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贈汪倫》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贈汪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根據註釋自學、瞭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3.根據喜好選擇一首送別詩,自學並交流彙報自學成果。
教學重點:透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瞭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
教學準備:
1.自制課件.
2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 複習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大家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在學校古詩背誦活動中表現得特別出色,你們願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嗎?
出示[課件一]
1. 看誰最聰明,能讓動物巧進詩句籠
自在(嬌鶯)恰恰啼
一行(白鷺)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頭
柴門聞(犬)吠
北風吹(雁)雪紛紛
2.世上顏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種最妙?
霜葉(紅)於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絛
兩個黃鸝鳴(翠)柳
千里(黃)雲(白)日曛
春來江水(綠)如(藍)
萬(紫)千(紅)總是春
3. 李白詩句垂千古,看誰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聲語) ②白髮三千丈 ③(舉頭望明月)
恐驚天上人 (緣愁似個長) 低頭思故鄉
④(朝辭白帝彩雲間) ⑤飛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還 (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計意圖] 複習背誦過的古詩,重在複習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激發學習新詩的興趣。
二、 交流資料
我們剛才吟誦了李白的詩句,透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瞭解?(學生簡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咱們再學習一首,請大家齊讀詩題--《贈汪倫》。
課前我們已經查閱了和課文有關的資料,誰能結合你查閱的資料談談你對汪倫的瞭解?(學生交流有關資料)
老師也查閱了一些資料,在這本《中國名勝大辭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內容簡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遊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遊覽嗎?這裡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麼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裡,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裡,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遊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設計意圖] 透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瞭解,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 學習古詩 出示[課件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1.按自學提示自學古詩:出示[課件三]
① 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
② 結合資料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③ 提出不懂的問題
2.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 使學生掌握自學方法,並能藉助工具書和自己的積累,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透過小組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訓練學生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3. 檢查自學情況:
① 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③ 瞭解詩意: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④質疑解答,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後兩句詩的意思。
深千尺:誇張,說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邊用腳打節拍,一邊唱歌。(哪個同學願意到前面表演,幫助學生理解?)
問:大家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一想,平常家裡來了客人,我們是怎樣送人的?可現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這裡你感受到了什麼?(汪倫與李白的情誼特別深)試著讀出你的感受。(練讀-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 透過踏歌一詞,體會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並透過反覆吟誦,加深理解。
問: 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我的情誼有什麼關係?(學生討論回答)
師小結: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書:水深--情深),是啊!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啊!讓我們透過讀來表達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
自由朗讀--指名讀--評讀--再指讀--齊讀--師生輪讀
[設計意圖] 在理解詩意之後,透過詩文的聲調和節奏,進一步體味作品的意境,達到熟讀成誦。
4. 配樂背誦 出示[課件四]
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讓我們把對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生邊看圖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
[設計意圖] 為學生創設情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學可以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
四、 擴充套件學習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請你選擇其中幾首,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如:《送元二使安西》、《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
[設計意圖] 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有所發現、有所收穫,從而使學生的個性有所發展。
2.彙報學習成果(或朗讀、或背誦、或說詩意、或講故事)
《贈汪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讀懂古詩的意思,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意境。
2、知道學生背誦這首古詩,會默寫這首古詩。
3、啟發學生按故事內容編故事,表演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輔導學生讀懂古詩的意思,引導學生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意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贈汪倫》古詩課件;《送別》磁帶;送別詩6首。
教學過程:
一複習古詩、揭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25《古詩三首》,齊讀課題。
2、古詩是我國2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大家學習背誦過不少古詩,誰能背誦出李白的古詩?
3、透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瞭解?
4、以故事引入《贈汪倫》這首古詩。
二彙報預習成果
1、你們想聽一聽李白寫的《贈汪倫》這首古詩嗎?誰願意來給大家讀一讀這首詩。
2、透過預習,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師生共同總結歸納不懂問題。
三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
(1)準確流利、朗讀古詩;
(2)根據註釋、研究問題;
(3)理解詩句、感情朗讀。
2、組內交流。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古詩;
(2)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①贈:送。這首詩是李白送給汪倫的,表示李白對汪倫的尊重。
②忽聞:出乎李白的意料。聞見其聲,非常驚喜。
③踏歌:用腳踏地打拍子,同時唱歌。
大家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想一想平常家裡來了客人怎樣送?可李白走了,汪倫用這種特殊方式送行,從這裡你感受到什麼?
請學生談感受,讀詩句並進行表演。
過度:到這樣熱情的送別方式,情不自禁地抒發這樣的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④深千尺:誇張,形容桃花潭水很深。
千尺有多深?1千尺相當於84層教室那麼高的樓房,桃花潭真有那麼深嗎?(誇張)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我們還學過他的哪些古詩也用到了誇張的手法?(學生來背以前學過的有關古詩)
⑤在這裡還有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你們願意幫我解決嗎?為什麼說:“千尺桃花水”不及“汪倫送我情”?(比喻。把汪倫送我的情誼比作桃花潭水的深度,先突出桃花潭水的深,再說明比不上汪倫的情誼深,來表現情意的深厚。)指導朗讀後兩句。
⑥第一行詩寫的是“李白”,而第四行卻變成“我”,這是為什麼呢?(“李白”是別人對他的稱呼,採用第三人稱的手法來自稱“我”便於直接抒發感情,更顯出感情的真摯。詩的前兩句是敘述這個故事,後兩句是抒發自己的感情,敘事時李白將自己冷靜地置於第三人稱,而汪倫的突然出現和特殊的送別方式使李白的內心受到強烈震撼,感情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轉換成“我”是感動之餘情到深處的結果。)
⑦指導朗讀全詩。
(3)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可以糾正或補充。
四感情朗讀、體會意境
1、同學們,一首詩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一首詩就是一幅生動的畫。看圖,想象李白與汪倫道別的場面,此時此刻你想他們會說些什麼,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2、表演。總結李白和汪倫之間深情厚誼。
3、配樂朗讀,在讀中想象朋友相送的情景,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贈汪倫》這首古詩用“桃花潭水深千尺”誇張而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李白對汪倫的讚美和感激。“不及”二字巧妙地將無形的情誼轉化為生動的形象,很自然地把水深情深聯絡起來,表達了他們兩人真摯純潔的深情。
《贈汪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及重點
1.感悟古詩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摯
2.誦讀與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點詩句的情味,體驗詩人流露出的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誦讀古詩
教學過程
一、做遊戲,講故事解題
1.喜歡做遊戲嗎,今天我們要做的是填顏色的遊戲,世界上的顏色有許許多多,你看填哪一種最妙?
課件出示
世界是因為有了這些豐富的色彩而美麗,人生因為有了知心的朋友而精彩。今天老師要給大家帶來一個關於朋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別人,而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兩百多年前的唐代,是一位有才華的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喜歡喝酒,經常在喝得酩酊大醉時即興吟詩,流傳至今的有990多篇。他是誰?他和朋友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2、講述李白與汪倫的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遊歷名川大山,安徽涇縣有個叫汪倫的人,他是個釀酒師,他非常喜歡詩歌,非常地仰慕詩人,
尤其是當時鼎鼎大名的詩人李白。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遊覽嗎?這裡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麼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裡,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裡,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遊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作了《贈汪倫》這首詩。
3、板書課題《贈汪倫》,指名讀,齊讀。
4、學習生字“贈”和“倫”
(1)強調讀音。
(2)區分字形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悟
1、生自由讀古詩
現在就請同學們把書開啟,藉助書中的拼音,自由的讀一讀這首詩。一定要做到讀準字音,熟記字形。
2、指名讀古詩
誰願意為大家展示一下?
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3、指導朗讀
孩子們,古詩雖然篇幅短小,但是誦讀古詩時一定要講究停頓,大家讀到劃線處要稍微停頓一下,大家再練一練。
4、多種形式展示讀
誰想試一試?小組展示讀(板書重點詞做標記“將、忽、深、及”)男生讀、女生讀
三、品讀詩文,激發想象。
(一)前兩句疑難解析
1.孩子們現在請你默讀古詩的前兩句,誰來說說你讀懂了哪個詞的意思?
解讀第一句。
師:誰來讀第一句?
師:這一句你讀懂了什麼?
師:“舟”是什麼意思?“欲”呢?“行”呢?
師:齊讀一遍。這句要怎樣讀?
師:是啊,要讀得緩慢一些,因為李白不忍離開自己的好朋友汪倫,他是懷著依依惜別之情離開的,所以要讀得徐緩些,要體現出那種依依不捨之情。我們一起讀,來吧,開始!
3、解讀第二句。
師:李白乘著船將要走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誰來接著讀?
師:這一句你讀懂了什麼?
師:“聞”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踏歌”什麼意思?試過踏歌嗎?咱們來試一試。(試試用腳打節拍,再配上簡單臺詞“李白李白,歡迎再來”。)
讀這句詩,你們發現什麼問題沒有?能夠發現問題的同學有雙慧眼,火眼金睛。
(為什麼要在李白要走的時候才來送別呢?)
為什麼要在李白離開汪倫的家,上路之後,來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時候,汪倫才來送呢?他為什麼早不送,遲不送,偏偏到這個時候才來送呢?送客你會這樣送嗎?
(我們的想象當中,不是汪倫一個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個村子的人都組織來踏歌相送。)
請學生回憶自己經歷過的送別方式。
師:擁抱和招手都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送別方式,可汪倫卻與眾不同,他對李白是踏歌相送。送別一般都是很悲傷的,李白是性情豪放的詩人,會喜歡這種悲悲切切的送別形式場面嗎?是啊,只有真正瞭解李白的人才會用這種如此獨特的方式送別,真是知李白者,汪倫也。
踏歌這種送別的形式是汪倫他們當地送別最要好的朋友的一種禮節,汪倫踏歌相送,李白事先知道嗎?你是從個詞看出來的?(忽)
這裡李白有兩個沒想到,你認為是哪兩個沒想到?(李白帶著惆悵的心情離開汪倫,沒想到汪倫來送他,從“忽聞”可以看出;另一個沒想到送別的方式很特別,洋溢著熱情。從“踏歌”可以看出。)
李白此時心情怎樣?
(A驚訝的,讀——B激動的,讀——C喜出望外的,讀——)
4、總結一二句。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兩句寫了一件什麼事?板書:敘事
解讀三四兩句
耳邊迴盪著汪倫發自肺腑的歌聲,眼前流動著碧綠的桃花潭水。李白百感交集,千言萬語會成一句話。引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這兩句你讀懂了什麼?
(雖然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但是卻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啊!)
師:“不及”什麼意思?
師:“深千尺”什麼意思?“千尺”相對於83層樓還高。桃花潭有這麼深嗎?作者為什麼要寫桃花潭的水深呢?(用桃花潭水的深和汪倫的情誼做比,突出汪倫對李白的情誼十分深厚。)這是什麼手法?(誇張)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想象奇特,飄逸灑脫,善用誇張、比喻等手法抒發自己的情感。我們來讀讀李白的這些詩句。
課件出示李白詩句,齊讀。
李白就是用這極度的誇張表達他的強烈感情,讓我們一起讀出李白的真情,李白的豪邁。
師:是啊,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啊!船漸漸地離岸了,此時,我們就是李白,此刻,我們就站在船頭,(全體起立)讓我們對著岸上的汪倫深情地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船越行越遠,看不清汪倫的臉了,聽不清汪倫的歌聲了,讓我們大聲地對汪倫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船兒啊,請你慢點開,再慢點,已經看不見汪倫的身影了,但他的深情永遠珍藏在我的心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假如此時你就是汪倫,你的好友即將離開,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呢?
而此刻,你又化身成李白,面對為你送行的朋友,你又想對他說點什麼呢?
總結,這就是“抒情”。板書:抒情。
從詩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板書:深厚的友情)那我們就讀出你的感受吧!
(1)指名讀。(3-4名)師評:一個重情的李白。(指名讀。)一個被友誼深深感動的李白。老師已經感到了你的依依不捨。老師感到你此刻是多麼的痛苦。我都看到你快掉淚了。
(2)孩子們,讓我們放下書和李白一起把這首詩送給汪倫。女生先來(師評:柔情的相送)來,男生也一起來。(師評:真是是一種豪壯的送別)
站起來一起送。背誦全詩(真是一種深情厚誼的相送啊!)
孩子們,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此時我們已經來到一千兩百多年前的唐朝,來到安徽涇縣的桃花潭邊,我們看到了什麼?
播放影片
四、拓展延伸,課內外結合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想不想再讀一些送別友人的詩句?請聽!(播放課件)
師:是啊,朋友是什麼?朋友就是那一杯杯濃濃的茶,讓人喝了回味無窮,精神百倍;朋友就是那一罈罈的陳年老酒,讓人飲了唇齒留香;朋友就是那春天裡綿綿的細雨“潤物細如無聲”沁入了我們的心脾,
五、作業設計,延伸課堂
師:以前的作業都是誰給佈置?
師:想不想自己給自己佈置作業?
師:敢不敢?
師:那麼自己設計一份作業,想想怎麼設計?師引導:可以把它改寫成一個小故事,還可以續寫一篇文章,老師幫你開個頭:歲月輪迴,時光穿梭,轉眼間已到了二十一世紀。有一天,李白乘坐著一輛轎車到桃花潭去遊玩。正看得起勁時,忽然後面有人喊了聲:“李白!”李白回過頭來一看,原來---------。你能接著寫下去嗎?發揮你的想象試一試。
六、結束語
師:時間匆匆,轉眼間一節課結束了,我們透過交流已經成為了好朋友啦!我會記住你們,你們會記住我嗎?謝謝大家!我想會的,因為李白和汪倫之間的深情厚誼還在我們心間流淌,讓我們齊誦《贈汪倫》,把友誼記在心中。
板書設計:
23古詩兩首
Zènglún
贈汪倫
唐李白
---行---聞---(敘事)
深情厚誼
---深---送---(抒情)
《贈汪倫》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並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誇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上課時間: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初讀課文
引導思考
讀中體會感情
一、感情調動,匯入課題:
1、板書“佳節”
師:同學們喜歡過節嗎?為什麼呢?
2、師:看來,大家在過節時都是開開心心的,不過,唐朝有位詩人(課件詩人背影)在重陽佳節這天,卻道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每逢佳節倍思親”)熟悉嗎?哪兒見過?(課件古詩)
二、初讀古詩。
1、想讀嗎?那就大聲地讀吧!把字音讀準,詩句讀順。
2、生自由讀。
3、指名讀,正音。
4、還想怎麼讀?(按學生設想讀)
5、同學們真不錯,字音讀得準,詩句也讀順了。這首詩讀了這麼多遍,你讀明白了什麼嗎?
6、生交流。(茱萸介紹)
7、明明是閤家歡聚的重陽佳節,詩人為何會有如此的感嘆呢?讓我們走進這首詩背後的一段故事中,你可能會有新的感受。
三、讀文悟情。
1、生讀文,師巡視。
2、讀了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師相機板書。
3、你們都有了自己的感受,課文中的哪些句子給了你這樣的感受,一邊默讀課文,一邊畫出這些句子,試著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4、交流:誰想第一個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5歲那年,他就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不覺已經兩年了。
1)、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的是什麼?
2)、(談不出)你離開過你爸爸媽媽一段日子嗎?多久?心情如何?
四、讀中體會感情,理解課文
(談得出)是啊!王維小小年紀就遠離家鄉到外求學(板書華山東邊是家鄉,西邊是長安)它的家鄉在華山以東的蒲州,長安在華山以西,他這一別就有兩年了。你離開過你爸爸媽媽一段日子嗎?多久?心情如何?而王維是整整兩年沒有與親人相見啊!你還想再讀讀這句話嗎?相信你現在一定能讀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讀)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
1、這樣的情景,你有過類似的印象嗎?扶老攜幼、興高采烈,能和你身邊的同學配合著演演嗎?
2、我看到你們興高采烈的模樣了,重陽佳節的大街上可真熱鬧呀,誰能透過朗讀把咱們也帶到熱鬧的大街上去?
3、這就是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詩人看到這一切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課件句子)帶著你的這種感受,來讀這句話。
(如果不動情)結合生活實際調動情感再讀。
5、此時的王維真是觸景生情啊!
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1、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會是怎樣的呢?(學生想象)
2、課文中哪些句子能讓你感受到這種歡度節日的場面?(指名讀)
3、(課件出示句子)扶老攜幼、興高采烈,能和你身邊的同學配合著演演嗎?
4、我看到你們興高采烈的模樣了,重陽佳節的大街上可真熱鬧呀,誰能透過朗讀把咱們也帶到熱鬧的大街上去?
5、這就是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詩人看到這一切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課件句子)帶著你的這種感受,來讀這句話。
(如果不動情)結合生活實際調動情感再讀。
5、此時的王維真是觸景生情啊!
王維想,以前在家鄉時,每逢重陽佳節,總要和兄弟們頭插茱萸,手挽著手去城外登高遠眺。大家歡聚在一起是多麼讓人高興啊!
1、從這段中,你感受到的什麼?
2、課件出示句子還有同學想讀這段話嗎?
3、(讀得不好)讀這段時你想到了什麼?
(讀得好)(課件歡快音樂)是啊!重陽佳節,王維和兄弟們登高遠眺,是多麼開心啊!看你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生交流)
4、從你們的言語和神態中我已經感受到了這份喜悅!來,咱們再來讀讀這段。(生齊讀)
五、情感湧現,吟詩抒情
5、(切換音樂思念)歡樂的時光總是令人難以忘懷(指板書)而今,王維隻身一人身處長安,他在山的這頭,而家在山的那頭;身在山的這一邊,而心卻早已飛到山的那一邊了,(課件出示句子)王維的這種思鄉之情,你能體會到嗎?想讀這句話嗎?(指名讀)
6、你是這樣讀的:……天各一方……;省略號停了一下;……一定也在……你想表達什麼呢?
7、他表達出了自己的感受,有哪位同學也能像他這樣透過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指名讀)
如今我們卻天各一方,不能相會……此時此刻,兄弟們一定也在登高聚會,西望長安,思念著我呢。
1)、以前王維和兄弟們是怎樣過重陽節的呢?
2)、(用自己的話說)你說的正是這樣的一種情景(課件出示句子)你願意讀讀嗎?
(用書上句子)回到上段
六、情感湧現,吟詩抒情。
1、師導:王維獨自一人在他鄉求學,重陽佳節這天,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熱鬧場面,想起了在家鄉時和兄弟們歡聚的情景,思鄉之情愈發濃了,思緒萬千之時,就將這濃濃的思念融進了四行詩句中……(課件出示古詩,教師範讀整首詩)
2、剛才,老師在誦讀這首詩時,把自己當作了王維,借這首詩來表達我對家鄉的思念,老師相信你們也一定也體會到了詩人的心情,那就來吟誦這首詩吧!
3、指名讀。兩名學生讀後,對比評價,體現個性化朗讀。
請同學們也像這兩位同學一樣,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指名讀)
七、情感延伸,課外拓展:
1、“每逢佳節倍思親”,有這樣感嘆的又豈止王維一人呢?我國曆代就有不少詩人借詩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感。老師從其中選取了隋代詩人薛道衡和宋代詩人王安石的詩文給大家賞讀,請同學們根據註釋來讀讀詩,體會同樣的思鄉之情,選擇你喜歡的一首讀給大家聽。
2、學生自由練讀《入日思歸》、《泊船瓜洲》。
3、指名讀。
八、情感昇華,再次吟誦。
1、在這飽含濃濃思鄉情的樂曲聲中,我們也即將結束這堂課了,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吟誦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吧!
2、配樂齊誦詩文。
板書:
佳節倍思親
華
山
(西)長安家鄉(東)
第二課時
上課時間:
教學過程
理解課題
理解古詩
一、揭題,匯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麼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絡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為哪一句還可以怎麼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麼來送別朋友?
拓展課外知識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麼來送別朋友的呢?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麼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為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主機板書:
贈汪倫
李白深情厚誼汪倫
踏歌聲
輔板書:歌聲
酒
語言
以目光送別
第三課時
上課時間:
教學過程
鞏固舊知
激發學生的興趣
交給學生方法
鞏固
一、複習鞏固
1、指名背誦古詩;
2、男女比一比,看看誰背得好。
3、齊背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讀一讀
dúyìjiāqīnwāngchéng
獨異佳親汪 乘
féngdēngchālúnyùtàtán
逢 登插倫欲踏潭
(1)拼讀
(2)開火車讀
(3)記第二排二類字
2、歸類學一類生字生字
左右結構:獨、佳、汪
上下結構:異、親
獨體結構:乘
3、你早就認識哪個字?你會寫嗎?請你教小朋友寫。
(重點)筆順:
乘——
佳——
4、理解字意:組詞
獨:獨自、單獨、孤獨、獨一無二
佳:佳節、佳人、最佳、
汪:水汪汪、汪洋、淚汪汪、一汪水
異:奇異、異地、異味、驚異
親:親人、親手、親筆信、親密
乘:乘法、乘除、乘數、乘車、、
5、書寫:
(1)你有要提醒小朋友的地方嗎?
乘字一共有10畫
異字上面要封口
(2)注意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寫字的規律:上緊下松、左緊右松
(4)學生描紅
三、作業:
1、把今天所學的字聽寫一遍。
2、書98頁
《贈汪倫》教學設計5
一、古詩匯入
孩子們,這兩首詩,你還記得嗎?《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
這兩首好聽、熟悉的詩歌,都出自同一個人之口,那就是李白。
二、簡單介紹李白
李白是我國著名的大詩人,被人譽為“詩仙”,寫下了許許多多詩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李白又一著名詩篇。
三、點題
1、齊讀課題。
2、出示“贈”,誰能讀準這個生字?
3、贈是什麼意思,給它組個詞。李白把這一首詩贈送給汪倫。
4、讀詞語“汪倫”。
5、汪倫非常崇拜李白,為了認識他,就給李白寫了一封信:“先生,你喜歡遊玩嗎,我這裡有十里桃花,你喜歡喝酒嗎,我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接信後馬上就趕到汪倫家裡。當他詢問起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的時候,汪倫笑著說:我所說的‘十里桃花’,是指離我家十里外有個桃花潭;‘萬家酒店’是因為有位姓萬的人開的酒店。”李白聽罷哈哈大笑,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汪倫盛情款待,與李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所感動,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四、初讀
1、自由讀讀,讀準每個字音。
2、學習詞語:踏歌潭水小舟欲
(1)踏歌:用腳打著拍子唱著歌就叫踏歌,踏歌要用腳,所以它是——足字旁。
(2)潭水:潭為什麼是“三點水”呢?
(3)小舟:古人說的小舟就是現在說的船。
(4)欲:將欲行就是快要出發的意思,那李白乘舟將欲行的意思呢?
3、指導書寫:乘
4、再讀詩句,讀出節奏。
五、品讀詩句:
(一)品讀一句
1、看到汪倫來送行,李白此時的心情會是怎樣呢?
2、指導朗讀。
3、拓展詩句:
(1)“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4、指導朗讀。
5、伴隨著這一路的歌聲,大詩人李白似乎又回到了那幾天與汪倫朝夕相處的歡快時刻,還記得當時,我們在一起遊山玩水,在一起——(學生想象)
(三)品讀第二句
1、是呀,短短几天的時間,他們在一起是那麼開心,那麼高興!李白在離別之時,情不自禁地吟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領會寫法
桃花潭的水真有千尺,83層樓那麼深嗎?這就是李白,當平常的語言無法表達他當時激情時,就會運用大膽地、誇張地想象,因為如此,才會有我們前面吟誦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指名讀)正因為那豐富、誇張的想象,才會有今天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因為豐富、誇張的想象,才會有那“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也正因為豐富誇張的想象,才會有今天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不及,比不上。即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即便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就算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
4、是呀!簡簡單單的一個“不及”,卻道出朋友間那比潭水更深的情誼。
5、指導朗讀。
(四)設境朗讀全詩
(1)此時,你就是那一代文豪李白,站在船頭,望著踏歌趕來相送的汪倫,你不禁脫口而出……
(2)相聚須盡歡,分別不憂傷,就讓這首詩揮去那淡淡的離愁別緒吧!
(3)這就是“詩仙”李白,他可以表現為《望廬山瀑布》的雄渾壯闊,也可以表現為《贈汪倫》的灑脫豪放,讓我們再次吟誦這流傳千古的詩句吧!
(五)拓展朗讀
1、望著踏歌相送的汪倫,我們似乎又看見了那痴痴東望的李白站在黃鶴樓上送別孟浩然,似乎又聽見了他那深情地吟唱著我們已經熟悉的詩歌……《送孟浩然之廣陵》
2、我們還彷彿看到了那以酒相送的一幕……《送元二使之安西》
(六)背誦
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地點,不一樣的人物,不一樣的詩句,心底流淌著的卻是同樣美好的情。讓我們閉上眼睛,(音樂)一起將這美好的友情連同這美妙的詩句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背誦)
《贈汪倫》教學設計6
一、介紹詩人,複習匯入
師:李白是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四川,他一生喜歡遊覽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下了無數風格浪漫的詩歌,享有詩仙的美稱。他寫的詩歌,我們已經學過很多了,誰能背一背?
生1:有感情地背誦《床前明月光》
師:背得不錯,這首詩表達了李白怎樣的情感?
生2:表達了李白流浪他鄉,孤獨、思念家鄉的情感。
師:講得真好,誰還會背?
生3:激情背誦《望廬山瀑布》。
師:好極了,我彷彿看到了瀑布飛流直下的壯觀景象。(還有很多學生舉手)看來同學們還挺喜歡李白的,那就讓我們今天再去拜訪他吧,看看他又會給我們出什麼新詩呢?
二、自主合作,交流詩意
1、 自由讀詩,畫出節奏。
2、 藉助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並在小組內交流。
3、 彙報學習情況。
師:剛才大家都學得非常認真,我還聽到有同學朗誦得有聲
有色,誰願意到臺上讀給大家聽,並劃出節奏。
生A:大方地走上講臺邊讀邊畫節奏。(剛讀完大家就拍起了手掌)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B:我覺得還可以這樣來畫節奏。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能把自己的意見表述出來,你真有個性,能讀給大家聽嗎?
(該生根據自己畫的節奏,大聲朗讀,尤其讀出“送/我/情”與“送我情”的不同之處。)
師:棒極了,能說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讀嗎?
生B:我這樣讀是強調汪倫送我的情意很深,非同一般。
師:有道理,對詩歌理解還不錯。還有人願意讀給大家聽嗎?(爭先恐後,都想讀)看來同學們都想讀,那就一起來讀吧。
(兩種不同節奏都讀出來,透過朗讀體會到兩種讀法都是可以的。)
師:你們讀得真好,可我不知道意思,誰願意幫助我?(顯出著急的神情。很多孩子已高高舉起手,並大聲說:“老師,我幫你。”)那好,你來當我的老師到臺上去講吧!
生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的意思是李白乘船即將要走的時候,忽然聽到岸上有人在邊用腳踏拍子邊唱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意。
師:非常感謝你,我基本上理解詩歌的意思了,可還有一個疑問:你剛才說汪倫送給李白的情意,可題目卻又是李白送汪倫,這到底是怎麼會事?
生張:一時答不上來,回到座位上。(臺下已經有不少同學舉手了。)
師:今天,我可走運了,有這麼多同學想幫我。(指名回答。)
生李:因為汪倫與李白的情意很深,為了表示感謝,李白作了這首詩送給汪倫。
師:哦!原來如此。同學們,剛才兩位同學講的你們聽懂了嗎?
全班:懂了。
師:詩歌中哪些詩句表達了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感情,誰找出來讀一讀?
生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肖:我認為感情表達不夠,體現不出深千尺。
師:深千尺是什麼意思?那你認為應該怎樣讀,能教大家讀一讀嗎?
生肖:深千尺的意思是說李白和汪倫的感情很深很深。應該用讚美友情的語氣來讀,而且“深千尺”、“不及”和“送我情”要重讀,請大家給我一起讀。(教大家讀一遍)
師:誰再來讀讀。
生黃:拉長語調範讀。
師:讀得真棒。我已經感受到了李白和汪倫之間的深厚情意。李白和汪倫之間還有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汪倫十分敬仰李白,想邀請他來做客,於是寫信告訴李白:“我這裡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李白本來就喜歡遊山玩水和喝酒,一聽說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就急忙趕去。一看才知道,“十里桃花”指的是方圓十里的桃花潭,“萬家酒店”指的是一戶姓萬的人家開的酒店。李白難免有些失望,但是汪倫的盛情款待使他深為感動,尤其是臨走時,汪倫趕來為他送行,還邊趕路邊唱歌,李白萬分激動,揮筆寫下了《贈汪倫》,以此詩歌來表達汪倫與他結下的深情厚誼。
《贈汪倫》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著眼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體味古詩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在學生誦讀的基礎上嘗試寫詩。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和空間。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古詩的內容及作品滲透的感情。
2、理解“欲”、“聞”、“不及”的意思。
3、背誦、默寫本詩,並改成現代文或嘗試寫詩。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出示課題。
古詩都有其鮮明的節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學習古詩要懂得作者怎樣抓事物的特點,怎樣抒發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師出示古詩,學生跟著教師抄寫。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意書寫時的正確、美觀,寫後同桌互評)
三、理解詩題,作者簡介。
《贈汪倫》一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寫的,“贈”是“送給”的意思。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涇縣人,詩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涇縣西南的'一處名勝,在李白遊桃花潭時,當地人汪倫常用美酒款待他;臨別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這首詩留別。
四、輕聲讀二至三遍,教師指導讀準字音。
五、邊讀邊想象,要在頭腦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學生個別讀,自由讀。
七、教師範讀,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釋詞譯句。
讓學生邊讀邊將詞語的意思串聯起來。
對感悟詩句有困難的,教師予以點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剛剛要走,忽然聽到岸上傳來齊著腳步節拍唱歌的聲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哪!)
九、解讀詩意。
1、詩主要寫送別,汪倫送李白方式有何獨特性?
2、課文第3、4句,用什麼修辭方法?這兩句抒發了什麼感情?
十、朗誦想象。
要求學生邊吟誦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十一、同學試背,請二位同學上來默寫。
十二、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讀:理解題目,瞭解字詞;
二讀:連詞譯句,連句譯全詩;
三讀:入景入情,熟讀成誦。
十三、創造性寫一個和同學或親人送別的篇段,能寫成詩歌形式的,就寫成詩歌形式,不能寫的。仿照譯句寫一個片斷。教師朗讀上一學年一學生模仿《贈汪倫》寫的一首詩:
贈外婆
吳岑岑
岑岑乘車將欲行,
忽聞窗邊叮嚀聲。
秋時朝陽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學生開始作業。
《贈汪倫》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並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誇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麼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絡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為哪一句還可以怎麼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學生質疑)(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麼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麼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別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適 唐·王維
故人西辭黃鶴樓, 千里黃雲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輕塵,
煙花三月下揚州。 北風吹雁雪紛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遠影碧空盡, 莫愁前路無知己, 勸君更盡一杯酒,
惟見長江天際流。 天下誰人不識君! 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麼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為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板書設計:
主機板書:
贈汪倫
李白 深情厚誼 汪倫
踏歌聲
附板書:
《贈汪倫》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教材解讀】
《贈汪倫》這首詩都是唐詩中的極品。它們流傳之廣、應用之多、影響之深,都難以估量。詩中展現的是令人蕩氣迴腸的純真友誼。詩中的李白和汪倫,桃花潭水和踏歌聲,將欲行和送我情,構成了一幅聲色並茂,情景俱佳的寫意畫。桃之夭夭,潭水清澈,輕舟欲行,踏歌聲起,主客兩依依。這是多麼讓人刻骨銘心的判別場面哪!是何等深厚的友誼將兩位詩人一線牽。這是多麼真摯而動人的送別!
孩子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一定會浮現出自己能感觸到的畫面或場景,一定會與李白一路同行……孩子們在讀詩時,也許,會被這份千古絕唱的友誼所感動。也許,孩子們會對“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滿神往,卻對“不及汪倫送我情”感到難以置信。但作為新世紀的學生對於李白汪倫友誼的理解和感悟必然是不同的。因而,如何讓這時空交錯的古人和今人在“友誼”這個主題上,找準一個情感釋放的切入點是本課的關鍵。
【教學目標】
1、認識能力:學會6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方法:學會提出問題,與他人合作探究問題:學會想象詩境,感受詩的情緒和意象。學會背誦古詩的多種方法。
3、情感態度: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情味,在反覆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李白和汪倫分別時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聚散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使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對詩匯入,激發興趣:
1、對詩。(《靜夜思》、《秋浦歌》、《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
2、介紹李白
(二)、自主備學,理解內容。
備學建議:
1、自主朗讀,查詢工具書,嘗試瞭解詩意。
2、圈畫批註,梳理問題。
(將自己讀懂的內容寫下來。
將自己讀不懂的內容畫出來。)
(三)、第一次分享:分享收穫,彙報問題
指名讀古詩。
你讀懂了什麼?告訴大家。
在備學過程中,你提出了哪些麼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教師選擇有價值的問題適時整理並板書。
(四)、師生分享,二次備學:自主合作釋疑,品悟詩意
(1)這些問題我們怎麼才能解決呢?有什麼好方法?(查資料)
(2)學生查資料,師巡視、幫助,分發教師準備的資料。
(3)找到相關資料來解決黑板上的問題了嗎?
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們已經能夠解決的問題。(小組內交流)
(五)、全班分享:各抒己見,尋找共識。
(4)咱們先來看這幾個問題。(圈畫幾個幫助學生理解詩意的問題。)
如:桃花潭在什麼地方?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踏歌”指什麼?汪倫是個怎樣的人?李白和汪倫是怎樣結識的?
(5)剛才大家藉助資料的閱讀很快解決了一些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只是幫助我們理解了這首詩,還遠遠不夠,要想真正讀透這首詩,還要感受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讓我們在已經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再來看餘下的幾個問題,能解決嗎?
如:汪倫來送李白,為什麼讓李白出乎意料?
桃花潭真的深千尺嗎?李白為什麼贈詩給汪倫? ……
(6)讀好整首詩。
(六)、資源分享,深化體悟:詩歌配畫,體悟詩境
(1)欣賞詩配畫
(2)你喜歡哪幅?能簡要說說你的理由嗎?
(七)、課堂實踐,創意分享:內化體驗,想象表演
讀著讀著,你的腦海裡是不是已經彷彿看到了汪倫和李白告別的情景。
想象一下,李白正要離開桃花潭,忽然聽到岸上踏歌的聲音。李白抬頭一看,啊,是汪倫送行來了!李白和汪倫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同桌一人扮李白,一人扮汪倫,先相互說說。(同桌相互練習對話)
請同桌到前面表演。
(八)、總結昇華,濃郁詩韻:
(1)汪倫十里踏歌相送(板書:送),李白感受真情,作詩相贈(板書:贈),這一“贈”一“送”(板書:→←),怎一個“情”字了得?[板書:情]
(2)讓我們一起再來深情地讀好這首詩
(九)自主作業,遷移拓展。
(1)自學其他的離別詩。
(2)如果有興趣,建議同學們開展一次“離別”組詩欣賞會。朗誦這些古詩,談談自己對這些詩的見解或比較不同詩人寫的離別詩風格有什麼不同,還可以展開想象根據古詩的意境畫上詩配畫。
[板書設計]
贈 汪 倫
贈 送
情
《贈汪倫》教學設計10
一、複習匯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藝寶庫中的瑰寶,大家都已經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那麼,你們願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嗎?(透過這樣的匯入,既是對以前所學古詩的複習,又能讓學生在感受學習成果的歡快心情中去學下一首古詩)
二、交流資料
師:透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瞭解?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古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送別詩——《贈汪倫》。(交流資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取長補短)
三、學習古詩
1、自由朗讀古詩,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懂的就作記號。
2、指名朗讀
3、同桌互讀
4、在小組內朗讀,選一名組員參賽讀,評選第一名(透過選第一名,激發朗讀興趣)
5、在小組內說一說古詩的意思,然後彙報。(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
6、提出問題:桃花潭裡的水深與汪倫送作者的情誼到底有什麼關係?這首古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更深入理解古詩)
7、指導背誦,採取自由背誦、同桌互相背誦、指名背誦、比賽背誦等多種方法來背誦,以達到背誦良好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人間最美的是真情,因為真情才使得這些送別的詩膾炙人口,流傳千古,下課後,請大家蒐集一些送別詩,建議下次班會時,搞一個詩歌朗誦會。
五、板書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敘事
整體體現水深、情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抒情
《贈汪倫》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瞭解古詩所描繪的場景,感受詩的意境,感悟李白汪倫之間濃濃的朋友情、離別情。
2、學會詩中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會默寫《贈汪倫》。
4、能夠根據古詩,練習編寫歌詞,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其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和教具、學具】
1、課前一週,讓學生收集有關朋友的流行歌曲,要求:記住歌詞,會哼旋律,基本會唱。
2、錄影機或vcd機、錄音機、投影儀。
3、《煙花三月》mtv碟片;南斯拉夫電影《橋》插曲,歌曲《朋友》(周華健)等有關朋友的歌曲錄音,配樂的古詩朗讀磁帶。
4、古詩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情境創設
利用vcd,播放吳滌清演唱的歌曲mtv《煙花三月》(提醒會唱的同學跟著唱。)
評析:在課前播放根據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改編創作的歌曲mtv《煙花三月》,可以渲染氣氛,創設學習古詩的情境,再現古詩的意境,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激趣,上課匯入
1、談話:剛才,上課前,同學們唱的是什麼歌?你喜歡這首歌嗎?為什麼?
2、由歌曲聯絡到古詩:誰知道這首歌和哪首詩有關?誰會背?詩的作者是誰?
3、簡介作者──李白。
4、複習背誦李白的其他詩歌:我們還學過李白的哪些詩?能背嗎?
5、揭題:今天我和同學們學習李白很有名的一首送別詩──《贈汪淪》。(板書課題)
三、自讀,初學古詩
1、出示古詩內容,學生自由輕讀古詩,要求:
⑴ 自學詩中生字,讀通古詩。
⑵ 對照課後“註釋”試著弄懂詩的大意。
⑶ 提出自己什麼不理解的詞句或問題。
2、指名朗讀古詩:
⑴ 注意生字“倫”(lún)的音、形。
⑵ 理解“贈”及詩題的意思。
3、學生齊讀古詩。
四、感悟,理解古詩
1、看課文插圖:
⑴ 圖上誰是李白,誰是汪倫?你是怎麼知道的?(板書:李白、汪倫)
⑵ 從圖上可以看出他們在幹什麼?(告別)
2、指名讀通古詩。
3、引導學生質疑:說說詩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學生質疑,請理解的同學解答釋疑,教師及時鼓勵,表揚問得好的,答得妙的同學。)
評析:學生樂於提問題,更樂於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這個環節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學理念。
4、教師著重指導理解“忽”:
⑴ “忽”是什麼意思?(忽然)
⑵ 誰忽然聽到誰的踏歌聲?(李白聽到汪倫的“踏歌聲”)
⑶ 汪倫為什麼在岸上踏歌?(為李白送行)—→你見過送別的場面嗎?說說你見過的送別場景。—→“忽然”說明什麼?(注意引導:汪倫踏歌為李白送行出乎李白的意料。)
⑷ 體會詩句中“忽”字該怎樣讀?—→指名試讀詩句;—→指導讀好“忽”(短、急促);—→再指名讀好“忽聞岸上踏歌聲”。
評析:透過指導對“忽”字的理解和朗讀,讀出汪倫與李白之間的深情厚誼,可以感悟古詩用詞的精當,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語感。
5、理解“不及”和“千尺”,著重指導理解“千尺”。(板書:桃花潭 千尺)
⑴ “千尺”是什麼意思?
⑵ 像“桃花潭水深千尺”這種帶有“千”、“百”、“萬”的數字詩句,你還知道哪些?讓學生找出來讀讀,背背。
⑶ 投影出示:危樓高百尺 飛流直下三千尺 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句中帶點部分的詞是什麼意思?這些詩句都採用了什麼手法?讀這些詩句時要注意什麼?
⑷ 指名讀好數字詩句。
⑸ “桃花潭水深千尺”採用了什麼手法?讀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指名讀)
評析:新知的學習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學習新知的過程也是不斷重新建構的過程。在這裡,教師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學會積累,掌握學習方法。
6、齊讀古詩。
7、自由討論詩句的意思,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五、質疑,體驗情感
1、同學們,學到這兒,《贈汪倫》一詩學懂了嗎?還有什麼問題嗎?(針對學生的問題,由學生之間自由解答。)
2、在學生回答完所有的問題之後,教師提出問題:老師有一個問題:汪倫為李白踏歌送行時唱的是什麼歌?(估計學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評析:特殊問題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這個環節中,“汪倫送行時唱的什麼歌”這個問題必然會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也巧妙地引出學生的課前歌曲的積累。
老師導語:你們不知道吧,我知道,你們想聽嗎?(開啟錄音機)
3、播放歌曲錄音:
⑴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插曲《啊,朋友再見!》。
⑵ 周華健演唱的《朋友》。(提醒學生跟唱)
評析:只聽錄音,避免視覺干擾,有利於學生思維的集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4、引導學生參與:現在同學們說說汪倫還會唱些什麼歌?(指名唱一些關於朋友的流行歌曲)
5、談話小結:剛才,我們聽的、唱的當然不是汪倫當時唱的歌,但表達的情感卻和汪倫當時的情感是一致的,想想這些歌都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板書:朋友情)
6、現在,誰能把這首詩後一句改一下,直接點出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投影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朋友送我情。(板書:不及)—→先指名讀,然後齊讀。
評析:教師利用歌曲,活躍了課堂氣氛,容易激起學生的情感,透過情感遷移達到理解詩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欣賞,背誦古詩
1、出示插圖,詩文,放配樂的古詩錄音,學生欣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學生評議,範讀)
3、學生齊聲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指名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5、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詩境,有感情地背古詩。(配樂)
評析:在情境中欣賞、誦讀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利於背誦,而且記憶深刻。
七、作業,發展練習
1、課外閱讀、收集表現友情這一主題的相關古詩。
2、根據古詩《贈汪倫》,編一首送別的歌詞,提醒學生可以模仿《煙花三月》。
⑴ 朗讀自己創作的歌詞,集體評議。
⑵ 隨意練唱自己創作的歌詞。
評析:詩是一幅畫,詩是一首歌,音樂與詩歌是相通的。巧用音樂是本課的特色。從聽由古詩改編的歌到自己編歌詞,從理解到創作,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能力,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
【教學簡評】
《贈汪倫》這首詩通俗易懂,表現了汪倫和李白之間的深情厚誼。但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友情,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激發學生體驗汪李之間的友情上。根據這首詩的語言特點,首先陸老師首先在課堂上做到了文字與學生直接對話,讓學生讀了古詩之後,帶著自己的疑問、理解與同學對話、老師對話。文字、學生、教師三者之間的互動正體現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理念和精神,也體現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感悟、積累和遷移。教學中,陸老師注重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遷移和積累,學會舉一反三。新的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要拓寬語文閱讀渠道。尤其值得一體的是,本課的教學中,陸老師充分運用了音樂的渲染作用。課始用歌曲mtv匯入,閱讀過程中進行配樂誦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運用以友情為主題的歌曲,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汪李之間的友情,一首首文質優美的歌詞,既是學生理解汪李之間感情的催化劑,也是學生學習的物件,巧用音樂,打通了學生課內學習和課餘生活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