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讀書的“大眼睛”》閱讀答案
渴望讀書的“大眼睛”
十幾年前,一位年輕的攝影愛好者深入大別山地區採訪“希望工程”。在安省金寨縣,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學的孩子,在眾多孩子中間發現了一雙閃亮的大眼睛。這個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齡最小,最叫他擔心,因為她上學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還在一座大水庫上面。可是,這個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堅強,不管颳風下雨,她總是按時到校。這位記者十分感動,一天早晨,他隨著這個孩子走進教室,拍下了《我要讀書》這張極具感染力的照片。從此,照片中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打動了無數的熱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這雙大眼睛,是那樣明亮,那樣專注。它注視著前方,生怕漏掉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每一個字,生怕漏掉老師講的每一句話……
你看,這雙大眼睛,閃爍著渴望,充滿著憂鬱。雖然清晨教室光線並不明亮,雖然她上學前連梳頭洗臉的時間也沒有,可是就連這樣的學習機會她也擔心會失去……
這雙大眼睛,好像在看著你,看著我,向我們講述著成千上萬瀕臨失學的兒童的故事。
這雙大眼睛,好像在看著大人,看著孩子,看著所有人,從心靈深處喚起人們的`同情和關心。
這幅照片發表後,“大眼睛”很快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標誌。這雙憂鬱而充滿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內外千百萬人的愛心,無數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學的孩子們。無數同齡的孩子也自願向貧困地區的孩子捐獻文具圖書,把省下來的零花錢積攢起來援助小夥伴。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開展十年後共收到捐款17.82億元人民幣。220.9萬因貧困而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貧困地區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學。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認為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為改變教育落後面貌所付出愛心的一塊豐碑。
直到今天,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還在注視著人們,召喚著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當中,激勵著千百萬孩子更加努力學習。
1、課文題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號,其作用是( )
A、特定稱謂 B、著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閱讀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問題。
(1)“大眼睛”是怎樣讀書的?
(2)記者為什麼要拍攝這張照片?
3、課文是怎樣描寫大眼睛的?從第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個關鍵詞語。
4、第2自然段中的兩個“生怕”寫出了小女孩 。第3自然段中加點詞語“雖然”寫出了學習條件的 ,“可是”說明了小女孩對 的渴望,以及內心充滿 的原因。
5、這雙“大眼睛”還“生怕”什麼呢?展開想象寫一寫。
6、用“-------------”和“ ”從文中分別畫出一個排比句和一個比喻句。
7、“大眼睛”為什麼能成為“希望工程”的標誌?
你瞭解“希望工程”嗎?你曾經為它做過什麼呢?
渴望讀書的“大眼睛”閱讀答案由語文網小編整理並分享,僅供參考:
1、A 2、(1)可從“每天跋涉30里路”、“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還在一座大水庫上面”、“颳風下雨”是常有的事、“年齡最小”等方面抓住“十分堅強”這個詞語來回答 (2)可抓住“十分感動”“感染力”“打動”幾個詞語 3、專心 渴望 講述 喚起 4、對知識的渴求 艱苦 知識 憂鬱 5、(略)6、(略) 7、第6自然段 8、如果學生只答出其中一個問題,也可給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