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學習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範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外出學習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範文1
師生互動,現場答疑,活動會場氣氛熱烈,洋溢著濃厚的學習氛圍,讓人受益匪淺。經過學習為我以後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點雲撥霧的作用。下頭就總結下我的感受體會:
一、課堂必須調動學生進取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想每個教師都想把這點做好,只是在實行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自我的意願,這就要求我們備課的時候要充分研究學生的具體情景。上課的教師能注重學生本事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每堂課的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激起了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尤其是來本市的x教師的課,他能夠充分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徵,有效調動學生的進取性,讓我們受益匪淺。另外學生進取性調動起來以後,怎樣堅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的要求清楚明確,難易適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在課堂上,僅有學生清楚的明白自我應當幹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進取性。
二、課堂活動的形式與教學資料密切相關,活動要為資料服務
新課程標準倡導經過表演、唱歌、遊戲、競賽和故事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初步用語文知識進行聽、說、讀和寫的本事。任何活動的設計都應是圍繞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而不是講究形式。
三、課堂活動的設計必須面向全體的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任務可參與
課程標準提出,課程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的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都能得到發展。可是每個學生在學習上所表現出的興趣、天分和本事以及學習方法都是不一樣的,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是不一樣,在學習本事上的體現也不一樣。
四、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突出真實化,生活化
課程標準提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資料和方式儘量真實;並進取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和聯絡,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所以,教師們儘量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撞擊出學生靈感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發展。把活動的設計拉進了學生的生活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就會持久。
經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我的不足。同時對自我的教學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我的課堂更完美?怎樣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語文課?怎樣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本事?相信經過今後的不斷努力,我們必須能拉近與這些優秀名師的距離,不斷提高!
在各位名家的點評講解中,沒有難懂生澀的理論,沒有華麗繁複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實的語言,最容易讓我們理解的方式向我們傳達了最直接的資訊,讓我們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讓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少走彎路,更易於把握住知識的要點。聽課學習中,除去對知識的學習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我的教學,反思自我的課堂,反思自我的專業成長。我想這次學習引發的反思能成為我不斷前進的動力,能成為成功的敲門石,能成為我堅定航向的指路標。僅有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成自我前進的內驅力,我才會在教學中有所成。
回首聽課的資料,他們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對教材的分析,同時也展現了他們的人格魅力。如果沒有苦和累的磨礪,怎會有這麼奪目的表現呢!成果的背後更承載著她們的努力與收穫。現實是殘酷的,適者生存。現今的教育模式早已不是一本教科書、一根粉筆、一個教杆就能存活的課堂模式了。多媒體教學也早已代替了單一、古板、老舊的老式的上課體系。而她們卻能提前躍出“龍門”,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及方法。
外出學習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範文2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進步,我們的教育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20xx年x月,教育局組織我們去xx、xx、xx三地進行教育考察學習。三天行程,五處學校,來去匆匆,卻收穫頗豐。
先進的教育理念,絢美的校園文化,精彩的課堂教學,豐碩的教育成果,無不令人深深折服,陶醉其中。
一、主題課程,培養能力,釋放個性
學習第一站——xx北海學校,為我們呈現的是很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教學。這是一堂學習成果彙報課,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對中外傳統節日習俗進行調查、研究後,把小組的研究成果用各種形式表演彙報給大家,或以文字、圖片配以解說,或以歌舞、相聲加以呈現,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課堂上,孩子們揮灑自如、表達流暢,表現了非凡的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老師不時點撥、點評,寥寥數語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見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之強。一節課下來,學生們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又收穫了知識。
二、翻轉課堂,一對一教學效果好
暑期培訓讓我們瞭解了翻轉課堂,學會了製作微影片。在xx路小學,我們第一次走進了真正的翻轉課堂。教師將知識點、難點、重點製作成微影片,釋出到網上,學生在家中自主學習。微影片教學,是一對一的教學,學生自己掌握學習速度,可以隨時暫停,可以反覆學習,直到理解為止。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瞭解教學進度,以便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第二天,在課堂上交流,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效果,進行點撥,最後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翻轉課堂,學生可以自己安排學習的時間,微影片的暫停、回放等功能,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增強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學習時間放在課下,課堂上互動交流的時間大大增加,同伴之間的相互幫助和提醒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翻轉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除了要製作好微影片,比影片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課堂上多出來的這些時間。教師要經過精心的準備和細緻的觀察,設計好課堂的對話和討論,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總之,三天的學習,時時見用心,處處有文化,老師們的聰明才智,精心付出,無一不讓我感動,無一不讓我歎服。我會把參觀學習的感悟集於一身,讓心動觸發行動,體驗喚起激情,以身作則,創設幸福環境,讓每一個孩子在科學課堂上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