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陶淵明> 《飲酒·其四》陶淵明

《飲酒·其四》陶淵明

《飲酒·其四》陶淵明

  《飲酒·其四》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秋菊有佳色,露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賞:

  秋菊佳色,助人酒興,作者不覺一杯接著一杯,獨自飲起酒來。“泛”這裡是縱情飲酒的意思。“忘憂物”指酒。《詩經·邶風·柏舟》“微我無酒,以遨以遊”,毛《傳》:“非我無酒可以遨遊忘憂也。”又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相傳杜康是開始造酒的人,這裡用作酒的`代稱。)如果心中無憂,就不會想到“忘憂”,這裡透出了作者胸中的鬱憤之情。“遺世”,遺棄、超脫俗世,主要是指不去做官。明黃文煥《陶詩義》說:“遺世之情,我原自遠,對酒對菊,又加遠一倍矣。”分甚確。不過,結合“忘憂”看,這裡的“遺世”,也含有憤激的成分。因為淵明本來很想做一番“大濟於蒼生”(《感士不遇賦》)的事業,只是後來在官場中親眼看到當時政治黑暗,這才決計歸隱的。末尾寫所以歸隱之故,表達了隱居終身的決心。“嘯”是口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是古人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嘯傲”謂歌詠自得,無拘無束。《飲酒》第五首《飲酒·結廬在人境》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知東軒即在此東籬內,東籬之下種有菊花。對菊飲酒,嘯歌採菊,自是人生之至樂。“得此生”是說不為外物所役使,按著自己的心意自由地生活,也就是蘇東坡所說的“靖節以無事自適為得此生,則凡役於物者,非失此生耶?”(《東坡題跋·題淵明詩》)“得此生”和“失此生”實指歸隱和做官。嘯傲東軒,是隱居悠閒之樂的形象描繪,它是讚美,是慶幸,也是意願。然而,“聊復”(姑且算是)一詞,又給這一切罩上了一層無可奈何的色彩,它上承“忘憂”、“遺世”,仍然表現出壯志難酬的憾恨,並非一味悠然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