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課後練習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譯文: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 。清涼的晚風彷彿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穀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詩人急急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裡去了?拐了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了。
1.這首詞的作者辛棄疾是( )人
A.南宋
B.北宋
C.南唐
正確答案:A
2.這首詞的詞牌名是( ),題目是( )。
A.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B.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
正確答案:A
3.這首詩中有兩個對偶句,請找出來。(多選題)
A.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B.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C.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D.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正確答案:A C
4.這首詞表達了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答:
答案解析:
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鑑賞資料】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南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現。
·翻譯
明亮的月光照到枝頭,驚飛了另一枝頭的喜鵲;清風吹來,惹得蟬兒在半夜裡鳴唱。在醉人的稻花香中,聽見一陣陣蛙鳴,好像在交談著今年的豐收。
天邊有幾顆星星,山前下了幾滴小雨。從前土地廟周圍的樹林邊有一家茅草蓋的旅店,過了溪上小橋,轉個彎,它就忽然出現了。
·賞析
1.上闋描寫了哪些聲音?有何作用?
答:描寫了蟬鳴,鵲啼,蛙叫,一方面渲染了歡樂的氣氛,以聲寫靜,以動襯靜,反襯出夏夜鄉村的寂靜。
2.賞析“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答:運用互文手法,指明月清風驚動喜鵲蟬兒,鳴叫起來。“驚鵲”“蟬鳴”以聲寫靜,以動襯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嚮往。
3.分析“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寫景角度和作用。
答:透過嗅覺和聽覺來捕捉夏夜景物特徵,反襯出夏夜的寧靜,側面烘托了詩人因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表達了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4.下闋主要寫了什麼?抒發了什麼情感?
答:下闋主要寫了此人遇雨避雨之景,充滿樂趣。“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寫烏雲驟至,大雨將起,側面表現了詩人急於尋找避雨之所的焦急:“路轉溪橋忽見”寫找到舊時社林邊的茅店,倒裝句凸顯出了詩人此時的驚喜。“星”“雨”“茅店”等景,忽遠忽近,忽明忽暗,寫得生動有趣,表現了詞人遇雨的焦急和找到避雨之所的驚喜,也反映了詩人怡然自得,恬淡閒適的心態。
5.上闋主要寫了什麼?抒發了什麼情感?
答:上闋描繪了一幅幽靜,豐收,歡快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揭示了詩人因豐收在望的喜悅,側面體現了悠閒自得,淡泊瀟灑的心態。
·中心
這首詞透過描繪農村夏夜的清新優美的景色,抒發了詞人的閒適心情,表達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