt、簡訊、飛信等方式,讓大家時刻繃緊安全防範這根旋。
逢週末、遇節日等,既可以簡訊或飛信溫馨提示大家週末愉快、節日快樂,再請大家認真負責地做好清潔衛生、安全保衛、工作安排等事宜,做到人走關燈、關水、關門。還可以透過每日的現場督導、巡查等,提醒各部門、各團隊的負責人等,認真負責地擔負起安全防範等方面的工作職責。再則,公司將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檢查此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好的鼓勵,差的通報或處罰等。
二、建立安全防範教育、管理及其應急預案處理等長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防火、防毒、防水、防震等人員的逃生演練;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檔案資料、電器等防水漬、防蟲蛀、防黴爛、防鼠咬等檢查;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單證、印章、物品等領用及其管理等方面的規範檢查;嚴格執行總、省、市公司檔案管理、單證管理、印章管理、物品管理等規章制度,有效地防範和預防各種風險。
三、認真地做好安全防範各項基礎性工作。
1、對於收發的各類檔案,要切實地做好收文、發文等相關的登記、傳閱、歸檔或移交等管理工作,嚴防檔案的丟失或洩密的發生。
2、既要做好參加司務會、經理辦公會、員工會等會議人員的提前通知,更要做好各類會議的記錄,搞好上情下達等工作。
3、對於各種申請用印材料,須做好材料預審、法律事務會辦、申請用印登記、材料歸檔等工作。
4、落實好公司財務專用章、法定代表人或委託代理人印章的分別管理、監督使用工作,落實好各類業務印章第一保管人的工作責任,管好、用好印章,防止和避免管印、用印不當。
5、加強各類單證、物品等的管理工作,切實做好領用、核銷、核查等工作。
6、對於已安裝到位的固定物(包括水、電、氣、電腦、電視、空調等設施及線路等)不準私自隨意拆卸。不準將易燃、易爆等物品放置於辦公室等公共場所,防止各種事故的發生。
綜合服務部(或者是辦公室)的工作千頭萬緒、事多事雜。但是,時刻做好安全防範、防微杜漸特別重要,安全防範從我做起最是應該!
安全生產在我心中徵文3
瞭解“海因裡希法則”的目的,是透過對事故成因的分析,讓人們少走彎路,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如果我們把“海因裡希”的300:29:1安全法則,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就能更好做好安全生產了。即培養一個良好習慣,必須經過29次重大改進或糾正,每次改進和糾正就要做300次的重複動作。也就是說,為了培養員工良好的安全習慣,需要進行多次反覆的改進和完善,而每一次改進和完善之後,又要經過無數重複動作和嚴格認真地落實,最終達到實現員工養成一個良好習慣的目的。從以上的要求中,我們不難發現要培養員工的良好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成功。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勇於做“黑臉包公”,要從查詢人的不安全行為抓起,不搞下不為例。美國著名的杜邦公司曾經作過事故統計,安全生產事故歸根到底96%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心理學上有個“破窗效應”。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別把他們放置在中產階級社群和雜亂街區。他把停在中產階級社群的那輛車的車牌摘掉,頂棚打了個洞。結果這輛車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雜亂街區的那輛車擺了一個星期卻仍舊完好無損。而把這輛車也打了一個洞,結果僅過幾個小時這輛車也被偷走了。如果有人打壞一棟樓的窗玻璃卻不被制止,受這塊玻璃的暗示,可能就有人去打破更多的玻璃。
作為一名安全管理人員千萬不能做過頭,為了聽罵聲而聽罵聲;不要成為偏執狂,就是要聽罵聲,愛聽罵聲。這就走向了安全管理的反面。有的媒體的褒獎宣傳,塑造了讓人難以接受的安全管理者形象。我們把這個宣傳的形象描繪下來,是什麼樣的呢?“鐵青的面孔,鐵石的心腸,鐵打的手腕”,說話擲地有聲,吐口吐沫都能把地板砸幾瓣兒。這簡直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機器人。如果這樣的機器人是最好的安全管理者,那我們這些人做的'工作,還不如交給機器去做。人和其他動物的區別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具有獨立的思維方式,安全管理者不能是機器人。為了不聽到哭聲,寧可聽罵聲,前提是同情心,是責任感,是人的感情存在,是人性化的一種表現。如果管理者沒有人性,沒有臉皮,沒有自尊心,任什麼人罵都不怕,反而有意去找罵,這實際上變現出一種不好的管理心態。我們在安全管理上見到最多的是批評、嚴肅批評甚至是勃然大怒。依我看,只要管理者主觀上沒有惡意,作為員工都應該接受。“聽得進批評,才沒有哭聲”。
“嚴是愛,松是害”,嚴格是為了員工不受傷害,是為了員工自己好。員工應該理解嚴格管理的出發點。如果別人為他好,他還要罵別人,那實在是不知好歹了,是素質問題。管理上按制度去辦,無論什麼崗位,無論什麼身份,安全面前,安全管理面前,安全管理制度面前,一視同仁。受到處罰,員工有什麼理由去罵管理者?要罵只能罵制度,而制度不是針對員工每一個人制定的,罵制度也毫無道理可言。
當然,安全管理沒有哭聲沒有罵聲,只是理想境界。沒有哭聲,是我們追求的結果;沒有罵聲,很多情況下不太可能。因為,人們的利益不同,思想認識不同,修養水平不同,受到處罰的反映也不同。但是,我們在管理中可以做到的是公平,“一碗水端平”,任何人沒有話說。管理要人性化,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讓被管理者知道管理者的良苦用心,才能達到“沒有罵聲也沒有哭聲”的安全管理理想局面。
安全生產在我心中徵文4
安全責任重在落實,應著力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保障安全生產責任傳遞到崗,落實到每一個人,同時,強化組織績效考核促進責任落實,努力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深化安全生產思想保障工作。安全事故的發生,多為誤性操作、習慣性違章及安全制度的執行不全面等諸多因素,只有我們在安全規章制度框架裡,進一步加強安全責任心,加強安全責任的落實。
安全生產是我們永恆的主題,也是我們永遠的責任,20xx年6月,全國第十個“安全生產月”來到了。今年的安全月主題是:全國“安全責任重在落實” 、全省“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深化年”、公司“安全主體責任強化落實年”。筆者所在單位也制定了“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意見,各車間、室結合工作實際,圍繞活動主題,精心組織,抓好各項工作落實,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確保全年安全生產目標制在最低限度。
安全責任重在落實,關鍵點在於我們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假使都為安全生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智慧,營造一個安全的生產環境,那麼我們就能共享平安之和諧。20xx年是浙江中煙杭州捲菸廠異地技改關鍵的一年,確保廠區的生產安全和異地技改場地的施工安全,更是我們基層員工的共同責任。積極貫徹、傳達、有效落實上級安全精神;積極組織開展各項安全教育與培訓活動;隨時與他人共同分享已有的安全生產經驗;依法開展各項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及時發現並消除安全隱患;個人在做好自己安全生產和安全防護的同時,要加以監督身邊同事的安全工作;敢於糾正工作中不安全的行為;主動處理不安全狀況;積極消除危險有害的環境因素;冷靜處理突發事件;關注車間以及技改場地每一位職工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的變化。教育仍需加強。有初來乍到的新人要培訓,再培訓;有不懂安全的外來教育;有憑老經驗,不遵守操作規程的人要培訓;還有我們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識、接受新觀念要學習、要接受培訓和教育。安全培訓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還有我們的安全檢安全責任重在落實,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與公司的安全目標相比,我們的安全生產現狀仍有許多亟待突破的瓶頸。首先是習慣性的違章仍然常見:進入施工場地不戴安全帽或戴安全帽不規範;工作責任心不強;巡檢檢查不徹底等等。以為是小事,只要完成工作任務,不出事故,就沒什麼大不了。但是長此以往,當某些壞習慣習以為常隱患,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當前,高溫炎熱天氣將至,給安全工作帶來新的嚴峻挑戰,我們要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強化安全意識,立足崗位,更加自覺地認知自己所肩負的安全責任,更加自覺地從細節入手履行自己應盡的安全責任,更加自覺地把落實安全責任作為熱愛企業、忠於企業的定律,以個人盡責累積團隊盡責,以團隊盡責共築企業平安屏障,以良好的安全工作業績為公司3258工程貢獻自己的力量。
安全生產在我心中徵文5
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幸福健康的體魄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安全就如一顆光芒四射的太陽,照亮著我們的生命,呵護著我們的人生,安全直接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乃至生命,安全更關係到整個武安的形象、效益和生存發展。安全第一,永不動搖,用安全來關愛生命,就應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安全是什麼?對於一個人,安全意味著健康。對於一個家庭,安全意味著和睦。對於一個企業,安全意味著發展。“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它蘊涵在戀人脈脈含情的話語中,妻子溫柔的笑臉上,兒女依依的期盼中,母親虔誠的祈禱裡,它是一種期望,一種寄託,一種期盼,它是來自生命最本能,最真切的呼喚!
關愛生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我們的生命只有在安全的守護下才能得到保全。有了生命,我們才能去做我們喜歡去做的事,才能去實現自我設立的目標和理想。我們要慎待每一件小事,用敏銳的洞察力去查詢身邊的不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和做好防範,堅決杜絕那種隨意性或憑經驗工作的不良作風。我們即使不必說為了社會和企業發展而忘我奉獻的豪言壯語,僅僅為了我們自身的健康,為了家人的幸福,為了身邊無數朋友的關懷,也要時刻注意安全,關愛我們的生命。
工作中的細心和精心,工作時一絲不苟地執行工藝程式,嚴格按崗位規範資料操作,遵守一切規章制度,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從日常生產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杜絕違章作業,是生產工作得以正常進行,減少和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前提。我們工作現場環境有時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和處理問題時,要時刻持續冷靜的頭腦並不斷提高操作技能以不變應萬變,防範各種突發狀況。事故出於麻痺,所以麻痺是安全的大敵。我們只有憑藉強烈的事業心、職責心,再加上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來保障機組的安全穩定執行和自身的安全健康,這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合格武安人。生命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做好分內應做的本職工作,安安全全的完成生產的各項任務。
從我做起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職責、更是一種境界。企業、社會之所以花那麼大的力氣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安全宣傳,是透過這些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知識的普及,增強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理念,喚起每一位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的社會公民,擔負起為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國家興衰的這份神聖職責,使人人重視安全、時時事事做到安全,不因自我的過錯給社會、企業、家庭和他人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和無法彌合的心靈創傷。作為一種態度,從我做起,在工作、生活中就會用心投入實實在在地做事,追求卓越;作為一種職責,從我做起就會帶著一種正確的思維與決定,遵章守紀避免重蹈覆轍;作為一種境界,從我做起就會在規範自我的行為舉止的同時也留意對他人生命財產的關愛。
“智者是用經驗防止事故,愚者是用事故總結經驗”,這是我們廣為流傳的安全格言。因為事後補救不如事前防範,實踐證明,缺少經驗,必然導致麻痺大意、放鬆警惕,這正是滋生事故的溫床。為此我們各班組、各部門都定期學習安全檔案,交流經驗,談安全問題,做安全分析,從他人的教訓中吸取經驗,用於我們日常的工作中。有了警惕,不幸的事故就會躲開,有了防範,不幸的事故才會遠離。無論工作中還是生活上,多問幾個為什麼,多進行一下深入的風險分析,我們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發生。
為了武安和諧、完美的明天,為了整個社會少一點悲哀,多一份歡笑,更是為了個人的安全,家庭的幸福,母親的微笑,愛人的牽掛,兒女的祝願,請繃緊“安全”這根弦,讓我們以事故教訓為戒,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克服僥倖心理,真正做到關愛生命,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