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讀後感(集錦15篇)

《岳陽樓記》讀後感

《岳陽樓記》讀後感(集錦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岳陽樓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岳陽樓記》讀後感1

  前不見古人,使我們愴然涕下。自古遷客騷人多會於岳陽樓。我們無法再現當年景象,留給我們是一些深深遺憾和無盡思考。

  岳陽樓雄偉壯觀,洞庭湖南極瀟湖,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有著街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雄偉,有著朝暉夕陰無窮變化,再加上遷客騷人華麗詩篇和萬船感慨,使得岳陽樓更加神秘。

  歷史已經過去,當我們五次回憶歷史時候,我們能夠看到是一個積極向上滕子京,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少年不識愁滋味”人生有著升起輝煌,也有著墜落遺憾。於是滕子京遭貶而你又受牽連,但你並沒有消沉,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遭遇令人悲嘆,真是“卻道無涼好個秋”。或許辛棄疾也和你一樣“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壯歲族旗擁萬夫”。但最後也只有“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鄰家種樹節”遺憾與無奈。《美芹十論》、《九議》也隨之成為歷史泛黃一頁而後十六十年則讓人頓覺悲哀。

  或許辛棄疾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你,范仲淹淚光朦朧了蒼顏白髮。於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了你無畏誓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了你人生態度。你精神、品質永遠活在後人心中,你也因此得到了永恆。相信若干年後仍然能夠聽到你那豪邁壯語!

《岳陽樓記》讀後感2

  人是感情的動物,當受到外在事物刺激時,常會因為得失價值的偏失,而怨天尤人。

  其實環境的締造是人為的,而自已對人生價值的評估卻是主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外物美適而喜,不以己身困厄而悲。多少文客騷人因環境而懷優喪志,把豪情喪失掉。如初唐李賀因受打擊,憂心忡忡,抑鬱而終。反觀宋朝蘇軾被貶請在外,卻能把心靈託付山水,所以能寫出許多瑰麗雄偉的文章。

  如果李賀不早死,或許有更多絕妙作品能流傳下來,可惜他沒有蘇軾的氣度,不能“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況且,這種頹廢的意志必能使人形銷骨毀,流於一種不滿現實、沉鬱的、萎靡不振的跡象,這對社會乃至對個人又有何益?只不過是使後人感到嘆惋罷了。

  孟子云:“士窮不離義,達不離道。”又云:“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於現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才是文人對得失真正的態度。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下,皆能處之泰然,不以眼前的富貴,也不因處逆境而有所改變。退一步想海天遼闊,而人類的生命只是幾朝露水,當露水蒸融時無影無蹤。偶爾我們會回想過去,緬懷古人,而范文正公能用最大寬容與氣度,安慰被謫的好友。(讀後感)

  歐陽修謂其“能富貴貧賤,譭譽歡戚,不一動其心。”他能有偉大的事業,實際上是他不怨天尤人,時時在貢獻自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以民生為主,實得利於“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思想意志而成的。

《岳陽樓記》讀後感3

  假期裡閒來無事,便在書桌旁看書。偶然發現一篇古文《岳陽樓記讀》。讀完後我感慨萬千,便把讀完後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第一感受是美:

  岳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盛譽。特別是從“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這一段,因為只要登上岳陽樓,就有心懷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併忘了,端著酒杯對著風,那心情真是快樂極了,這充分體現了岳陽樓美的神奇。

  第二我感受到了范仲淹的憂愁:

  從這一段“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一段,因為它的意思是:唉!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是什麼原因呢?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裡做高官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上做官就為君主擔憂。這樣看來是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這也充分體現了范仲淹的憂愁。

  《岳陽樓記》讓我知道了岳陽樓的美,也讓我懂得了“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

《岳陽樓記》讀後感4

  《岳陽樓記》是宋代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傳世名作。慶曆四年,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被貶到巴陵做官,重修了歷經戰火動亂被毀的名樓---岳陽樓,修葺一新之後,邀請范仲淹為岳陽樓題寫文章,以志紀念。范仲淹就創作了這篇廣為傳誦的文章《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分敘事、寫景、議論三部分。文章一開頭作者略敘創作這篇文章的緣由:“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址,刻唐賢今人詩文於其上,囑餘作文以記之”。之後,用濃墨重彩,出色地描述了在岳陽樓上所能見到的景物,透過不同的景物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對比描寫,借文中“古仁人”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胸與抱負,這種人生理想對後世有志之士有永久的鞭策作用和鼓舞作用。

  在媽媽的教導下,我很小就會背誦這篇文章,今年的寒假,媽媽又讓我重溫了《岳陽樓記》,文章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就是:身居朝廷高位,為平民擔憂;獨處邊遠江湖,為君主分憂,這就是進京做官也擔憂,退隱江湖也擔憂,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必定說“當天下人還沒有感到擔憂的時候我就為他們擔憂,而當天下人都安居樂業感到快樂之後,我才敢快樂”吧!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們作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一員,就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努力學習,以天下民族和國家利益為己任,等將來長大後回報社會,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的最大快樂。這才是一種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生目標。

《岳陽樓記》讀後感5

  讀完《岳陽樓記》,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固然讓人敬佩,然而讓我陷入沉思的是,面對同一美景,遷客騷人們卻有著不同的情懷,為何?是啊,因為他們沒有忘記,忘記過去的興衰榮辱!要知道,生活是需要忘記的。XX年,鹽湖城冬奧會冠軍大楊洋選擇了退役,儘管這一年,她幾乎拿遍了所有自己參加短道速滑專案的金牌,然而她依然選擇了離開。她說,她贏得委屈。其實,她是沒有忘記,沒有忘記自己過去的成功,致使她一直生活再勝利的光罩之中。一年後,大楊洋又回到了冰場,沒有金色的光芒照耀,她壓抑的心,又一次快樂了,盡情地在冰上舞躍,才發現生活如此美麗。的確,生活是需要忘記的,忘記過去的成功,正如那句話所說"好漢不提當年勇"。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一顆平和之心面對眼前的一切,生活也才會因此多姿多彩。當然,我們還需要忘記過去的失敗。過去的失敗在生活中猶如一道陰霾,它擋住了明亮的陽光,它讓啟明星無法閃耀光輝,讓黎明永藏於山的那一邊。忘記失敗,為陰沉沉的牢籠開一扇窗,陽光會爭先恐後地進來,讓生活的牢籠變得如此敞亮,它們能照亮成功的路。生活是需要忘記的,忘記過去的爭鬥,忘記過去的不和,以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事態萬千,斤斤計較只會讓你的生活越發頹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人說,生活需要懷舊。可是,我們不能生活在過去中,因為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未來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生活需要忘記,忘記過去,讓過去成為一張白紙,一切從零開始。是啊,生活是需要忘記的,忘記過去的一切,平和地面對眼前的一切吧!

《岳陽樓記》讀後感6

  近日,讀範公文《岳陽樓記》,敬古人憂國憂民之天下情懷,今深有感觸,感同身受,比之年少,又有不同,然萬千景仰,不及一二,為悼範公,遂作此文。

  我的心情總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忽一日,烏雲蔽日,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從地面到房頂,從房頂到天空,伸手只見五指,周圍芳華搖落,落英繽紛,灌木草叢,皆搖旗吶喊,鬼哭狼嚎,呼聲大作,雞飛狗跳。且聽的電線聲,聲聲嗚咽,隨後,鍋碗瓢盆,一起叮叮噹噹作響,如小雨切切,似大雨嚓嚓,萬物欲立而不由,欲匍而不能,欲靜而不止。

  遇此情景,則心慼慼然,不免生無限嘆息。憂思多慮,愁老煩幼,畏懼人言,感人生之沉重,嘆世道之艱難,想昨日之傷痛,鬱郁而行,糾整合結。念去日苦多,路險途惡實難成其業。悔恨該珍惜年少時光,到如今蹉跎歲月苦不堪言顛沛流離早生華髮。人生百年,春夏秋冬只一輪迴,剎那便是永恆。唯有好好活過,方覺不負此生。

  彼日,天和景明,惠風和暢,天地嫻靜的不拂帶一絲雜音,江河明淨的不招惹一滴塵埃。朵朵白雲,緩緩舒展,萬千綠柳,波光粼粼。桃花搖曳,聲聲鳥鳴清脆悅耳,流水傾瀉,陣陣歌聲優美婉轉。更有巧燕翩然而至,三五成群,尖叫互答。人來人往,目光不經意的觸碰,回報以對方淺淺一笑。

  遇此情景,則心胸為之一寬,放眼天下之大,躊躇滿志,振臂一呼。思過往之崢嶸,已成電影之一幀幀溫馨畫面。心之優雅坦然,安之若素,寵辱皆望,念有萬千思緒,如不盡長江滾滾而來。豪情壯志,氣吞山河,放眼望,江水揚波沖天,拔劍吟,雲起心潮逐浪。

《岳陽樓記》讀後感7

  人是感情的動物,當外在事物受到刺激時,常會因為得失價值的偏失,而怨天尤人。

  其實環境的締造是人為的,而自己對人生的價值卻是主觀的。“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以外物美適而喜,不以己身困厄而悲。多少文客騷人因環境而懷憂喪志,把豪情喪失掉。如初唐李賀因受打擊,憂心沖沖,抑鬱而終。反觀宋朝蘇軾被貶謫在外,卻能把心事託付山水,所以能寫出許多瑰麗雄偉的文章。

  如果李賀不早死,或許有更多絕妙作品能流傳下來,可惜他沒有蘇軾的氣度,不能“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況且,這種頹廢的意志必能使人形銷骨毀,流於一種不滿現實、沉鬱的、萎靡不振的跡向。這對國家、對社會乃至個人又有何益?只不過是使後人感到嘆惋罷了。

  孟子云:“士窮不離義,達不離道。”又云:“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現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才是文人對得失真正的態度。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下,皆能處之泰然,不以眼前的富貴,也不因處逆境而有所改變。退一步想海天的遼闊,而人類的生命只是幾照露水,當露水蒸融時無影無蹤。偶爾我們會回想過去,緬懷古人,而范文正公能用最大寬容與氣度,安慰被謫的好友。歐陽修謂其“能富貴貧賤,譭譽歡戚,不一動其心”。他能有偉大的事業,實際上是他不怨天尤人,時時在貢獻自己,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以民生為主,實得利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意志而成的。

《岳陽樓記》讀後感8

  讀完《岳陽樓記》,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固然讓人敬佩,然而讓我陷入沉思的是,面對同一美景,遷客騷人們卻有著不同的情懷,為何?是啊,因為他們沒有忘記,忘記過去的興衰榮辱!要知道,生活是需要忘記的。20xx年,鹽湖城冬奧會冠軍大楊洋選擇了退役,儘管這一年,她幾乎拿遍了所有自己參加短道速滑專案的金牌,然而她依然選擇了離開。她說,她贏得委屈。其實,她是沒有忘記,沒有忘記自己過去的成功,致使她一直生活再勝利的光罩之中。一年後,大楊洋又回到了冰場,沒有金色的光芒照耀,她壓抑的心,又一次快樂了,盡情地在冰上舞躍,才發現生活如此美麗。的確,生活是需要忘記的,忘記過去的成功,正如那句話所說“好漢不提當年勇”。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以一顆平和之心面對眼前的一切,生活也才會因此多姿多彩。當然,我們還需要忘記過去的失敗。過去的失敗在生活中猶如一道陰霾,它擋住了明亮的陽光,它讓啟明星無法閃耀光輝,讓黎明永藏於山的那一邊。忘記失敗,為陰沉沉的牢籠開一扇窗,陽光會爭先恐後地進來,讓生活的牢籠變得如此敞亮,它們能夠照亮成功的路。生活是需要忘記的,忘記過去的爭鬥,忘記過去的不和,以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事態萬千,斤斤計較只會讓你的生活越發頹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人說,生活需要懷舊。可是,我們不能生活在過去中,因為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未來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生活需要忘記,忘記過去,讓過去成為一張白紙,一切從零開始。是啊,生活是需要忘記的,忘記過去的一切,平和地面對眼前的一切吧!

《岳陽樓記》讀後感9

  讀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我被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深深打動。

  在《岳陽樓記》一文中,范仲淹因記述重修岳陽樓一事,向人們傾訴了他的政治抱負。他批評那些因環境的好壞而悲喜的人,批評了他們悲觀消極的生活態度。相比之下,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卻是一個積極面對生活的人。他受貶後還積極從政,短時間內就是巴陵郡“百廢俱興”。就範仲淹本人來說,他的一生是憂天下的一生,不論是日食兩餐冷粥,還是做參知政事,他都做到以天下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就《岳陽樓記》這篇文章來說,儘管帶有一定的階級侷限性,但文章的主旨卻是很值得後人繼續發揚光大的。文章中表露出的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嚴於律己,關心人民疾苦的思想主張在今天仍是很值得借鑑的。想來,在當時的社會中,范仲淹能夠提出那些見解,是在是難能可貴!

  由此,我想到現在,一個人不論其崗位如何,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應關心國家大事,具有主人翁精神,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那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刻刻關心國家和人民的人為榜樣。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從小樹立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志向。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磨鍊自己的意志,把自己培養成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流傳了千百年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而今我們要賦予它更新的時代意義,繼承發揚廣大!

《岳陽樓記》讀後感10

  《岳陽樓記》和《醉翁亭記》兩篇古來少有的名文、美文、雄文,觀起來讓我收穫不多不少。

  可能是我看點比較獨特,我首先看到的是兩位大文豪去看整個世界的視角。首先從題目來說,《岳陽樓記》,自古以來就很出名,就是文人墨客多顯之地,反而是《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亭,如果不是歐陽修一文提到,可能世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這裡就可以看出兩人的不同了:范仲淹從一個名勝去看天下人,是以大見更大,而歐陽修卻從一個小地方去看天下人,是以小見大雖然不同的角度去看都會看到不同的東西。可我還是比較認同歐陽修的視角,畢竟是為官,就是為了民,所以還是得從民的身上出發,而不是從文人墨客出發,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看法,畢竟人范仲淹都沒到過岳陽樓,所以范仲淹的視角我也不覺得否定。

  我從這兩篇文章得到的不是知識,準確的說是不僅僅是,我的到最多的其實是道理,它解決了縈繞我心頭很久的疑問——我到底需要什麼,就拿做好事來說,有的人終其一生去行善,到最後卻不為人所知,反倒是那些名人,隨便乾點什麼影響力都比他們大,那麼行善到底為了什麼,為了積德?為了出名?還是其他什麼呢?我思考了很久,讀了這兩篇文章後,我抓到了一些軌跡,其實驅使一個人的不是他的腦子而是他的心,就如兩位文豪,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為了什麼,其實是為了他們的心,他們的心所向往的,簡單來說就是隨心,這也是我觀兩篇文章後最大的收穫。

《岳陽樓記》讀後感11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當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時,常會因為得失價值的偏失,因怨天尤人。

  其實環境的真諦是人為的,而自己對人生的價值卻是主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外物美適而喜,不以己身困厄而悲。多少文科騷人因環境而懷憂喪志,把豪情喪失掉。如初唐李賀因受打擊抑鬱而終。反觀宋朝蘇軾被貶謫在外,卻能把心事託付出來,所以能寫出許多瑰麗雄偉的文章。如果李賀不早死,或許有更多絕妙作品能流傳下來,可惜他沒有蘇軾的氣度,不能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況且,這種頹廢的一直必能使人形銷骨毀,流行一種不滿現實,沉鬱的、萎靡不振的跡象。這對社會乃至對的人又有何益。只不過是使人感到嘆惋罷了。孟子云‘土窮不離義,達不離道’。有孕‘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於現世’。‘窮則獨善起身,達則兼善天下’。

  這才是文人對得失真正的態度。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下,皆能處之泰然,不以眼前的富貴,也不因身處逆境而有所改變。退一步想海天的遼闊,而人類的生命只有幾滴露水,當露水蒸融是無影無蹤。偶爾我們會想過去,緬懷古人,而范文正公能用最大寬容與氣度,安慰被謫的好友。歐陽修謂其‘能富貴貧賤,譭譽歡威,不一動其心’。他能有偉大的事業,實際上是他不怨天尤人,時時在貢獻自己,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以民生為主,實得利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意志而成的。

《岳陽樓記》讀後感12

  《岳陽樓記》是宋代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傳世名作。慶曆四年,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被貶到巴陵做官,重修了歷經戰火動亂被毀的名樓———岳陽樓,修葺一新之後,邀請范仲淹為岳陽樓題寫文章,以志紀念。范仲淹就創作了這篇廣為傳誦的文章《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分敘事、寫景、議論三部分。文章一開頭作者略敘創作這篇文章的緣由: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址,刻唐賢今人詩文於其上,囑餘作文以記之。之後,用濃墨重彩,出色地描述了在岳陽樓上所能見到的'景物,經過不一樣的景物和不一樣的思想感情比較描述,借文中古仁人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胸與抱負,這種人生夢想對後世有志之士有永久的鞭策作用和鼓舞作用。

  在媽媽的教導下,我很小就會背誦這篇文章,今年的寒假,媽媽又讓我重溫了《岳陽樓記》,文章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就是:身居朝廷高位,為平民擔憂;獨處邊遠江湖,為君主分憂,這就是進京做官也擔憂,退隱江湖也擔憂,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歡樂呢他們必定說當天下人還沒有感到擔憂的時候我就為他們擔憂,而當天下人都安居樂業感到歡樂之後,我才敢歡樂吧!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們作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一員,就要從小樹立遠大的夢想和抱負,努力學習,以天下民族和國家利益為己任,等將來長大後回報社會,以人民的歡樂為自我的最大歡樂。這才是一種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生目標。

《岳陽樓記》讀後感13

  讀完《岳陽樓記》,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固然讓人敬佩,然而讓我陷入沉思的是,面對同一美景,遷客騷人們卻有著不同的情懷,為何?是啊,由於他們沒有忘記,忘記過去的興衰榮辱!要知道,生活是需要忘記的。20xx年,鹽湖城冬奧會冠軍大楊洋選擇了退役,儘管這一年,她幾乎拿遍了所有自己參加短道速滑專案的金牌,然而她依然選擇了離開。她說,她贏得委屈。其實,她是沒有忘記,沒有忘記自己過去的成功,致使她一直生活再勝利的光罩之中。一年後,大楊洋又回到了冰場,沒有金色的光芒照耀,她壓抑的心,又一次快樂了,盡情地在冰上舞躍,才發現生活如此美麗。的確,生活是需要忘記的,忘記過去的成功,正如那句話所說“好漢不提當年勇”。

  由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一顆平和之心面對眼前的一切,生活也才會因此多姿多彩。當然,我們還需要忘記過去的失敗。過去的失敗在生活中猶如一道陰霾,它擋住了明亮的陽光,它讓啟明星無法閃耀光輝,讓黎明永藏於山的那一邊。忘記失敗,為陰沉沉的牢籠開一扇窗,陽光會爭先恐後地進來,讓生活的牢籠變得如此敞亮,它們能照亮成功的路。生活是需要忘記的,忘記過去的爭鬥,忘記過去的不和,以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事態萬千,斤斤計較只會讓你的生活越發頹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人說,生活需要懷舊。可是,我們不能生活在過去中,由於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未來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生活需要忘記,忘記過去,讓過去成為一張白紙,一切從零開始。是啊,生活是需要忘記的,忘記過去的一切,平和地面對眼前的一切吧!

《岳陽樓記》讀後感14

  今讀《岳陽樓記》,對作者的人品、人格敬仰之情猶然而生、有感如下。

  一、政治失意不失志。

  作者於1045年因改革弊政失敗,被罷去副相官職,貶至鄧州(今河南鄧縣),遭受了嚴重的政治打擊。雖被罷官降職,作者卻沒有失去志向,仍然在新的崗位上勤懇工作。相比我們有些同志,在工作中遇到困難、遭受挫折、偶感仕途無望,從此就一蹶不振。對人生的理想、信仰瞬間發生顛倒的看法,工作中出現消極怠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顯然經受不起人生的挫折和失敗的考驗。就此比較,作者身為封建時期的官吏,在三年縣太爺,十萬雪花銀的時期,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仁人思想,值得我們認真很好的學習。

  二、憂國憂民的思想。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此句不泛體現了作者濃厚的封建忠君意識,但它更能體現作者的憂國憂民思想,做官時要想到民眾,為民眾多做事、做好事,不做官時也要想到國家,關心國家的發展壯大,把國家的命運與個人的命運緊密聯絡起來。

  當今,我們一些同志當官時,不是憂其民,而是高高在上,把公僕變為主人,甚至腐化墮落。不當官時也不憂其國,對國家發展壯大漠不關心,置若罔聞。我們共產黨是領導建設和諧社會的核心力量,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共產黨人就更應具有憂國憂民的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的發展壯大多做貢獻。

  范仲淹的告誡我們的是世人應有大公無私的精神。

《岳陽樓記》讀後感15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的一部代表作品,上學的時候就學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這種古文越來越有感覺。

  宋朝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范仲淹應為施行清理新政失敗,被貶鄧州知州,當時他非常鬱悶,這時候就接到了他的好朋友滕子京為請他為岳陽樓作記。於是在當時寫下了這首《岳陽樓記》。

  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史上有很多詩人稱讚它。岳陽樓位於長江與洞庭湖相交的地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在岳陽樓有時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南,郁郁青青。優勢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在這個時候登上岳陽樓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非常開心。

  但是岳陽樓並不是一直都很安靜,在淫雨霏霏,幾個月都不停,而且江面上大風怒吼,波濤洶湧,甚至看不見太陽,船舶都被摧毀,這個時候看風景會有非常悲傷的感覺。

  作者說,我常常尋求古代仁人志士的狀態,那麼古代聖賢究竟做了什麼呢?原來他們不因為外舅的得失而悲喜,他們在朝廷之中的時候就為君主擔憂,遠離朝廷的時候為百姓擔心。想一下古代的聖人,應該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吧。

  讀完後我越發明白,作者的心態,儘管被貶,心情非常苦悶。但是還是擔心君王被小人矇蔽,百姓受苦受難。在今天我們的國家雖然經濟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分配不均,年輕人好多人都感到迷茫。好多人都為了生計而苦惱,今天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反思,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