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義大利寓言故事兩則
公豬、羊和狼
有一隻小公豬,它同一大群豬生活在一起,但它總是嘆息自己的命不好。因為它既不是皇公貴族,也成不了其它豬的頭領,為了顯露自己,它變得更加自命不凡,恣意妄為。它開始磨牙齒,打架,想以此嚇唬別的豬,讓大家懼怕它,敬重它。但這一切全是枉費心機。它憤憤地說:“我幹嗎要在這裡再耽下去?誰也不聽從我的號令,沒人會害怕我生氣,更沒有人忠誠於我。”
於是,它決定離開大夥了。
它東遊西逛,沒多久便遇到一群羊。它混進了羊群,並開始用它的牙齒到處咀嚼掘,然後搖晃那肥頭大耳,弄得塵土飛揚,唾沫四濺。羊兒們見它如此撒野,都很害怕,嚇得東逃西竄。小公豬可神氣活現起來了,它叉著腿高傲地說:“看來這裡還適合我注下去。大家都尊重我,害怕我,我一發怒,它們都嚇跑了。直到如今,人們才真正認識我,也丁具正承認我的地位。”
就這樣,它便呆在羊群裡,並擺出一副群羊之主的架式來了。
一天,突然跑來一隻狼。這隻狼又要來搶羊了。不過,綿羊早從遠處發現了它,並馬上逃到山頂岩石的縫隙中躲起來了。這頭公豬卻想,羊兒們一定會給它保駕的.,所以它根本不逃跑,仍然傻乎乎地站在那裡。狼一到跟前,叼起它就往樹林裡跑。事情也算湊巧,半路上正好被曾同它一起生活過的豬群碰上了。這頭小公豬一見是老夥伴們,便沒命地嘶叫起來。大夥也立刻認出了它,便馬上一哄而上,衝向惡狼。它們戰勝了狼,救出了它們受傷的小兄弟。此時此刻,這頭小公豬站在大家中間,羞得滿臉通紅。它非常沉痛他說,“早就有一句老話:‘任何時候,都要同自己的親人一起,禍福與共,風雨同舟。’我要是沒離開你們大夥,也就不會遭到這場不幸了。”
老和夜鶯
從前有隻老這樣對一隻夜鶯說話——
當時這位歌唱家已經在他的利爪之下,
高飛於雲端,夜鶯慄地
緊夾在他的勾曲的尖爪子裡,
哀哭著,於是老粗野地喊叫:
“你哭什麼呀,我的朋友?
我強壯有力才不會理睬你呢,
我把你隨便帶到什麼地方,
就是因為你會歌唱,如果我高興
或者吃掉你,或者放了你;
誰反抗命運肯定是蠢貨,
準得失敗,丟臉,還賠上眼淚。”
① 赫西奧德古是羅馬人,生活於公元前 8 世紀。著有《工作和時日》。《老和夜鶯》是赫西奧德傳世之作,就收在上述著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