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6篇

語文教案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第六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遂許先帝以驅馳:用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此,那

  3.研讀,討論。

  ⑴表明自己身份的詞語(句子)? (“布衣”)

  ⑵當時自己的志趣是什麼?

  ⑶諸葛亮“感激”的原因是什麼?

  ⑷哪句話高度概括了與先帝患難與共的歷史?

  4.小結:自敘本志及先帝“三顧茅廬”之恩。

  二、第七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⑴作者“夙夜憂嘆”的原因是什麼?

  ⑵哪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時機已經成熟?

  ⑶“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小結:本段再敘接受先帝“託付”,“夙夜憂嘆”,慘淡經營的苦心。首先追敘白帝城託孤一事,用“臨崩寄臣以大事”提挈全段。接著敘述“受命以來”的心情和行動。然後著一“今”字,從追敘往事轉入出師的正題。末了用“報先帝,忠陛下”收結這一層意思,表達了鞠躬盡瘁之情。末句為補筆,再說出師後國內政事的安排,強調了郭攸之等人的職責,又一次啟發後主重視親賢納諫。

  三、第八、九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⑴第一句照應上段哪一句? “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還於舊都。”

  ⑵第二句前半句照應上段哪一句? “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⑶第二句後半句照應第一段哪一句? “開張聖聽”

  ⑷第九段表達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明臨行之前百感交集,無限依戀之情。

  4.小結:第八段明確指出出征者、留守者的職責,並突出了對後主本人的勸諫。篇末的“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體現了諸葛亮最劉氏父子的無限忠誠,但這“涕零”中也隱含著他對國內政局的擔憂,對劉禪能否採納建議,修明內政的擔憂,透露出他複雜矛盾的心情。

  四、全文總結歸納

  1.理清文章的結構。

  第一部分(1—5)分析當前形勢,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並提出三項建議。

  第二部分(6—7)關於出師這一決策的說明。

  第三部分(8—9)歸納全篇主旨。

  2.提問:諸葛亮向劉禪所提建議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明確:廣開言路是前提,執法公平是關鍵,而親賢遠佞是核心。

  3.中心意思。

  本文以十分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也表達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先主感恩圖報的一片深情。

  4.寫作特點。

  以議論為主,兼用敘事和抒情。

  5.介紹後世有關《出師表》的著名詩句。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文天祥 《正氣歌》

  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 陸游 《感狀》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

  ⑴誠宜開張聖聽 ⑵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⑷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3.查閱有 關諸葛亮的資料,結合自己學習《空城計》《出師表》的體會,圍繞“諸葛亮”這個話題,寫一篇小論文或小隨筆。

  板書設計:

  出師表

  諸葛亮

  出 廣開言路 語重心長 千

  師 嚴明賞罰 興復漢室 情真意切 載

  一 親賢遠佞 還於舊都 質樸無華 誰

  表 報先帝 忠陛下 堪

  真 伯

  名 仲

  世 間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鴿血染紅的求救信》教科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第18課的一篇主體課文。它描寫的是6位軍人被困在北冰洋的海面上,面臨生命危險。兩隻軍鴿——奧斯卡和維娜不畏困難,犧牲了性命將信送到了總部,挽救了6位軍人生命的故事,讚頌了兩隻軍鴿捨生忘死、勇敢頑強的高貴品質。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特別是要讀準外國作品中音譯過來的一些詞語。理解課文中“神勇、危難、白浪滔天、烏雲漫卷”等詞語的意思。

  2.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能透過具體的語句體會兩隻軍鴿為救6位軍人捨生忘死、勇敢頑強的高貴品質。並滲透動物是人類朋友,動物同樣值得尊重的人文思想。並在此基礎上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昇華情感。

  3.體會作者襯托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透過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並透過理解重點詞語、句子,體會兩隻軍鴿捨生忘死、勇敢頑強的高貴品質。

  教學難點:

  透過理解重點詞句和感悟畫面,體會兩隻軍鴿的內心世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手段:

  閱讀法、討論法

  教學流程:

  一、情境匯入、明確目標

  1、在《悲愴奏鳴曲》中,出示墓碑的畫面,師飽含深情地敘述:“在加拿大空軍司令部的一個山坡上,靜靜地埋葬著兩位特殊的英雄,墓前莊嚴地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讀)此時,接著出示碑文:“神勇軍鴿奧斯卡和維娜之墓,它們曾於危難中救過六名軍人的性命。”

  2、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這塊墓碑前讀了這段碑文想深入瞭解些什麼呢?我聽出來了,你們都是在圍繞“神勇和危難這兩個詞語發問的,(抓住關鍵詞提問)師梳理學生提出的重要問題板書並相機理解詞語

  “神勇危難”。這節課,我們將帶著這些問題繼續學習課文,齊讀課題。

  3、問題是你們提的,說明你們動腦筋了。到哪裡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呢?

  這麼多問題,按照故事的前因後果,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哪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第一段。六位軍人遇到了怎樣的危難?

  2、讓我們來看看北極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出示圖片)

  3、師:“在氣候惡劣的白熊島海域,飛機無法起飛,與外界能取得聯絡的無線電也中斷了,這就意味著……,意味著……,還意味著……。”生命隨時會受到威脅,處於危難中的六位軍人把惟一的希望寄託在哪裡?

  4、師:兩隻軍鴿將帶著重任飛向目的地,現在你就是羅伯特中將,即將和你朝夕相處的愛鴿分別,你會帶著怎樣的感情祝福它們呢?把你對兩隻愛鴿的情透過朗讀表達出來,像剛才一樣,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自讀、指明讀。師相機聽了的談感受。我聽出來了……(配上音樂:大螢幕出示第2段中的部分文字)師配上音樂全班讀。

  5、誰說動物不懂人的語言,誰說只有人才懂感情,兩隻軍鴿看看主人的臉,又看看機窗外的風雪,似乎明白了任重而道遠,但是它們卻毅然振翅衝向風雪漫卷的長空。一路上,他們是怎樣衝破暴風雪的?

  板書:衝出 暴風雪

  三、小組合作、細讀精讀

  1、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衝出暴風雪的句子,畫下來,注意把意思和句子要畫完整。

  2、點出關鍵詞,你從這些關鍵詞中體會出什麼?

  學習方法:獨立解決第一個問題,小組合作解決第二個問題。

  四、展示評價

  1、指名讀。(板書:讀)出示句子打分評價

  2、比較讀:老師也想讀一讀,給我打打分,和你們比賽。師有意識漏讀關鍵詞。

  3、你們可不能像我那麼粗心哦,從這些關鍵詞中你體會出什麼?(品)

  抓住關鍵詞“不停、足足、三個多小時、才”指導全班再有感情朗讀。品讀課文、加深理解

  五、學習要求

  1、畫出能表現軍鴿神勇戰勝北極梟和鷂鷹的句子。

  2、有感情的讀一讀這些句子。

  3、圈出句中關鍵詞用心品味,談一談自己的體會或者感受。

  學習方法:獨立解決第1個問題,小組合作解決第3個問題。

  師巡視做相關引導。

  展示評價:在學生進行彙報學習成果時,師相機出示幾個關鍵的句子引導讀好、體會好。

  師帶領全班學習的句子和段落主要有以下三處

  A、奧斯卡突然改變了方向,箭一樣斜著衝去。它拼命飛啊,飛啊,像流星,似閃電,終於擺脫了鷂鷹的攻擊。

  B、它飛過大海,飛過群山,又足足飛了兩天,終於看見了一個桅杆林立的軍港。奧斯卡眼裡淌出兩滴眼淚,帶著極度的飢餓和疲乏,一頭栽了下去。

  C、對比讀兩隻軍鴿勇鬥北極梟的段落。學生分角色讀,從他們的朗讀中你體會出什麼?(北極梟越是兇猛,就越能體現軍鴿的什麼?)

  師生分角色讀。(老師來當那隻兇猛的北極梟,你們都是神勇的軍鴿,讓我們的搏鬥透過讀表現出來吧,)

  六、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在這樣的音樂中,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此時的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或怎樣的感情來讀?

  七、達標檢測、課堂小結

  說你的收穫。

  板書設計:

  鴿血染紅的求救信

  衝出北極圈——奮勇

  勇鬥北極鴞——英勇 神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結合漢字的音、形、義區別形近字,注意它們之間一點一畫的區別,提高主動識字的興趣和能力。

  2.積累詞語、句子,瞭解“不……不……”格式的詞語,並能仿說幾個。

  3.瞭解歇後語並進行積累。

  4.能結合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正確的書寫規則。

  5.閱讀欣賞,能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建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6.學會讀商品說明書,瞭解它的幾項內容。

  7.選擇一個最喜歡的玩具或小物件,結合說明書把它介紹給大家,要求明白、清楚、有側重點。

  教學重點

  1.提高主動識字和自主積累的興趣和能力,能結合平時的學習自主積累。

  2.學會讀商品說明書,瞭解它的幾項內容。

  教學重點

  1.透過閱讀欣賞,能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2.選擇一個最喜歡的玩具或小物件,結合說明書把它介紹給大家,要求明白、清楚、有側重點。

  教學準備

  1.課前蒐集一些商品說明書並試著讀一讀。

  2.學生準備好小物件,教師準備一篇有代表性的例文。

  教學時數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學習,明確要求。

  二、我會區別這些字。

  1.比較7組漢字,找出它們的相同與不同點。

  2.說說怎樣正確區別這些形近字(結合音、形、義),看看誰的辦法最好。

  3.小結歸納:

  ★己jǐ和已yǐ豎彎勾出頭與不出頭;

  ★凸tū和凹āo“凸”向上,“凹”向下;

  ★拆chāi和折zhé區別有無一點;

  ★勿wù和匆cōnɡ區別有無一點;

  ★哀āi和衷zhōnɡ區別有無一豎;

  ★稍shāo和梢shāo二字同音,“禾木旁”的“稍”是“稍微”的“稍”,“木字旁”的“梢”是“樹梢”的“梢”;

  ★候hòu和侯hóu中間有一豎的是“等候hòu”的“候”,沒一豎的是“王侯hóu”的“侯”。

  三、詞語超市。

  1.讀詞語,找出這些詞語的規律。

  2.指名說規律:不……不……

  3.說出自己不懂的詞語,交流討論。

  不破不立:不破除舊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4.共同積累。

  你還能說出幾個嗎?教師適當補充。

  四、歇後語。

  1.讀一讀。這種形式的句子叫什麼?

  2.瞭解歇後語。

  歇後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面,後一部分像謎底,通常只說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後一部分。

  3.說說這些歇後語的本意。

  4.你還知道哪些歇後語。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認讀要寫的六個字。

  2.辨別它們的字形,說說在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3.教師範寫,強調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檢查。

  5.學生將每個字寫兩遍,寫完後同桌互相評一評。

  二、閱讀欣賞。

  1.談話引入。

  2.聽課文錄音,想想短文說了一件什麼事?

  3.找出短文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並說說為什麼。

  4.重點理解感悟:當他把海星丟進海中的時候,喃喃地說:“又改變了一隻海星的命運了。”

  從這句話中你感悟到什麼?引導學生感悟人類應該善待動物,善待自然,建立關愛動物就是關愛人類自己的和諧自然觀。

  5.再讀課文,積累詞語。

  6.結合本單元課文小結。

  第三課時

  學會讀商品說明書。

  1.課前蒐集一兩張商品說明書讀一讀。

  2.指名讀讀你搜集的商品說明書,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3.說說你手中的商品說明書包括哪些內容?

  聽同學們說,和自己的比較比較,看看是否完全一樣,再說說有哪些不一樣。

  4.默讀短文,瞭解什麼是商品說明書,它一般包括哪些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說明了什麼?

  5.同學們互相交換商品說明書再讀讀,真正學會讀商品說明書,正確使用商品。

  板書設計:

  商品說明書

  特點:簡明、準確

  內容:商品特點

  使用方法

  注意事項

  保質期限

  第四、五課時

  一、激趣匯入新課。

  二、讀課文,明確習作要求。

  三、說說這次習作寫什麼,有什麼具體要求,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認識,相互補充說明。

  板書設計:

  習作內容:介紹一個玩具或小物件

  習作要求:1.外形(形狀、顏色等)(簡寫)

  2.結構(簡寫)

  3.作用或功能(簡寫或詳寫)

  4.有特色的地方(重點寫)

  四、例文賞析

  1.讀例文,邊讀邊思考:

  這篇文章寫了小物件的哪幾個方面?是怎樣來寫的?最有特點的是哪個方面?按怎樣的順序來寫?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起到了什麼作用?文章總體佈局是怎樣的?

  2.學生討論發言。

  3.小結。

  五、想想自己的文章應怎樣寫,和同桌交流交流。

  六、擬提綱。

  七、同桌交換討論修改提綱。

  八、選一兩篇有代表性的提綱全班討論交流。

  九、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教案 篇4

  內容預覽:

  第7課《海思》教案

  【教學構想】

  本文屬於學者型散文,其知識含量的豐富,思維方式的獨特體現著智慧的魅力。

  文章透過對海的博大、壯闊的描述,引出有關海的種種聯想,進而引出海與人類的關係,作者縱情讚揚了海的壯闊之美,讓我們感受人類在大海面前的渺小。從作者深邃的思考中,我們懂得了大海是人類生命的搖籃,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類心靈的家園。

  本文的教學應注重以下三點:

  首先,弄清文字的基本內容,學會編寫閱讀提要是學習本文的主要任務。

  其次,在文學欣賞上,不要忽視語言的魅力。本文寫景語言生動形象,在聯想與想象中不失磅礴的氣勢。如何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這些美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用朗讀激發學生深人理解文字的內涵也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第三,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應著力引導學生探究作者由眼前的海而產生的聯想與沉思。海思的思是全文的核心,思的引發,思的方向,思的廣度,思的深度,處處體現著作者的智慧。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的獨特思路,研究這種奇特的聯想中闡發的主題,探討作者思想的深度。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結構,學會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解作者由海而產生的獨特的聯想和深邃的思考。

  3.體會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

  4.探究作者思想的廣度和深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編寫閱讀提要。品讀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作者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教學安排]兩課時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學會編寫閱讀提要。

  2?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品讀富有哲理的語言。

  4?關注作者獨特的行文思路。

  5?拓展挖掘,歸納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課件展示幾組海水翻騰的畫面,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談自己的感受。

  (借用圖片這一直觀教學用具,能使學生很輕鬆地進入學習境界,激發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展開想象,喚起學生對課文中所描繪景象的主動體驗。)

  2、教師小結,引入文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疏通生字、生詞。

  2、再讀課文,梳理文章結構層次。

  在學生仔細閱讀課文之後,要求他們著重思考幾個問題:

  ①文中有哪些句子自然完成了內容間的轉換?

  ②作者眼前的海是怎樣的?作者心中的海是怎樣的?

  ③作者圍繞海所做的思考是為了表達什麼感情?

  學情預測:在回答這三個問題的時候,過渡句的選擇可能會比較容易,但對眼前的海和心中的海的對比理解可能會有些困難,教師應該作適當的指導。

  學情反饋:關於第一個問題,學生能夠從第3自然段找到句子被織進一張藍色的大網中,這種可見而不可觸的蔚藍色,似有似無,給人一種遐想,一種飄渺,一種思想的馳騁,從而弄清作者由眼前的大海過渡到寫心中的大海。

  對於第二個問題作者心中的海是怎樣的?學生的回答有時會偏離文字的內容,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明確作者聯想的觸發點海的深和廣以及乘船返回,在海浪的搖動中產生新的思考。這樣,才有利於學生明白作者心中的海的形象。

  對於作者情感的把握,教師應依據文字內容作適當提示,如引導學生看議論抒情句,讓學生全面把握作者愛海的博大精深,愛海的包容一切,愛海給人類心靈的慰藉。

  (這三個問題的設計由表及裡,從理清文字結構入手,儘量激發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意識,基礎的內容弄清楚了,再去探究作者的情感就不會使學生泛泛而談。)

  全班交流各自編寫的閱讀提要,並要求學生進行板書設計。

  學情反饋:實踐證明,這一過程的設計,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又能檢驗他們對文章內容的把握程度。

  三、細品文字。

  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作者眼前的大海,並設計朗讀方案。

  學情預測: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架空,教師要提出明確細緻的要求,比如:這裡寫的是什麼內容?從哪個角度寫的?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才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哪個詞用得最好?用細化的問題幫助學生將朗讀設計落到實處。

  學情反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明確細緻的要求,確實能夠讓學生走進課文。如果能配以音樂朗讀,教學效果會更好。

  (這一過程的設計既完成了對課文內容的熟悉,又鍛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還讓學生透過品味朗讀深入探究描寫海的壯麗圖景所用的方法,激發學生對課文深入的理解。)

  四、自主研讀

  選擇文章中富於哲理的句子或含蓄的句子進行品評,在深入探尋句子含義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學情預測:學生可能對於是,我明淨的心頭又湧上一汪藍色的沉思海啊,你在我的心裡這兩個句子難以理解,教師要在此作適當點撥。

  五、積累佳詞美句

  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

  第二課時

  一、合作探究,歸納總結

  1.教師提出疑問:課題為海思,那麼作者圍繞海作了哪些思考?他為什麼會有這種思考?這一步只要求學生在互相探討的基礎上談出自己的觀點。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這一過程主要是強調學生在解讀文字時有自己的思考)

  學情反饋:學生基本上能從作者聯想奇特的角度去討論,但作者為什麼會有這種思考以及作者為什麼要沉思海與人類的關係?學生卻心存疑惑。教師應介紹梁衡的散文特點及其大散文觀,讓學生在作者作品風格和思想深度上去感受行文獨特的思考。

  2.在引導學生關注作者奇特的聯想中,引導學生挖掘一些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

  (這一設計將閱讀與寫作緊緊聯絡起來,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拓展延伸,進行想象思維訓練

  1.藉助具體物象,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①金錢確實可以買到許多東西,但它不是萬能的,如金錢能買床鋪,不能買甜蜜的夢;能買書,不能買到知識請你聯想它的作用和侷限,越多越好。

  ②有位作家寫了一首詩《0的斷想》:

  0是謙虛者的起點,驕傲者的終點;

  0的負擔最輕,但任務最重;

  0是一面鏡子,讓你重新認識自己;

  0是一隻救生圈,讓弱者隨波逐流;

  請你運用發散思維續寫下去。

  ③我撲在書上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是文學家關於書的比喻,它還可以比喻成什麼?運用發散思維展開聯想,請口頭表達。

  2.超越時空侷限,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美國科幻小說《地球上最後的一個人》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在房間裡,這時突然響起了敲門聲請你作合理想象。

  創新提示:

  ①能買藥物,不能買健康;能買娛樂,不能買幸福;能買房屋,不能買家庭;能買選票,不能買人心

  ②0是一塊空地,可種五穀;是菸圈,虛度年華;是鐵環,組成堅韌;是戰鼓,激人奮進

  ③書是進步的階梯、知識的源泉、駛向知識海洋的船(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隨時引導。)

  (這一過程是在閱讀文字基礎上進行的延伸與拓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及創新能力。)

  三、佈置作業

  以大自然的啟示為題,深入觀察、研究,獲得自己獨特的發現,寫一點自己的思考。

  (透過作業設計,讓學生養成細心觀察、潛心思考的習慣,讓學生進一步體驗一些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方法。)

  【板書設計】(一)

  7海思

  內容:海的波瀾壯闊海的博大(包容力)

  海與人類的關係

  目的:愛海的博大精深,愛她的包容一切,愛她給人類心靈的慰藉。

  【板書設計】(二)

  7海思

  海:洶湧澎湃波瀾起伏海天一色

  思:(聯想)海的深和闊

  (沉思)海與人類的關係

  【教學後記】

  面朝大海,普通人呼吸到的是海潮,而作者梁衡呼吸到的是海魂。跨越時空的聯想,奇特的感受,大氣磅礴的語言,不僅增加了本文的藝術魅力,而且也讓讀者受到震撼和啟迪。

  如何處理這篇散文的重難點?如何落實新課標下的三個維度?如何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這節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點嘗試:

  1.語文課注重體現出語文味。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解讀文字的習慣與方法,注重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結合,充分體現出語文學科的特點。

  2.注重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字的能力。

  改變傳統教學中煩瑣的分析方法,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特別是學生自己寫板書的這一過程,不僅強調了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而且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營造了一種平等自主的學習氛圍。

  3.注重閱讀與寫作的整合。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如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怎樣引導學生透過對課文的學習提高寫作的能力?在最後一個拓展思維的環節設計中,著重體現、強化學生對課文寫作方法的借鑑與拓展。啟用學生的思路與創造力,這不僅體現學習《海思》一文的重點,也加強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 感知父親形象

  2、 把握作者感情

  3、 體會父愛

  二、導語

  學生演講楊麗娟的故事。

  (學生討論對此事的看法: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楊麗娟父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認為楊父是一位不負責任的父親,他對女兒的愛不是真正的父愛。)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父愛呢?

  朱自清的《背影》,使我們從父親困頓前行的背影中,體會到父親的那份深沉厚實的愛;而劉鴻伏的《父親》,又為我們刻畫了父親的那份苦澀而溫馨的愛。

  今天我們來一同學習劉鴻伏的《父親》

  三、進入文字

  1、 理清思路

  透過預習,我們可以知道作者主要寫了三個生活片段,分別是:

  接通知書的中午;送行途中;父子分別

  2、 文中的父親是個怎樣的形象呢?請大家畫出描寫父親的語句。父親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呢?把你的感動寫下來。

  A、 父親常常在喝醉了酒的時候,喜歡拿了我的文章誇耀於那些鄉鄰朋友……

  父親以兒子為榮

  B、 第二自然段

  全體朗讀。

  作用:用了五個排比句,寫了父親幾幅勞動生活的畫面,營造了一種悽美的氣氛。讚美了父親的勤勞、堅強、容易滿足和質樸,同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赤著腳在大雪裡跋涉,在貓頭鷹的啼叫裡荷薪而歸,披蓑戴笠地在風雨中勞作,僅僅表現他的勤勞嗎?這裡面有著窮苦和艱辛啊!

  C、 父親說過:人是土物,離不開泥土的。

  明確:愛這片土地,他生於斯,長於斯,勞動於斯,乃至長眠於斯。土地賦予了他堅韌和深沉自信的性格。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臧克家的那首詩《三代》:

  爺爺

  在土裡埋葬

  爸爸

  在土裡流汗

  孩子

  在土裡洗澡

  “土性”已經融入進了勞動人民的心中,成了根深蒂固的性格特點。

  D、父親頭上裹著青頭巾,腰間圍著黑包袱,一身只有走親戚才穿的灰布衣。

  明確:重視這趟遠行,鄭重其事,然而我們還是從他的身上看到了寒酸。山裡人的好的打扮在城市人嚴重有的只是好奇與驚訝,感動與憐憫。

  E、 在那一刻,我分明看見父親的兩鬢已鑽出絲絲白髮,而他曾經扛過竹木、扛過岩石也挑過生活重荷的挺直的背,此時已顯得佝僂了。望著青頭巾、黑包袱、灰布衣的父親的背影,我的心一陣戰慄。

  明確:作者對父親的衰老感到難過和心疼,同時心中感受到一種重擔。

  此處可以與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片斷相比較,讓學生找異同。

  3、 那麼如此偉大無私的父愛,作者感受到了嗎?作者的感悟是不是也引發了你的共鳴呢?請找出有關作者感悟的語句,各抒己見。

  A、 父親啊,即使我手中的筆使得如你那根肉紅的扁擔一樣得心應手,面對故鄉蒼涼的山影裡你漸漸凋謝的白髮,我又能寫些什麼呢?

  B、 我的父親的背影,我永遠像山一樣堅強挺立的父親,是我生命的路碑。

  C、 為父親,為自己,也為那養育過我的故土,我把所有翻開的日曆都當作奮進的風帆。

  父親的生活經歷、故鄉的點點滴滴、父親對我的愛都是翻開的日曆,都是我奮進的動力,我將憑藉這些動力珍惜每一分鐘來提升自己。

  四、談了這麼多父愛,說了這麼多作者的感受,讓我們也表達一下我們的感謝吧

  請以“感謝父親”為開頭表達你對父親的感謝,每個人說一句,準備一分鐘。

  也可以仿寫第二段

  也可以讓學生講述一下他和父親的故事

  五、總結

  看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份偉大的父愛!銘記父愛,我們今天的學習會更有動力,我們人生的篇章會寫得更加清楚和完美。

  讓我們在這首崔京浩的《父親》中結束今天的課程,祝天下的父母健康平安!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2、透過學習,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

  3、幫助學生理解青蛙對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錯誤的原因。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課文第4--7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啟發學生理解青蛙對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錯誤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

  課前準備:

  井圖一副。青蛙和小鳥的圖象各一副,頭飾各一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2、齊讀課題思考:透過讀課題你知道了什麼?

  3、師:那麼天到底有多大呢? (生回答)

  那你們想知道這兩個小動物(青蛙和小鳥)有什麼看法嗎?

  二、範讀課文。

  1、師:請聽老師讀課文,要求:邊聽邊看清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並做上記號.( 生彙報有幾個自然段)

  2、聽完課文,你知道了青蛙和小鳥為什麼事在爭論?引導學生說出青蛙和小鳥爭論“天有多大?”(板書天有多大?)

  師:你們願意幫助青蛙和小鳥解決這個問題嗎?就讓我們趕緊走進課文吧。

  三、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先自學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詞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開火車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其他同學認真聽看有沒有讀錯?(教師隨機糾正讀音)

  3、全體齊讀,要求讀得流利。(很多同學已經躍躍欲試了,都想讀一讀對嗎?,那就我們大家一起讀,會讀的就大點聲音,不太熟練的就小點聲音.)

  四、教學生字詞

  1、請小老師教讀生字。

  師:剛剛同學們讀書的聲音很響亮,可是有些字音還不是很準確,誰能來當小老師再教一教大家?(準備小黑板一面是生字,一面是詞語)

  2、認讀詞語,解釋詞語意思。

  小老師教得很認真,同學們學得也很認真,老師發現你們進步多了。誰來接受老師的檢查?(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

  信-相信 抬-抬頭 蛙-青蛙 答-回答 錯-說錯了

  還-還有 沿-井沿,你知道井沿是那裡嗎?到黑板上指出來。(井沿就是井口邊) 際-無邊無際,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什麼可以說是無邊無際?(大海、沙漠、天空等)

  3、四人小組談論交流識字方法。並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

  師:同學們識字這麼快,能不能把你們的好方法和老師一起分享呢?

  五、再讀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你們生字已經認識了,相信課文會讀得更好了。誰願意再來把課文讀一遍?其他同學也有要求,(要求:找一找青蛙和小鳥一共說了幾次話?或者進行了幾次對話?)

  生彙報,2、3是第一次對話,4、5是第二次對話,6、7是第三次對話。

  2、師:找得非常準確,那我們就先來學習課文第那一段?請女同學把第一自然段讀一遍。

  3、誰來幫助青蛙和小鳥找到自己的位置?指名上臺貼圖。

  六、師:小鳥和青蛙見面了,於是它們聊了起來……,我們下節可再來一起看看它們聊了些什麼?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齊讀課題,誰來說說課題的意思?

  師:對,青蛙坐在井底,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於是兩個人為了一個“天有多大”的問題爭論了起來。這節課就讓我們來再次走進課文,瞭解它們的對話,來幫助青蛙和小鳥解決問題。

  二、學習2、3自然段。

  師:我們來看到2、3自然段。

  (1)引讀:青蛙先問了什麼?小鳥是怎樣回答的?

  (指導朗讀)

  (2)著重理解:“一百多里”說明了什麼?(天很大)師:我們一個教室是20多米,兩個教室才有一里,200多個教室加起來才有一百多里,想一想,小鳥說飛了這麼遠,說明什麼?

  (3)學生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4、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師:我們來看4、5自然段。請同桌之間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思考這些問題:

  (1)青蛙對小鳥說:“別說大話了”,這裡的“大話”指什麼?(指小鳥說“飛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

  (2)青蛙認為天有多大?它為什麼這樣認為?(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

  (3)小鳥同意青蛙的看法嗎?為什麼?理解:無邊無際。

  (4)解決問題。

  帶學生體驗:上節課同學們說天很大,那麼現在請你們用紙捲成紙筒再去看天,這時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5)男女同學分角色讀4、5自然段。

  (6)提問:總結:青蛙和小鳥為什麼爭論起來了?

  5、學習6、7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由度第三次對話,想一想:

  (1)青蛙認為小鳥是對的嗎?為什麼?

  (2)小鳥又是怎樣耐心的和青蛙講道理的?

  (指導感情朗讀)

  (3)讀課文,引導學生領會青蛙和小鳥在這裡各自的“笑”的含義。

  生1、青蛙笑小鳥錯了,自己是對的。

  生2、小鳥笑青蛙過於自信,聽不進別人的正確意見

  生3、青蛙覺得自己天天坐在井裡看天,最瞭解天的大小,不會弄錯的,小鳥居然和他爭論,實在可笑。

  生4、小鳥笑青蛙確實弄錯了,還自以為是。師:說得太棒了。

  生5、我覺得“天天”“不會”要重讀,這樣就讀出了青蛙很傲慢的語氣。

  生6、我覺得“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要讀得很有耐心

  師:你真是一隻聰明可愛的小鳥。

  三、拓展: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可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

  師總結:是啊,所以我們看問題、認事物要全面,可不要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不接受別人的勸告。

  四、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青蛙說什麼?

  五、指導書寫。

  (1)(小遊戲:幫助青蛙跳出井口)認識我會寫的生字。

  師:那我們就來幫助青蛙跳出井口。請你們認讀這些詞語,讀對了,青蛙就會跳一跳。

  (2)師:你們幫助青蛙跳出井口,現在老師也請你們來幫助我,提醒老師在寫這些生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同學們剛剛說的很好,那就請你自己在書上練習寫一寫。

  生自由聯絡,師下位置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