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高中數學作業改革心得

高中數學作業改革心得

高中數學作業改革心得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二十一世紀基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減負,學生的負擔往往以大量的作業練習為主,尤其是數學學科,題海戰術曾經一段時間很盛行。減負不等於不佈置作業,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透過它反饋教學資訊,檢查課堂教學效果;學生透過作業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學習技能。佈置作業是必要的,但作業改革也是必要的。

  傳統的數學作業往往是統一地佈置與當天所學內容相聯絡的難易不等的幾道習題,這對於加深和鞏固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忽略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對於程度好得同學,做這些作業一半是在做無用功,把時間浪費在已經會了的重複習題上;而對於基礎差的同學,只能消化一部分內容,其它的任務就是負擔,但為了交上作業,只能另想辦法,抄襲由此產生。因而大部分學生做作業只是完成老師佈置任務,沒有興趣樂趣可言,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學生在做作業時,模仿老師在課堂上解決問題的步驟,機械地套用公式、定理,只注視結果,很少思考問題。這種傳統的作業模式是應試教育的產物。素質教育需要我們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提高學生的能力,不僅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改革,課後的作業也要改革。我的作業改革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既有收穫,又在問題中總結經驗。

  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個非重點高中,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一刀切”的留作業尤其不合適。為了照顧不同程度的學生,作業要分類,作業分類與因材施教是一致的。學生選擇自由,不限人數也不限制題數,避免學生把自己分類的負面影響。實施作業分類後,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去做,作業的數量和質量明顯提高,應付抄襲現象幾乎杜絕。

  作業分類要靈活,許多教師主張作業要分易、中、難三類。透過實踐我發現,分類要根據不同章節的知識結構,根據當節課的課堂效果來決定,還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有時將作業分易、中、難三類;有時分基礎、創新兩類;有時一個題目設計幾問,每一問層層遞進,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選擇做到哪一問。

  比如概念教學往往分三類,第一類作業是基本知識,例如考察對概念的辨別,題目形式要靈活,可以是選擇填空等,讓程度差的學生不感到困難,同時要掌握基本知識以便繼續提高;第二類作業要針對學生對概念的掌握程度和靈活運用,可根據練習冊的習題進行變式改進;第三類是為學有餘力的同學準備的,可將歷年高考題選編到作業中去,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當學習完三角函式以及三角恆等變換之後,設計三角的作業可以一題幾問,如高考解答題的模式。第一問鞏固基礎知識,例如公式的應用;第二問考察公式的靈活應用,在這裡可以設計一些小障礙、小陷阱以培養學生鑽研的精神和認真的品質;第三問則是拔高的一問,要達到高考的難度,以培養學生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事實上,學生順利完成一問之後會積極地進行下一問的探索,如果思考後沒有獨立解決此問,可以透過同學之間交流解決。

  除了作業分類以外,設計作業時還要注重作業的“量”與“質”。首先作業要避免知識點或題型的重複。訓練大量的重複的題目的確能在平時考試見成效,但不利於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要精選那些典型的習題,使學生透過訓練,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另外作業題目要有趣,使學生樂於去探索,去思考,而不是不得不去完成。我發現,只要在題目面前標明是某年某地的高考題,大部分學生都很感興趣,無論成績高低學生都積極地去完成,並且解決問題之後十分喜悅,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渴望戰勝高考題的上進心去設計作業。新課標提出了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強化了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在中學數學中的.地位。因此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要有意識地體現方程、數形結合、分類、化歸、函式等各種數學思想,讓這些數學思想潛移默化滲透到學生解題中去。

  作業的批改同樣要改革,改變傳統對號叉號分數制,作業中錯的地方用直線或其他符號註明,使用一些鼓勵性語言,或許老師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雖然用時較長,但效果很好。值得一提的是,作業分類實行之初,有的同學開始選擇難的題目,步驟上有一些失誤,被註明的地方較多,結果為了失誤少作業評價高而選擇簡單的題目。於是要求學生將所有題目認真審查,如果簡單的題目確實已經掌握,鼓勵大家攻克更高一級的題目。分類作業增加了批改作業的難度,但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程度及對此部分知識掌握的程度,這樣就能及時有效地反饋作業資訊,即使調整教學方法目標。

  總之,數學作業對於鞏固、拓展、深化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要不斷探索和努力,使數學作業題目新穎有趣、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批改以激勵為主,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完成作業,在心情愉悅中鞏固知識、培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