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語文教案彙總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能按照順序進行看圖說話練習。
3、能用一定的記字方法記住9個生字的字形,寫好”追”,”喊”兩個字。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教學難點:看圖按順序說一段話。
教學準備: 掛圖、字卡、課前尋找秋天、黑板 X)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生活激趣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秋遊》,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2、“秋”指什麼季節?“秋遊”是什麼意思?(秋天到郊外遊玩) 齊讀課題。 `
3、在我們的身邊,秋天已經悄悄來臨了。這兩天,大家都睜大了雙眼去尋找秋天,來說說你們的收穫吧。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首詩或兒歌。(全班交流)
4、大家的收穫還真不少。這節課,老師要邀請大家一起去郊外遊玩,希望大家能玩得開心,收穫更多。
二、範讀課文,指導看圖。
1、請大家把書翻到第1課《秋遊》,捧好書,準備出發。(師範讀)
2、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遊玩,你看到了些什麼?又說了些什麼?請大家走進這幅《秋遊》圖。
(1)我們從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麼?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的天空……幾朵白雲有的像……有的像……小鳥……) 板書:天空:
(2)秋天的農田裡,長了哪些莊稼?它們有是什麼樣子?(稻子金黃,高梁火紅,棉花雪白雪白。)
板書:田野
(3)你們在草地上玩了什麼呢?
出示:我們有的( ),有的( ),有的( ),
有的( )。
(板書:遊玩)
3、大家說得真不錯,現在你能按“天空——田野——遊玩“的順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 秋遊的經歷嗎?(指名一生說)
三、初讀課文。
1、秋遊的經歷真令人開心,《秋遊》這一篇課文更是生動地記錄了同學們的遊玩經歷過程,現在請大家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要求:①讀準字音 ②讀通句子(讀3遍)
2、這些生字詞你能讀準了嗎?自己先練一練。
出示: 追逐 郊外 白兔 綿羊
老師 喊著 高梁 涼了
棉花 稻子 一望無邊
逮螞蚱 打滾兒 亮嗓子
(1) 自由練讀.
(2) 帶拼音開火車讀,齊讀
(3) 去拼音一行一行讀,齊讀
3、大家的生字詞讀得這麼棒,相信讀課文也難不了你們。第一節寫了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遊玩,誰來讀?
(1)來到郊外,同學們看到秋天的天空美極了。(板書:美)誰來讀第2節。(請生讀,評議)
(2)秋天的田野也很美。(板書:美)誰來讀第3節?(請生讀,評議)
(3)第4節寫同學們在草地上玩得很開心。(板書:開心)誰來讀?(請生讀)
4、美好的秋天,盡情的玩樂,真令人難以忘懷,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課文,再次去郊外遊玩一番。(齊讀課文)
四、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今天,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遊,玩得都很開心,可課文中的生字卻急壞了,它們爭著搶著對同學們說:“小朋友們,今天可別光顧著玩,還得認真寫好字呀!”同學們,你們會認真寫好字嗎?”
2、 出示:“ 追”“喊”
(1)先和它們一起打個招呼。
(2)書空這兩個字的筆順。
(3)說說怎麼記住它們.
(4)範寫
追:豎筆寫在豎中線,兩個左框緊貼豎。點的起筆要略低,捺腳運筆重到輕。
喊:口字寫得窄而上,一撇寫到口字下。一橫一口要靠左,斜鉤對角拉拉長,最後一筆點在上。
五、課後作業
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都很不錯,課後希望大家能把這篇美文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熟練。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圖文對照細讀課文,並透過想象,抓住重點詞語反覆品味朗讀,從而體會秋天的美麗,體會孩子們面對秋天美麗變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斕的田野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2、透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反覆品味朗讀,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小朋友,上一堂課我們初學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瞭解,還學會了許多生字新詞,這些生字、新詞還認識嗎?
出示:白兔農田追逐一望無邊
郊外 草地 開心 笑著
喊著 螞蚱 棉花 幾隻 ?
(1)、指讀詞語。
(2)、找一找輕聲音節的詞,多音字。
(3)、選擇其中的一個說句話。
二、精讀課文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細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好嗎?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朋友秋遊時看到了什麼?玩了些什麼?
(一)、第二自然段
1、你覺得秋天的天空怎麼樣?(美)美在哪裡呢?我們讀讀課文好嗎?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師生討論:抓住“藍藍的、一望無邊、有時像……有時像……”
(1)“藍藍的”對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顏色是藍藍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詞,再美一點;
(2)“一望無邊”哦,原來天空是這麼廣闊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邊,誰能讀好這個詞?指讀,真不錯,你把天空的廣闊無邊給讀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試試;
(3)“有時像……有時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雲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看,這天上的雲朵就只像白兔,綿羊嗎?這些飄動的雲變化真多啊!在這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這些雲朵還在不斷的變化著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聯絡平時所看到的來說說天上的雲還像什麼?
4、句式練習(學生說到有時……完成這個句子練習)
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雲有時像( ),有時像( ),有時像( )。
小結:的確,秋天的天空多美呀!美在幾朵白雲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隻綿羊,多神奇!秋天的天空美在顏色是“藍藍的”,美在“一望無邊”,多麼廣闊啊!那誰能透過朗讀把秋天天空的美麗讀出來呢?(指讀課文)你讀得真美,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試一下好嗎?(齊讀)
(二)、第三自然段
過渡:我們剛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還有什麼也很美呢?(田野)
1、分小組讀課文自己學習討論,用一句話來說說田野的景色。
2、學生交流
(1)、田野裡,稻子成熟了。(對呀,田野裡稻子金黃金黃的,這就告訴我們稻子是成熟
(2)、田野裡,高粱火紅火紅的。(你看到了火紅火紅的高粱,秋天到了,高粱漲紅了臉朝我們笑呢!那高粱也成熟了。)
(3)、田野裡,棉花白了。(棉花白白的,如果你看到一團團雪白的棉花,那你一定會替農民伯伯高興,因為棉花成熟了,獲得了大豐收。)
3、誰願意來讀讀呢?(指讀)你能想象一下稻田裡這豐收的景象嗎?
田野裡稻子黃了,黃得怎樣?高粱紅了,紅得怎樣?棉花白了,白得怎樣?可以說一種,也可以說兩種,能說三種就更好了。
4、出示:田野裡,稻子黃了,( );高粱紅了,( ),棉花白了,( )。
5、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斕,確實很美。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一讀好嗎?老師還覺得,這些顏色不光美,還說明了莊稼成熟了,就要豐收了,大家肯定很高興,所以讀的時候還要——高興點。真好,讓我們來試一試。
(三)、第四自然段
過渡:小朋友,秋天的天空是那麼的美,秋天的田野是那麼的美,在這麼美麗的季節裡,小朋友來到郊外遊玩,玩了些什麼呢?誰來讀讀課文?
1、指讀第4自然段,思考:共有幾句話?
2、指讀第一句: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著逮螞蚱,有的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1)、讀得不錯!圈點“有的……”讀讀體會,“亮開了嗓子”在幹什麼呢?
(2)、引導學生看看圖,小朋友還玩些什麼?
(3)用上“有的”來說說笑朋友還玩了些什麼。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盡情歡笑,大家(引讀):奔跑追逐,笑著喊著,多開心哪!
4、那就讓我們開開心心的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了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秋遊,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麗,大家玩得也很開心。讓我們再一起把課文美美的讀一讀好嗎?
四、作業
1、有感情的背誦課文
2、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
板書: 天空 美
秋遊 田野 開心
遊玩 樂
語文教案 篇2
課前準備:
1、欣賞早春的景色。找一找,畫一畫。
2、準備一些小燕子、蝴蝶、蜜蜂、小草、月季花等剪紙,作為獎品。
教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說話提示)
二、指導看圖。
1、 指導有順序的欣賞。
出示:欣賞順序:從上到下
(注拼音)從遠到近
2、 說話練習。
A、上面(空中)有些什麼春天的景物?
根據學生回答,在圖中貼上
lántiān báiyún yànzi
藍天 白雲 燕子
(1)誰來用“藍天、白雲”說一句話?
說得美一些。
(2)誰能用“小燕子”說一句話?
說得有趣一些。
(3)誰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B、下面的景物我們可以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來找一找。(方法同上)
gāoshān màimiáo xiǎocǎo chūnsǔn
高山 麥苗 小草 春筍
liǔshù táohuā háizi
柳樹 桃花 孩子
逐一說好每一種景物。
C、指導將整個內容連起來說話。(開頭句:春天美極了!結束句:我愛春天!)
三、遊戲:《春遊》。
1、 出示路線圖:渡“春之河”、穿“成語林”、爬“標點坡”、進“故事亭”,去欣賞美麗的春天。
2、 渡“春之河”:律動《小雨沙沙》
3、 穿“成語林”:(摘寫有成語的樹葉)
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華秋實 春風化雨 春風滿面 春寒料峭
4、 爬“標點坡”:
學生脫去了厚厚的冬衣快樂地在草地上跑來跑去笑著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5、進“古詩亭”:吟誦有關春天的古詩。
四、作業:
把找到的春天畫下來,並按一定順序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 能表達清楚、思路清晰、內容詳實地介紹鄉村生活或景物
2. 能將自己的收穫寫成文,內容表達清楚,能運用積累的優美詞句
3. 學會寫擬人句,體會擬人句的特點
4. 能背誦6句和鄉村景物、生活有關的詩句
5. 充分準備展示資料,大膽展示
二、教學重難點
目標2.3
三、教學過程
● 口語交際習作
1.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對鄉村生活和田園景物有了更多的瞭解和感受,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學習的收穫。
2. 在四人小組裡交流自己的感受、體驗。
3. 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彙報,可展示自己蒐集到的圖片和資料
4. 評一評誰的收穫大、感受深
5. 我們聽了同學的彙報,自己也有很深的體會,把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寫下來,可以寫自己的經歷、聽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體會
6. 寫完後認真讀一讀,改一改
● 我的發現
1. 自己輕聲讀一讀句子,仔細看看句子中帶點的部分,思考:你有什麼發現?
2. 生彙報
3. 全班齊讀,再次感受
4. 你能仿寫出這樣的句子嗎?
● 日積月累
1. 自讀,想一想,這組詩句和什麼有關?(都是和鄉村田園生活有關的)
2. 師指導讀準字音和停頓
3. 有感情地朗讀
4. 試著背一背
5. 比一比誰在短時間內記得又多又好
● 展示臺
可結合口語交際,展示小組合作和單獨完成的成果。如:“農村風光”圖片展、講一個農村兒童生活的故事、描寫鄉村景色的小詩等。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體會詞語的不同感情色彩,按照不同感情色彩給詞語分類。
2.瞭解兩種批註方式,學習做讀書筆記3.開展祖國在我心中主題活動,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4.練習說明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課時:
4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體會詞語的不同感情色彩,按照不同感情色彩給詞語分類。
2.瞭解兩種批註方式,學習做讀書筆記
二、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兩種批註方式,學習做讀書筆記
三、教學過程:
1.匯入;同學們,今天又到了遊覽語文百花園的時候了,我們快看看,這座百花園裡都有哪些迷人景色,讓我們欣賞?請你瀏覽一下,看看你能提取哪些資訊?
2.新課:
(1)瞭解詞語具有感情色彩:
①讀詞語,思考每組的兩個詞語感情色彩有什麼不同?你有什麼發現?
②你能讀讀下面的詞語,給詞語分類嗎?
褒義:真誠善良視死如歸心急火燎
貶義:兇殘虛偽暴跳如雷貪生怕死
拓展:
A除了以上這些詞語,你還能寫出幾個褒義詞、貶義詞嗎?
B除了褒義詞、貶義詞以外,還有一些介於中間的詞語,叫中性詞。你能舉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2)學習寫讀書筆記
①閱讀125127頁內容,你學懂了什麼?
②彙報交流:
A閱讀寧寧和丫丫對話,你讀懂了什麼?
認識兩種批註方式:眉批是寫在文章上方的空白處,旁批是把自己思考或體會寫在文章旁邊的空白處。做批註好處:對理解文章內容、學習語言表達都有益處。B閱讀閱讀平臺
先自己把故事讀一讀,想一想有什麼感受。
再看一看別人的批註,對照一下自己的認識
最後,另選幾處有感觸的地方,嘗試進行眉批及旁批。C拓展:D閱讀一篇短文,交流自己的批註。
獨立閱讀,寫批註小組交流,相互學習
(3)積少成多
背誦《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作業:閱讀一篇短文,做學習筆記。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2.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讀了本單元的課文,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愛國志士們的情懷,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使我們也想說些什麼。經過這麼長的準備時間,大家分小組蒐集了資料、寫稿、進行了演練,今天我們就彙報。
(二)新課:
1.提出要求:
演講者: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氣、語調、手勢和演講內容協調。朗讀時,注意讀出作品的情感與語調。
聽眾:認真聽,聽後進行評議,以紅花的形式給出評議。評出本班此次演講活動的優勝者。
2.演講、評議
①抽籤。②按照抽籤順序進行演講。③群眾評委評議:
演講題目內容形式
觀點條理感染力新穎情感表演輔助手段3.評出本次活動的優勝者。
4.活動總結作業:寫一份活動總結,簡要回顧本次活動的過程,寫出大家的收穫與感受,還可以寫一寫以後開展活動的想法。字數不少於400字。
第三課時(作文指導課)
一、教學目標:
1.指導選材
2.練習說明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點:怎樣寫具體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
同學們,上星期老師佈置一個任務,請同學們找出自己認為最好的繪畫作品或攝影作品拿來,進行展示。今天,我們把大家拿來的作品彙集在一起,開展一個繪畫、攝影作品展覽,同學們要仔細觀察、欣賞,選出最能打動你的作品,並試著把它介紹出來,誰介紹的好,誰就被評為最有品位的觀眾。
(二)新課:
1.指導選材
①提問:要想成為最有品位的觀眾,我們首先要做什麼?
②引導學生認識到選材的重要。
請23位同學展示自己選好的作品,並說說為什麼喜歡它?相機指導:
③大家嘗試用發現的眼光重新欣賞自己中意作品的特點。2.指導怎樣介紹①明確本次作文要求要想介紹得好,哪位同學能說說,你認為在介紹過程中應注意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
按照一定順序介紹。(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中間到兩邊等)
介紹得要具體。
要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教師隨機板書以上要求
②明確重點要求:你認為這些中哪一項任務最難完成?(內容具體)同學們討論一下,怎樣做到具體?
重點指點:要想說具體,就要認真觀察圖上人物動作、神態,加自己的想象,他在什麼情況下做的動作,他說了什麼?
讓這位同學在大家幫助之後,再次介紹這幅畫。
總結學法:剛才,我們用什麼方法把這幅畫的內容說具體?
引導學生總結:細緻觀察,展開想象,想像合理。展開想象,再自己介紹這張畫或照片,看誰說的生動、具體。把說的內容動筆寫下來。題目自擬。作業:完成本次作文。板書設計:寫一幅繪畫、攝影作品
1.按照一定順序介紹。(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中間到兩邊等)
2.內容具體。(細緻觀察,展開想象,想像合理)
3.感受真實。
第四課時(作文評改)
一、教學目標:
1.充分肯定學生的習作,採用多種方式給予賞識,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2.在習作評價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尊重富有個性和創意的表達。
3.培養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透過互相賞識,讓學生明白怎樣才能把內容寫清楚、寫具體,以及如何寫出成功後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發興趣
(二)新課:
1.明要求回顧本次習作要求。
2.展示賞析
(1)精彩題目展示。出示學生的習作題目,請大聲讀讀題目。
(2)精彩內容展示。
①小組賞析。請同學先在小組裡讀讀自己文章中最滿意的片段,再推薦出一個最優秀的片段,讓全班同學互相欣賞一下。
②集體交流。
請各組推薦出的小作者有感情地朗讀片段。要說說推薦的理由,並演示,劃出精彩的地方。
欣賞一二篇完整的文章,請同學們談談聽後的感受。
3.修改完善上面這些同學已經獲得最有品位的觀眾稱號,其他同學想不想當?好文是改出來的。
①示範評改
出示一個片斷,師生共同修改。
②自主修改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教養
①、學習本課生字詞,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②、按遊覽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內容。
③、歸納中心思想,練習按文章敘述的方法給課文列提綱。
④、透過學習語言文字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教育
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3、發展
學生的觀察力、綜合概括能力、背誦能力等。
二、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2、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作者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的。
三、課前準備:生字詞卡片、幻燈片、幻燈機、錄影帶、錄影機等。
四、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學會生字詞,通讀課文。
2、理清課文的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3、教學課文一、二、三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匯入課題,板書題目。
齊讀題目,指導理解“記”的意思。
二、通讀課文,說說課文大概寫了什麼。
三、檢查預習情況,指導讀準生字詞。
四、理清條理,給課文分段。
1、問:按遊覽的順序,課文可以分幾段?怎樣分?
2、檢查分段情況,指導分段。
五、再讀全文,說說作者遊覽了哪些地方?遊覽的路線是怎樣的?
板書:金華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六、講讀課文一至三段。
1、作者出了金華城,去雙龍洞的路上看到了什麼?默讀課文說
說。(映山紅)(油桐)、(沙土)、(新綠)、(溪流)。
2、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給作者的感受怎樣?(板書:一片明豔)
3、觀看錄相,親自感受。你覺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導感情朗讀。
4、作者還聽到了什麼?溪聲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會有時而窄,時而寬,時而緩,時而急的變化?觀看錄相,然後說說。
5、作者為什麼要寫路上看到的景色?這溪流和雙龍洞有什麼關係?
6、作者先遊覽了洞口,你覺得洞口有什麼特點?(板書:突兀森鬱)理解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7、外洞又有什麼特點?讀讀文中的句子,仔細體會,然後說說。
8、觀看錄相,親自感受。感情朗讀寫洞口和外洞的語句。
9、有感情朗讀一至三段。
10、小結:這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的一、二、三段,瞭解了作者的遊覽順序,跟作者一起遊覽了路上和洞口、外洞的景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講讀課文四、五、六段,瞭解雙龍洞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1、上一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弄清了作者的遊覽順序,瞭解了作者先寫了路上的景色和洞口、外洞是怎樣的等內容。
2、誰還記得作者的遊覽路線是怎樣的嗎?外洞、洞口各有什麼特點?(結合板書:引導學生說,先指名說,再各自練說)
3、沿途的景色如此迷人,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讓我們和作者一道去玩賞、領略,好嗎?
4、過渡:從外洞到內洞要經過一段路,這就是孔隙,那麼什麼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導學生理解“孔隙”)
二、教學第四段。
1、這孔隙有什麼特點?請同學默讀第四段,邊讀邊想。
2、讀後問:
①作者用什麼方法透過孔隙?(小船)這樣小的小船透過孔隙說
明瞭孔隙有什麼特點?(孔隙窄 板書:窄)
②人臥在船上後那個樣子是怎樣的?用“--”劃出有關的句子,
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人要這樣貼著船才能透過孔隙又說明了孔隙有什麼特點?(孔隙矮 板書: 矮)
③那麼,坐小船經過孔隙時的感覺是怎樣的?用“~~”劃出有關的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擠壓過來。”一句,自由朗讀, 讀後問:“擠壓”是什麼意思?(擠過來,壓下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從這又說明了孔隙還有一個什麼特點?(孔隙險 板:險)
3、小結:從這一段的理解可以知道孔隙的特點是......(指著板書理解)
4、設計引讀: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體會孔隙的特點。(按課文寫孔隙特點的內容設計)
5、下面我們再來欣賞錄相,親自看看孔隙是怎樣的和人怎樣進出孔隙。
6、作者就是這樣先寫出孔隙的窄,再寫孔隙的矮,最後寫孔隙的險的特點的。試按這樣的條理練習背誦這一段,先自由練背,再指名試背,互相背。
三、教學第五、六段。
1、過渡:經過孔隙就進入了內洞,內洞又有什麼特點呢?
2、默讀第五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麼?
3、指導理解每句話講了什麼,並結合理解“變化多端”、“顏色各異”等詞,理解“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一句,概括出內洞的特點。(板書:黑、奇、大)
4、內洞確實很黑、很奇、很大,觀看錄相,欣賞體會。
5、下面請同學再仔細朗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內洞的?
6、讀到這裡,你知道雙龍洞名的來歷嗎?哪個句子講明瞭?指名讀出有關句子,再相機點題。
四、作者游完了內洞,又排隊出了洞,你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有關句子來說說怎樣出洞的嗎?出示幻燈,學生先說,再指名說。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裡, ,出了洞。
五、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四、五、六段,跟著作者遊覽了孔隙和內洞,瞭解了孔隙和內洞的特點,那上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感受?(時間允許,再自由朗讀四、五、六段,欣賞體會。)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2、歸納段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概括中心思想,指導給課文列寫提綱。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指名說說每一段講了什麼?
二、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從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反映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讚美雙龍洞的美麗奇特,體現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板書:可愛河山 美麗奇特 指導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三、指導給課文列提綱。
語文教案 篇6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詩中所說的“海”是什麼呢?詩人說,“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就是說,“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山那邊是海,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無數座山。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無數座山,那就更要歷盡艱險。這就是說,理想的實現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
一方面因為渴望早日實現理想,一方面因為對實現理想的艱鉅性估計不足,以為爬上一座山就能看見大海,就能達到理想境界,可事實並非如此,就不免失望、沮喪。
“小時候,我常伏在視窗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神往山那邊的新天地,是童年的遐想。“媽媽給我說過:海/哦,山那邊是海嗎?”這就是說,媽媽指點了理想,喚起了我的想望,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海,一旦望不見海,望見的依然是山,於是大失所望。
長大了,詩人領悟了,媽媽所說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海很遙遠,但是並非虛無縹緲。理想和信念,使人不畏長途跋涉,“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詩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把自己的堅定信念,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表達了一個哲理。詩人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鬥,意象壯闊,意蘊豐富。一個“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由一個意境翻出一個新的意境,詩意在跌宕中推進,感情也波瀾起伏,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二、問題研究
1、為什麼說是“隱秘的想望”?
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了望見大海,這個想望並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隱秘”。
2、為什麼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這是擬人手法。“我”爬上山頂,滿以為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著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著臉在那裡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麼意思?
“我”原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
4、“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麼?為什麼說是“飄來的”?
比喻一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媽媽是由我的痴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這話也並非確指理想,所以說是飄來的。
5、“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麼意思呢?
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盪,鼓舞著“我”不懈地奮鬥,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枯乾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6、“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先要想為什麼“照亮”,可以想見這“全新的世界”是光輝燦爛的。再想照亮前後的心情,能體會到那一種驚喜,理想境界的實現使人興奮、驚喜。
練習說明
一朗讀全詩,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詩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還有深層含義,探究一下,詩中的“海”與“山”,蘊含著什麼意思?
本題從朗讀與把握總體形象入手,感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體會詩歌的形象性,懂得欣賞詩歌要領會藝術形象所蘊含的意味。
探究“山”所蘊含的'意思,要聯想到爬山是怎樣吃力,還要考慮到山是一座座山,無數座山。
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艱難險阻。全詩表達了這樣的思想感情:要達到理想境界,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惟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二聯絡上下文,品味下邊詩句中加下劃線的詞語(括號裡的問題可做參考)。
1、我常伏在視窗痴想
(這個詞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2、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這是寫山的顏色嗎?)
3、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山頂”的誘惑力在哪裡?)
4、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
(“枯乾”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本題根據詩歌語言凝練的特點,引導學生探究關鍵詞語所蘊含的意義。這種品味,有一定難度,但是品味得好,又很有興味,能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欣賞詩歌和其他文學作品的能力,教師應視情況幫助學生探究。
1、“痴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裡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願困居於狹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鐵青著臉”,是“我”心情沮喪時的主觀感覺。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望見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喪極了,好像山在那裡責備我痴心妄想,臉色鐵青。
3、因為總以為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
4、“枯乾”形容對理想的渴望。
三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提示:這個大海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既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既可以是寧靜的,也可以是狂暴的;既可以是開朗的,也可以是陰鬱的……
本題是結合課文的練筆。“提示”表明“大海”不一定象徵理想,這樣就拓寬了思路。最容易寫的還是第一次到海濱旅遊,可以寫對大海的嚮往,到海濱終於見到大海的心情,寫大海無比壯闊的美,等等。
教學建議
一、加強朗讀訓練。
探究前宜安排朗讀,以瞭解學生的朗讀能力、感知能力。探究過程中宜安排片段朗讀,作為探究的重要手段。探究後宜安排朗讀,提高表情朗讀的水平。
二、抓住探究的關鍵。
關鍵是“海”與“山”的象徵意義,特別是“無數座山”的象徵意義。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無數座山”的象徵意義。人們對實現理想境界的長期性和艱鉅性,起初往往估計不足,一旦達不到預期目的,就大為失望。這種情況還可能反覆多次。隨著認識不斷深化,才能對長期性和艱苦性有比較充分的認識。詩人告誡人們,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為多次奮鬥不能達到目的就灰心喪氣。探究到這層精義,就會喜歡這首詩,覺得最後一節詩簡直是人生格言。
三、開創研究性學習新風。
本課是七~九年級階段語文學習的第一課,貫徹“課程標準”精神要有個好的開頭。要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教師要引而不發,路讓學生自己走,教師起引路、扶助、鼓勵作用,一開頭養成好習慣,開創研究性學習的局面,今後就比較好辦。
四、重視“讀一讀,寫一寫”。
“讀一讀,寫一寫”,是識字和寫字,讀音要準確,寫字要規範,還要練習書法。“讀一讀,寫一寫”,又是語言材料的積累,可以不斷豐富語言。詞語只有爛熟於心,才能在自己的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中運用自如。孤零零一個詞,不容易記,用法也吃不準,最好識記所在的短語短句,例如,“海在喧騰”就容易記,容易用;不斷擴充套件,不斷變化,可以生成各種句子。如“海在遠方喧騰”“海在遠方為我喧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重視“讀一讀,寫一寫”,才能練好語言基本功。以後各單元都是如此。
五、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1、閱讀文學作品,要培養感受、理想、欣賞和評價的綜合能力,要使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精妙之處,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2、重視朗讀訓練。
3、從第一課開始,著力開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定位於“語文學習的主人”,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引導和組織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
課時安排
1、看導語,默讀課文。
2、讀一讀,寫一寫。
3、朗讀。
語文教案 篇7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同學們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山中訪友》是一篇詞美、句美、景美、情美的佳作。因此教學時以“審美”為切入口,按照美的規律從審美角度進行閱讀設計,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創設審美的閱讀情境,喚起同學們的美感情趣,使同學們獲得美感體驗。在具體的教學中以課文為本,以緊扣品讀字句為前提,領著同學們在誦讀中發現美的朋友,品味美的情感,抒發美的心聲,以此培養同學們的審美想像、審美情感、審美意識,激發同學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一、教學的目標
1、知識目標:
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賞精彩語段,
領會文章第二人稱的妙用、擬人手法的運用。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鑑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情感目標:
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的重點
欣賞品味文章的語言,在欣賞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教學的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細膩的描寫),學習運用。
四、教學的方法
情境教學法、導讀法、點撥法
五、教學的步驟
一、走近山中:
1、匯入新課:
有人說,沒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漠。在春光明媚,草長鶯飛,百花爭豔的時節出去踏青訪友,更有一番好心情,有時還會留下一個好記憶。因此,我特地為大家請來一位導遊,他是李漢榮作家。(課件顯示作者姓名)今天,李導滿懷好心情帶我們到“山中訪友”。(課件顯示課題)
2、播放課件《山中訪友》,同學們觀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幫助同學們走進文中所描繪的畫面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為下環節與文字交流打下基礎。)
二、走進山中: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課件顯示問題)
(1)作者滿懷好心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是誰?(同學們答,師板書: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雲、懸崖、瀑布、雲雀、落葉、老柏樹、歸鳥等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抓住作者所描寫的景點,理清思路。)
(2)這些“朋友”我們平時也常常見到,我們通常稱之為什麼?(景物)
文章寫的是作者“山中觀景”的過程,為什麼要以“山中訪友”為題呢?
這兩個標題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區別?用心體會,認真思考。
(3)同學們暢談看法。
(4)教師小結:用朋友稱呼山中的景物,表現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愛、與它們的親近,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把景物寫活了、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設計意圖:是引導同學們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寫作技巧。)
2、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讀一讀,並說一說喜歡的理由。
(1)作者喜愛、親近大自然的感情還可以從哪些詞語、句子中感受出來?
(2)作者是“訪友”而非“觀景”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進一步感受出來?
(設計意圖:此環節意在讓同學們於誦讀中,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並培養同學們良好的語感。)
同學們可能找到的好詞好句有:
(1)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
(由第三人稱變為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好象面對面地與老橋交談、傾訴,使得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更親切、更自然、更強烈。)
(2)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彼岸,你把滾滾流水送向遠方,你躬著腰,俯身吻著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
(“躬、俯”二字用得好,擬人手法,既抓住古橋形狀的特點,又寫出古橋鞠躬盡瘁為人類服務的奉獻精神。)
(3)走進樹林,鳥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擬人,“喚”和“交換眼神”,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感覺特別的親切。)
(設計意圖:在同學們列舉句子時進行引導,讓同學們對一些有特點的句子進行分析、感悟、閱讀理解並透過朗讀加深體會。)
3、欣賞品味,領悟感受
在作者的筆下,各種各樣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們自己的生命,在朗讀中,哪一樣景物深深地打動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麼?(靜心默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文中動人的畫面,並且給畫面配上色彩和聲音,讓畫面在腦中動起來;也可以聯想生活中或者書中,影視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詩情畫意的畫面,好,請進入角色。找出自己最喜歡、最令自己感動的景物,欣賞領略語言之美、景物的形象之美。)
(1)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自己喜歡的景物的語句。
(2)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麼? 我希望自己成為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透過同學們的表述,反映他們對於課文語言的理解和領會,同時也是一種創造性的表達。在同學們描述的過程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句話,著重朗讀,深入體會,再朗讀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同學們對於重要詞語、關鍵語句的理解)
(3)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為作者所讚揚的、被我們所喜愛所肯定的景物都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一種為我們所熟悉的,在我們身邊存在著的可貴的品質,有哪些呢?(無私奉獻、自我犧牲、清澈純潔、充滿智慧……)——正是由於大自然中的景物能給人以真的感悟、美的享受、善的啟迪,所以才讓我們這樣流連忘返吧。
(設計意圖:對同學們進行思想情感教育和薰陶。使他們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指導同學們朗讀美句佳段。
5、聯想創作: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在我們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近。在作者的親切的呼喚聲中,在作者熱情的讚美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回應呢,試著猜想一下它們的內心世界,試著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回應的話吧。
要求:①同桌兩位同學互相配合,一位同學讀原文,一位同學進行相應的想象,然後互換角色,再試一次。
②要儘量地喚起自己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自然景物的特點。
③要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人稱的變化,恰當地選用詞語,儘量做到語言生動形象。
(1)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關練習。。
(2)全班交流,教師和同學及時予以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設計意圖:小組中的交流與合作,這個過程體現了對同學們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關注,愛護同學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同學們的主動意識。)
例句:你好,德高望重的古橋爺爺!,你無怨無悔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抬頭望你,我就想起長征途中的老班長和捨己為人的老支書。
古橋爺爺:你好,我矗立在這裡,看風雲變幻,看人世滄桑,深感時光易逝,幾百年,幾千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孩子,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啊。
(設計意圖:在感受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同時也是對知識方法的一種靈活的運用,在這個過程中使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高)
三、走出山中
李作家把去訪友時的“好心情”帶回了家。為答謝山中好友,他準備舉辦一個朋友聯歡會。為此,他特邀記者參加並準備會前接受採訪。如果你是記者,你有什麼問題想採訪李作家?(教師扮演李作家,同學們扮演記者開展采訪活動)
(設計意圖:一是教師因勢利導,適當滲透思想教育---要熱愛大自然,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二是活動中培養、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綜合能力。)
四、總結
透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也好像和作者一起經歷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我們以許多啟迪,我們可以盡情地去親近大自然,放鬆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應該愛護大自然。
五、佈置作業
仿寫片斷《秋日的山中訪友》
板書設計
山中觀景(事)
山中訪友 擬人手法
熱愛自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