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安石> 《孤桐》賞析

《孤桐》賞析

《孤桐》賞析

  《孤桐》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天質自森森,孤高几百尋。

  凌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明時思解慍,願五絃琴。

  譯文

  梧桐樹天生就能長得茂盛密,然屹立,拔地高達幾百尋。

  接近了雲,也不屈服,這是由於深深紮根大地的緣故。

  歲月越久根越壯實,太陽越熾烈葉子越濃密。

  清明盛世,也想著解決民間疾苦(象帝舜撫琴唱的那樣),願被砍伐製作成五絃琴。

  賞

  如果瞭解了王安石積極變法的經歷,瞭解了他的.思想性格,瞭解了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就不難把握此詩的主題。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為他的人格寫照:儘管在變法中,他受到種種打擊,但他志存高遠,正直不屈;經歷的磨難越多,鬥志越堅;為了天下蒼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幾百尋的孤桐,之所以然屹立,高幹凌,是因為它“得地本虛心”,善於從大地汲取養分和力量。如果離開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別想“孤高几百尋”了。猶如希臘神話中力大無比的英雄安泰,離開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終於被他的敵手扼死一樣。由此我們想到,任何英雄豪傑都是從群眾中產生的,他的力量來自群眾。離開了群眾 (大地),再偉大的英雄也將一事無成。

  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是詩人表明立志改革決心的宣言書。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卻給人以堅定親近之感,令人讚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