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圓明園的毀滅> 關於圓明園的毀滅教案3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關於圓明園的毀滅教案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絢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情分析

  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同學紮紮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並展開想象,使同學對當年的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瞭解。可以憑藉插圖,也可以透過收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使同學歸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的瞭解。

  教學目的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同學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身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俺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頤和園》,知道了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座擁山抱水、氣象萬千的古典園林,在園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在北京西北郊還有一座被譽為“萬國之園”的皇家園林。遺憾的是,這一園林藝術傑作,被英法聯軍劫掠和焚燒,使一代名園化為廢墟。今天,俺們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瞭解一下昔日園林的風采和侵略者對它的毀滅情況。(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身默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被毀滅)

  2、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1)、記清字形。

  “置”是上下結構,下面的“直”字裡面是三橫。

  “統”是左右結構,右邊是“充”字,不要寫成“流”字的右邊。

  “略”是左右結構,左邊是“田”字,右邊是“口”,不要把兩區域性顛倒了。

  注意“損”和“捐”;“銷”和“鎖”;“徵”和“證”幾個形近字的區別。

  (2)、理解詞語的意思。

  西洋:泛指歐、美各國。

  先秦:即秦統一中國以前,一般指春秋戰國時期,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距離清朝20xx多年。

  瑰寶:特別珍貴的東西。

  估計:量,讀“liang ”,推算、計算的意思。

  眾心拱月:拱,環繞。無數星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箇中心。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不要把“碧”誤寫成“壁”。

  玲瓏剔透:玲瓏,精緻靈巧;剔透,剔除多餘的區域性,使透空明晰。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緻奇妙。

  三、簡單介紹圓明園。(見教材簡析)

  四、鞏固練習。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層次。

  1、自身讀課文,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練習分段。

  2、全班討論課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體介紹當年圓明園的輝煌景觀。

  第三段(第5自然段)講英法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

  二、學習課文內容。

  朗讀第二大段,瞭解圓明園的過去。這區域性主要介紹了圓明園輝煌的景觀。是從三方面具體介紹的:先介紹了圓明園的位置與總體佈局;再介紹園中的各種景點;然後介紹了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

  (1)、先讀第2自然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向俺們介紹了什麼?(3句話)

  “舉世聞名”的意思是全世界都有名。

  (2)、讀讀第3自然段。畫畫圖內有哪些美不勝收的景觀,從中你能想像出什麼?

  第一句中有個分號,包括兩個分句,從第一個分句“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可以想像出園內不可勝數的宮廷建築各具風格,千姿百態。第二個分句“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這句中的“象徵”是用具體東西表示事物的某種意義。封建帝王為了變變花樣,換換口味偶爾也想上街逛逛,到農村看看,就在園特造了一座“舍衛城”(即買賣街)和“北村山村”。一旦皇帝興致來了,要逛街,就得馬上把買賣街安排起來:宮監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藝人、遊人,各處響起叫賣聲,做各種交易,很像個熱鬧的街市。

  第二句到第五句介紹了圓明園在園林建築上的幾個主要特點。請同學一一說出來。想想自身說明了什麼?

  一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帝王們為了享樂,不惜代價把全國名勝移置園中。

  二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

  三是吸取了西洋建築的風格。

  第六句對全段進行了概括總結。寫出了在園內遊覽的感受,透過這些感受來讚歎圓明園匯聚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中外風格的建築藝術,讚歎俺國古代勞動人民所發明的這一世界園林奇蹟。

  (3)、讀第4自然段。想想為什麼說圓明園“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老師適當補充一些具體內容,讓同學易於體會圓明園的文物價值。

  從收藏時間看:先秦——清有20xx多年.

  從收藏時間看:有20xx多年祭奠用的青銅禮器;有歷代名人書畫,而這些絕大區域性是真跡,許多是孤本;還有很多珍寶及外國進貢的珍稀禮品。所有這些文物,對於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文明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不少都是無價之寶,所以用“最珍貴”來形容。

  三、鞏固練習。

  熟讀前兩區域性課文,請同學交流讀後的體會、心情。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讀讀課文。想想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2、展開討論:把最讓你氣憤的地方讀一讀、說說你為什麼氣憤?

  重點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闖進”說明他們簡直是強盜,接著一層深一層地揭露侵略者的強盜行徑:只要能拿的,一點兒不留;拿不動的,用大車、牲口搬運,也不落一點兒;拿不動、運不走的,沒有方法了,也不放過,想方法也要破壞掉,毀掉。多麼令人氣憤!有資料記載,講強盜們“遇珍貴不可攜的如銅器、瓷器、楠木擺設等,則以棒擊毀,必至粉碎而後快”。

  侵略者們搶掠、毀壞還不成,進而放火焚燒,“大火連燒三天”,不只使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園化為一片灰燼,而且國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也被大火燒掉了。

  二、學習第一段

  讀第一段,體會“不可估量的損失”的意思。(說明損失巨大)

  三、討論問題。

  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麼用較大篇幅寫了它輝煌的過去?

  課文用較大篇幅寫了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突出了他的雄偉壯觀和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而正是這樣一座世界聞名的園林,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這兩區域性內容緊密聯絡,更能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無比憎恨的感情。

  四、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想?(自由發言,暢所欲言)

  圍繞兩方面內容:對優美園林和勞動人民的讚歎,對侵略者的憎恨。不忘國恥,激發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

  五、鞏固練習。

  分段練習背誦課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2

  一堂動人心魄、蕩氣迴腸的語文課結束了。不,不是結束,是催生了所有上課的學生和聽課老師的深層思考:英法聯軍毀滅的究竟是什麼?而他們永遠也毀滅不了的又是什麼?“圓明園”這個符號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反思?我們的語文教學怎樣把孩子們引領上一條個性充分發展的金光大道?

  竇桂梅老師是“新生代”特級教師的領軍人物。她首倡的“三個超越”的教學思想,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先進理念,在全國小語界引起強烈反響。這次展示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在原有基礎上又是一次飛躍,是一堂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閱讀教學課。

  這堂課,概括地說,就是從新課程觀的高度,從生命成長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目光,整體先“構建”,而後又“解構”課堂──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透過與多個文字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種深深浸潤在文化之中的開放的語文課堂。透過薰陶與體驗,理解與揚棄,感悟與反思,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主題學習中獲得質的提升,從而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這便是竇桂梅老師所倡導的“主題教學”。

  一、走近圓明園

  課前學生閱讀了兩篇課文,一篇是《圓明園的毀滅》,一篇是《雨果致巴特萊德的信》。上課伊始,學生的學習熱情便被點燃了。“英法聯軍把金碧輝煌的圓明園搶掠一空,焚燒殆盡,真是強盜行徑。”“我讀了兩篇文章感受是兩個字:悲憤,無比的悲憤與憤怒。”“東方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變成了斷垣殘壁,一片廢墟,讓人痛心不已。”學生在讀書中真的動了感情。

  竇老師引導學生透過有關資料知道圓明園佔地約458.9公頃,有一萬多個禮堂這麼大。學生感受到課件上顯示的廢墟在風雨中已經佇立了144年。學生低沉而緩慢地誦讀:“圓明園裡,荒野的風,嗚咽地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殘留的柱,痛苦地書寫著──一個國家的恥辱!”學生開始領悟課文上的這段話:“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生說:“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才有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生真正把書讀進去了。便從“走近圓明園”昇華到“走進圓明園”了。

  在這裡,把文字整合成一個三維立體的“整合塊”,學生在閱讀同一主題下的系列文章,多角度獲取資訊。在同一主題的語境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與思維,獲得審美的情感薰陶。這充分顯示了竇老師“主題教學”的魅力所在。

  二、走進圓明園

  學生默讀2、3、4自然段,畫出了一系列的關聯詞,如“有……也有……”“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等等。學生在讀書中掌握“眾星拱月”是怎樣的佈局,“金碧輝煌”“玲瓏剔透”是什麼形態,“詩情畫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名人字畫”“奇珍異寶”又是多麼珍貴。在此基礎上,再讀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文章的前5段,學生被那“恍若月宮”的情景深深陶醉了。此時,只有此時,學生才真正在語言文字的載體引領下,走進了圓明園。

  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也告訴世人:“圓明園的價值在祖國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當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之後又是怎樣的情景呢?竇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資料領會“統統”掠、“任意”毀、“放火”燒的強盜行徑和野蠻罪行。此時,竇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螢幕上大火熊熊,濃煙滾滾,所有珍寶都化為灰燼,大火燒了30秒。沒有任何聲響和音樂,學生的心縮得緊緊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是8640多個30秒啊!在老師的引讀下,剛才板書的“有……也有……”等詞語間,老師加上“沒有……也沒有……”的沒字,這種強烈反差,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留下了永遠難忘的印痕。當螢幕上出現李大釗的詩句“圓明兩次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時,學生對侵略者的罪惡痛恨有加。

  在這裡,主題教學的流程就像在一幅偉大畫作的框架中,整體把握,不斷積累,螺旋漸進,逐步沉澱。包括語言材料、結構樣式、人生體驗、情感態度方方面面有新的突破。“三個超越”有人誤認為是不要教材,脫離課堂,拋開教師。根本不是這個意思。正是在以文化為教學主題的引領下,教材要整合,在課堂上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從文字中積累文化知識,獲得情感體驗,豐富人生涵養,使師生的生命活力得以最大程度的激發。這樣的超越正是對學生成長真正負責任的體現。

  三、走出圓明園

  再讀課文開頭段,學生永遠記住了這個日子:1860年10月6日。就是從這一天以後,圓明園被摧毀成一個廢墟。還有什麼?什麼都沒有了!(把黑板上所有字跡都擦去,稍留殘跡。)留下的是憤怒,是淚水,是嘆息,是奮發,是立志……“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如果歷史可以改寫,回到144年以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護計程車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對英法聯軍的暴行,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學生在深入人物內心的體驗中,進一步領會文字的深刻內涵。)當學生從資料中獲知有一種傳說──火燒圓明園的帶路人竟是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兒子──龔橙,這時學生們從心中僅僅是“仇恨”和“憤怒”嗎?這時“圓明園”這個符號在你心目中又是什麼?學生答:是恥辱,是警示牌……

  在這裡,主題教學的另一個層面──自省,進入了學生的精神世界。自省,即人格或個性的.養成,是語文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它不是把語文教學視為思想灌輸,而是引導每一位學生在獲得基本認同的前提下,根據個人的獨特感受,走上文化積累和精神成長的快車道,並最終建立屬於自己的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生命世界。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3

  教學思路:認識價值、‘量化’損失;以景促悲,以悲激憤。

  教學措施:

  1、把閱讀、想象、感悟相結合,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聖境;

  2、用昔日聖境與殘垣斷壁作比,揭露侵略者的野蠻行徑,激發愛國情結;

  教學預設:

  一、揭題

  (出示圖片,讀文字)

  1、(停頓片刻)用一個詞表達你此時的心情。(悲痛、傷心、惋惜、無奈……)

  2、把你們的感受(悲與憤、仇與恨)帶到第一自然段中讀一讀。

  二、深入(認識價值)

  1、(出示句子投影)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再重讀‘不可估量’,加強強調語氣;並想想從‘不可估量的損失’可以體會出什麼?(重要性、價值高、損失無法計算……)

  (2)也可以這樣說:有‘不可估量的損失’就說明圓明園就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三、探究

  1、昔日的圓明園究竟有些什麼,使我們說它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讓我們讀課文,結合課文二、三、四自然段說一說。(生自學2、3、4自然段;師指導、提示、幫扶)

  2、彙報;師作好板書;

  列舉如下: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板書:…有…也有…)

  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板書:……還有……)

  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板書:…不僅有……還有…)

  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板書:上自……下至…)

  3、品析;

  (1)(以考察歷史知識為由匯入):從先秦至清代,多少年的時間?(大約5000年)

  (2)如果一年只出一件文物,經歷時間之長,朝代之多,圓明園內所擁有的文物可以怎麼形容?(數以千計、應有盡有、不計其數……)

  (3)再想想這數目眾多的文物中會有多少名人書畫、奇珍異寶(出示禮器、書畫圖片)師簡略介紹……

  (4)(再出示虎首圖片)師在數字、價格方面作說明;由此你覺得圓明園的文物還可以怎樣形容?(價值連城、珍貴……)

  (5)用關聯詞把文物的兩個特點連成一句話。師引讀:所以我們不難相信——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你作為一箇中國孩子,你感到……(驕傲、自豪)(用驕傲的語氣齊讀這句話)

  (6)怎樣讓別人也相信它的的確確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我們透過(齊讀全段)朗讀來表現。

  (1)(投影出示20處景物名稱:天然圖畫、平湖秋月……)

  (2)生讀名稱一遍;師告知象這樣根據‘各地名勝’和‘詩情畫意’而命名的景點,圓明園內有140多處。

  (3)師:只讀完20個景點名稱,大家用了50多秒;如果140處景物,每一處都要細細玩賞,需要多久?(生估計……)

  (4)140多處,我們是沒辦法一一欣賞,就只去參觀其中四處吧;——發揮想象,描述你看到的畫面。(出示典型景點圖片)

  ……

  (1)(投影出示四處景觀:山鄉村野……)

  (2)(伴著舒緩音樂,生欣賞)我想你應該用眼睛去凝視、用耳朵去聆聽、用小嘴去歌唱、用鼻子去聞香、用心靈去感受,把自己最感興趣的景觀表達出來。

  ……

  (3)(引讀)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飽覽天下美景。所以: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回過頭,再透過朗讀感受一下;***,請你帶著大家去遊賞吧,把你遊玩時的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

  (4)你們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了嗎?這樣一個如詩如畫、令人心馳神往的境界怎能不讓人陶醉呢?再次用你們優美的朗讀把在場的所有老師一起帶入幻想的境界。

  總結:把這兩個評價的句子連成一句話。——這就是圓明園的價值。

  四、探究(‘量化’損失)

  1、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煙雲籠罩整個北京城。(結果呢?)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就這樣被化成灰燼。

  2、所以,我們發出這樣的呼喊——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1、‘損失’是誰造成的?用文中三個字概括出“侵略者”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掠、毀、燒)

  2、侵略者是怎麼掠的?如何毀的?又是怎樣燒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3、彙報;並簡要說說為什麼這樣讀?

  4、讓我們親眼目睹一下當年這些強盜野蠻搶奪、肆意破壞的情景。(播放影片剪輯)

  畫外音:烈火熊熊、濃煙滾滾,這把火連燒三天!三天——72個小時——4320分鐘——259200秒;燒掉一幅字畫只需幾秒,燒掉一處建築只需幾十秒;有多少名人書畫、多少綾絡綢緞、多少奇珍異寶就這樣被無情的大火吞併。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卻籠罩整個北京城。

  1、至此,圓明園曾經擁有的一切,現在都毀滅了(板書:毀滅),什麼都沒有了。(在原有板書上加‘沒’、‘了’;一邊加,一邊讓學生跟讀)

  如:圓明園中,沒有了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

  沒有了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沒有了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還沒有了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景物。

  園中不僅沒有了民族建築,還沒有了西洋景觀。

  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沒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奇珍異寶也沒有了。

  2、(還可以換一種說法)

  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也沒有了”;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沒有了,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也沒有了。

  ……

  1、什麼都——沒有了!(擦除板書,只留課題)所有美好的事物就這樣一去不返,你什麼感受?(無奈、憤怒、仇恨、無助、傷心……)

  2、那你就無奈(憤怒、仇恨、無助、傷心)地表達吧。(自讀最後一句,強調讀出屬於自己的感受)

  3、請全體同學把這句話告訴自己,告訴全天下的人!(集體讀)

  結語:我們學習這課,不是為報仇,也並非為雪恨,而是讓我們記住這段恥辱,記住這場血與淚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貧窮就要受欺凌。只有國家強盛、民族興旺,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板書:

  圓明園

  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的毀滅

  ……有……也有……

  ……沒有了……也沒有了……

  ……還有……

  ……還沒有了……

  ……不僅有……還有……

  ……不僅沒有了……還沒有了……

  上自……下至……

  上自……下至……都沒有了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