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遊子吟> 古詩遊子吟舞蹈影片

古詩遊子吟舞蹈影片

古詩遊子吟舞蹈影片

  《遊子吟》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註釋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賞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句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 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 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絃,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 四句的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 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 鬱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作者軼事:巧挫欽差

  唐朝時候,武康縣出了個才子叫孟郊。這個孟郊出身微賤,但讀書用功,方才出眾。

  一年冬天,有個欽差大臣來到武康縣瞭解民情。縣太爺大擺宴席,為欽差大人接風。正當縣太爺舉杯說“請”,欽差大人點頭應酬的辰光,身穿破爛綠色衣衫的小孟郊走了進來。縣太爺一見很不高興,眼珠一瞪喝道:“去去去,來了小叫花子,真掃雅興。”

  小孟郊氣憤地頂了一句:“家貧人不平,離地三 尺有神仙。”

  “唷!小叫花子,你甭獅子開大口,我倒要考考你。我出個上聯,你若對得出,就在這裡吃飯。若是對不出,我就判你個私闖公堂,打斷你的狗腿。”欽差大臣陰陽怪氣地說。

  “請吧。”小孟郊一點也不害怕。這欽差大人自恃才高,又見對方是個小孩,便搖頭晃腦地說:“小小青蛙穿綠衣”

  小孟郊見這位欽差大臣身穿大紅蟒袍,又見席桌上有一道燒螃蟹,略一沉思,對道:“大大螃蟹著紅袍”

  欽差一聽,氣得渾身象篩糠,但有話說在先,又不好發作,便對縣官說:“給這小兒一個偏席,賞他口飯,看我再和他對。”

  這老欽差三杯老酒落肚,又神氣活現開了,他斜了一眼小孟郊,又陰陽怪氣地說:“小小貓兒尋食吃”

  小孟郊看著象饞狗啃骨頭似的欽差大臣,又看著拍馬溜鬚的縣太爺,心想,你們這幫貪官汙吏,便怒氣衝衝地回敬道:“大大老鼠偷皇糧”。

  欽差大臣、縣太爺一聽嚇得目瞪口呆,出了一身冷汗。原來他們吃得正是救災的銀子呢,只好做賊心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