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教學文案設計

岳陽樓記教學文案設計

岳陽樓記教學文案設計

  學習目標:

  1.積累並掌握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熟背課文。

  2.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並領會文中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以及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3.深刻體會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資料助讀: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祖籍彬州(陝西彬縣),後遷居平江(江蘇吳縣)。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 1052 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預習內容及方法指導:

  一、摘錄字詞(標段序、讀課文,邊讀邊勾畫文中字詞,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解決生疏、多音、易錯字)。

  二、文學常識(1.作者2.背景3.文體知識)(結合資料助讀書上批註)

  三、朗讀(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讀流暢)

  四、翻譯(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重點詞語的解釋在文中做出批註。)

  五、文言知識整理:重點實詞、虛詞的解釋,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

  1.通假字。

  百廢具興 屬予作文以記之

  2.一詞多義。

  極:南極瀟湘 或:或異二者之為

  此樂何極 而或長煙一空

  一:一碧萬頃 觀:予觀夫巴陵勝狀

  而或長煙一空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和:政通人和 夫:予觀夫巴陵勝狀

  至若春和景明 嗟夫

  3.詞類活用。

  (1)先天下之憂而憂 (2)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3)百廢俱興 (4)北通巫峽

  4.古今異義。

  5.特殊句式:

  6.重點詞語解釋

  我的疑問:

  探究案::

  1.梳理全文結構。概括文每一自然段分別寫了什麼內容?(書上批註)

  2.課文三、四段描繪了洞庭湖哪兩幅畫面?分別表現了遷客騷人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與遷客騷人的悲喜觀有什麼不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結尾作者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慨嘆。就全文來看,這句話有何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曾被無數仁人志士奉為座右銘。聯絡社會生活,談談這種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檢測反饋:

  1.文學常識填空:《岳陽樓記》選自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記”作為古代的一種文體,多用於記事、狀物,並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髮出情理,常採用“卒章顯志”的方式。本文以作“記”為名,借題發揮,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曠達胸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政治抱負。

  2.給加點的字注音。

  謫守 淫雨 心曠神怡 憂讒 檣傾楫摧

  岸芷汀蘭 寵辱偕忘 薄暮冥冥

  3.指出理解有誤的一項 ( )

  A.霏霏、冥冥、鬱郁、洋洋得意的'意思分別是:雨雪繁密的樣子、昏暗的樣子、顏色翠綠的樣子、意氣風發的樣子。 B.“去國懷鄉,憂讒畏譏”的意思是: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譏諷。

  C.“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意思是: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光榮和恥辱一起忘了。 D.第3、4自然段一喜一悲,一明一暗,一陰一睛;都是先寫景,後寫情,情景交融。

  4.“是進亦憂,退亦憂”中具體“進”具指___________,“退”指____________。我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