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天祥> 陶淵明的田園詩賞析

陶淵明的田園詩賞析

陶淵明的田園詩賞析

  導語:陶淵明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詩人,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堪稱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詩歌涉及題材比較多,但是最主要的特色還是平和自然,以“素”美區別於其他詩人。下文是應屆畢業生網為您整理的陶淵明田園詩賞析,歡迎閱讀!

  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ài)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

  時復虛里人,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以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hè)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餘。

  一世棄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簡單賞析:

  這裡描寫的一切,是極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但正是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詩人筆下,構成了一幅十分恬靜幽美、清新喜人的圖畫。在這畫面上,田園風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無矯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現在我們面前,使人悠然神往。這不是有點兒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嗎?這些描寫初讀起來,只覺得自然平淡,其實構思安排,頗有精妙。“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是簡筆的勾勒,以此顯出主人生活的簡樸。雖無雕樑畫棟之堂皇宏麗,卻有榆樹柳樹的綠蔭籠罩於屋後,桃花李花競豔於堂前,素淡與絢麗交掩成趣。這是近景。“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這是遠景,給人以平靜安詳的感覺,好像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擾。從近景轉到遠景,猶如電影鏡頭慢慢拉開,將一座充滿農家風味的茅舍融化到深遠的背景之中。畫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卻是很濃很濃,令人胸襟開闊、心曠神怡。這景象太過清靜,似乎少一點生氣。但詩人沒有忘記這一點,請聽,“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下子,這幅美好的田園畫不是活起來了嗎?因為這雞犬之聲相聞,才最富有農村環境的特徵,和整個畫面也最為和諧統一。

  陶淵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會是充滿著物慾與名利之爭的,而他懷揣著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心態,選擇歸隱山林,《桃花源記》和以上詩篇都流露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皈依田園,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