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豆盧寧文言文閱讀答案

豆盧寧文言文閱讀答案

豆盧寧文言文閱讀答案

  導語:同學們對於豆盧寧文言文這篇文言文已經有所瞭解了,當然加強課外的訓練還是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豆盧寧文言文閱讀答案,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豆盧寧,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後也。高祖勝,以燕。皇始初歸魏,授長樂郡守,賜姓豆盧氏。或雲北人謂歸義為“豆盧”,因氏焉,又云避難改焉,未詳孰是。父萇,魏柔玄鎮將,有威重,見稱於時。武成中,以寧勳,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寧少驍果,有志氣,身長八尺,美姿容,善騎射。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硃天光入關以破万俟醜奴功賜爵靈壽縣男嘗與梁定遇於平涼川相與肄射乃相去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定服其能,贈遺甚厚,天光敗,從侯莫陳悅。及周文?討悅,寧與李弼來歸。孝武西遷,以奉迎勳,封河陽縣伯,後進爵為公。從禽竇泰,復弘農,破沙苑,除衛大將軍、兼大都督。大統七年,從於謹破稽胡帥劉平伏於上郡。及梁定反,以寧為軍司,監隴右諸軍事。賊平,進位侍中、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九年,從周文迎高仲密,與東魏戰於芒山。遷左衛將軍,進爵范陽郡公。十六年,拜大將軍。羌帥傍乞鐵匆及鄭五醜等反叛,寧討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陽郡公,遷尚書右僕射。周孝閔帝踐祚,授柱國大將軍。武成初,出為同州刺史。遷大司寇,進封楚國公,邑萬戶,別食鹽亭縣一千戶,收其租賦。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屬大兵東討,寧輿疾從軍。薨於同州。贈太保、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諡曰昭。初,寧未有子,養弟永恩子勣。及生子贊,親屬皆請贊為嗣。寧曰:“兄弟之子猶子也,吾何擇焉。”遂以勣嗣。時以此多之。及寧薨,勣襲爵。

  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實際掌權者,亦是北周政權的奠基者,宇文泰殺孝武帝,立元寶矩為帝,是為西魏。從此宇文泰專制長達20年,其子建北周,追諡曰文皇帝。豆盧寧時為西魏、北周將領。

  (節選自《北史·豆盧寧傳》)

  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硃天光入關/以破万俟醜奴功/賜爵靈壽縣男/嘗與梁定遇

  於平涼川/相與肄射/乃相去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

  B.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硃天光入關/以破万俟醜奴/功賜爵靈壽縣男/嘗與梁定遇

  於平涼川/相與肄射/乃相去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

  C.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硃天光/入關以破万俟醜奴功/賜爵靈壽縣男/嘗與梁定遇

  於平涼川/相與肄射/乃相去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

  D.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硃天光/入關以破万俟醜奴/功賜爵靈壽縣男/嘗與梁定遇

  於平涼川/相與肄射/乃相去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賜姓:古代天子據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績而賜予姓氏。多指以國姓賜與功臣,

  以示褒寵。

  B.持節:古代官名。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員往往有使持節、持節、 假節、假使節等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

  C.踐祚:特指皇帝登臨皇位,類似用語現象很多,例如 :踐阼、踐極、踐統、踐位、

  踐國、踐帝、踐政、踐襲、踐蒞、踐事等等。

  D.薨:古人對身故有多種方式的描述,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為薨。也可用

  於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豆盧寧出身名門貴族,年少有志氣。豆盧寧少時勇猛果敢,有志氣,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於騎射。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當時的人們所稱頌,死後憑藉功勳被追贈為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

  B.豆盧寧勇擔重任,深受賞識重用。豆盧寧和李弼率領眾人歸順宇文泰後因恭迎孝武帝西遷,被連續加封,以後又因輔從、征戰、禦敵、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進爵。

  C.豆盧寧忠於國事,鞠躬盡瘁。他擔任岐州刺史時,恰巧大軍東征,仍抱病登車隨大軍出征。在同州去世。

  D.豆盧寧仁厚重情,不以親疏論人。他不同意親屬更換繼承人的建議。親子出生後仍把養子當作自己的繼承人。死後養子繼承了他的爵位。

  D.豆盧寧仁厚重情,不以親疏論人。他不同意親屬更換繼承人的建議。親子出生後仍把養子當作自己的繼承人。死後養子繼承了他的爵位。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從禽竇泰,復弘農,破沙苑,除衛大將軍、兼大都督。

  (2)寧曰:“兄弟之子猶子也,吾何擇焉。”遂以勣嗣。時以此多之。

  試題答案:

  1.A

  2.C踐政、踐蒞:當政在任之意。踐事:供職、充役之意。踐襲:蹈襲,沿用之意

  3.A.“有威重”非德高望重之意,是有威嚴之意。“死後憑藉功勳被追贈為柱國大將軍”錯,原文“以寧勳,追贈柱國大將軍”因憑藉其子豆盧寧之功被追贈大將軍。

  4.(1) 豆盧寧跟隨宇文泰生擒竇泰,收復弘農,攻克沙苑,朝廷授任他為武衛大將軍,兼任大都督。(譯出大意給2分;從、復、除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 豆盧寧說:“兄弟的兒子,就好像(如同)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對於我有什麼區別呢?(我還挑選什麼呢?)”最終把豆盧績作為繼承人,世人因此都稱讚他。(譯出大意給2分;猶、擇、多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