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期末考複習計劃
篇一: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期末複習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近來較浮躁。大部分學生學習需督促,習慣不太好,學習也不太自覺。學習沒有計劃,沒有目標,隨波逐流。基本上要老師親力引導,明確學習任務,再大力檢查督促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由於課程較多,時間較緊,學生基礎不太紮實,生字詞不過關,積累也較少,訓練量,訓練的題型也較少。由於剛正式進行閱讀和習作的訓練,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成就感,還存在畏懼的心理,學生在閱讀量及閱讀、寫作能力上都顯示薄弱,甚至有看不懂題意,考試作文不下筆的現象。且後進生較多,學生之間的差距較大,班級之間的差距也較大。
二、複習內容及目標:
目標:鞏固強化、查漏補缺,提高班級,年級的整體水平
內容:
(積累)
1、正確認讀、聽寫本冊中300個生字。
2、語文園地中的讀讀背背、讀讀記記、我的發現。
3、課文中的四個字的詞語。
4、古詩默寫
(閱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優美語段或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中常見的構段方式。學習分析自然段,初步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閱讀內容,想象文字所描繪的情境,知道閱讀內容的大意。 (習作)
1、學會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做到文通句順。
2、能夠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3、能用課文中出現的構段方式來寫作。
(如:圍繞中心句寫一段通順的話;在對話片斷描寫中提示語運用要貼切??)
4、能編寫有意義的童話故事。
三、複習重點、難點:
重點:生字詞、古詩、讀讀背背、讀讀記記及課文理解,重點段落的分析。 難點:閱讀、作文
四、複習措施
1、“趣”中複習,“樂”中複習
組織形式與複習形式多樣化,注重激勵,提高學生的興趣。
2、知識歸類,形成體系
對複習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形成比較科學的、易於複習的體系,在40分鐘要質量。
3、注重基礎
對於基礎知識,要讓每一位學生掌握好,要爭取在基礎知識上不丟分,不失分。
4、精講精練
訓練題要精選、題型要廣,注意學生自主練習與統一講授相結合。
5、迎試方法訓練
在平時加強對學生一些應試方法的訓練,如審題、讀題、檢查等等。
6、因人施教
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方法,優生要強化訓練,中等生要培優,學困生要進行個別輔導。
五、複習時間安排
第18周: 第一組 多音字
第二組 近反義詞
第三組 詞義 標點
第19周: 第四組 句型
第五組 閱讀
第六組 作文
第20周: 第七、八組
第21周星期一:考試講評
篇二:三年級上冊語文複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1、透過複習旨在考察檢測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歸納,舉一反
二、觸類旁通。
2、本著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讓學生透過複習綜合提高認知水平、理解能力。
三、複習要點:
1、全面把握本冊要寫的300個字,要求會認的200個字,並能用這些字組詞、寫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優美詞語、句段。
3、結合《語文園地》中的思維訓練,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和擴散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4、總結延伸閱讀和習作的練習方法,培養學生閱讀和習作的能力。
四、複習形式:
以單元複習為主,歸類複習為輔,以過關的形式展開復習,滲透學生思維訓練,不讓學生硬性抄寫和機械記憶,培養學生複習的興趣,讓學生比較輕鬆地度過複習階段。
五、時間安排:
12月28日——1月8日 (共9天)分單元複習
1月11日——1月15日(共5天)歸類複習
1月18日 ——1月25日 (共6天)綜合複習
六、複習方法和步驟:
(一)單元複習:按照課文編排的順序,逐組課文進行 複習,力求做到:
1、對課文內容簡單講解和梳理,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2、對課文中的重點文段細緻分析,把平時所做的試題中 的閱讀材料找出來讓學生看一遍,互相提出問題,然後教師提問,學生搶答。
3、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或語段,並幫助學生理解分析意思,讓學生學會把這些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4、要讓學生知道一些課文的結構,如:總分總結構等
(二)歸類複習: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三個部分。
1、基礎知識:
1)漢語拼音:著重複習讀拼音寫詞語。(參見書後生字表 一、二部分);多單字的運用。
2)漢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形近字、同音字的`組詞(辨認、換偏旁、改正錯別字);查字典的複習,判斷字義。
3)詞語:ABB式、AABB式、ABAC式、AABC式詞語的積累;四字詞語的理解及運用;近義詞和反義詞;給詞語分類;選詞填空。
4)句子:瞭解基本句式,照樣子寫句子(句式改變、把字句、被字句、換種說法);造句(好詞、關聯詞);修改病句(成分殘缺、意思重複、矛盾);擴句。
5)標點符號:逗號、句號、感嘆句、問號、冒句、雙引 號的用法。
2、閱讀: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
重點講方法,學會自己分析短文,學會從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閱讀問題,培養認真讀題、認真思考的習慣。鍛鍊學生初步總結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話總結短文內容,寫出自己的感受或收穫。
A. 分層、歸納層意,主要內容。
B. 分段。
C. 畫出重點句、總起句。
D.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E. 照樣子寫詞語。(AABB、ABB、ABAC)F. 在( )裡填上合適的詞。
G. 在文中填寫出適當的話。
H. 畫出有關的句子。(比喻、擬人等)
I. 劃出文中不正確的字或詞語。
J. 從文中找出近義詞或反義詞。
K. 造句。
L. 閱讀短文,找出有關的詞語。
M.抄寫句子。
N. 回答問題。
3、寫作:寫人、記事(活動)、寫景作文為主線,一定要求學生認真閱讀習作的要求和所有提示
4、其它複習內容:
A. 古詩默寫。
B. 按原文填空。11、秋天的雨 13、花鐘 19、趙州橋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23、美麗的小興安嶺
(三)綜合複習
本階段以練習為主,透過以上的複習和反饋,已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了基本的瞭解,針對學生易錯的題目進行練習,做一些試題,教師進行講評,做到舉一反三,讓學生比較紮實地掌握各個型別的知識。
七、複習措施:
1、“趣”中複習,“樂”中複習
組織形式與複習形式多樣化,注重激勵,提高學生的興趣。
2、知識歸類,形成體系
對複習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形成比較科學的、易於複習的體系,在40分鐘要質量。
3、注重基礎
對於基礎知識,要讓每一位學生掌握好,要爭取在基礎知識上不丟分,不失分。
4、精講精練
訓練題要精選、題型要廣,注意學生自主練習與統一講授相結合。
5、迎試方法訓練
在平時加強對學生一些應試方法的訓練,如審題、讀題、檢查等等。
6、因人施教
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方法,優生要強化訓練,中等生要培優,學困生要進行個別輔導。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複習計劃
一、複習目標
1、透過複習,進一步突破教材重難點,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難點知識進行梳理歸類,透過教規矩和方法,培養學生自己複習的能力和主動複習的良好習慣。
3、對教學中學生掌握不好的知識進行查缺補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新學知識。
4、講練結合、精講精練,輕負擔、高質量。注重能力培養,使學生喜歡學語文、會學語文。
5、面向全體、不適時機對學生進行培優補差,使優生更優,差生有較大進步。 複習內容:
1、學會200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並能正確書寫,會認300個生字。
2、能聯絡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或段落。
4、能理解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講清課文的主要內容。
5、能背誦或默寫所學的古詩以及課外自學的古詩。
6、能掌握《讀讀背背》裡的成語、名言警句,以及課外的有關知識。
7、能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課外讀物,瞭解主要內容,能按要求答題。
8、能聽懂程度適合的短文,並按要求答題。
9、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說一段話,能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0、留心周圍事物,初步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做到語句完整通順、感情真實、學會使用標點符號。
二、複習要點
1、全面掌握本冊要求會寫的300字和要求會認的200字,並能用這些字組詞,寫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 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3、結合《語文園地》中出現的思維訓練,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擴散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4、總結延伸閱讀和習作的練習方法,培養學生閱讀和習作的能力。
三、複習形式
以單元複習為主,歸類複習為輔,滲透學生的思維訓練。不讓學生硬性抄寫和機械記憶,培養學生複習的興趣。讓學生比較輕鬆的度過複習階段。
四、複習方法、步驟
(一)單元複習,按照課本編排的順序,逐組課文地進行復習。採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復習,最重要的是要善於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不僅要明確編者選編這一組課文的意圖,而且要找出每篇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在單元複習階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復習;
1、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講授梳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2、對課文中的重點文段進行細緻的分析,把平時所做的試題中有關閱讀材料找出來,先讓學生看一遍,互相提問,然後教師提問,學生搶答。
3、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並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意思,讓學生學會把這些詞句運用到自己的文段裡。
4、要讓學生知道一些課文的結構
(二)歸類複習
從大的方面分,可以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等三部分。
1、 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認讀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的音節;能正確地書寫大小寫字母;能正確地拼讀音節。要著重複習讀拼音,寫詞語和句子。讀拼音,寫詞語、句子的關鍵,是拼讀後,要先想出語義,然後正確地寫出有關的漢字。2、 漢字
新《課程標準》對識字和寫字教學都十分重視。本冊要“認識常用漢字500個,其中300個左右會寫”。所謂認識,就是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並能正確地書寫。文中出現了很多形近字,同音字,關鍵要讓學生理解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們的用法。另外,還有一些多音字。
2、 詞語
詞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掌握的詞語越多,閱讀的速度就快,表達的意思就越正確。要求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頭和書面中正確地運用。要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的。要注意積累詞彙。新《課程標準》和教材中,對詞語的積累非常重視。要求學生積累的詞彙,主要是指在課文中所
學到的詞語。本冊有很多四字詞語,如:戀戀不捨,左顧右盼等,可對這些詞語進行分類,幫助學生記憶,讓學生理解意思,並能用這些詞語寫句子。
3、 句子
一個句子能清楚地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要求學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要找出課文中的例子讓學生學習,並模仿這些句子自己寫出一些來。
認識句子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知道把什麼比作什麼。要能恰當地運用比喻,把話寫得生動一點。如課文《翠鳥》等課文中都有優美的比喻句,從文中找出比喻句,讓學生總結比喻句的特徵,並學會自己寫一些簡單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關聯詞,如:因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麼……等,並掌握這些關聯詞的作用及用法,能夠把它們正確地運用到句子裡,使語言更加嚴謹。
要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殘缺、前後重複和矛盾等。複習時,要安排修改一段話的練習(標點、字、詞、句等)。
擴句,是在句子中新增恰當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
4、 標點符號
能正確地運用句號、逗號、冒號、問號、感嘆號、雙引號,認識書名號等數書中出現的標點符號。
閱讀
閱讀可分為課內和課外兩方面。課內在單元複習時已講過,現針對課外閱讀進行復習。
閱讀分析在課改試卷中佔有較大的比分,因此對這部分要重點講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短文。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從文中找出句子回答問題,這要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和認真思考的態度;
另外,還要鍛鍊學生初步的總結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話來總結短文的內容,並能說說自己的收穫。
習作
從習作的形式來看,有記實性的習作,寫自己平時所見、所聞和所想;有想像性的習作,包括看圖作文、續寫等。從習作的內容來看,有寫人、記事(記敘一次活動)、有寫景。從習作的命題形式來看,主要有三種:全命題、半命題、自由命題。不管哪一種命題形式,習作的內容都有一些具體的要求。一定要求學生認
真地閱讀習作的題目和習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冊的習作訓練展開復習,讓學生積累各種作文體裁的精彩段落和語句,並教會他們如何運用這些語句。
(三)綜合複習
本階段以練習為主,透過以上的複習和反饋,已基本瞭解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針對學生易錯的題目進行練習。做一些試題,教師認真評講,要重視講評的作用,不能就題論題,要舉一反三,展開來講,讓學生比較紮實的掌握各個型別的知識。
四、時間安排
6月5日——17日:分單元複習
6月20日——6月25日:歸類複習
6月28日——7月2日:綜合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