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理解測試題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下列小題。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①也。”
子曰:“不憤②不啟,不悱③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曰:“由!誨女④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⑤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注: ①凋:凋零。②憤:心裡想弄明白,卻不能。③悱:口中想說卻不能恰當表達。④女:通“汝”。⑤知:聰明,通“智”。
1.翻譯下列句子。
(1)不憤不啟。__________。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
(3)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___________。
2.孔子是怎樣理解“知”的?你是怎麼理解這個問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談談你對“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教育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仍領會不了的時候,不去開導他(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3)流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2.孔子認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老老實實,不要不懂裝懂。
3.字面的意思似乎傳達著一種自然現象:越是嚴寒樹木凋零的.季節,越是能夠看到松柏的傲然挺立,鬱鬱蔥蔥。常用來說明越是艱苦,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能體現一個人的崇高品質和堅韌不拔的意志。(以上主觀題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