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教案(14篇)

高中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教案(14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清小說的情節

  2、分析諸葛亮和馬謖這兩個人物的形象

  教學重點:人物形象分析

  教學難點:人物語言分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也是小說的卷首詞。歌聲高亢渾厚,意境深邃悠遠,歌詞裡卻包含著筆墨難盡的歷史滄桑。每當這首歌迴響在耳畔,我們的思緒都會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那動人的畫面,引向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那動人心絃的爭霸故事。節選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早已膾炙人口,京劇裡就有《失空斬》(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孔明揮淚斬馬謖)的經典曲目。

  二、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瞭解《三國演義》第95回和第96回梗概。

  1、需重點注意下列字詞。

  謖睿偏裨 椅角垓心文幾殛鯀干係疑兵須哨見鼓譟

  2、弄清眾多出場人物

  列出蜀、魏雙方出場人物,弄清相互間的關係。

  3、指明學生翻譯課後練習二中出自《三國志》中的兩則史料。

  明確:譯文1.諸葛亮出兵祈山。魏主曹睿加封張郃特進的官職,派他統領各路軍馬,到街亭抵禦諸葛亮的將領馬謖。馬謖依仗南山的險要,不到山下據守城寨。切斷了馬謖部隊的取水道路,發動進攻,將馬謖打得大敗。

  2.諸葛亮親自率領大軍攻打祈山,軍隊陣容整齊,賞罰嚴肅,號令明確,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離曹魏而響應諸葛亮,關中一帶,訇然震動。魏明帝親自西臨長安督戰,命令張郃抵禦諸葛亮,諸葛亮派馬謖率領軍隊為前鋒,與張郃在街亭交戰。馬謖違背諸葛亮的部署,措施行動不當,被張郃打得大敗。諸葛亮遷移西縣百姓千餘戶,回到漢中,斬馬謖而向大眾謝罪。

  4、討論:課文與史料相比,有何區別?

  明確:史料所記只是一個梗概,而小說則進行了虛構和加工,加進了一些虛構的細節,如: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員,將魏軍主將設為司馬懿,添進了許多符合人物性格的對話(馬謖拒諫),對人物的神態動作做了細緻描繪(揮淚斬馬謖)等。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匯入:小說不同與史事,藝術的虛構正是小說的魅力所在。作為“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三國演義》,一些情節、故事乃至人物與史實有出入,或者全系文學虛構,並不影響其文學、歷史價值。唯其形象、生動,人物的性格更鮮明,一些故事情節才深入人心,為人們津津樂道,使三國往事家喻戶曉。

  2、分組討論:小說中虛構的 “妙處”?

  3、虛構一、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員

  明確:諸葛亮為了確保街亭的安全,派王平協助馬謖,再派高翔、魏延屯兵列柳城和街亭之右,作為援軍。突出孔明善於分析形勢、小心謹慎的特徵,烘托出街亭在戰略上對於蜀軍的重要性,反襯出下文馬謖的狂妄、輕率。

  4、虛構二、將魏軍主將設為司馬懿

  提問:史料可證,街亭之戰,魏軍主將是張邰,司馬懿與此戰無關。那麼,小說為什麼要將諸葛亮的對手改作司馬懿?

  明確:小說中的司馬懿,既精通兵法又有實戰經驗,絕非等閒之輩。派子偵察、親自巡哨、摸清守將的謹慎、知己知彼,斷絕水道、圍而不攻、放火燒山、多次設伏的善於用兵,反襯出馬謖的狂妄輕敵、紙上談兵。

  多謀善斷的司馬懿確誠心地讚歎諸葛亮 (司馬懿嘆曰:“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還從側面襯托了諸葛亮的指揮若定、用兵如神。

  5、虛構三、符合人物性格的對話——馬謖拒諫

  提問:賞析馬謖的語言,找出最能體現人物性格的語言描寫,概括人物的性格

  明確:一笑:“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 (一意孤行,公然違令,目無“丞相”)

  二笑:“汝真女子之見!……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汝莫亂道!……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汝奈何相阻耶?”( 死守“兵法”,剛愎自用,看輕同僚)

  三笑(大笑司馬懿):“彼若有命,不來圍山!”(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小覷勁敵)

  小結:王平的謹慎謙恭反襯馬謖的驕傲蠻橫,對馬謖語言的直接描寫,充分展示出一個自視甚高、輕敵麻痺、誇誇其談、目中無人的謀士形象。

  6、虛構四、人物細緻的神態——諸葛亮“三哭”

  明確:諸葛亮在斬馬謖前後,感情錯綜複雜。作者寫他“揮淚”、“流涕”、“大哭不已”三次哭態,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他當時豐富的內心世界。諸葛亮涕淚縱橫,一為北伐失敗痛惜,一為馬謖違令遺憾,一為識人不深悔恨。種種情感,積累良久。斬將之時,難以自抑,猛然噴發。

  第一次,想起馬謖亦為人才,相處日久,“義同兄弟”,為嚴明軍紀,不能不殺,有情而不枉法,執法又不忘情,諸葛亮淚如泉湧,其情至真。不用“揩”、“抹”、“拭”等常用字,著一“揮”字,一見諸葛亮痛苦之深,一見諸葛亮決心之大。

  第二次,當蔣琬勸阻他時,打動了他的心,但馬謖既立了軍令狀,“軍中無戲言”,所以忍心“流涕”說:“合當斬之。”“流涕”比“揮淚”悲傷程度又深一層,可見諸葛亮內心的矛盾,既愛惜馬謖,又不得不處治馬謖。

  第三次,當“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的時候,諸葛亮又“大哭不已”。想到有負先帝重託、未聽先帝遺囑,痛恨、悔恨、內疚、自責,各種感情交織在一起。諸葛亮是個大智者,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哭不已”淋漓盡致地刻畫出諸葛亮此時真實情態。

  小結:諸葛亮的"三哭",揭示出諸葛亮的複雜的心理活動,表現了他執法嚴明、忠於蜀漢、嚴於自責、有情有義等多方面的性格。

  7、總結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手法:

  A.運用對比和襯托的手法表現人物性格。 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對比,用次要襯托主要是本文描寫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法。如將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謹慎,同馬謖的紙上談兵、狂妄自大對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確建議,襯托主要人物諸葛亮部署的正確。(間接描寫)

  B.透過生動的情節和人物的語言、情態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性格(馬謖“三笑”、諸葛亮“三哭”)。(直接描寫)

  四、探討:街亭之失,誰之過?

  第一種觀點,街亭之敗,馬謖應負主要責任。馬謖狂妄自大公然違令,蜀軍咽喉之地迅速丟失,造成全域性被動。諸葛亮對馬的缺點並非全無認識,對街亭佈防十分細緻周密,如馬謖屯兵當道抵擋司馬懿大軍,戰局會朝著有利於蜀方的方向發展。

  第二種觀點,街亭之敗,諸葛亮應負主要責任。諸葛亮識人不深用人不當,致使街亭失陷全域性被動。司馬懿評曰:"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誤事?"諸葛亮自承"深恨己之不明",可見諸葛亮用人不當是失敗主要原因。

  第三種觀點,關鍵並不在失街亭,而在諸葛亮此次北伐的戰略錯誤。蜀漢勢弱,曹魏勢強,諸葛亮戰略上處於劣勢,非用奇謀不能取勢。如從魏延之議,以奇兵經子午谷突襲長安,以主力由褒斜道猛攻都城,二地守將夏侯、曹真(二人此次皆為諸葛亮戰敗)絕非諸葛亮對手(時司馬懿賦閒苑城),則長安指日可下。司馬懿的評論可證這一觀點:"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二出祁山的失敗也證明此路不通(後北伐即不再走此道)。"諸葛一生惟謹慎",不使險招坐失良機,也只有"長使英雄淚滿襟"了。

  五、佈置作業

  小作文:結合史事、人物性格、心理,分析諸葛亮一生謹慎,為什麼會任用馬謖為將。

  高中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資訊和材料;能夠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2、瞭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緻、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篩選資訊、整體把握的方法。

  2、難點: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教學方法

  1、點撥引導。

  (說明:本文內容比較艱深,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難點。透過對疑難點的點撥、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師生互動。

  (說明:透過一些富有啟發性的提問展開討論,使學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篩選文中各種資訊,掌握篩選資訊的一些技能。)

  媒體設計

  擬採用圖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擴大課堂的容量。

  教學思路

  一、由題目匯入課文

  先簡介導言(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本文文體有一個瞭解,直接醒目),再請學生介紹達爾文、進化論,教師補充,運用多媒體展示《物種起源》一書及作者的照片(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認識)。

  二、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1、請學生速讀課文,畫出本文的思路圖,分組交流。

  (說明:透過速讀,整體感知文章並初步篩選出文章的關鍵句及主要觀點;透過討論交流、理清文章結構,整體把握全文;透過簡潔的段意概括,意在培養學生提煉觀點、準確表達的能力。)

  2、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1)請學生說出所畫的關鍵句,而後集體加以確認。

  明確:關鍵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著文章的旨趣,標示著文章的思路,顯示著文章結構的特點。其型別為:①從內容來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是集中提示說明物件的特徵或標示主要事理的語句。第1段“。。我之所以說明這些,是為了要表明我並沒有輕率地下結論”。②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總結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說明內容的推進。如第4段“關於物種起源的問題。。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這個總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為兩個部分。第5段“因此我們對於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這個過渡句提示下文的主要內容。③從出現的頻率來看,反覆出現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著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另一方面也用於顯示層次。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覆說“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

  (2)如何篩選關鍵句?

  明確:從內容人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人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

  (說明:篩選關鍵句,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並不難。但如何篩選得正確、準確,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導。教師可以先試著讓學生總結規律,然後一定要給學生講明白。可用幻燈片顯示出來。)

  3、欣賞品味。

  思考: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夠體現這種精神的文字。

  明確:第1段,從“遠航”到“現在”,其間“深刻的印象”、“耐心蒐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又把這些札記加以充實”等等。一個正確的結論,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時十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的嚴謹審慎的態度和長期刻苦鑽研的精神。

  第2段,“華萊斯先生。。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完全相同。。”結合註釋,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度。

  第3段,指出本書的缺陷,“還是摘要的性質”;說明今後的打算,“詳盡地刊印出來”避免使別人“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結論”,反映出達爾對理論著作嚴肅、審慎的態度及謙遜的精神。

  第4段,“仍然難以令人滿意”表明作者決不輕率地作出結論的科學態度。

  第5段“這類的研究,雖然常為一般博物學家所忽略,但是我卻相信它的價值的重大”說明作者注重親身實踐的科學態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很簡略”,反映出不迴避缺陷與不足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第7段,“毫不懷疑地斷言創造論的錯誤”、“我深信”、“我又確信”,這些突出地說明了達爾文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毫不動搖的信念和勇於堅持真理的精神。

  教師引導學生對上述精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並板書:長期考察,實事求是,謙遜審慎,決不輕率,親身實踐,不避缺陷,毫不動搖。

  (說明:從對文字表層意義的闡明深入到對文字深層含義的探究,從瞭解偉大科學家的基本觀點、理論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這不僅是在完成教學目標,也是在教會學生如何解讀文章,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與作者。)

  三、佈置作業

  1、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片段。

  2、請同學們思考達爾文“進化論”的“適者生存”的觀點是否適合於人類社會,它與“關懷底層”是否矛盾? (王岱)

  高中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體會詩歌重疊復沓、一唱三嘆的形式美。

  2、理清線索,欣賞詩歌鮮活俏麗的意象美。

  3、把握脈絡,領會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美。

  教學重點:

  理清線索,欣賞詩歌鮮活俏麗的意象美

  教學難點:

  把握脈絡,領會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美。

  教學方法:

  誦讀吟詠法、探究討論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詩歌

  十六歲花季,十七歲的雨季,這時正是最愛做夢的年齡吧,相信在坐的各位同學都有各自最美的夢想,有了夢想之後,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學追尋夢想。今天我們跟大家一起走近戴望舒先生的《尋夢者》,看他是如何尋夢的。

  二、走近詩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現代》雜誌的創作,併成為30年代“現代派”詩人群體的領袖。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

  三、時代背景

  “五四”運動前後,科學與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美好的理想與黑暗的現實的激烈矛盾,籠罩了他們敏感的心靈。比“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更強烈的社會使命感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尋夢者”群。從魯迅無數痛苦的夢結出的果實《吶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滿了熱情的《畫夢錄》,雖然個人的心同現實的距離有遠有近,但是,尋求美好的夢境變為現實的願望與他們執著艱辛的尋求精神,卻大體是一致的。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現實世界轉到詩的世界中最忠實的尋夢者。

  四、賞析詩歌

  1、初讀詩歌,體會音韻美

  詩每節三行,節奏大體整飭。

  每節一二句或重複、或排比,甚至各句大部重複。這首詩在結構上重疊復沓、一唱三嘆。全詩中每節“走勢——蓄勢——昇華”的詩格形式,具有一種重疊復沓、一唱三嘆的美感,富於音樂美。

  2、品讀詩歌,感悟靈動詩緒。

  1). “夢會開出花來”,“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這樣的夢給你怎樣的感受?又激發你怎樣的慾望?

  夢,美麗,甚至絢麗。如無價之寶般珍貴,值得人一生去尋求。

  2).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裡”兩句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夢呈現給我們怎樣一種姿態?

  “大海里”已是難尋,“大海的底裡”更加難尋,層層遞進,可見夢是“深藏”的,不易尋找的。

  3).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尋夢是怎樣的一種歷程?

  ——“九”這個數字並非實指,只言歲月之久長,“冰山”“瀚海”則指道路之艱難,可見尋夢要付出巨大的艱辛。

  4). 這個夢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值得我們去追尋?

  ——它有天上的雲雨,有海上的風濤,會讓人心沉醉。

  5). 要真正實現這個夢,還需付出怎樣的努力?

  ——“在海水裡養九年”,“在天水裡養九年”,如此精心呵護,才能在“一個暗夜裡開綻”。在“暗夜裡”,預示著夢的來臨又是如此的不可預知。

  6). 何時夢才會降臨?

  ——當我們“鬢髮斑斑”“眼睛朦朧”的時候,金色的貝才會吐出桃色的珠。

  7). 這“桃色的珠”還需如何呵護?

  ——放在懷裡,放在枕邊。

  8). 經歷了重重艱辛,付出了滴滴呵護,“桃色的夢”會讓我們獲得怎樣的心靈震顫?——即使我們已經衰老,如果有一個“開了花的夢”,有一個“開出嬌妍的花的夢”,那麼我們的人生已是最幸福、最無憾的了。

  第一節,寫夢是無價的珍寶;第二節,寫在青色的大海底裡深藏著金色的貝;第三節,寫要逢到那金色的貝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第四節,艱苦的尋求是值得的;第五節,寫尋求中種種艱苦與磨難;第六節寫漫長而艱苦的歷程;第七節,寫獲得無價珍寶後的心情;第八節,寫美好夢想實現的艱難。

  全詩八節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這是詩歌的引子。第二部分(2-6)寫尋夢的過程。第三部分(7-8)寫實現美好夢想時的幸福與快慰。(板書)

  五、再讀詩歌,品味詩歌意象美

  詩歌運用多種意象,構成了獨特的意境

  嬌豔的花 象徵夢的美好絢麗,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充滿對夢的嚮往。

  青色的大海 象徵夢的澄澈高遠,暗示金色的貝不能輕而易 舉獲得,為下文作鋪墊

  金色的貝 象徵夢的珍貴難得,突出夢的精美與絢麗

  冰山、瀚海 象徵著尋貝的艱難,隱喻人生歷程中種種艱苦 與磨難

  雲雨聲、風濤聲 象徵貝的豐美和價值,描繪了一個令人心醉的 美好世界

  海水、天水 象徵養貝的艱難

  桃色的珠 象徵夢的美好誘人,突出夢的靜美與絢麗

  鬢髮斑斑、眼睛朦朧 象徵著尋夢的代價很沉重

  六、鑑賞藝術手法

  1.迴環往復:

  2.復沓反覆:

  3.意象傳統的象徵手法:

  七、小結

  任何美好理想的實現,任何事業的成功的獲取,必須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艱苦代價。

  八、《尋夢者》是奏響於我們心間的一首優美而動人的歌,有夢相伴,所以不孤獨。讓我們再次誦讀這首詩,讓詩歌賜予我們力量,讓夢想插上翅膀。

  九、拓展延伸

  每個人都是有夢想的,有夢想,人生才不會蒼白無力。那麼你的夢想是什麼?請同學們暢所欲言。

  十、作業

  夢想是理想,不是空想。實現夢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坐享其成。你未來的職業就是你最實際的夢想。請為你的職業做一個近景或遠景規劃,為夢想插上翅膀,讓夢想成為可能。

  高中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反覆閱讀中瞭解古詩內容,體會語言的妙處並背誦古詩。

  2.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3.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感悟杜甫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1.組織學生課前預習杜甫的詩文,並歸納整理。

  2.師生查詢關於詩人杜甫的資料。

  3.多媒體、幻燈片、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落實字詞

  頻(頻繁、頻率、捷報頻傳)

  蜀:1.國名,三國之一,劉備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後來擴充套件到貴州省、雲南省和陝西省漢中一帶。

  2.四川省的別稱。

  丞相:古代幫助皇帝進行統治的一級官吏。

  祠堂: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廟宇或房屋。

  二、瞭解詩人

  1.複習以前學過的杜甫的古詩。

  《絕句》、《春夜喜雨》、《春望》、《登高》、《江畔獨步尋花》

  2.學生介紹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由於他在長安時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稱少陵野老,在成都時被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又稱他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被稱為“詩聖”,他的作品被成為“詩史”。

  3.補充知識

  “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學習古詩

  (一)練習朗讀古詩,提出問題。

  (二)小組合作學習,一邊朗讀,一邊理解詩意。

  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去找?就在城都南郊柏樹成林的地方。碧綠的春草掩映著臺階,黃鶯藏在樹葉後面歡唱。諸葛亮自從三顧茅廬起得到劉備知遇,為蜀國制定開創基業完成統一的大計,費盡了心機,最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惜北伐未成便以身殉職了,常使後代英雄未為之惋惜落淚。

  (三)在朗讀中學會鑑賞、品味。

  開頭兩句一問一答,自開自合。開門見山,灑灑落落。

  三、四兩句詩,“自”與“空”兩字使句意相反相成寫出祠中淒涼,冷落的景象和氣氛,滲透著作者瞻仰祠堂時無比感傷的內心感受。寓情於景,耐人深思。

  五、六兩句詩不但將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嘆惋悼念之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出來,而且還寫進了詩人自己壯志難酬的痛苦心境,由詠古而抒了懷,感情充沛,具極大的感染力。

  (四)你能想像出詩人杜甫寫這首詩時的心情嗎?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嘆自己未能像諸葛亮那樣得遇明主,不能像諸葛亮那樣去建功立業,所以常常弔古抒情,懷古寄志,透過對諸葛亮的讚揚和惋惜,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盼望為國立功的心情。

  四、課後作業

  1.背誦古詩。

  2.瞭解三國演義中有關諸葛亮的故事,準備“三國故事會。

  板書設計:

  蜀相[唐]杜甫

  第一部分:武侯廟之所見(碧草、黃鸝)

  第二部分:武侯廟之所感(悼念、崇敬丞相;詩人壯志難酬)

  高中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掌握詩歌誦讀的基本方法。

  ★瞭解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景物描寫對揭示詩歌主旨的作用。

  ★把握詩歌的景與情,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古典詩歌相關知識複習。

  二、我們剛感受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風格,其中大膽的想象和誇張所塑造的華麗神奇的景象給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來我將要認識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期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透過他的作品,去解讀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稱杜少陵、杜工部,自號“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趕上了安史之亂,備嘗了人生坎坷的艱辛。這也使他形成了憂國憂民的思想,並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體現。可以說他把自己的生活狀態都寫進了詩歌,所以他的詩歷來被稱為“詩史”,而他則被稱為“詩聖”。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是安史之亂期間作者在成都時所寫的一首《蜀相》。

  三、確定《蜀相》一詩的形式,七律詩,有八句,四聯,即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詩歌的學習,誦讀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又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今天雖然不提倡寫古體詩,但是經常誦讀,對提高閱讀古詩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無疑會大有好處。今天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從基調、格律等方面來學習古詩的誦讀。

  四、誦讀指導:如果詩歌的感情基調是感傷的、嘆惋的,那我們在誦讀時讀得慢,低沉些,讀出點感傷。反之則相反。就如剛剛學過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應該要輕快些。

  請一個學生,再請學生評,再讓評的學生讀,再集體朗讀全詩。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詩,七言句的節拍有兩種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和X X一X X一X一X X。請同學們據此給《蜀相》的詩句劃分節拍。學法指導二:要懂點格律,讀準節拍。集體朗讀。

  六、讀準了音節後,接下來我們需要的是感情了

  記得在學《威尼斯》的時候,我們重點分析過其中的景色描寫,透過這些景色描寫我們體會到了作者的心情,還記得王國維對此概括的一句話嗎?在寫作中,景色的描寫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們寫作個簡單的練習,大家來寫寫“雨”。

  中國古代的詩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繪,以此寄託作者的情。我們說詩歌中寄託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圍就是意境(以《沁園春?長沙》作示範)。所以我們發現要理解一首詩歌對於對於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來,我們看這首詩,很明顯也有景的描寫和主旨的揭示,哪幾聯在寫景?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簡要分析,“自”“空”:該怎麼理解?改為盡,皆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寂寞和感傷。雖是寫景,字裡行間卻寄寓著感物思人的情懷,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詩的感情基調)

  八、分析本詩的關鍵句。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頸聯兩句詩中寫誰?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偉大功績(三顧茅廬,定天下計,東和孫權,北拒曹操,西取四川,開創蜀漢,濟助後主,平定叛亂,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師未捷,身死五丈原。)

  2、該怎樣來理解兩句詩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詩句表達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的?)

  明確:稱頌,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3、尾聯簡要分析,談談思想情感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深沉、嘆惋、感傷的思想感情。

  4、學生感受詩意,誦讀詩歌。

  九、以此類推,用詩歌的景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的方法,分析兩首杜甫其他的兩首詩。《春夜喜雨》《春望》

  十、背誦

  十一、作業佈置,背誦,抄寫四遍

  高中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1、教學目標

  1瞭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張,瞭解《墨子》的相關知識。

  2積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實詞、虛詞和句式知識。

  二、教學重難點

  理清文章的論證結構,明確墨家的“兼相愛則治”的觀點。

  三、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人生選擇題:

  1)如果你天生對機械有極高悟性,小到製造木鳶,大到建造機關城,你會選擇什麼。

  2)如果你是從大儒鑽研學術,——不耕田二不勞作,年紀輕輕頗有見地,你會選擇什麼。

  2、寫作背景

  墨子生活在春秋戰國之交、社會大變革時期,這時奴隸制度已經開始崩潰,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禮崩樂壞、王權衰敗、生靈塗炭,社會的動盪給人民帶來極大的苦惱。墨子有極強的憂患意識、入世風骨及救世精神,積極尋找著救世的藥方,他站在平民立場上為維護民眾與弱小國家的生存,提出了“兼愛”、“非攻”等主張。

  3、作者介紹

  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教育家、學者,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在科技方面頗有成就,常被譽為“科聖”。他的軍事技術高於其他諸子,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和孔子兩人被並稱為“顯學”大師,有“非儒即墨”之稱,成為天下人學習的榜樣。他一生都在為扶危濟困的事業而奔忙。他的思想核心是兼愛。

  4、題目解說

  《兼愛》有上、中、下三篇,這裡選的是上篇。所謂兼愛,其本質是要求人們愛人如己,彼此之間不要存在血緣與等級差別的觀念。兼愛還表現在大國不侵略小國,國與國之間無戰事,和平共處。墨子認為社會動亂的原因就在於人們不能兼愛,人們只有透過“兼相愛,交相利”才能達到社會安定的狀態。這種理論具有反抗貴族等級觀念的進步意義,但同時也帶有強烈的理想色彩。

  5、層次結構

  起——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亂的根源

  承一一第二段:亂何自起?起不相愛

  轉——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愛

  合一一第四段: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6、全文分析

  1看題目及課文思考,什麼叫做“兼相愛,交相利”?

  即不分親疏厚薄地互相關愛、互相使對方得利。

  2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體體現?

  見課本第一段。

  3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用什麼方法可以消除?

  墨子認為天下的一切災難,人間的一切邪惡,包括盜竊、殺人、戰爭、怨仇、嫉恨、詐騙等等違法犯罪現象都是不相愛帶來的惡果。而要改變社會,包括調解社會矛盾和由亂變治等,即要'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

  4墨子這種看法是否正確?

  墨子因不明瞭社會治亂的根源,從而提出不分王公大人與萬民的階級差別,都要兼愛同利的主張。但由於時代的限制,他沒有意識到人民的力量。所以此種主張只是一種善良的幻想。

  5你對“兼相愛,交相利”有何看法?也可以談談它給你的啟迪。

  有的人在人家休息時間或安靜學習時大聲談論,有的人為了求快,打飯或看病時喜歡插隊。這些人就屬於那種自愛而不知道相愛的人。人應該從只知道自愛而不知道相愛、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的偏狹中超脫出來,由此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

  6墨家思想與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從歷史程序看,儒學早於墨學。墨子曾學習於儒門,接受過孔子思想的訓練,後來深感儒家厚葬浪費財物而貧民,服喪時間太久傷害身體而妨礙工作,於是反叛儒家自立門戶,墨子的許多學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業於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後來師從墨子,併成為墨家學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見,墨家學派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從儒家學派分化出來並與之相對抗的學術團體。

  兼愛:墨家主張的兼愛是無差別的,而儒家主張的仁愛是有差別的。

  非攻:反對現行戰爭。(儒家支援賢能君王發動戰爭,支援“仁義”的大國兼併小國,主張“賢”人消滅“不肖”之人)

  7、寫作特點

  1意質而語顯

  文章質樸充實,不重文采。文辭不加修辭,就近打比方,淺顯通俗,重在以理服人。具有邏輯嚴密、一氣呵成的特點。

  2論證嚴密,明辨是非。

  本文先指出議論的焦點,然後從三個方面分別論述,再透過對比,順理成章得出結論。論辯一氣呵成,富於說服力與邏輯力量。

  高中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內容分析

  《雨霖鈴》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柳永詞二首》中的一篇。此單元選了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四位詞人的作品。主要目的是瞭解宋詞的各個流派及各流派的基本特徵,掌握詩詞鑑賞的基本方法,明確意象、意境與情感的關係,從而提高學生的鑑賞水平。所選的四位作家是宋詞發展的代表人物。他們的詞作,既充分體現了宋詞的藝術價值,又能大致反映出宋詞發展的脈絡。

  此文是柳永的代表作,描寫作者與情人難捨難分、纏綿悱惻的離別情緒及設想別後清冷孤寂的情景。他用白描、鋪敘、渲染的手法,離別前寫氣氛,離別後寫情態、心理,把依依不捨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並多用景物襯托,景中有情、情中見景、情景交融,產生了極佳的藝術效果。此文集中體現了婉約派詞的風格。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雖然已學過了一定量的詩詞,但無法靈活運用鑑賞方法;雖能體會本文的情感,卻難把握作者的藝術手段,因此,我把應用恰當的方法品味本詞的情感作為教學重點,把藝術手法的賞析作為教學難點。另外,學生對詩詞朗誦重視不夠,所以,指導詩詞朗誦的方法也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應讓學生明確誦讀是鑑賞詩詞的基礎,又是鑑賞品味的昇華,鑑賞的過程,既是品味的過程,更是為理解背誦做準備。

  三、設計思想

  “板塊式教學設計”是餘映潮老師在深入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基礎上所提出的。就是將一節課或一篇課文的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分為幾個明顯的而彼此之間又有密切關聯的教學“模組”,即教學的過程呈“板塊”狀並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層深入的教學設計思路。此課的指導思想主要就是“板塊式”教學法。板塊思路為四個步驟:誦讀——品情——賞句——背誦。

  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比較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風格

  2、掌握鑑賞詩詞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標:

  1、理解“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

  2、掌握名句鑑賞的重要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純正的文學趣味,感受純真美好的愛情。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反覆誦讀,體會情感。

  2、品味鑑賞美段名句。

  教學難點:理解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及虛實結合的寫法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

  江淹有一名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別賦》)我國古代以“離情別意”為題材的詩詞很多,香港人把《遊子吟》擺在“十大唐詩”之首,認為詩中抒發的情感雖尋常、樸素,卻真摯、動人。現在,請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寫離別的詩句。

  設計說明:此環節在複習舊知識的基礎上,又為本課提供了比較的素材,讓學生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激發興趣,創設情境。

  (二)誦讀課文,為鑑賞做準備

  1、試讀:注意語調、語速及感情基調。標出不理解之處。採用學生小聲讀的方式。

  設計說明:“試讀”可讓學生明確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使課堂學習更具目標性、針對性。

  2、聽讀、比讀:和自己的讀法有哪些不同之處?兩個人的示範朗讀有何不同?為什麼?

  設計說明:我選用了兩種不同風格的示範朗讀讓學生聽讀體會,讓學生明白,朗讀的方式是多樣的,方式的選擇和朗讀情感的表現是根據你不同的朗讀需要決定的。聽讀結束後,讓學生展開討論,結合教師的點撥來完成這一過程。

  教師點拔:這兩個朗誦中,第一個人是作為旁觀者來讀的,所以語調相對平穩,帶著欣賞本詞的情感特徵。第二人則是把自己作為文中的主人公,飽含深情地朗讀,抒發了他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

  3、按要求方式誦讀:

  (1)、以古詩吟誦的方式:

  (2)、以旁觀者講故事的方式:

  (3)、以抒情主人公的身分:

  (4)、以戲曲方式: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的方式可靈活多樣,可自由誦讀、集體朗讀,也可讓朗讀基礎好的學生示範朗讀,吟誦方式和戲曲方式朗讀,教師可作一定的示範。以主人公身分朗讀方式的指導應把握這幾個句子:

  ①“都門帳飲無緒”應讀出心痛和惆悵;

  ②“留戀處,蘭舟催發”應表現出主人公對催發人的埋怨,此時兩人難分難捨,你偏偏不斷催促,怎不讓一對有情之人更生哀怨?

  ③“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情到最深之處,朗讀者應自覺進入角色,讀時略帶哭腔。學生讀完後,教師可把前面的示範朗讀(以抒情主人公方式朗讀的)再放一遍,加深學生的印象。但此類指導知識不多分析與講解,讓學生透過比較領會,然後在實踐中訓練掌握。

  (三)理解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美

  1、此文描寫的是作者與紅顏知己離別的情景,作者透過哪些典型景物,採用那些重要藝術手法來表現這種情感的?

  設計說明:對本文藝術手法的使用,學生可能說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但理解還處於較膚淺的層次,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白“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緣情設景”體現了作者主觀情感對景物的選擇性和限制性,是創作者根據自己的情感需要設定的相應意象。本文“虛實相生”的寫法也是難點,應抓住“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和“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等句和上下文內容作比較分析,要讓學生真正理解,不可讓學生吃“夾生飯”。

  學生討論,教師提問並在黑板上板書別前、別時、別後三幅畫面的關鍵詞,重要意象的含義和藝術手法。

  2、寫離愁別緒的景物很多,作者為何要選擇這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這樣的選擇和描寫有何作用?

  設計說明:此問題的設定是讓學生明確意象對於表達情感和營造意境的作用。瞭解意象與意境之間的關係,為以後的鑑賞打下基礎。在課堂中,學生可能會從作者情感表達需要方面去理解,基礎好的學生還會涉及到作者的生平,性格和時代特徵。(如果能理解到這一步,教師可簡單介紹作者,這對學生理解有幫助。)

  教師點撥:作者對景物的描寫細膩生動,表現的情感特別感人,一些很平常的景物一到作者文裡就變得特別不尋常、與通常的說法不同,同學們能找出幾例嗎?

  學生討論尋找,教師巡迴檢視指導。

  教師提問並指導:

  (1)“留戀處,蘭舟催發”:“蘭舟”是船,但作者不說舟船,卻用蘭舟,使文章頓增美感,蘭舟一物,充滿典雅、精緻之美。明明是船伕催發,作者卻說“蘭舟”催發,是何原因?船伕催發,何來典雅、精緻?

  (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以節日為意象已帶有濃厚的民族氣氛,再加一“清秋”修飾,節日一下變得悽美、淡雅,別具一格。

  說明:如果學生感興趣,教師可把唐詩和宋詞作個比較,唐詩是張揚的、開放的,唐詩中的離別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詩的離別中,幾乎沒有多少悲傷;宋詞是淡雅的、內斂的,柳永、姜夔、李清照等就不必說了,就連豪放派詞人蘇軾也有“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的悲涼感慨。透過這樣的比較,學生就能對唐詩和宋詞有較高層次的認識。當然,這一環節要根據教學過程來決定它的取捨。

  3、想象畫面,描述意境

  詩詞的意境就是由一幅幅畫面構成。如果你是導演,你準備如何安排詞中顯現的畫面,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設計說明:此環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本文悽清的意境,加深學生的印象。又鍛鍊了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這對於詩詞的鑑賞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中,學生可能根據自己的感受選出一些句子來描述,教師應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但學生的分析與回答可能較膚淺,涉及的面也不寬,應特別注意引導。

  舉例分析: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句由三個單純的名詞構成,在描述畫面時,我們也可有多種組合方式。

  (1)三種景物以並列方式展開描述

  (2)把“曉風”“殘月”當作畫面背景,突顯“楊柳”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注意“楊柳”作為意象的意義。)

  (3)把“楊柳”“曉風”當作畫面背景,突顯“殘月”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注意“殘月”作為意象的意義。)

  (4)把“楊柳”“殘月”當作畫面背景,突顯“曉風”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注意“曉風”作為意象的意義)

  語言描述舉例:

  (1)河岸上楊柳依依,曉風陣陣,殘月低垂。

  (2)岸邊的楊柳在風中搖盪,在殘月的映襯下,更增離別的傷感。

  (3)一彎殘月在刺骨的曉風中,慘淡地映照著河岸上依依的楊柳。

  說明:不同的組合,體現對句子的不同理解,也體現了對這幅畫的意境的把握程度。但舉例不能過多,容易限制學生思維,應讓學生自由發揮。

  問:這種單純名詞組合方式,同學還能舉出其他例子嗎?這樣的組合有何妙處?

  教師指導: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不加任何修飾的組合給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此時意象是流動的,讀者的解讀是極度自由的。美籍學者葉維廉在《中國詩學》中說“作者彷彿站在一邊,任讀者直現事物之間,進出和參與完成該一瞬間的印象。”這就是古典詩詞的模糊性和解讀的多元性。如果加上修飾語,讀者的想象空間就受限制了。也許這就是此句被稱為“千古俊句”的原因吧。

  (四)品味本文的遣詞美

  1、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問:如果把“去去”改為“此去”,把“千里煙波”改為“千里波濤”效果一樣嗎?“暮靄沉沉”和“楚天闊”是否矛盾?

  說明:學生如果能抓住“用詞與表達情感的關係”角度來分析就不錯了,但後一問學生回答可能不到位,教師應引導,此句不僅表達了作者內心離別的沉重感,更滲透了作者的“前途黯淡,歸期渺茫,命運難測”的身世哀傷。

  2、“執手相看淚眼”

  問:如果讓你描寫情人的離別,你會設計什麼方式?有比“執手相看”更能表達離情的詞語嗎?

  說明:學生的答案可能會五花八門,教師如果不注意引領,就會使這一問失去價值,應讓學生明確:告別的方式與人物性格、時代背景、民族習慣等都有關係,但此處卻有更深層的意義,作者採用“執手相看”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有關,《詩經·邶風·擊鼓》中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句子,此處的'“執手”寫出了兩人“不捨”,更表達了作者內心讓有情人“終成眷屬”的願望。同時“執手”這一動作大膽直率,充分體現了柳詞通俗、率真的一面,與上文的典雅相應成趣。

  總結:這種鑑賞方法叫“易詞造意品析法”,對品味譴詞造句的妙處很有幫助。在分析時可讓學生先討論可供置換的意象或詞語,再進行比較,品評。此處不多舉例,學生可用這種方法進行課後訓練。

  (五)背誦檢查

  設計說明:“腹有詩書語自華”,背誦一定數量的優秀詩詞不僅可提高學生的鑑賞水平、語文素養,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要求當堂能背誦同學互相檢查。

  (六)課堂總結

  當時有人這樣評價柳永的詞:“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可見當時人們對柳詞的喜歡程度。柳永為何能贏得普通民眾的如此厚愛?他不像李白和徐志摩(《贈汪倫》《再別康橋》),把離別寫得灑脫、自在,甚至有時還略顯歡快,這種打出常規的、別具一格的寫法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寫的是最常態的離愁別緒,卻同樣成就了他的聲名,為什麼?因為他用白描、鋪敘、點染的手法,不斷渲染加強對讀者的情感刺激,文字明白曉暢,又不失精緻、典雅、大方。既有文人內涵,又符合大眾的審美情趣,給讀者崇高的審美享受。

  (七)作業:第1題為選做題,第2題為必做題

  1、將此詞改寫成現代詩

  2、比較本課與《念奴嬌·赤壁懷古》,體會兩首詞的不同風格。

  板書設計

  雨霖鈴

  柳永

  朗讀方式:

  1、以古詩吟誦的方式:

  2、以旁觀者講故事的方式:

  3、以抒情主人公的身分:

  4、以戲曲方式:

  品讀情感:

  1、景:精緻典雅

  2、情:離情感傷

  藝術手法:

  1、緣情於景

  2、虛實相生

  分析名句:易詞造意品析法

  高中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培養學生結合註釋理解詩作的能力。

  2、反覆朗讀並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初步培養鑑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1、熟背本詩,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2、比興手法的運用,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放錄音)讓學生聽歌曲《在水一方》。

  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詩經》中的《蒹葭》,

  教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詩經》中的其他作品。

  二、 簡介《詩經》

  《詩經》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間的社會生活。

  原本只稱《詩》,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詩經》按其表現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又稱15國風,共160篇,大都是民間的歌謠,最富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成為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音樂。

  “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表現手法來分可分為賦、比、興三類,與 風、雅、頌合稱為《詩經》六義。

  三、 引入《氓》

  在春秋時期,隨著私有財產的形成和父系社會的確立,愛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漸產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給女性造成的巨大創傷。

  四、 指導誦讀

  放錄音:第一遍,提醒學生注意 字音和節奏(二二節拍)

  指名兩位學生朗讀,並讓其說明這樣讀的理由。

  集體朗讀(要求讀出詩歌的語氣 語調,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五、 詞彙掌握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於—籲 無—毋 說—脫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的詞語(至於 以為 泣涕 子 賄 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詞語並解釋

  其黃而隕:黃,名詞活用作動詞,變黃。

  士貳其行:貳,數量詞作動詞,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數量詞作動詞,經常改變。

  4、匪:fēi 愆:qiān 將:qiāng 載:zài 於:xū 說:tuō

  徂:cú 湯: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六、小組討論 理清思路(用兩個字概括詩歌大意)

  明確:戀愛 婚變 決絕(板書)

  七、自主 合作 探究

  《氓》是一首敘事詩。敘事詩有故事情節,在敘事中有抒情,議論。作者用第一人稱“我來”敘事,採用回憶追述和對比手法,請一位同學說說故事情節。

  1. 學習“戀愛”部分(一二章)

  ⑴學生集體朗讀此部分後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容。

  明確:相見 定情 送別 約期 (佈置作業:將這一部分改寫成現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約送別”場景中的語言,概括兩人性情。

  明確:氓:急噪 任性

  姑娘:溫柔 體貼 痴情 遷就男子 這也預示兩人今後的悲劇婚姻生活。

  [3] 從“子無良媒”到“秋以為期”,女子的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討論) 明確:女子先言“子無良媒”,是出於對“禮”的一種遵從,古禮認為女子嫁人,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後又言“秋以為期”,說明女子衝破了“禮”

  的束縛,勇敢地與“氓”私訂終身。

  [4]朗讀第二章,請學生展開想象,女子思念男子的具體表現是什麼?讓同學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當時女子的心理細 微變化。(“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

  提問:從這兩章中我們能不能對當時的社會風俗習慣有所瞭解?

  明確:

  A、當時的商業活動是物物交換—“抱布貿絲”

  B 、占卜文化—“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C、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2. 學習“婚變”部分(三 四五章)

  n 朗讀第三章,提問:

  ① 本章講述了什麼內容?(明確:勸誡女子不要痴情。)

  ② 既然是勸誡女子不要痴情,為何又要說“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是否多餘?以及第四章中“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同樣提到了桑葉,有何特殊含義?

  明確:

  不多餘。使用的是比興手法。以桑葉新鮮潤澤的自然情狀喻女子年輕貌美之情狀,也指兩人戀愛時情意濃密;以桑葉枯黃掉落的自然情狀比喻女子年老珠黃之情狀,也指氓變心感情枯竭。同時由桑樹引發對自己年長色衰,慘遭遺棄的敘述,這是“興”。整體看有以桑葉由鮮嫩而枯黃來比喻愛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興手法可以激發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

  ⑴ 請一學生朗讀,提問:開頭幾句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試舉例說明。

  [明確]比興,“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⑵文中的比興有何特點?

  [明確]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又桑葉鮮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後面六句勸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n 朗讀4、5兩章,提問:

  ① 女子婚後生活如何?(明確:女子嫁給男子后辛勤勞作,任勞任怨,盡妻子的職責,而男子卻“至於暴矣” “二三其德” “士貳其行”,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

  ② 兄弟為何嘲笑她?(學生討論)

  總結:(情景想象,女子回家後會對兄弟說什麼話?)

  a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終身,違背當時禮節。

  b兄弟認為女子不懂得順從丈夫。

  ③ 推測當時社會女子的地位和命運?(由於社會政治歷史原因,女子將一生所有的幸福 寄託在愛人身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聯絡現實,不要喪失自我個體的獨立性。)

  ④ 面對男子的背棄,女子是否是忍聲吞氣,苦苦哀求男子回心轉意?

  高中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體會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義。

  2、體會勞淪斯對生與死的思考。

  【教學重點】

  1、 體會作者對小生靈頑強生命力的讚美

  2、 能夠品味作品的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匯入: 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空中的鳥啼,與優雅相伴,與美好相隨,鳴唱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給人許多深刻的啟示。同樣,鳥也在外國文學中,鳥如何歌唱,又給人什麼啟示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聆聽英國作家勞倫斯這篇——《鳥啼》(板書)。

  2、作者簡介:課本上的註釋,教師補充:勞倫斯大衛赫伯特(1885-1930),英國作家。生在諾丁漢郡一個礦工家庭,曾在諾丁漢大學學習師範教育。當過會計、職員、教師,曾在英國各地以及其他一些國家漂泊十餘年,廣泛接觸了社會。1909年開始發表詩歌。1911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白孔雀》。成名作是長篇小說《兒子和情人》(1913),帶有自傳性質,描寫礦工家庭的困苦生活,但用母愛衝突來解釋主人公波爾莫萊的矛盾心理。弗洛伊德主義的心理分析與對社會矛盾的揭示糾糾纏在一起,是勞倫斯創傷的突出特點。這一特點在長篇小說《虹》(1915)、《恰特萊夫人的情人》(1928)中更加鮮明。他的作品還有長篇小說《迷途的姑娘》(1920)、《戀愛中的女人》(1921)、《亞倫的藜杖》(1922)、《袋鼠》(1923)、《羽蛇》(1926),短篇小說集《英國,我的英國》(1922)等。

  3、重點詞語:田鳧( ) 跌宕( ) 慰藉( ) 攫( )住

  海蜇( ) 蟄( )伏

  4、文字研習:①在預習的基礎上課文劃分層次(提問3-4名同學)

  明確:全文共15段,劃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主要寫嚴寒過後,春天來臨,鳥兒的啼鳴。

  第二部分:(6—15自然段)側重寫鳥二啼鳴給人類的啟示,寫“我們”的思考。

  5、難點分析:①文章開始於對鳥兒死亡場景的描寫,讓人倍感淒涼,然而在天氣轉暖之後,鳥兒不停地啼鳴,呼告了一個春天新世界的到來,顯示了一種生命本身的張力。作者筆下的小鳥充滿了生命的衝動。

  ②默讀課文第一部分,劃出文中表現鳥啼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明確:(2、3、4、5節).鳥啼是新生命的象徵,象徵著嚴寒過後新生命的到來。

  ③課文第一部分除了描寫鳥啼,還寫到了鳥屍,在文中劃出描寫鳥屍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明確:(1節)鳥屍是死亡的象徵。

  ④分析描寫“鳥啼”和“鳥屍”的句子的作用。

  明確:“鳥啼”象徵新生命,“鳥屍”象徵死亡,兩者在文中起到了強烈的對比效果,肯定了生命衝動力量的不可阻擋。

  ⑤象徵著新生命的“鳥啼”給了人類很多啟示,默讀課文7—15節,在文中找出表現受到啟示的句子,

  明確:第7段中“冬天走開了,不管怎樣,我們的心會放出歌聲。”第9段“無論人們情願與否,……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第12段,第15段“誰能阻撓到來的生命衝動呢……就如向死而生的鳥兒一樣。”等等。

  ⑥透過這些啟示,勞倫斯做了什麼樣思考?(總結一下)

  明確: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們是為著生的,或者是為著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質上不可兼得;同時,他也肯定了生命的價值,春天必然會來臨,誰也無法阻擋生命的衝動,無法阻擋我們對於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與追求。

  6、再讀全文,理清本文思路;

  聆聽---思考---禮讚

  穿插:勞倫斯是一位性格十分複雜,內心充滿苦悶,對現代工業文明持批判和否定態度,致力於揭示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對人效能夠得到充分的自由發揮懷著憧憬的作家。他的散文是一個孤獨者在他那個喧譁年代和騷動的文化氛圍中發出的生的感嘆。他曾說過,我的文章是寫給50年後的人看的。

  6、總結課文

  生命是偉大的,生命是高貴的,就讓我們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並拿出行動來維護我們生命的高貴。從今天起,我們的生活將充滿快樂的笑語,充滿歡暢的鳥啼。讓我們傾耳細聽窗外那隻畫眉鳥的低鳴,傾聽鳥啼,讓《鳥啼》,帶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作業佈置:完成《 課時作業》上的練習題。

  高中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誦讀感知,理清思路

  2.品讀賞析,體會感情(重)

  3.研讀拓展,感悟形象(難)

  一、匯入新課、走進作者

  1.看對聯,猜人物。

  棄彭澤微官,松翠菊黃,琴書而外醉三鬥;

  開田園詩派,韻真辭樸,千百年來第一人。

  2.看圖片,猜作品。

  (1)忽逢桃花林,夾(jiá)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桃花源記》

  (2)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其五)

  (3)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歸園田居》(其三)

  3.知人論世

  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東晉(時代)最傑出的詩人

  4.預習檢測

  大家對課文已進行了預習,現在我來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首先我們一起來正音。接著梳理文言知識。

  精彩的展示源於大家認真的預習,值得讚賞!

  5.揭示學習目標

  誦讀感知,理清思路

  品讀賞析,體會感情(重)

  研讀拓展,感悟形象(難)

  二、解題理思路

  1.解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為我們解讀文字提供了豐富的資訊,我們一起來研讀標題。歸去來兮辭:歸去,回去;來兮,語氣助詞;辭,賦的一種,一般要押韻。

  2.理思路

  再次回到題目,請問:題目中的關鍵詞是什麼(歸去)

  文章圍繞“歸去”寫了哪些內容呢請大家大聲朗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誰來回答(找一生答)

  板書:(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

  本節課我們就緊緊圍繞“因、情、悟”三個字更深刻地解讀陶淵明,感受他的隱逸情懷。

  三、品讀賞析、感受情懷

  (一)歸去之因

  過渡語:在封建社會,人們要建功立業,要“大濟蒼生”,實現人生價值,往往是和仕途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而陶淵明在少年時就有“大濟蒼生”之志,踏入仕途大可實現他年輕時的理想,但此時的陶淵明為何要辭官歸鄉呢請大家聽錄音,從第一段中畫出陶淵明歸隱原因的句子

  明確: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二)歸去之悟

  過渡語:因為心為形役,內心被外在形體所役使

  因為迷途,視入仕為迷途

  因為認識到昨天是錯誤的

  所以,陶淵明棄官而去了。歸去後的他又產生了哪些人生感悟呢我們來研讀第四段。誰想將陶淵明的感悟讀給大家(找一生讀),請其餘同學跟隨朗讀,畫出陶淵明歸去之悟的句子。

  明確: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三)歸去之情

  過渡語:是啊,人生短暫,豈可受官場羈絆一生不如歸隱田園,放飛心情、順隨心意,尋求自由之樂吧。陶淵明的田園生活,自由之樂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研讀二三段。請大家默讀二三段,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賞析。

  要求:

  1.有感情地誦讀所選語句;

  2.用優美的語言闡釋所選語句描寫了怎樣的景物和畫面;

  3.以“之樂”的形式概括大意,並從中體會作者的情懷。

  時間3分鐘,前面同學說過的句子不再說,但可補充。

  賞析第二段

  1.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初進家門之樂)

  賞析:看到自己簡陋的老屋,就高興地奔跑。雖貧尤喜,41歲的詩人如同孩子一樣天真。因為他奔向的不只是老屋,更是自由。

  2.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三徑”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這裡乃自己隱士生活的象徵。故荒蕪的不只是昔日常踏的小徑,還有自由不受束縛的內心。

  松菊乃高潔的象徵。猶存的不只是傲然荒徑的松樹和菊花,更是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本性。

  3.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賞析:飲酒開懷,斜視庭柯大有“休將凡心愁俗世,且放閒眼看庭花”之感。

  倚窗寄傲,陋室易安。精神上的富足與物質生活的清貧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懷而非物質上的富足。這也正是他“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追求的真實體現。(室中之樂)

  4.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賞析:園中日日散步,其樂無窮。拄杖或遊或息,時時昂首遠望。真是隨意與輕鬆同在,閒適與自由共存啊。(園中之樂)

  5.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賞析:出則無心,歸則有意。不就是陶淵明無心出仕,有意辭官的真實寫照嗎(園中之樂)

  感謝大家精彩的發言,透過抵家之樂、居室之樂,庭院之樂我們感受到了陶淵明的居家之樂。我將大家的集體智慧付諸於課件,請看大螢幕:

  歸去後的陶淵明:有衝破“塵網”,掙脫“樊籠”的歡快

  也有與家人久別重逢,安享天倫的喜悅

  有閒庭信步,觸目成趣的寧靜安逸

  也有飲酒寄傲,與世隔絕的孤高傲岸

  但這還不足以滿足詩人追求自由之樂的夢想,於是他走出家門,奔向田園。暢遊于田園之中的陶淵明,又有哪些樂趣呢我們來品讀第三段。

  賞析第三段

  1.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人情之樂)

  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農事之樂)

  賞析:悅耳的知心話,真實的農家田園生活,襯出他消除官場憂愁,自然恬淡的心境。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人情之樂。

  2.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出遊之樂)

  賞析:駕車乘舟,水道幽深,山路崎嶇,都讓人興致盎然。

  3.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出遊之樂)

  賞析:欣欣向榮的樹木,緩緩流淌的泉水,生機勃勃的大自然都讓人倍受鼓舞。

  小結:田園中的陶淵明感受到了人情之樂,農事之樂,和出遊之樂。

  在這裡:有與親朋推心置腹,開懷暢談的怡然自得

  也有與農人談桑話麻,把酒言歡的閒適自由

  有擺脫官場,縱情山水的淡泊逍遙

  也有融身自然,無我相安的曠達灑脫

  四、研讀拓展、感悟形象

  透過剛才的賞析,我們看到了一個“閒適自由、自安自樂”的陶淵明。然而,現實中的詩人真的如此快樂嗎

  穿過東籬的欄柵,他認清鬥米中的汙濁;

  揹負荷月的草鋤,他看透人世間的浮華

  身世卑微,懷才不遇,受人羈絆是他現實生活的真實映照。

  黑暗現實的無奈苦悶,凸顯了他鄙棄官場,嚮往田園的高尚節操;

  理想抱負的難以實施,堅定了他淡泊明志,縱情山水的無悔追求;

  山水自然的明淨安逸,給予了他忘懷得失,樂天安命的人生真悟。

  故在文章最後他發出了“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人生感悟。此時的陶淵明獲得了真正的精神之樂。

  學習了本辭,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陶淵明,請用“陶淵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於塵世之外”的句式說說你心中的陶淵明。

  明確:

  陶淵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於塵世之外;

  你是一株隱逸的菊,綻放於東籬之下;

  你是一朵自由的雲,漂浮在天空之上

  你是一隻卷飛的鳥,飛回到山林之內。

  五、佈置作業

  請以“歸隱是對人生的逃避還是熱愛”為話題談談自己對陶淵明歸隱的看法

  教學反思: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焦作市優質課比賽。本次比賽,我抽的課題是《歸去來兮辭》,這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辭賦,在教學設計上著實讓我為難。本文該作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係到整個教學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難免要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感情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最初設計,面面俱到,將重點放在內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梳理文言知識,結果以失敗告終。散亂無味,重點不突出是第一次試講留給聽課老師的印象。於是在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和語文組其他同仁的指導和建議下大改教學思路,確定字詞以課堂檢測的形式來處理,教學重點則根據課文線索“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大膽取捨,舍“因”去“悟”留“情”。在經歷了三次改稿五次試講之後,於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優質課的講臺。

  然而,課堂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走下講臺之時,便是遺憾之始。遺憾對文字挖掘太淺,遺憾課堂誦讀太少,遺憾與學生距離太遠,遺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字挖掘淺

  從抽到題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隨著我。在備課的一個星期裡,趙老師曾多次提醒我“靜下心來研讀文字,要先有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設計教學。”但回頭思考,自己做得並不到位。第一次試講時的全盤否定,第二次試講時的不夠投入,第三次試講時太過隨意的課堂語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我亂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長講古文詩歌的我,更覺詩歌古文之深不可測,難以駕馭。於是大改教學思路,精心錘鍊語言,回頭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為在初次試講被_之後我更側重於教學環節和教學語言的斟酌,忽視了對文字的挖掘。於是在引導學生透過景語體會作者情感處理“歸去之情”這個教學重點時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二、課堂誦讀少

  在教學設計上既然以詩定位,就應以朗讀感知為中心。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讀的充分,是學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情感也不再是難題。透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語言,進而探究歸去之因、歸去之悟及作者情感,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卻沒有注重引導學生誦讀。雖然也有誦讀環節,但讀的太少,讀的不夠,故在“歸去之悟”這個環節中學生回答稍顯吃力。這樣就給聽課教師造成“課堂設計不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印象。其實,在教學設計中之所以將“歸去之悟”放在“歸去之因”之後,一是因為課下注釋非常詳細,設想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難度不大,應該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歸去之情”這一重點,讓學生在賞析“情”的過程中由田園之樂上升到精神之樂,進而感受“悟”,因此我採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於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太少,致使他們對內容理解不夠,導致了教學過程的不夠流暢。

  三、學生距離遠

  黨老師一語“《歸去來兮辭》教學中,執教老師始終沒有走近學生,使老師沒有了親和力與學生產生了距離”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平時的教學中自認為自己不算是沒有親和力的老師,為何會在市優質課上與學生產生距離失去親和力反思原因,距離是由於缺乏大賽經驗導致緊張、不夠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進學生,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得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對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認為深入挖掘文字,對文字有自己獨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講好一節課的決定性因素。

  雖有遺憾,但也收穫頗豐。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認識到了語文老師良好的語文素養和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深入挖掘文字,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能夠熟練運用精煉簡潔的課堂語言是上好一節課的亮點,將親和力融入課堂能使一節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而非“被灌”。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也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力量。感謝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對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導和建議,感謝她們節節不落,認真仔細的聽評,感謝她們對我教學語言的錘鍊。感謝張軍紅老師,焦丹丹老師加班加點不厭其煩地對導學案及課件的修改。感謝姬琰囡老師在我8號下午去見學生時給我的勇氣和幫助,感謝所有語文組老師對我的鼓勵!可以說,我的成績是語文組共同努力的結果。

  優質課結束了,但我的成長才剛剛開始。成績只是一時,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長才是一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為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成長而奮鬥!

  高中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賈誼對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誦課文3、4、5段。

  能力目標

  1、歸納掌握“制、亡、固、遺、度”等詞的一詞多義,七個通假字、三種古漢語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善於敘事、精於論斷的寫作特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敘議關係,提高議論文寫作能力。

  3、品評鑑賞本文廣用排比、對偶,極力渲染誇張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德育目標

  瞭解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詞句的特點,歸納文言詞法句法知識,逐步掌握文言字詞句運用規律。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基於學生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理解課文難度較先秦散文小,宜採用以朗讀帶動文意疏通,以背誦帶動對作品的鑑賞,寫作特色、語言特點的分析鑑賞皆融於誦讀中。

  2、評品法。從品評鑑賞的角度,透過設定幾個鑑賞點來啟用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具體賞析該文寫作的獨到之處。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賈誼的文章,尤其是政論文,歷史上向來評價很高,魯迅先生曾譽之為“西漢鴻文”,《新編中

  國文學史》稱《過秦論》為“政論文之楷模”。從《史記》、《漢書》、《昭明文選》到明清乃至當今的古文選本,幾乎都錄入和收選了《過秦論》,特別是上篇。歷代評論名家都說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它的氣魄吧!

  二、解題:

  1、簡介作者

  賈誼(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稱賈太傅、賈長沙,也稱賈生。洛陽人,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眾著稱。20多歲時被漢文帝召為博士,不久提升為太中大夫。後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議,觸犯權貴,被謫為長沙王太傅,甚為失意,渡湘水時寫《吊屈原賦》,以屈原自比。四年後被召回,為文帝寵子梁懷王太傅。後梁懷王墜馬而死,賈生亦傷心而死,死時僅33歲。賈誼的思想基本上屬於儒家思想,他要求統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張,在當時還是有進步意義的。他的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也稱《治安策》、《論積貯疏》)等,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改革現實的堅決態度。他的文章峻拔鋒利,針砭時弊,淋漓酣暢,對後世散文創作很有影響。其文章,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新書》十卷。他的為人,很為司馬遷推崇,司馬遷把他和不同時代的屈原相提並論,撰寫了《屈原賈生列傳》。

  2、寫作背景。

  賈誼生活在西漢初期,此前歷春秋戰國,七雄爭霸而秦統一天下,戰亂頻繁。加之秦統一後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極大破壞。農民大量流亡異鄉,不得耕作;還有些為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為奴。戰亂使人口銳減,商業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人民很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種現實,為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以安民,“與民休息”。他多次上書,評論時政,《過秦論》總結了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指出秦王朝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義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過勸諫漢文帝“安民”,並實行政治改革。當然,賈誼所說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的,不可能包括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壓迫等內容,這是歷史的侷限、階級的侷限,我們不能苛求。

  3、文體特點。

  《過秦論》是一篇政論文,“過秦”即批評秦之過錯的意思,批評秦的過錯意在總結歷史教訓。“論”是古代議論文的一種。

  三、誦讀、疏通、理解課文:

  1.一詞多義:固、亡、利、遣、度……

  2.詞類注用:

  3.鋪張誇大:用賦的手法寫議論說理的散文。

  4.文言對舉:

  ①詞語對舉: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

  ②分句對舉: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對舉的擴充套件):……之屬為之謀;……之徒通其意;……之論制其兵。

  四、討論:本文的寫作特點。

  【參考觀點】

  (一)優:

  1.善用對比、排比、對偶等修辭。

  如對比:秦國與秦朝,秦朝與陳涉,九國與秦國,九國與陳涉等。

  2.條理清晰:

  (二)質疑:

  1、敘多於議。

  2、扣中心欠緊。

  高中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培養學生自讀註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探究,瞭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文章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等說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掌握文章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品位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到今日,也有“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讚譽。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引導學生談談“尊師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學生齊讀。

  2、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並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著,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絡當時的社會實際,以眾人的“恥學於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最後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於附記性質,但作者讚揚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3、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

  刻含義。

  明確:關於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並意味著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於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於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感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學而後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宣揚的血統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於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針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三、深入研讀

  1、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段落,並說明原因。

  明確: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透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度與錯誤的態度各是什麼?由於採取錯誤態度,帶來什麼嚴重後果?

  明確: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的對比,致使“聖益聖,愚益愚”;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於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小學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群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後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明確: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係,先後順序不能調換,因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每個對比之後,作者都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相同嗎?有什麼意義?

  明確:語調不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這是疑問語

  調:“……小學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這是陳述語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語調富於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可由學生討論)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五、小結作業

  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高中語文教案 篇13

  一、匯入新課(直接匯入)

  二、文學常識

  1、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稱為“荀卿”(孔子為孔聖人,孟子為亞聖),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並批判吸收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

  荀子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官祭酒,後為楚蘭陵令。韓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學生。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對立的兩派。

  ①孟子強調“法先王”;荀子強調“法后王”,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

  ②孟子強調施仁政、行王道,強調以禮治國、民貴君輕;荀子主張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

  ②孟子認為“性本善”;荀子認為“性本惡”,所以要“明禮而化之”。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是韓非子的老師,他承認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實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2、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荀子》一書共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

  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誌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3、題解

  《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勸”是“勸勉”的意思。《勸學》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三、語法總結

  難點翻譯: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句中“神明”即“神靈”;“聖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現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關係的連詞。這句譯為:積累善行養成美德,因而能自通於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備了。

  1、通假字(107練習三)

  ①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②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③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④君子生非異也

  2、一詞多義(107絕、強、假、望、聞)

  生: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資質、稟賦,名詞)

  蛟龍生焉(生長,動詞)

  一:騏驥一躍(一,數詞)

  用心一也(專一,形容詞)

  利: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詞)

  “利足”──現在也有這種構詞方式,如“快手”(幹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金就礪則利(銳利,形容詞)=蚓無爪牙之利

  3、詞類活用:

  ①動詞的使動用法: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②名詞作狀語: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③名詞用作動詞: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4、古今異義詞

  ①蟹六跪而二鰲 蟹腿,跪下

  ②蚓無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齒,幫兇、走狗;感情色彩變化

  5、特殊句式

  (l)判斷句

  ①青,取之於藍

  ②冰,水為之

  ③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⑤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2)固定格式

  無以至千里(“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下文“無以成江海”中“無以”同此)

  (3)定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四、分析課文(先完成106練習一)

  第一段 提出學不可以已的論點

  (1)課文中心論點用“君子曰”引出有什麼好處?中心論點包括哪幾方面的意思?

  點撥: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使觀點更具權威性。這個觀點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因為學習意義作用很大,所以學習不能停止;二是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學習。

  第二段 學習的意義

  第一步:弄清觀點

  ① 這段話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觀點的?(起句和結句。)

  ②開頭說:“學不可以已”,下面接著有一連串的設喻,這些設喻是證明這個觀點的嗎?

  不是直接證明這個觀點,而是用來證明結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個觀點的。

  ③既然如此,“學不可以已”和結句所表述的觀點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後者用來證明前者──因為“博學而日參乎己”有“知明而行無過”的功效,所以“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係

  ④在“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這句話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博”──要“博”則“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設喻的內涵

  1、這段話中的設喻可分幾組?

  分三組:①“青,取之於藍……而寒於水”;②“木直中繩……輮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繩……則利”。

  2、這三組設喻從總體上看,都是為了論證“君子博學……行無過矣”這一論點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認為這是簡單的重複?

  不是,因為三者的角度不同。

  3、它們的角度不同表現在什麼地方?

  是將前後不同的狀態和性質加以對照,說明後者高於前者,用來比喻人們(經過學習,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於學習之前,智力發達程度也高於學習之前。

  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既經改變,則不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性質上去,用“輮”來比喻學習可以改造人這一重大作用。

  “受繩則直”“就礪則利”所強調的是改造的結果,照應下文“知明而行無過”;可見這一組設喻是前兩組設喻的總括,由此順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觀點。

  第三段 學習的作用

  1、本段有哪些設喻,先一一列舉出來。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②“登高而招”則“見者遠”;③“順風而呼”則“聞者彰”;④“假輿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絕江河”。)

  2、這些設喻各有什麼作用?

  ①用來說明“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②③④⑤用來說明“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3、“登高而招”“順風而呼”“舟楫”“輿馬”是不是簡單的重複?所假之物的性質是否相同?

  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風”,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輿馬”“舟楫”,是人的發明創造之物,二者有層次高低之分。

  4、起句和結句是怎樣的關係?

  “學”是前提條件,“善假於物”是結果——能利用自然可謂善,能創造可用之物,則是善之善者。

  補充:作者在本文中所論述的觀點,跟他的“性惡”說是分不開的。因為“性惡”,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後即可為善,“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就說明了這一點。改造的方法就是進行教育,“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說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為善。這種教育改造,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又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第四段 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1、課文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是如何正反設喻論證的?

  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論述學習要積累,是先正面後反面設喻論述的。

  第二層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恆,是反正、反正設喻論述的。

  第三層論述學習要專一,是先正面後反面設喻論述的。

  五、鑑賞本文的論證藝術

  (1)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

  ①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有時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覆說明問題,強調作者的觀點。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

  有時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如將騏驥與駑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

  ②設喻方式有時先反後正,有時先正後反,內容各有側重,句式也多變化,讀來毫無板滯之感。

  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

  有的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2)論證結構嚴謹,是本文另一特點,全文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分段論證。每段說明一個問題。先闡述意義,在點明方法,由為什麼——怎麼辦,層層深入

  (3)語言特點:多用對偶,夾用排比,也是一個特點。排比句使文章氣勢充沛,說理流暢。本文中排比句與大量對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齊對仗、節奏和諧,又參差錯落、變化流暢,反映了荀文議論透闢、筆勢雄健的特點。

  六、補充勸學名句: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不吃苦中苦,難做人上人。

  只要有恆心,鐵棒磨成針。

  眼裡過千遍,不如手裡過一遍。

  千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干。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難。

  莫享少年福,免受老來窮。

  積財不如教子。

  棒頭出孝子,嬌養忤逆兒。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不讀一家書,不知一家理。

  教子不離書,種地不離豬。

  學好三年,學壞三天。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棒槌鑽牛皮,雖慢窟窿大。

  師打徒不恨,父打子不羞。

  年怕中秋月怕半,一週單怕星期三。

  獨牛難套,獨子難教。

  三年荒個秀才。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平時不用功,考試叫老兄。

  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念口生。

  先學做人之道,再習成材之法。

  地種不好荒一年,兒教不好害一生。

  活到老學到老,學一輩子學不了。

  丈夫無技藝,虛活一世人。

  五穀豐登不離豬,改門換戶靠讀書。

  學者如禾如稻,不學如篙如草。

  遺子黃金滿屋,不如教子一經。

  大匠教人以規矩,良師正人以言行。

  先生先生你莫尬,你給我寫個黿鼉龜鱉灶;先生先生你莫誇,你給我

  寫個飛鳳家(均指繁體字)。

  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

  師傅手藝不高,教下徒弟扭腰。

  惜錢休教子,護短莫投師。

  七、練習

  (一)解釋下列多義詞:

  1.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正通人和,百廢具興 漢室可興也

  2. 學不可以已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今諸生學於大學

  3. 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4.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二)說明下列加黑詞的意義和用法:

  1.木直中繩 2.而絕江河 3.非利足也 4.上食埃土

  (三)選擇詞義:

  1.“疾”字有以下幾個常用義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強、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點。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

  君有疾在腠裡,不治將恐深( )

  (海瑞)素疾大戶兼併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會長老,問人民所疾苦( )

  2.“絕”字有以下幾個常用義:①杜絕、斷絕,②隔絕,③極、盡、窮盡,④停止、消失,⑤無路可通,⑥很、非常。

  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

  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

  3.“致”字有以下幾個常用義:①達到,②送達,③表達、傳達④招引、引來,⑤歸還、交還,⑥意態、情趣、⑦盡、極。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

  羅敷前致詞:使君自有歸( )

  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緻矣( )

  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

  4.“強”有兩個讀音:①qiáng,②qiǎng;有以下幾種常用義:①健壯、強壯,②強大、勢力過人,③優越、好,④有餘、有多,⑤勉強,⑥強迫,使用強力。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 )

  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壁( )( )

  學有未達,強以為知( )( )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 )

  ……吾去去矣。將軍強留之( )

  5.“用”字有以下幾個常用義:①任用,②使用,③採用,④用途、用處,⑤物資,財用,⑥因 、由。

  用心一也( )

  又備經年裹物之用( )

  兵精足用,英雄樂業( )

  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

  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

  (四)區別下邊各句子里加黑的詞的用法: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3.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五)翻譯下面三個句子,要特別注意加黑詞詞義的落實:

  1.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六)填寫本文不同設喻方法的例句:

  1.正反對照的形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覆形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單說比喻,不提論斷,使道理隱含其中,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設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作進一步論證,如_______

  荀況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疆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兇。本荒而用侈,則天下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下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下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兇。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與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

  ——荀子《天論》

  高中語文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汙而熱愛田園生活的積極精神,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個疑問代詞,歸納“行、引、乘、策”等四個詞的一詞多義,瞭解“以、而、之、兮、來”等文言虛詞的用法,弄懂並積累“來、諫、樽、觴、審、容膝、策、矯、盤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懷、聊、乘化”等字詞的意義,積累下面的詞語和名句--口腹自役、心為形役、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3、背誦全文。

  二、教學重點

  1、課文的思想內容

  2、解讀陶潛的隱逸詩人的形象

  三、教學難點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正確理解

  四、教學課時

  二課時

  五、教學設想

  (一)、誦讀的準備指導

  (二)、誦讀和領悟互相推進

  (三)、總結陶潛的隱士情懷教學幻燈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瞭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一、以《花源記》導人課文,分紹陶淵明

  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國的詩人給我們描述了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的社會,那是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桃花源。他就是陶淵明。陶淵明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又是一個清醒的理想主義者。貴族家庭的影響,儒家學說的薰陶,使他少年時就有一種“大濟蒼生”的壯志,可是黑暗的現實把他的理想擊得粉碎。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陶淵明選擇了歸隱的道路。為明心志,他寫下了千古名篇--《歸去來兮辭》。

  資料連結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淵明,一字元亮,東晉大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卒後朋友私諡“靖節”,故後人稱“靖節先生”。東晉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的陶侃,據說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陶逸做過安城太守。淵明八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家境逐漸衰落,但還是給他留下了不少田園產業。陶淵明出身於貴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響很深。年輕時曾懷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又因家境貧寒,二十九歲時走上仕途,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下級官職,每次時間都很短。幾度出仕,使他逐漸認清了當時官場的汙濁與黑暗,四十一歲還家歸隱,過起了自由閒適的田園生活。此後二十三年,雖憂憤常積於心,生活困窘多難,再無出仕之念,後在貧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歲。

  陶淵明今存詩歌125首,其中四言詩9首,五言詩116首。他的五言詩可大略分為兩類:一類是繼承漢魏以來抒情言志傳統而加以發展的詠懷詩;一類是前人很少創作的田園詩。後代批評家常用質樸、平淡、自然評價陶詩的風格,稱其為“田園詩人”。陶淵明現存文12篇,其中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篇數不多,影響卻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記》,本文則是辭中名篇,在藝術上平淡、樸素,充滿了詩意,全無半點斧鑿痕跡,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二、寫作背景

  陶淵明四十一歲那年(公元405年)最後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澤令。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潛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裡一位督郵來鼓澤巡視,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怎麼能為五斗米而向這鄉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

  本文分“序”和“辭”兩節,“辭”是一種與“賦”相近的文體名稱。“序”說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職的原因。“辭”則抒寫了歸田的決心、歸田時的愉快心情和歸田後的樂趣。透過對田園生活的讚美和勞動生活的歌頌,表明他對當時現實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滿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視功名利祿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運乘化、樂天安命的消極思想。全文語言流暢,音節和諧,感情真實,富有抒情意味。“歸去來兮”就是“歸去”的意思,“來”、“兮”都是語助辭。

  這篇文章前面有序,敘述他家貧出仕和棄官歸田的經過。

  三.文體特點

  辭,是介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因起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國,又稱楚辭、楚辭體。又因屈原所作《離騷》為這種文體的代表作,故又稱騷體。到了漢代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後人一般也將辭賦並稱。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氣息,很像詩,但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字句較長,句中多以“兮”字來幫助和諧語氣,表情達意。一般四句一節,每節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讀後稍作停頓;六字句為主,都按三拍讀。例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現了虛詞,也應作六字句讀。(2)“歸去來兮”“已矣乎”當一句讀,適當延長讀末句時間。(3)四字句五字句,讀時節奏自當變化。(4)辭和賦還是有區別的,一般說來,辭重言情,而賦重鋪陳。

  四、朗讀課文

  教師範讀--自由朗讀--提名朗讀(正音;注意語氣、語調及語頓)--集體朗讀--自由朗讀

  1、一讀--正字音。一字一詞地讀,憑藉註釋,讀準字音,瞭解詞義。

  2、二讀--斷句讀。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為主,四字句以2、2頓讀,如“乃瞻/橫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六字句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讀,如:既自/以心/為形役。個別的五字句也同樣,如: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還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則都當整句來讀,末字適當地延長時間。

  3、三讀--明白音樂美

  讀出語調--升調、降調;本文有不少感嘆句、疑問句,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感嘆句讀“↘”調,疑問句讀“↗”調)。

  讀出語氣--疑問、反問、感嘆和陳述語氣;讀出語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樂美,主要源自於駢偶的運用。

  A、找出各個自然段中的韻腳

  B、找出對偶對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駢體文),引導學生初步背誦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這基礎上才能講究背誦,否則,就是死記硬背了。

  C、找出本文雙聲詞、疊韻詞、疊字,雙聲如“惆悵”“崎嶇”,疊韻如“盤桓”“窈窕”,疊字如“遙遙”“飄飄”“欣欣”“涓涓”。(對比《荷塘月色》)

  4、四讀--表情朗讀,讀出抑揚、輕重、緩急。朗讀時節奏要整齊,音韻要鏗鏘,要讀得悅耳動聽甚至動心。如:

  每段段首那三句話讀法(可讓學生分析探討讀法)

  第一段的“歸去來兮,”要讀得豪邁,因為作者釋放了所有做官的悶氣,大呼一聲“回去吧”

  第二段的“歸去來兮,”要讀得愉悅而平靜,因為它承上啟下,承上,歸家很高興;啟下,作者心裡很輕鬆

  第三段“已矣乎!”有些無奈。

  另外還要五讀六讀--熟讀成誦,琅琅上口。

  五、疏通字詞

  並完成練習三

  六、佈置作業

  1、反覆誦讀課文,試著背誦;

  2、完成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感悟作者的情感,背誦課文

  一、檢查練習

  二、研習課文

  (一)總體把握

  1、歸家之因

  2、歸家之樂

  3、綜述情態

  (二)具體研習

  1、讀悟第1段

  在封建社會里,人們要建功立業,要“大濟蒼生”,實現人生價值,往往是和仕途緊緊聯絡起來的,而陶潛不願為官,難道是當官不好嗎

  指名朗讀本段。

  思考: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設問:從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當時的心境如何

  明確:自責(“田園將蕪”),自悔(“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自覺、自醒(“迷途未遠,今是昨非”)。這裡的“心為形役”中的“心”和“役”,顯然不能單純理解為“心意”和“形體”,應該深入理解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為官”的這種行為。

  第一段,申述“歸去來兮”的緣由。開頭一句,開門見山地喊出久鬱心中之志。--“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儼然抒發一口悶氣,頓覺自在坦蕩、輕鬆暢快。反問,表明其志已決,不容持疑、猶豫。接下來,說明歸隱的原因。兩個:一是田園荒蕪,二是心為形役(真正原因)。“心為形役”,為衣食所迫而出來做官,既如此,那就沒有什麼惆悵悲傷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輕鬆。過去的事情無法追悔,未來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違心的官場日子即將結束,未來的順心的生活即將開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過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麼今天的抉擇就是“是”,是正確的。迷途未遠,悔悟與慶幸之情溢於言表!

  2、讀悟第2段

  齊讀本段。

  討論:1、歸家途中的迫切體現在哪裡

  2、抵家時的欣喜有體現在哪些語句當中

  3、到家後衣食住行的閒適有從何看出

  明確:

  1、“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尤其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於言表。

  2、“載欣載奔”“童僕歡迎,稚子候門”,可感悟出主僕俱迎,妻子皆樂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來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誰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倫之樂圖啊!

  3、“引壺觴以自酌……撫孤松而盤桓”,既有室中之樂,也有園中之樂,這是真正的隱士之樂,和劉禹錫《陋室銘》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異曲同工。

  設問:從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潛又有什麼樣的隱士情懷

  明確:表達了淡泊明志,閒適自在的隱士情懷。

  想象歸家路途的輕快與歸家後的情狀。分三層。

  寫歸心似箭。以行動、心理表現的。前二句:先乘船,後上路,和風拂衣,小舟飄蕩,而心情的愉快也盡顯其中。這在閱讀時需要注意。後二句:問征夫,暗自計程;恨熹微,嫌天亮太遲。更寫出作者急盼歸家之情。

  寫入家門時的熱鬧場面,滿是濃郁的親情和歡躍的氣氛。作者的急迫,在到家時完全變成孩子般的歡呼與雀躍--“乃瞻衡宇,載欣載奔”,是一派狂喜之態。然後寫家人相迎、幽雅環境。“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家人主僕共同歡迎主人歸來。“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舉家歡宴,主人開懷暢飲的情狀。其中“松菊猶存”有喻義,松菊喻作者高潔的品格,喻堅韌芬芳之節操仍在。(可以補充歲寒三友)

  寫歸家以後閒適有趣的田園生活。飲酒賞樹,扶杖遊覽,自得其樂。再接下來由居室轉到庭園及高處、遠處,這裡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從字面流露出來,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時而環顧,時而遠望,白雲行走,飛鳥投林,都攝入他的眼簾。“出岫之雲”“倦飛之鳥”,既寫自然景物,又寫詩人出仕與歸隱。(同“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做官本是無心,官場確使他厭倦。寫撫“孤松”其實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堅貞之志。

  3、讀悟第3段

  “歸去來兮”“息交以絕遊”,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厭惡官場,固窮守節的堅定決心,也是其隱士情懷之三。

  指定小組朗讀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潛隱居鄉村的生活樂趣,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確:

  (1)、促膝而談的家庭之樂--悅親戚之情話;

  (2)、彈琴消憂的本色生活--樂琴書以消憂;

  (3)、與鄉鄰交往之樂--告餘春及,有事西疇;

  (4)、巾車孤舟出遊之樂--窈窕尋壑,崎嶇經丘。

  中國士大夫寫勞動,都是倡導別人去勞動,自己是旁觀者,而陶潛是中國士大夫中第一個勞動實踐者,此乃其躬耕田園,詩酒琴書的隱士情懷之四。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來後農村生活的樂趣。第一句與文章首句呼應。再表要與世相忘,謝絕交遊--主要是與世俗官場的人謝絕交往,並非所有人,點出與官場格格不入是歸隱的原因。然後補充上段再寫自由自在的生活:談心、彈琴、讀書、躬耕田地、徜徉山水,無不是樂事。末二句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暫短的感傷,由春來萬物復甦,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時想到人生的短暫與匆促。此段是轉承段。從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與山溪,更廣闊地描繪了一個和美、充滿生機的隱居世界。最後一段的議論與抒懷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展開的。

  4、讀悟第4段

  魏晉焦慮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潛是最為焦灼的一個,在第三段結尾處兩句--“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見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現

  齊讀本段。

  討論:如何正確理解結尾處兩句話“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明確:陶潛順應自然,樂夫天命超生死,有別於“立德”“立功”留名於世的儒學家,也有別於煉丹學道求長生的道學家,這裡邊有他遺世獨立、超脫生死的曠達樂觀精神,也流露出他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思想情緒,這是他欲衝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計,也是他人性減弱的一種表現。

  第四段,抒發對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時間沒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隨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張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慮那麼多的生死、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祿不是我所求的,尋訪仙境也不是可以如願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在良辰美景獨自出遊,親身參加農事勞動,在高崗上高聲放歌,在清流旁縱情賦詩。最後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結束全文,隨著生命的自然變化一直到死,樂天安命還有什麼疑慮呢!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結論與處世哲學。文章最後是上升到哲理高度,卒章顯志。

  四、總結

  陶潛,入仕為官是他的初衷,鄙棄官場是他的節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畝是他生活的保障,琴書詩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窮守節是他歸隱意念的鞏固,樂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讀《歸去來兮辭》,是瞭解陶潛的隱士情懷,瞭解中國古代的隱士文化的一個視窗。

  五、佈置作業

  1、翻譯下列句子:

  ①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②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③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④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⑤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⑥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⑦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⑧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2、延伸閱讀:閱讀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回答“序”後的問題。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①,諸侯以惠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逐見用於小邑。於是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②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③,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已歲十一月也。

  註釋:

  ①四方之事,指陶淵明接受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為到各處去。②歸歟,《論語公冶長》有“子在陳曰:‘歸歟歸歟’”的話,表懷鄉之情。③駿奔,《詩經周頌》“清廟”篇有“駿奔走化廟”的話即去祭祀。

  ⑴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生生所資(生產生活)B.脫然有懷(輕快的樣子)

  C.尋程氏妹喪於武昌(尋找)D.非矯後所得(勉強去做)

  ⑵判斷“以”字用法,正確的選項是()

  ①耕植不足以自給②諸億以惠愛為德

  ③家叔以餘貧苦④足以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⑶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錯誤的一項是

  A.及少日,眷然有歸與之情:等到過一些日子,便產生留戀故園的懷鄉感情。

  B.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不得的。

  C.飢凍雖切,違己交病:飢寒雖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就盼望遇上豐年,便辭官歸鄉。

  ⑷下列選項是對本文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陶淵明做官單純是為了養家餬口。他做彭澤令,僅以“有酒可飲”為理由。

  B.陶淵明去做官,既有家貧、求生無術的原由,也有親故勸告、諸侯惠愛、家叔引薦、彭澤縣離家不遠的因素。

  C.陶辭官罷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質性自然,感到官場拘束,出仕違背平生志向。

  D.當然其妹新亡,前去奔喪也應成為辭官因素之一

  3、背誦課文,完成課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