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朱自清> 讀朱自清的《經典常談》有感1500字範文

讀朱自清的《經典常談》有感

讀朱自清的《經典常談》有感1500字範文

  浩瀚的書海一直延展至天際,終於凝縮成一個點。在宇宙般無垠的書海中求索、吸收、消化,萃取精華凝成一本書,那就是我正捧在手心裡的《經典常談》。這巨大的工程,全憑一個人的努力來完成。這偉大的工程師,就是朱自清先生。

  人有如滄海一粟,但集天地之精華。《經典常談》亦如靈氣的人一般,乃浩瀚書海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經典常談》以通俗流暢的文字,按歷史發展的脈絡梳理了從倉頡造字開始到《周易》《詩經》《春秋》、四書五經、詩、辭、文、賦的經典內容,為讀者提供通覽國學精華的指南。其中所呈現的內容,有我曾用心通讀過的,有偶爾翻閱未曾細細品味的,還有從未涉獵的。朱先生在文中提到,擔心一些人以為讀了這本書就不必再讀書中所羅列的原著了。我倒覺得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因為正如本書作者的寫作宗旨——使經典普及於一般人。

  人們若想從經典中汲取一定的營養,對此有個大概的瞭解,那麼此書已將各類經典之精髓一一呈現,讀之自然受益匪淺;若是國學的一般愛好者,正能從此書中得些經驗,激發一探原著的興趣——我對其中一些已經粗略讀過的著作又提起了再讀的興致,而某部尚未接觸過的則已然排入我的讀書計劃之內,這也應當是作者的初衷之一吧;若要對其中某些或是所有的經典內容進行研究的,那此書則更能助力研究人員,使其易於把握方向、緊扣主題,無論是研究前的熱身、研究過程中的比對,還是研究即將出成果時的總結,都值得借鑑。由此可見,朱先生研究國學經典而凝成的這本精華鉅著,對不同層面不同需求的人都會大有助益,真乃善莫大焉!

  在《經典常談》的閱讀過程中,我不僅常被朱先生的研究精神、獨到見解所感動,也不時為書中所介紹的一些經典作品的成書過程以及精彩內容所打動。司馬遷因受李陵案牽連,在遭受汙及先人、見笑親友的宮刑之後,忍辱負重,繼承先業,綜括三千多年君臣士庶的行事,“合一爐而冶之”,歷時十四年之久,終於寫就一部大書——《史記》,“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了完成先父遺志,為了體現自身價值,司馬遷不輕言放棄,甘願忍受屈辱,讓自己死得其所,“重於泰山”,其中的艱辛困苦有誰知!

  從朱先生的介紹中得知,“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古人統一的`標準的小學教科書。那時先生不講解,只讓學生背,不但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圇吞棗地念,囫圇吞棗地背;不懂不要緊,將來用得著,自然會懂的。讀後感這不無科學道理,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小學階段即6到13歲,正是人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選擇古代聖賢的智慧精華,進行經典誦讀,加強知識積累,將經典內容存入大腦記憶,會烙印在潛意識裡,會受到經典的潛移默化,能陶冶性情,使心性向善、向上。朱子認為,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慾,道心是天理。人該修養道心,剋制人心,這是心法。朱子教人讀“四書”,為的是成人。滋養心根,學會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作為小學教師,我們從先賢身上所獲得的何止是知識,所感受的何止是人格魅力,更有一些永不過時的觀念和方法。讀《經典常談》,所獲是多角度多方面的。

  另外,本書的附錄《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在全書中也佔了相當重的分量。朱先生以自己的博學多才,為我們一一呈現了泱泱詩海中的精華所在,如平仄押韻的詩歌創作方法,用典的優劣,唐代著名詩人的藝術風格、代表作,以及一些典型詩作的創作背景、意義、與相關作品的對比等等等等。這些,對提升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教學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讀過《經典常談》,掩卷之餘,感慨良多。朱先生潛心研究的治學精神,為當代所稀缺;朱先生厚積薄發的學者風範,為我輩所景仰。願你我在朱先生這位“資深導遊”的引領下,能暢遊經典之勝境,汲古代聖賢之智慧,為我所用,為今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