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維> 唐代王維的山水詩有哪些

唐代王維的山水詩有哪些

唐代王維的山水詩有哪些

  唐代王維的山水詩有哪些?山水詩呈現耳目所及的山水狀貌聲色之美,則必須為詩人創作的主要目的。一起看看具體的內容吧!

  1.《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4.《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5.《渭川田家》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附:《鳥鳴澗》》賞析

  這是一首流動著生命韻律的小詩,一支寧靜安謐的月光曲。

  古人有泛神論的觀念,在他們看來,宏大磅礴如日月天體的執行,乃至輕柔飄渺如纖塵遊氛的流動,無不與宇宙本體生命息息相通。(《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而愈輕柔愈細微的事物運動,愈能顯現出宇宙自然生命的微妙律動,這,正是詩人在這首小詩中所傳寫的。

  桂花寂寂地開放,又悄然飄落;皎潔的月光,如薄霧似流霜,夢幻般地彌滿灑落天上人間,也將婆娑的桂影斑斑駁駁地投映於澗中;小鳥在月夜裡隨意鳴唱,空谷傳音,悠揚婉轉。這是一個自然自在的`世界,鳥啼花落,默默無言地透露著大自然的生機、韻律和生命的資訊。詩人這首小詩把我們帶進了一個空靈微妙的境界。

  “鳥啼花落,皆與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飄風。”(袁枚《續詩品》)而詩人卻領悟到了。這種感悟,不憑藉知識,也非有意識地強求所能得,而是猝然間的興會和物我相遇;這種感悟,不止於感官知覺,也非漠然的旁觀,而是泯滅了物與我的界限,以整個心靈去親和去感應。“人閒桂花落”,一個“閒”字,輕輕抹去物我的對立,淡化了主體色彩,使整個境界具有了自然自在的意味,而詩人則成為其中的一分子。詩人此時已摒除一切塵思俗慮,以朗澈透明的心境與超然的審美態度感悟與觀照周圍的一切,“嗒焉似喪其耦”(《莊子·齊物論》),而與自然無言地默契。這是道家崇尚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家禪宗的妙悟境界。清代神韻論者王士禎說:“王裴輞川絕句,字字人禪。”“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帶經堂詩話》卷三)此詩亦然。佛家祖師在拈花微笑中領悟與傳示了佛家真諦,詩人在他的詩境裡領悟和向我們傳示了什麼呢?他沒有明說,而一切也都在這無言之中。

  “人閒桂花落”,正是這忘機忘我的“閒”的心境與觀照態度,使詩人敏感與賞悟到至微妙至纖細的景物及其變化:似看到桂花魂夢般的飄落,也似聽到了花瓣飄依大地的瞬間那輕柔的聲息。詩人是敏感的,他也將敏感如遊絲的氣質賦予精靈般的小鳥。“月出驚山鳥”,一個“驚”字,他人寫來,或不免有驚心觸目之感,而在詩人筆下卻如此自然和富於表現力,既烘染出環境氛圍的靜謐,又傳寫出小鳥的神韻。詩人領悟到的一切,小鳥也領悟到,並以清脆甜美的串串音符表達出來了。

  蘇東坡說過:“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這首小詩正是一幅絕好的月夜春澗圖,這裡不僅在時間意味上,而且在空間意味上也那樣和諧有序,富於層次感和韻律感,光影聲色,妙合無間,瑩徹玲瓏,毫無人工造作的意味。“夜靜春山空”一句,寫出了整個境界與氛圍,“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送參寥師》)東坡此語,也道出了王詩之妙處。“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素處以默,妙機其微。”(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王維的五言絕句,正完美地體現了人格理想與詩美理想。

  王維的詩歌創制鮮明地體現了“詩中有禪”、“詩中有畫”的藝術特徵,從而使山水田園詩創作別開生面,呈現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