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維> 對《鹿柴》英譯文功能語言學的語篇純理功能分析

對《鹿柴》英譯文功能語言學的語篇純理功能分析

對《鹿柴》英譯文功能語言學的語篇純理功能分析

  以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語篇純理功能為理論依據,對唐代詩人王維的《鹿柴》一詩作了初步探討。

  一、功能語篇分析

  在翻譯的領域內,系統功能語言學是近年來廣為引用的翻譯理論。作為倫敦學派的主要成員,韓禮德建立了系統功能語法的理論體系,提出了語言的純理功能。純理功能可分為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各有其相應的結構來作為表現方法。第一種概念功能是透過語言來理解說話人所處的環境;第二種是透過語言對別人施加影響,這叫做“人際功能”第三種是使語言和語境發生聯絡,使說話人只能生成與情景相一致和相稱的語篇,這叫做“語篇功能”。其中語篇功能是純理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用系統功能語法所作的語篇分析稱為“功能語篇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1]。從功能語言學角度看,語篇分析不是一種“說明性活動”,而是一種“解釋性活動”。它的目標是對語篇進行評估(evaluation)。在對語篇進行評估之前,語篇分析必須從“語篇表達的是什麼意義”、“語篇怎樣表達意義”和“語篇為什麼表達某種意義”三個方面進行考察。

  要翻譯好一個語篇,特別是像詩詞這類文學作品,首先要對它進行解讀,揣摩作者的意圖,理解它的含義,體會它的意境,然後才能選擇特定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原文所要表達的意義。譯者所選擇的形式(包括語篇的宏觀結構、小句、片語和單詞)必須能最大程度傳遞原文的語義和意境[2]。以下是對《鹿柴》原詩的解讀。

  原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大凡寫山水,總離不開具體的景物,或形容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著眼點在於景物之奇。而此詩則從一個奇特的現象著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層巖迭嶂,放眼望去空無一人,可是有時會突然聽得朗朗笑語,且由於回聲的多重反射,一時間很難判斷人聲究竟從何而起。這種以視覺與聽覺互補的方法去觀察描寫事物,是王維獨特的創造。王維主張藝術創作既要“審象求形”,更要“傳神寫照”,表現出客觀物象“別生身外”之神,他把音響描寫作為自然山水傳神寫照的一個重要手段,使聲音成為構成形神逼肖氣韻生動的自然景物形象的要素。

  詩中“空山”一詞特別值得玩味。在王維不同的詩中,它所表現出來的.意境卻有所不同。“空山新雨後”(《山居秋暝》)表現出秋雨過後山中的空曠潔淨;“夜靜春山空”(《鳥鳴澗》)表現了夜間山林的寧靜之美。而“空山不見人”所表現出來的則是山林的空寂冷清。首句給了我們一個“靜”的意境,但是這個“靜”給人的感覺有點平淡,似乎缺少了點什麼。緊接的第二句“但聞人語響”,正好給“靜”一個完美的補充。有了這個補充,我們彷彿看到了這樣的景象:空曠的山林中聽不到往常的溪水聲、蟲鳴聲、鳥叫聲……大自然豐富的聲響好像都消失了一樣,這時卻不知從哪裡傳來了斷斷續續的人語聲,可是放眼望去卻連一個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人語響”襯托出了山林整體的空寂,體現出山谷中的萬籟俱寂。

  詩的第三、四句,由聲而色進一步描畫了山林落日的景色。“返景入深林”所描繪的是夕陽餘暉映入深山密林之中的景色。“景”通“影”字,指日光。“返景”即太陽將落山時的餘光[4],即夕陽餘暉的光澤給密林深處帶去了一絲光亮。可細細品味這句詩之後,我們發現,作者其實是想借這一絲光亮來體現密林的幽暗;而第四句“復照青苔上”更加強了這一意境:落日的最後一點餘暉灑進了幽暗的深林,稀疏的樹影映在樹下一小塊的青苔上。當這一小片光影和旁邊無盡的幽暗形成對比時,幽暗的深林在片刻後餘暉消失時,剩下的只有幽暗了。作者寫的是“亮”,卻帶出了“暗”。

  全詩一共四句,前兩句以有聲來襯托空寂,寫的是“聲”;後兩句以光亮來襯托幽暗,寫的是“色”。作者透過“聲”“色”的相互交融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夕陽餘暉下深林的空寂和幽暗。而作者的寫作情緒看似無喜無悲,卻留下一幅“空寂”的畫面讓讀者玩味。

  詩人創造這種空寂幽深的境界,究竟寄寓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有人認為表現了詩人在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也有人說是表現了禪宗的“色空”思想。從藝術鑑賞的角度看,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欣賞這人跡罕至之境,沉浸在寂靜的快樂之中。詩中確有禪意,但詩人表現得不著痕跡,真是臻於禪趣的上乘佳作。詩人以動寫靜,以聲寫寂,以光寫暗的反襯手法,更值得學習借鑑[5]。

  二、對譯文的功能語篇分析

  曾有不少中外學者把這首詩譯成英文。筆者選擇許淵衝[6]、W.J.B.Fletcher[7]和G.W.Robinson[7]的三種譯文來進行語篇的功能分析。許譯:I see no one in mountains deepBut hear a voice in the ravine.Through the dense wood the sunbeams peepAnd are reflected on mosses green.F譯:So lone seem the hills;there is no one in sight there.But whence is the echo of voices I hear?The rays of the sunset pierce slanting the forest,And in their reflection green mosses appear.R譯:Hills empty,no one to be seenWe hear only voices echoed----With light coming back into the deep woodThe top of the green moss is lit again.

  本文首句“空山”是營造意境的大背景,F譯用“lone”來處理“空”山,意境表達欠準確。王維精通音律,卻於音律中涵攝禪韻,喜用空、靜、遠、閒、禪等字,強調“靜美、澄曠、寂悅”。一部分“空”與佛理直接相關,如“思歸何必深,身世猶空虛”(《飯覆釜山僧》);另一部分“空”為幽深和虛靜之意,但都“字字入禪”。[8]可見,“空”在這裡不單是一個詞,而且還飽含著深層禪文化的資訊。而“lone”表示人際罕至的、荒涼的、孤獨的,缺少禪境的傳遞。許譯的“no one”也不夠準確,而R譯的“empty”則比較理想。《新大英百科全書》對empty的解釋是,“callednothingness,or void,in mysticism and religion,a state of‘pureconsciousness’in which the mind has been empties of all partic-ular objects and images.”[9]原詩表達了詩人對“入空”境界的嚮往,含宗教色彩的“empty”,表內心沉寂,與“空”實質上是深層次的“近似”轉換。

  原詩中次句的“但聞”是連線以人語之“動”襯空山之“靜”的關鍵點,意為“只聞”。許和F卻都將其譯為“but”,值得斟酌。如果用“but”,就只會讓人產生聯想:為什麼會有人語呢?而不能達到反襯的目的。“but”在語法上表示強烈的轉折,這也與詩歌緩慢的節奏相背。R譯中的“only”較好地表達出了原詩的本意。同一行詩句中的“響”字表明這不是普普通通的聲音,這是在山谷中往復迴盪的朗朗“人語”。所以僅僅一個“hear”絕不能準確傳達彼時彼刻的情景。“echo”一詞可以較好地傳遞原詩的韻味。

  第三句中“深林”指出森林的幽深。許譯的“dense”和R譯的“deep”均只體現了原詩的一層意思。而F譯文中僅僅用了“forest”,沒有任何修飾語。本詩寫的是夕照下空山傍晚的幽景,夕陽西下對詩歌的意境來說有特殊的意義,它與經書中的佛光有某種聯絡。由此,對夕陽的描寫用sunset light傳遞王維一貫的詩境,效果就會更好。許譯中用的sunbeam不足以體現時間概念,R譯文中用動詞短語come back體現出了黃昏的這個特定的時間段,但是意境上表達並不準確。此外,黃昏時分,太陽的光芒已經不似正午那般強烈有力,表示照射這個動作的詞語應該能夠傳達出夕陽的柔和。許譯用的“peep”可以表現夕陽的柔美,卻削弱了原詩中動靜結合的美感。F的譯文用了“pierce”,這個詞在詞義上表示“刺破”、“刺穿”的意思,給人的感覺很有力量,所以也不準確。而R的譯文用的come back,則非常普通。

  最後一句的透視點是青苔。許譯文中“青苔”的位置被放在修飾說明夕陽的狀語上,地位大為減弱。F譯中,“青苔”為主語,一個“appear”將青苔在夕照中躍然而現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此時的青苔在詩人的眼中不再模糊,而是可以見其形,辨其色。R譯中對這句話的處理用的是被動態。交際動態論認為:語句中的交際單位(句子成分)的交際價值不是等同的,而是按其交際價值的高低成線性排列,表現出一種價值等級的狀態。在一個句子只有一個資訊單位的情況下,句中各成分的資訊值一般呈由低到高的發展趨勢。因此,相比較而言,該句突出了“was lit”,同樣將這種明暗對比的美感表現了出來。

  三、結語

  以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語篇純理功能為理論依據,對唐代詩人王維的《鹿柴》一詩作了初步探討,目的有二:(1)透過功能語言學分析,對翻譯作品進行語言探討可以幫助我們從新的角度對一些翻譯問題重新研究;(2)用功能語言學的分析框架來描述詩歌及其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