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安塞腰鼓》閱讀答案

《安塞腰鼓》閱讀答案

《安塞腰鼓》閱讀答案

  看!——

  一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主即變得亢奮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好一個安塞腰鼓!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壯的抒情,隆隆隆隆的嚴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起的雜著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好一個安塞腰鼓!

  1、文中畫線部分是個排比句,請說說它的作用:

  用排比句能生動地寫出了打腰鼓時的聲響、陣勢、風姿,讀來節奏分明,鏗鏘有力,使人從語勢上也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

  2、陽光本來就是靜態的,為什麼說它“變得飛濺”了?

  陽光本是靜態的,但陽光下那舞動的身影,揮動的手臂,蹦跳的腳步讓人眼花亂,陽光也似乎被舞動得四處飛濺了,這句話寫出打腰鼓時那熱烈、靈動的場面。

  3、文中三個“使人想起”段,寫的是人的聯想。聯想到的事物有什麼特點?這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所聯想到的事物都豪邁、壯烈、深沉,與渾厚的鼓聲、深厚的高原相應,同時也給人以歷史感,從更廣闊的時空寫出安塞腰鼓所蘊含的民族力量,以及作者對它無限神往。

  4、觀眾的心能變成牛皮鼓面發出隆隆的響聲嗎?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這句話從人的感受的角度寫安塞腰鼓所釋放出的能量和對觀眾產生的奇特效應。它震撼人心,使觀眾受到感染,產生了心靈共鳴。

  5、“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覆出現,從全文看,它起什麼作用?

  “好一個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線索,它反覆出現,表達了作者對安塞腰鼓無限讚美的深情。

  6、安塞腰鼓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蘊含的是什麼?

  安塞腰鼓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個表現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徵體。

  7、一群茂盛盛的後生。中茂騰騰好在哪裡?

  它簡潔傳神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

  8、怎樣理解睇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的含義。

  人們已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動所沸騰,當腰鼓“戛然而止”時,人們已經不習慣這樣寂靜、冷清的世界了。

  9、作者運用什麼寫作方法來表現腰鼓“戛然而止”時的感受?

  對比反襯,以動寫靜

  10、前五段重點寫了什麼?

  舞姿與鼓點交融產生的神奇效果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後生們的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它( )著你,( )著你,( )著你。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的能量!

  黃土高原啊,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除了黃土高原,哪裡再有這麼厚這麼厚的土層啊!

  1. 將下面的詞語填入文中的括號裡。 C B A

  A. 威逼 B. 燒灼 C. 震撼

  2. 這段話選自( )寫的《 》。 劉成章 安塞腰鼓

  3. 寫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辭方法。

  (1)黃土高原啊,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 擬人 )

  (2)除了黃土高原,哪裡再有這些厚這麼厚的土層啊!( 反問 )

  4. 對畫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B )

  A. 讚美農民的衣著 B. 讚美生命的強盛

  C. 讚美紅豆角老南瓜的功用 D. 讚美能量的奇偉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