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昌齡> 出塞 王昌齡拼音

出塞 王昌齡拼音

出塞 王昌齡拼音

  《出塞》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是愛國詩人王昌齡的代表作,被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

  出塞

  qín shí míng yuè hàn shí guān

  秦 時 明 月 漢 時 關 ,

  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uán

  萬 裡 長 徵 人 未 還 。

  dàn shǐ 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zài

  但 使 龍 城 飛 將 在 ,

  bù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不 教 胡 馬 度 陰 山 。

  註解

  1、但使:只要。

  2、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

  3、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韻譯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名句賞析——“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與很多邊塞詩盡力描寫戰爭生活的艱苦險惡所不同,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英雄主義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後兩句用漢代的名將李廣比喻唐代出徵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鬥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裡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賞析

  這是一首邊塞詩。那秦漢時的月亮,依然明亮,依然照耀著如今的邊關,而萬里出征的將士卻蹤影難尋,永遠長眠在了異鄉。在深沉的感慨中暗示當時邊防多事,表明詩人對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起句用“秦月”“漢關”互文,跨越千古,自有一股雄渾蒼涼之氣充溢全篇。繼而詩人由士卒不能生還的悲劇寫到對“龍城飛將”的期望,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抒發戍邊將士鞏固邊防的願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豪邁,擲地有聲!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詩人對朝庭用人不當和將帥無能的不滿。全詩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詩境雄渾深遠,確為一首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