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之佛學感悟

《題西林壁》之佛學感悟

《題西林壁》之佛學感悟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1037~1101),字子,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於從常見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

  2.橫看——從正面看,從山前山後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3.側——側看,從側面看,從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

  5.緣——因為。

  在眾多的歌詠廬山的作品中,蘇軾的西林寺題壁詩與李白《望廬山瀑布》同樣著名。但兩首詩的藝術構思卻大不一樣:李白透過香爐峰瀑布一處景色的描寫,烘托廬山的氣勢,激發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蘇軾則沒有描寫具體景特,而是括抒寫瀏覽廬山的總印象,從中揭發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面對雄偉壯麗的廬山,詩人不勝感嘆地說: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形象。我們為什麼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此山裡面,眼界受到侷限的緣故啊。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個人認為,蘇軾當時寫這首《題西林壁》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第一、讚美廬山之美,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8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讚美此山。第二、佛學哲理,當時蘇軾遊覽完廬山後入住西林寺,廬山西林寺,坐落於廬山北,建於東晉太和二年(公元36年)由太府卿陶範建立,為廬山北山第一寺。

  初是沙門竺曇結庵草舍,死後慧永繼承師業。到晉太元二年江州刺史陶範為之立廟,命名為西林寺。自晉至唐一直鼎盛,元為兵焚,明修又毀,此後長期不復。現寺,近年重修,廟宇宏敞,佛像高大,規模不亞當初,別緻莊嚴。廟中,原有一幅牆壁,蘇軾來遊,看到壁前前人題詩甚多,頓時興起,索筆《題西林壁》,傳為千古佳詩。其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一句,極具哲理。

  蘇東坡的《題西林壁》大就不簡單是小學課本所說的這種意味。那麼這個和佛學有什麼關係?和佛教有什麼關係?研究蘇東坡的人指出,《華嚴經》這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部經典,《華嚴經》裡有兩句語,說是“種種差別如沙數”,說在這一微塵裡,世界還是很豐富,大小的剎那的這種區別,就像恆河沙數,無量多的區別,如沙數;“平坦高下各不同”,這個句式都很像,說句式像,難道蘇東坡就一定受它的影響嗎?我也不是說一定受,但是還有一個小證據,就是蘇東坡的弟弟蘇子由說過,說我們老兄,自從讀了《華嚴經》,他的詩文都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所以,像這樣一首詩,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它的哲理,它所展現的境界很可能都和他的佛學修養有一定的關聯。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像朋友之間的交往,你永遠不知道對方心裡究竟想的是什麼,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所以朋友之間的交往需要用心的去溝通,用心的去維護之間的感情,用心的去經營。此是個人對文章的不成熟的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