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唐詩> 有關長城的唐詩

長城的唐詩

有關長城的唐詩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雲愁殺人。

  【薊門行】(唐·高適)

  新歲芳梅樹,花四面同。春風吹漸落,一夜幾枝空。

  少婦今如此,長城恨不窮。莫將遼海雪,來比後庭中。

  【梅花落】(唐·劉方平)

  銜杯吹急管,滿眼起風砂。大漠山沈雪,長城草發花。

  策行須恥戰,虜在莫言家。餘亦祈勳者,如何別左車。

  【送劉判官赴豐州】(唐·盧綸)

  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有日雲長慘,無風沙自驚。

  當今聖天子,不戰四夷平。

  【登長城】(唐·李益)

  秦築長城城已摧,漢武北上單于臺。古來征戰虜不盡,今日還復天兵來。

  【塞下曲】(唐·李益)

  統漢峰西降戶營,黃河戰骨擁長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無人空月明。

  【統漢峰下】(唐·李益)

  雁塞日初晴,狐關雪復平。危樓緣廣漠,古傍長城。

  拂劍金星出,彎弧玉羽鳴。誰知系虜者,賈誼是書生。

  【度關山】(唐·李端)

  南依劉表北劉,征戰年年簫鼓喧。雲雨一乖千萬裡,長城秋月洞庭猿。

  【塞外月夜寄荊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孤城笛滿林,斷續共霜。夜月降羌淚,秋風老將心。

  靜過寒壘遍,暗入故關深。惆悵梅花落,山川不可尋。

  【長城聞笛】(唐·楊巨源)

  萬里長城壞,荒營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猶唱白符鳩。

  【經檀道濟故壘】(唐·劉錫)

  獨向長城北,黃雲暗塞天。流名屬邊將,舊業作公田。

  擁雪添軍壘,收冰當井泉。知君住應老,須記別鄉年。

  【送流人】(唐·張籍)

  將家難立是威聲,不見多傳衛霍名。一自元和平蜀後,馬頭行處即長城。

  【州詞獻高尚書三首】(唐·李涉)

  臨壇付法十三春,家本長城若下人。芸閣少年應不識,南山鈔主是前身。

  【題悟公禪堂】(唐·陸暢)

  上將得良策,恩威作長城。如今幷州北,不見有胡兵。

  晉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從古無比,意氣送君行。

  【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日日風吹虜騎塵,年年飲馬漢營人。千堆戰骨那知主,

  萬里枯沙不辨春。浴谷氣寒愁墜指,斷崖冰滑恐傷神。

  金鞍玉勒無顏色,淚滿征衣怨暴秦。

  【飲馬長城窟】(唐·陳標)

  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輕遏翠弦中。分明似說長城苦,水咽雲寒一夜風。

  【聽箏】(唐·張)

  秦帝防胡虜,關心倍可嗟。一人如有德,四海盡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至今徒者骨,猶自哭風沙。

  【長城】(唐·朱慶餘)

  秦皇無策建長城,劉氏仍窮北路兵。若遇單于舊牙帳,卻應傷嘆漢公卿。

  【送從翁中丞奉使戛斯】(唐·趙)

  秦興版築時,伐不知誰。異代餘根在,幽人得手持。

  細看生古意,閒倚動邊思。莫作鳩形並,空將鶴髮期。

  【賦得長城斑竹杖】(唐·李頻)

  遠水猶歸壑,徵人合憶鄉。泣多盈袖血,吟苦滿頭霜。

  楚國連天浪,衡門到海荒。何當生燕羽,時得近雕樑。

  【長城下】(唐·曹鄴)

  一叫長城萬仞摧,杞梁遺骨逐妻回。南鄰北里皆婦,誰解堅心繼此來。

  【杞梁墓】(唐·汪遵)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長城】(唐·汪遵,一作載)

  獨夜長城下,孤吟近北辰。半天初去雁,窮遠來人。

  月黯氛埃積,風帳幕鄰。惟聞防虜寇,不語暗傷神。

  【失題】(唐·許棠)

  當時無德御乾坤,廣築徒勞萬古存。謾役生民防極塞,

  不知血刃起中原。珠璣旋見陪陵寢,社稷何曾保子孫。

  降虜至今猶自說,冤聲夜夜傍城根。

  【長城】(唐·羅鄴)

  柳色尚沈沈,風吹秋更深。山河空遠道,鄉國自鳴。

  巷有千家月,人無萬里心。長城哭崩後,寂絕至如今。

  【秋深】(唐·周樸)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唐·盧汝弼)

  秦家無廟略,遮虜續長城。萬姓隴頭死,中原荊棘生。

  【續古】(唐·陳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