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勃> 少年王勃課堂實錄

少年王勃課堂實錄

少年王勃課堂實錄

  導語:遇到困難時,一定要拿出更大的魄力和決心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少年王勃課堂實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少年王勃課堂實錄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閣赴宴時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藤王閣序》,顯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與才氣橫溢。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了事情的緣起,點明瞭事情發生的地點。第二、三、四自然段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藤王閣序》。第五自然段點明《藤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

  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婺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

  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準備:課件、蒐集滕王閣和少年王勃的資料、藤王閣景象影片、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滕王閣建築,激發學習興趣。

  二、複習匯入。

  1、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位文壇齊才,他就是——少年王勃(齊讀課題)我們已經知道課文中王勃到遠方探望父親,路過南昌時,被一位姓閻的都督請去參加宴會,地點在哪?(騰王閣)

  2、學習第三自然段,領略江景之美。

  (1)王勃站在滕王閣上,向遠處望去,會看到這樣的景色。(點選:出示江上風景)

  (2)你覺得這裡的景色怎樣?(很美)是啊,如此迷人的景象怎不叫人心醉呢!看,書上用了這麼一段文字來描繪剛才我們看到的美景。(出示句子:遠處……輕輕地飄蕩……)

  誰來給大家朗讀一下。

  (3)聽了他的朗讀,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了,同學們邊聽邊想想,在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師範讀,後指名交流)

  (4)指導讀好第三自然段。

  交流:“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

  ①指讀

  ②這種情景在我們學過的哪篇課文裡也欣賞過?(點選讀相關句子)是呀,水天相連的秋景圖是多麼壯美。

  ③指導朗讀,讀出秋的壯美。

  交流:“一隻野鴨正披著落日的餘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雲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

  ① 指導讀好“緩緩地飛翔,輕輕地飄蕩”

  ② 指導朗讀這句話,讀出秋的寧靜,秋的深遠。

  配樂朗讀這段話。

  背誦。

  3、學習第二、第四自然段,感受王勃之奇。

  (1) 如此絢爛、寧靜、壯美的秋景圖,難怪王勃如此著迷地凝望,片刻之餘一句讓人千古傳誦的詩句誕生了,它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示課件)

  (2) 少年王勃可真有本領,能用一句詩就把這些美景淋漓盡致地描述出來了,誰來做做王勃吟誦一下。

  (3) 這句詩寫得非常精練,每一個字都表示一定的意思。請同學們聯絡剛才兩句話,再好好地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些什麼?可以是一個字的理解,也可以是一句詩的理解。

  (4) 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再來讀這句詩,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讀得更好?誰來?(學生再次感情朗讀王勃寫的詩句)

  (1)指讀 (2)男女分讀

  (5) 王勃寫得這句詩多棒呀!難怪都督聽到這句詩時,忍不住“拍案叫絕”,(出示小黑板)齊讀。他怎樣地叫?請你做做動作。他叫了些什麼?(出示板書:“奇才!真是奇才!” )誰能學學都督的樣子來拍案叫絕?都督當時忍不住拍案叫絕,說明他的心情怎樣?你能帶著這種激動的心情再來讀讀都督的話嗎?(指讀,齊讀)

  (6) 文中第四自然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個奇才?(出示第四自然段)自由大聲地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把最能突出王勃才氣的詞語用“——”劃出來。

  交流:(多媒體出示)

  “王勃邊看邊想,……不一會兒就寫成了。”

  ①這句話中,哪些詞語讓你體會出王勃的奇?(加點: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A、“胸有成竹”看出王勃怎麼樣?誰來自信地讀一讀?(指導讀好詞:胸有成竹)

  B、引讀王勃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正因為王勃的自信、有把握,他寫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樣汩汩流出,這就是(生齊說:“文思如泉” )指導讀詞:文思如泉。

  C、正因為他文思如泉,所以寫起來很快,一氣呵成,這就是(生齊說“筆走如飛” )

  指導讀詞:筆走如飛

  (7)誰能讀出王勃這種奇特的才能?

  指讀“王勃邊看邊想……一會兒就寫成了。”

  (8)奇才王勃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帶著崇佩之情再次把這兩句話讀一讀。(齊讀)

  (9)當王勃在短短的時間內寫出瞭如此絕美的詩句來,都督是由衷地讚歎他真是奇才。那麼那些在座的其他文人墨客讀到王勃寫的這句詩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客人,你會怎麼來誇王勃?(可以是成語,也可以是名句)

  (出示成語:自讀、指讀,齊讀)

  (10)少年王勃的才能讓所有人驚歎,讓所有人佩服,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一下這千古名句吧!

  (11)真是奇才呀,讓我們再來深切地感受一下第四自然段,齊讀。

  (12)背誦。

  4、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1)今天我們跟隨著王勃的一句名詩欣賞到了傍晚時分在滕王閣舉目遠眺的美景,但願這迷人的風景能永駐你心間,也希望王勃的這句名詩能讓你感受到中國古詩的魅力。當然王勃的詩還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讓人感慨萬千的詩句,比如這首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裡有一句詩很有名,(多媒體出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2)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國曆史上有許多少年奇才,你還知道誰?

  比如:神童駱賓王,巧稱大象的曹衝,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等。課後找一找他們的故事讀一讀。

  5、佈置作業

  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少年王勃課堂實錄2

  一、匯入:

  這節課

  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少年王勃》。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

  你認為“王勃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精讀全文,中心話題:王勃是什麼樣的人?

  ㈠

  誰能說說王勃是個怎樣的人?

  (板書:“有才氣”或者“奇才”)

  〖預設一】:“有才氣”或者“奇才”,這可能是很多學生的認為。

  〖預設二】:也許,學生還會讀出:他是個孝順的人,是個謙虛的人,勇敢的人,是善於觀察和肯思考的人……

  ㈡

  相機教學,精讀全文。

  1、圍繞“很有才氣”精讀課文:

  ⑴其實全文處處都能體現出王勃是一個有才氣的人,請大家默讀課文,仔細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個奇才?

  ⑵學生默讀課文,畫出寫王勃很有才氣的句子,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⑶交流以上問題,相機精讀全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很有才氣?

  ①“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

  (王勃是山西人,聽說,可見名氣很遠,王勃的才氣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了)

  ②“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為什麼大家不敢答應?說話訓練:此時在座的客人會想些什麼?(都督邀請的可都是一些名士呀。)

  別人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時候,王勃在幹什麼?“這時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著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邊看邊想,突然迴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凝望----認真地觀察,換成看可以嗎?只是在看在觀察嗎?---邊看邊想,在思考,認真觀察並認真思考,這是寫出好文章的前提,我們同學們寫作文也要這樣。)

  我想請同學們把這段話再用心讀一讀,邊讀邊體會一下寫好一篇文章的過程。

  【媒體出示:“這時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著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邊看邊想,突然迴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

  ③“他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不一會兒就寫成了。”

  文思如泉----才華橫溢,筆走如飛----寫作速度非常快,就像事先寫好背出來的一樣。

  是事先準備好的嗎?(路過南昌、探望父親)

  ④“當那位都督聽人讀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時,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絕:‘奇才!真是奇才!’”

  “拍案叫絕”的意思。

  插敘:原本這位都督的女婿,也是一位學士,事先準備了一篇文章,打算在這次宴會上展示一下的,讓別人寫也只是客套話,這麼短的時間,寫出一篇好文章,確實很難,哪想,少年王勃不但寫成了,還寫得特別好,難怪都督要----拍案叫絕。王勃讓都督從很生氣到很欣賞,的確靠的自己的才氣。

  ②文章寫法的指導:雖然這段話沒有直接去寫王勃多麼有才氣,但是作者透過寫都督的表現卻也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王勃的才華橫溢。這樣的寫法就叫做側面描寫。

  ⑤“王勃寫的這篇《滕王閣序》,成了千古傳誦的名文。”

  “千古傳誦”的意思。

  ⑥引導補充:課題“少年”---王勃當時只有14歲。

  小結:課文中許多地方反映了王勃是個很有才氣的人,-----奇在年少,奇在寫的速度快,奇在勇敢,奇在博學多才。

  三、學習三四自然段,體會詩句描寫的美景

  1、滕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更是因奇才少年王勃寫下一篇千古傳誦的《滕王閣序》

  而享有盛譽,其中,有一詩句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知道是哪一句嗎?

  【媒體出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學生齊讀。

  2、你們怎麼結合課文來理解這兩句詩的意思呢?誰來說一說。

  生:(課文第三小節就是詩句的意思,讓該生讀)

  【媒體出示:“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隻野鴨正披著落日的餘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雲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

  教學要點:

  ①“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就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一隻野鴨正披著落日的餘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雲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

  ②野鴨----孤鶩

  突出:一隻

  “齊飛”----緩緩地飛翔、輕輕地飄蕩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們真不簡單!多麼迷人的江上秋景,讓我們和王勃一起來欣賞,誰能把這迷人的秋景讀出來嗎?

  指名讀,賽讀與評點,學生齊讀。

  教師帶讀:“遠處,-------。一隻野鴨正披著落日的餘輝-------,燦爛的雲霞在天邊-------------”

  激勵: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這可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啊!

  4、多美的景色呀,我們一起來吟誦詩句。學生齊讀。

  5、此時此刻,欣賞著這迷人的秋景,吟誦著千古佳句,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6、知道老師最想做什麼嗎?這麼美的情景,難道不想把它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之中嗎?所以,老師最想做的是,請你們用最短的時間把他背下來。

  四、小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想知道什麼?相機拓展,引導課外探究。

  ①古今中外,像王勃這樣的少年奇才,歷史上還有很多,你知道那些?

  2、結束語:

  王勃在寫這篇名文的時候非常年輕,所以課文的題目叫《少年王勃》。老師相信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一定會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也衷心希望我們班能出現像少年王勃那樣有才華的人才。

  五、作業:

  我國古代像王勃一樣才思敏捷、下筆成文的人很多,課後蒐集有關資料,準備參加班級故事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