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蘇軾> 走近黃州尋訪蘇軾教案設計

走近黃州尋訪蘇軾教案設計

走近黃州尋訪蘇軾教案設計

  一、 教材依據

  本課依託於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3、必修4,進行了新的教材生成,即課外選取了蘇軾黃州期間的五首詞作《卜算子》《西江月》《臨江仙》《滿庭芳》《水調歌頭》作為教學材料,連同教材中作者同一時期的作品《赤壁賦》《赤壁懷古》《定風波》,共同完成對蘇軾黃州貶官期間文學創作、思想變化及其人生態度的探究。

  二、 設計思想

  1、 指導思想:

  旨在將新課程理念不斷引向深入,推動新課標背景下教學理念向教學實踐的有效轉化。

  2、 設計理念:

  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重視科學研究,注重合作探究,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基於此,我將本課設計定位為研究性專題課,藉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發展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透過相互合作深入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藉以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奠定基礎,為學生獲得研究性學習成果架設橋樑。

  3、 教材分析:

  教材原有篇目《赤壁賦》《赤壁懷古》《定風波》是蘇軾詩詞中的代表,集中體現了蘇軾豪放詞作的風格及其曠達豪邁的人生態度。但是,由於教材篇目所限,學生對於蘇軾的創作與思想,認識尚且零散、膚淺,缺乏深入系統的把握。依託教材而發展生成的新的教學資源,可以彌補原有的不足,豐富學生的認識,併成為探究蘇軾黃州不同階段思想變化、心路歷程的依據。

  4、 學情分析:

  步入高中階段,課程的資訊容量、思想深度及探索難度都要求較從前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這就需要對於蘇軾作品的教學具有更進一步的梯度。尤其高一學生,剛剛走進高中,剛剛接觸新課程改革,要在教學中貫徹新課標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就必須既抓好切入的契機,找準恰當的角度,又得把握住合適的深度與難度。與此同時,還需要採用與之匹配的教學手段。本課正是在落實新課標教學思想的同時,針對高一學生的學習現狀所設計的研究性專題課。

  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從課堂延伸至課外,豐富對於蘇軾文學創作、思想變化及其人生態度的認識。

  2、進一步培養學生鑑賞古詩詞的能力,培養他們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的意識與習慣。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蒐集與分析資料,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開展研究性學習。

  閱讀與尋找、收集與整理、表達與交流、評價與總結

  情感、態度、

  價值觀 1、把握蘇軾黃州期間作品流露的情感態度,瞭解其心路歷程。

  2、引導學生在逆境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ppt.,融文字、圖片、音訊於一爐,充分最佳化教學效果。

  四、教學重點:賞析蘇軾黃州期間的作品,瞭解蘇軾的心路歷程,把握其不同階段的思想變化和情感態度。

  五、教學難點:準確把握蘇軾曠達的人生態度。

  六、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 資源收集 用蘇軾、余光中的詩歌《自題金山畫像》《尋李白》評價蘇軾一生,圖片《古城黃州》引領課題,教材以外蘇軾黃州期間的五首詩詞作為鑑賞材料,明代洪應明《菜根譚》中的對聯作為小結,傅雷語沒有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偽的,沒有經過苦難的超脫是輕佻的及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作為收束。

  課件製作 在上述資源的基礎上,以原創為性質,以教學各環節要點為物件,以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豐富課堂、最佳化效果為宗旨,製作多媒體ppt.課件。

  活動準備 1、分析學情,佈置預習,指導學生分組——蒐集——整理——討論等。

  2、分析教材,確立課型,設定目標,構建教學資源,設計教學方案等。

  七、教學過程:

  (一)、出示投影,匯入課堂:

  1、由蘇軾的詩歌《自題金山畫像》引領,對他的一生做出概括。

  2、由余光中的《尋李白》引領,對蘇軾的成就作以評價。

  3、黃州與蘇軾。

  無論失意的一生還是豐盈的一生,我們都不能不提到長江邊上的一座小城。黃州,一個很難被人想起的荒草悽悽、鴉鵲翔集的小地方,然而,作為蘇軾人生的轉折,卻怎麼也抹不掉它留給中國文化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它目睹了一個正直官員的倒下,也見證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黃州永遠是蘇軾生命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黃州,尋訪蘇軾當年的足跡。

  板書:黃州●蘇軾

  出示投影:

  探究要點:賞析蘇軾黃州期間的作品,瞭解蘇軾的心路歷程,把握他不同階段的思想變化和情感態度。

  (二)、品評作品,解讀蘇軾:

  1、回顧蘇軾作品,品評東坡印象。

  出示投影:環節一:作品之精神氣質篇

  精神氣質:詩意理想的蘇軾,清醒現實的蘇軾。

  多愁善感的蘇軾,豪邁曠達的.蘇軾。

  2、梳理蘇軾人生,探尋心路歷程。

  出示投影:環節二:人生之情感態度篇

  1、明確:初到黃州——苦悶自傷縹緲孤鴻影(投影)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對蒐集的作品篩選出典型代表並加以解說評點。(《卜算子》《西江月》)

  2、明確:黃州中期——平和淡泊江海度餘生(投影)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對蒐集的作品篩選出典型代表並加以解說評點。(《臨江仙》《滿庭芳》)

  3、明確:黃州後期——豪放曠達煙雨任平生(投影)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對蒐集的作品篩選出典型代表並加以解說評點。(《定風波》《水調歌頭》)

  4、小結:由初到黃州的苦悶自傷,到黃州中期的平和淡泊,最後變為豪邁曠達,蘇軾完成了心靈的蛻變和精神的昇華,以超然、淡定、豪邁、放達,給人們展示出一個永遠朗笑著吟嘯徐行的可敬的東坡居士。

  (三)分析比較探究,把握蘇軾的曠達。

  1、比較李白、杜甫、辛棄疾的人生態度。

  2、明確與把握蘇軾的曠達。

  3、小結:

  明代洪應明《菜根譚》中有一副對聯:榮辱不驚,任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看天邊雲捲雲舒。這是對蘇軾曠達的最好詮釋:一種淡泊與悠遠,一種豁達與平和,一種灑脫與從容。

  (三)、個性解讀,思維訓練:

  1、設問:

  在餘秋雨眼中,蘇軾是中國古代最親切、最高貴、最有魅力的文人,我們前面的研討印證了這一點。那麼,在座的同學是不是都認同他的處世哲學與人生態度呢?對蘇軾,我們有沒有新的、別樣的看法?

  2、引導學生作逆向思維,以《定風波》為例,說說自己的理解與認識。

  3、教師歸納,引入人生觀教育。

  在人生的穿林打葉聲中,你到底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姿態,是自己的事,只要熱愛生活,一方靜夜的星空,也能讀出纏綿的詩意。但是,更絢麗的人生則告訴我們:沒有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偽的,沒有經過苦難的超脫是輕佻的。(傅雷語)

  (四)、總結收束,思索感悟。

  結束語:

  黃州雖然是這位巨人政治生涯的低谷,卻也成為蘇軾文學的聖地、東坡精神的豐碑。經歷了反思、成熟和超脫三個階段的變化,在黃州這樣一個僻陋貧瘠的寂寞之鄉,蘇軾撫平了青年時代的激情和傲氣,驅散了烏臺詩案的陰雲與瘴氣,達到了他做人和為文的最高境界。

  人事代謝,宦海沉浮,蘇軾把對歷史與人生的感悟都凝聚在了長江邊上的這座小城,隨著滾滾東去的長江之水,發出他響徹千古的天籟之音。東坡的精神和人格也如滔滔江水在時間的長河中奔騰不息。

  讓我們隨著這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感受來自他的曠達與豪邁,沛然與不朽。

  (五)、佈置作業,延伸課堂。

  請結合這節課探討的內容,自選題目,形成研究性學習報告。

  參考角度:1、一蓑煙雨任平生——我看蘇軾與黃州作品。2、蘇軾的黃州心態之我見。3、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在黃州

  (附)板書設計:黃州蘇軾

  前期——苦悶自傷(縹緲孤鴻影)

  中期——平和淡泊(江海寄餘生)

  後期——豪邁曠達(煙雨任平生)

  附件:

  課外選編的黃州五年蘇軾不同思想階段的作品

  1、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1080年)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2、 西江月中秋(1080年)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3、滿庭芳(1082年)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

  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4、臨江仙夜歸臨皋(1082年)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5、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1084年)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八、教學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