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安石>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 古詩誦讀教案設計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 古詩誦讀教案設計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 古詩誦讀教案設計

  引導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的優秀教學教案,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教材簡析】

  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透過對湖陰先生庭院內外的幾處景物的描寫,巧妙地為我們勾畫了一個清靜脫俗,樸實勤勞的湖陰先生的形象,細膩而隱諱地表達了詩人退隱閒居的恬淡心境和從田園山水、從與平民交往中所領略到的無窮樂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古詩,並能背誦古詩。

  2、 能借助註釋及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所描繪的情境,感悟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學習擬人與描寫巧妙結合的表達方法,體會詩人退居田園後愉悅、輕鬆的心境。

  過程與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感情讀;悟詩情,感情背。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借景所傳達的情感;感悟詩人豐富的想象力,

  學習擬人與描寫巧妙結合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釋題匯入。

  1、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書湖陰先生壁》,讀題。

  2、 說說你對詩題的理解。

  3、 師小結並介紹作詩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閒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園,常跟附近居民來往,相處得很友好,湖陰先生楊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這一年夏初時節,詩人又到湖陰先生家做客,對這裡的環境景色十分欣賞,隨口吟成這首絕句,應主人請求題寫在當院牆壁上。

  二、誦讀,明詩意。

  1、 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再讀,藉助註釋及相關資料,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瞭解全詩大意、初步掌握古詩的感情基調)

  3、 師述古詩大意,學生閉眼冥想畫面:幾間簡樸的茅舍由於經常打掃,簷潔壁淨,沒有苔蘚生長的餘地;成壟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裝點得井井有條,這些全出自主人的親手栽培。一條快活的溪水,環繞著大片碧綠的禾苗,儼然是稻田的守護者;兩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請就推門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簾。

  4、 說說你聽後的感受,再帶著初步體會到的情感朗讀全詩。

  三、精讀,悟詩情。

  1. 默讀,抓詞感悟,說說你新的體會。(側重於人物形象與情感的體會與感悟)

  2. 彙報交流:

  (1)湖陰先生人品高潔、富於生活情趣;清靜脫俗,樸實勤勞。

  (2)湖陰先生的生活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3. 帶著新的體會感情朗讀。

  4. 描寫景物,讚美主人品格,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抒發詩人自己的思想情操。你感受到了嗎?說說吧!(表達了詩人退隱閒居的恬淡心境和從田園山水、從與平民交往中所領略到的無窮樂趣。)

  5. 詩人是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方法生動地傳遞出他的思想情感的呢?(感悟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學習擬人與描寫巧妙結合的表達方法)

  6. 再次,感情朗讀。

  7. 嘗試背誦。

  四、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古詩。 2.依據詩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知識拓展]

  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人。王安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學家。列寧曾稱他為“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詩,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詞風格獨特,洗淨五代鉛華,開啟豪放派的先聲。有輯本《臨川先生歌曲》。

  王安石(北宋時期)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警闢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存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並稱“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