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說課稿怎麼寫

岳陽樓記說課稿怎麼寫

岳陽樓記說課稿怎麼寫

  ——朱成凌(校報第三十期)

  一、說教材

  l、教材簡:《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是一篇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作者透過對洞庭湖兩種不同景色和遊客的兩種覽物之情的描寫,以及對景異情移態度的否定和古仁人之心的闡述,申述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o

  2、本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岳陽樓記》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教讀課文o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誦讀文言文的習慣.並增強對文言文這種古代書面語的直接感受,課文安排在單元中間,應是為實現單元教學目的而需著重訓練的篇章,是“承前啟後"的關鍵一環o

  3、教學目標:根據本課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幾點為教學目標的內容: ’.

  (1)基礎知識目標。流利地誦讀全文。能瞭解文中部分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能正確譯課文。掌握本文中的部分成語(如“政通人和"、“氣象萬千"和“心曠神怡"等)和篇中名句(或主旨句)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領略篇中創設的意境o

  (2)基本能力目標:理解作者的博大胸襟和政治抱負。在習作練筆中,學會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如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的有機結合)o

  (3)思想教育目標:先人後己。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係o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o

  4、教學重點與難點:“書讀百遍.其義山見。”為了讓學生深入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我著重抓朗讀訓練。把“反覆誦讀、深人領會"確定為教學重點。這一重點也是同時根據新大綱的精神“初中階段古文教學只要能使學生了解大意即可,不必對字、詞、句作過多分,更不需像傳統教法那樣逐字逐句講解"來確立的o ’

  這篇課文的作者范仲淹生活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作為封建王朝的官吏,難免有一定的忠君思想。我們不能苛求古人,學生對此不一定能準確把握,但在當時來說。作者能提出“先天下之優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對人民的疾苦有所關心,是值得肯定的。所以。作者“卒章顯志"的‘志"(作品的思想意義)應確定為教學的難點o

  二、說教法

  教師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應依據《大綱》和教材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年齡特徵、知識結構等)來確定。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符合“利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功性"和“利於學生智力的發展、能力的培養"的原則。鑑於如上諸因素,我採用瞭如下教學方法:

  1、朗讀感知法

  2、情景教學法

  3、讀寫結合法

  4、教具: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帶、小黑板o

  選擇朗讀感知法的依據: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整體教學,朗讀則是實現這一教學法的最有效的方式。朗讀時,調動學生的眼、耳,甚至心靈,同時達到了把握字詞句篇章結構的目的,便於進一步理解課文。因而。我採用朗讀法.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選擇情景教學法的依據:情景教學是讓學生先感受後表達。感受時。是管形象思維的大腦的右半球興奮;表達時.則是管抽象思維和語言的大腦左半球興奮。這樣,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抑制,就可以大大地挖掘大腦潛在的力量,學生不會感到疲勞。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學習。

  選擇讀寫結合法的依據:根據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確定該教法。魯迅先生曾以親身體驗談到讀寫結合的問題:"大約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過百來篇外國作品和一點醫學上的知識。此外的準備,一點也沒有,”由此可以看出讀為寫而提供的寫作材料和表達技巧的借鑑。

  三、說學法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新教材的特點就是由“教材"向“學材"轉變.這一觀念的變化,突出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本課教學。我確定了指導學生掌握如下學法:

  1、預習通讀,尋找疑難,理解為主,背誦記憶,動口動手,讀寫結合。

  四、說教學程式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一 展示教學掛圖(掛圖貼在小黑板的一面,小黑板的另一面寫關於“記”的知識及其它。備用)同學們:下面,我請大家看一幅圖,圖上這處宏偉的建築就是著名的岳陽樓(同時板書課題)o那麼,在不同的'天氣,登臨這座樓,眼前會出現怎樣的景象?心胸不同的人,面對這些景象.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是緊扣教法“3”“情景教學法”而設計的“匯入語"o

  (二)預習指導 。

  使用工具書查字、詞.掃清“攔路虎".通讀全文。應用學法‘‘l"o 設計預習指導的依據:①培養學生查字、詞的能力,養成查工具書的習慣;②先讀文後學文,做到了由淺人深o

  (三)教授新課

  1、聽課文朗讀錄音。

  依據:人們對所要認識的事物,首先要感知它。 .

  2、學生自由讀,劃分段落層次。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先快後慢”的遺忘程序而確定這一環節。剛聽錄音之後,若不及時朗讀鞏固,對於停頓及斷句,可能會出現差錯o

  3、學生齊讀

  有興趣的、在學習中有重要意義的材料易記住。學生齊讀課文有一種整體美感: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種“享受",因而,這是一種“愉快學習”法o

  4、指名讀:點面結合。既照顧全面,又避免平均用力,(這實際上也是“個別輔導")。

  透過上述做法,已強化了“教法一",完成了教學目標“基礎知識部分"“誦讀全文、領略意境"的要求。

  5、講述

  展示小黑板的另一面,講解有關“記”的知識。作者簡介及文章出處。

  講第一大段

  關於成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解釋,完成教學目標“掌握部分成語"的要求.

  讓學生試譯本段

  結合課後練習題“三.1”提問並講;“子京"謫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麼?

  (四)佈置作業

  l、熟讀課文

  2、背誦第一段,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1)”,運用學法(2)o

  (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識

  (二)學習新課

  指名學生讀第2自然段。

  結合課後練習題“四.1".學習對偶的修辭及文章遣詞用語的妙處:“銜遠山”、“吞長江"中的“銜"、“吞"可否用“連、接"替換。為什麼?原句用了什麼修辭?

  關於對“氣象萬千"的理解,是又一次落實數學目標(1)的部分內容。

  試譯“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作者用哪些話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對於這一課時中“敘述、寫景、抒情、議論"的講解,是為了落實教學目標2的重點內容,運用教法和學法,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o

  “波瀾不驚"的“驚"能否用“起、動"替換?“浮光躍金"的“躍”能否用“閃"、“耀”替換?為什麼7 .

  問題:“薄暮冥冥"是虛寫還是實寫?

  第三大段是全文的核心段,它採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

  本文的名句(警句、主旨句)是什麼?作者是怎樣把它放在最顯著的位置上的?

  對於這個問題。要讓學生展開討論,透徹理解,這是教學目標2、3的交叉點,為了再次突出它的重要,在最後,我又單獨作一小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o

  (三)佈置作業:

  學習本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合的方法,寫一篇題為《劉開渠紀念館開館記》或《我佇立在劉開渠紀念館前》的習作。

  作業題設計的依據是為了重點落實教學目標2的部分內容,做列教法(3)與學法(3)的有機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至此,完成教學目標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