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拼音教學感悟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有機會站在這個講臺上我感到十分激動和榮幸,雖說從教幾年了,但這是我第一次從事語文教學,由於專業的不同,總感覺比較實用的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只是憑藉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全身心的付出做了我應做的努力。拼音教學的經驗,我更說不上有多少,只是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而已,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學習。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小學拼音教學中的幾點感悟》。
漢語拼音是語文知識學習的起點,是今後學習的基本工具,也是通往博大精深的漢語文化的必經之路。因此,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到底怎樣才能上好拼音呢?在我的課堂上,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第一種 :聲嘶力竭式。我總是要求孩子們大聲讀,誰的聲音響,誰就拿小紅花。其結果是音不一定讀準了,嗓子倒喊破了。第二種:齊聲合唱式。其結果是——聽起來整齊、壯觀,卻容易渾水摸魚。第三種:單線行進式。為學拼音而學拼音,沒有及時發揮出拼音的“柺杖”作用。第四種:機械翻炒式”。 讀讀寫寫,寫寫讀讀,結果是費了時間不說,還倒了孩子們的胃口。
面對這些困惑,我曾經想過放棄,心中充滿了顧慮,整整幾個星期,我不願意進教室,進了教室,一不順心就會不由自主的抱怨。可是當我每一次走進教室,看著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壓力就會油然而生,於是我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和他們一起生活、學習、玩耍。找出閃光點不斷鼓勵他們。在上課前,先摸摸底,把班上的孩子分成三種類型:一是會認會讀、口型正確、發音標準的,就是現成的小老師,能派上大用場;第二種是讀不準音的,發現了及時糾正;第三種一點都不會,這就得耐心細緻的從頭教,熱情幫助,耐心引導。其次就是充分發揮好小老師的作用,利用晨讀,課間,課餘領著大家讀一讀、記一記、寫一寫、拼一拼。第三就是運用“三勤”教學方法,收效十分明顯。
1、頭腦勤。老師要鑽研教材,鑽研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口勤。對待後進生,進行多鼓勵,多指導。
3、手勤。要求孩子們邊讀邊用手書空。
以上是我教學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是我在拼音教學中的幾點感悟。在一次次的教學後,在一次次的檢測中,在新課程的洗禮下,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和我們的學生有共同的收穫,有長足的長進。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我們的愛心、細心、熱心、關心,去換起學生的開心、家長的放心、祖國的振興!
我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