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汪曾祺> 汪曾祺《花園》賞析

汪曾祺《花園》賞析

汪曾祺《花園》賞析

  汪曾祺的《花園》主要描寫了童年時代記憶裡家中那片花園裡的各式各樣的景物以及自己在這片花園裡度過的兒時珍貴、難忘的快樂。

  “我的臉上若有從童年帶來的紅色,它的來源是那座花園。”這片花園承載了作者多少童年的歡樂。在那裡,曾經貪婪品嚐過巴根草的酸澀味道;捉過大垂柳上的天牛,看它在手中掙扎反抗;捕過蜻蜓、蟋蟀、蟬、土蜂、螳螂;在清脆的鳥叫聲中睡去醒來,為心愛鳥兒的死傷心哭泣;掐各式各樣的花,聞芳香四溢;逗弄含羞草......或許花園正感受著作者童年時代的喜怒哀樂,為他的開心而開心,為他的難過而難過,這又何嘗而知呢!

  在這篇散文裡,作者描寫了很多花園裡的事物,有草有花,有蟲有鳥,有樹有藤,還有作者和它們之間發生的快樂的或者遺憾的回憶。作者所選取花園裡的描寫物件是些人們熟悉的和與自然關係十分密切的事物,不是威嚴的山峰,沒有壯麗的的河流,更不是莊嚴肅穆的沙漠,作者沒有著眼於大的山水事蹟,而是抓住了平常生活中普通、常見、可愛的物件並將它們訴諸筆上,把它們活潑、生動、可愛、自由的一面以一種清新自然的姿態展示在人們面前。例如關於含羞草、荷花、龍爪槐、壁虎、蜘蛛、金魚等的描寫,作家筆下的生物好像就真實地生活在一個彌著淡淡水氣的夏日風光畫境裡,散發出淡泊輕靈、悠遠空明的自然美。作者渲染了一片生機盎然的.風物,展示給我們的不只是動植物世界的奇妙,我們也從這種簡樸的生活經歷中嗅到一種清甜、微苦的生活氣息。大自然的繽紛多彩混雜著生活的樸實辛勞,對作者的人生觀、生活理想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汪曾祺散文中流露出的人生態度是淡泊、超然、灑脫的,這種思想感情一直是人們所追求和渴望達到的。作者沒有很強的功利性,寫作只是感情使然,想要表達某種對生活的感受和對生命的體驗。散文大多描寫與自然相關的事物景色,用極其簡單、流暢、樸實的語言展示生物世界靈動的生命美,與此相對應,他傳達的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真誠,對一種平淡柔和人生理想的追求,這些不僅使得他的散文具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也使得我們對他的生活態度倍感敬重。大自然的各種小生命如文中的蟋蟀、蜻蜓、土鳥等等經常在他的筆下展現生機,這也正是作者欣賞嚮往的生活愉悅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理想。“我爬上堆近屋頂的蘆柴上,聽水從高處流下來,響極了,——,空心的老桑樹倒了,葡萄架塌了,我的四近越來越黑了,雨點在我頭上亂跳。忽然一轉身,牆角兩個碧綠的東西在發光!哦,那是我常看見的老貓。老貓又生了一群小貓了。原來它每次生養都在這裡。我看它們攢著吃奶......”先寫老槐樹的倒塌,一種惋惜、遺憾傷心油然生來,但接著並沒有繼續抒發傷感之情意,而是筆鋒一轉寫到家中的老貓生下了小貓,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不息與活力,釋放出作者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啟示我們: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但是不能自言放棄,要永遠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相信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這是一篇值得人細細體味的文章。從兒時的天真爛漫到文章最後的“我已經像個大人了”,花園作為一個實體,陪伴了作者整整一個童年,完成稚童到成年的蛻變;作為一種情感的見證,花園中千姿百態的花蟲鳥樹,是作者對紛多變現實生活世界的獨特生命體驗。
 

小編為你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五味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