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搓背》閱讀原文及答案

《搓背》閱讀原文及答案

《搓背》閱讀原文及答案

  搓背

  北喬

  我沒想到會在浴室裡遇到他。那天我上午到老家,下午去浴室洗澡。從浴池裡出來時,迎面來了一個人,來,搓個背吧!

  我一抬頭,喲,是我高中的同學,我把到嘴邊的“那就搓一下”的話嚥了回去。

  他也認出了我:什麼時候回來的?你可是好幾年沒回來了吧?

  他滿臉笑容,透出與故鄉一樣的親切,我依稀看到他上學時的模樣。我生出了尷尬,一時不知說什麼才好。倒不是我們赤身相遇讓我不舒服。想當年,我們都上高中了,還一起到河裡裸身游泳,相互打鬧。我彆扭,是因為我覺得不該讓我的同學為我搓背,我享受,他勞動,這成什麼了?

  走,走,抽根菸,好好聊,我想出了擺脫困境的辦法。他遲疑了一下,還是和我來到更衣間。我們聊得很好,話題都是中學時代的。煙霧繚繞,眼前朦朦朧朧,可往事卻越來越清晰。沉浸於往日的回憶裡,我的心漸漸圓潤起來。倒是他,好像有些心神不寧,比剛才拘謹了些。

  三四根菸下去,他舉起了手裡的搓澡巾,瞧瞧,我都忘了,走,我幫你搓背去。這話一下子又把我拉回到了現實,我一愣,不啦,我就不搓了,你去忙吧。

  那下次再來吧,他的話中夾雜著淡淡的失落。

  回來後,我心裡總不是滋味。真沒想到會在浴室遇上老同學,我消費,他服務,老同學間還有比這更難堪的事嗎?不過,我還是慶幸自己及時化解了這一危機。我打定了主意,以後不再去那家浴室。

  第二天,與幾個同學聚會,我說起這事,同學們卻埋怨我:這有什麼,人家是憑力氣掙錢,你倒好,老同學,也不關照他的生意,真是不夠意思。沒想到,這倒成了我的錯。再想想,的確是我不對,是我心裡的職業歧視在作怪。碰上開酒店的朋友,我們可以打著“打土豪分田地”的旗號去大吃大喝,結賬不結賬,心裡都踏實。哪個朋友手裡有些權力能辦點事,我們有什麼困難,總能理直氣壯地請他幫忙。有朋友開店做生意,我們都想盡一切辦法去關照。可為什麼偏偏遇上當搓澡工的老同學,我就犯嘀咕呢。是我把職業分成三六九等了,潛意識裡認為搓澡工是低賤的。挖出了我心中的醜惡,我羞愧不已。

  過了幾天,我再次去洗澡。遇到他時,他正在為一浴客搓背,我拍了一下他肩膀,嗨,回頭幫我搓搓!他笑了,露出我們上學時開玩笑常有的笑容。

  這是我一生中享受到的最好的一次搓背,不是他的技術有多麼高,而是我們聊得特別地開心。他的口才比以前好多了,也不再像過去那樣自卑,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他的知足常樂,反倒讓我羨慕。按說我的工作條件比他好,物質生活比他富足,可卻常常處於焦灼之中,總是被無休止的失落與不安糾纏。

  他的手勁特別大,我覺得那是他的自信在撫摸我。搓一次背五塊錢,我遞給他十塊錢:“不用找了。”我的口氣有些不自然,心裡有些不安。我的老同學以此謀生,真是不容易的。沒想到,他拿著錢的手像風中的.樹葉一樣抖個不停,兩眼緊緊地瞪著我,那目光刺得我心裡直發毛。他發火了,找給我五塊錢:“你這人怎麼這樣?一點也不把我當老同學看,你真沒勁!”

  天啊,我又錯了。這回,我做錯了什麼?

  (選自《小說選刊》)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A.這篇小說,透過描寫一對中學同學成年後截然不同的生活際遇,表現了社會的不公。

  B.小說中的“我”在進行反思之後,挖出了自己心中的醜惡,慚愧不已。這樣的情節暗示讀者反思自己心中是否也存在類似的醜惡,有匡正世道人心的作用。

  C.第一次見面過程中,搓澡工老同學曾表現出心神不寧、拘謹還有淡淡的失落,說明他面對如今社會地位已經懸殊的老同學,還是難掩自慚形穢。

  D.小說結尾“我”付賬時的行為和語言傷害到了搓澡工老同學,導致他發火,說明雖然經過反思,但作者潛意識裡根深蒂固的職業歧視不是輕易就能消除掉的。

  E.“我”與搓澡工老同學的兩次見面,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我們時代的精神困境:人與人之間溝通困難、關係緊張,物質生活水平與幸福感脫節。

  (2)“我”與老同學在浴室相遇為什麼“生出了尷尬”?反映了各自什麼樣的心理?

  (3)第二次見面,“我”為什麼說“這是我一生中享受到的最好的一次搓背”?

  (4)小說以問題結尾,結尾這樣設計好在哪裡?“這回,我做錯了什麼?”“我”做錯了什麼呢?針對此問題,談談你的見解。

  (1) B E

  A項“表現了社會的不公”錯,小說表現了分工的不同,與社會不公無關係。C項“難掩自慚形穢”錯,搓澡工老同學心態平和,把所有浴客都一視同仁,當做客戶,工作時間聊天使他心神不寧,客戶放棄了業務,使他產生了淡淡的失落。D項“作者”錯,“我”不是作者。

  (2)①因為“我”覺得不該讓“我”的同學為“我”搓背,“我”享受,他勞動。②搓澡工的心理:坦然、自在,見到老同學反應自然、正常,滿意現在的生活,顯示出自食其力的自信。“我”的心理:多疑、世故,見到老同學馬上聯想到各自的社會身份,表現慌張、不安,潛意識裡認為搓澡工低賤,以為自己給老同學帶來了難堪。

  (3)①老同學之間聊得特別開心,沉浸在青少年時期的單純的快樂中。②在搓背的過程中,“我”看到了老同學的進步:口才比以前好了,不自卑了,對現狀滿意。打消了以前的顧慮,為老同學感到欣慰。③“我”羨慕老同學知足常樂的心態,受到了積極影響,暫時從焦灼、失落、不安中脫身,得到了全身心的放鬆。④他手勁特別大,服務質量確實很好,也使“我”體會到他對這一職業的熱愛與自信,徹底消除了“我”潛意識中的“低賤”,自己也變得坦然。⑤“我”這次來搓澡,本身帶有“贖罪”的心態,現在得償所願,自然感覺身心愉悅。

  (4)①這樣安排結尾別具匠心,意味深長,可以啟發讀者思考:消除職業歧視、不平等心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②錯在“我”的言行無惡意卻又傷害到了同學。

  a.老同學之間本來聊得很開心,但“我”付費時說的“不用找了”,顯得很陌生,表現出優越感,拉開了同學之間的距離,使老同學感到心寒。

  b.搓澡工老同學是一個自尊、自信、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心態平和,對客戶都一視同仁,不“衣帽”取人。

  c.“我”多付費的行為是一種同情,這種同情傷害到了同學的自尊。

  d.人與人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更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同情。

  e.“我”“情不自禁”地對同學表露廉價的同情說明“我”的職業歧視和等級心理根深蒂固,不是經過一些簡單的反思就能一掃而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