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蘇軾> 教學方案自蘇軾

教學方案自蘇軾

教學方案自蘇軾

  1、課型:問題討論教學法。

  2、學習目標:

  (1)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情景交融,想像豐富。

  3、重點:每首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背誦。

  4、難點:理解富有表現力氣語言,有些難理解的句子的含義。

  5、德育滲透要點:學習蘇軾曠達的胸懷與樂觀精神。

  教學步驟:

  一、匯入:

  學生背誦《十五夜望月》後指出,這連同《我的思念是圓的》都是詩第一首是七言絕句,第二首是現代詩。問:詩的內容和題目有關聯?有。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詞《水調歌頭》。這不是題目而是詞牌名,它和詞的內容無關,只是決定了詞的形式,如,每首要寫多少字,多少段,每句要寫多少字,押什麼韻等等。為了與其它同一詞牌的詞相區別,可以用詞的首句“明月幾時有”當成這首詞的題目。

  二、作者簡介

  在中國古代文學的百花園裡,宋詞是一束芬芳絢麗的奇葩。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采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說到宋詞,我們就不能不提到北宋的大詞人蘇軾。

  蘇軾有獨立的人格,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總是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注定了他仕途的艱險,一生的坎坷。蘇軾為官四十年,在朝廷任職卻總計不到十年,最後不幸死於回京的途中。就在他去世的前不久,曾寫下這樣的一首詩:“心似己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澹州”,道盡了一生的辛酸。如此坎坎坷坷的經歷,使詞人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苦悶,激發了詞人的才情,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多樣性:既豪邁與曠達又婉約。本首詞是一首中秋詞,帶有婉約的風格,歷來被公認是中秋詞中的絕唱。

  三、 聽朗讀錄音,讀全詞,正音正字,朗讀。

  不勝 綺 嬋娟

  四、 學生看書下注釋,討論全詞大意。

  五、 學生就全詞大意質疑,師生共同釋疑。

  1、 詞前小序,這裡介紹了寫作的時間、狀態及緣由。

  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兄弟二人己七年不曾相見,“兼”字暗示出思念子由並不是寫作的主要原因。

  2、皎潔的明月何時出現?我端起酒杯詢問青天不知道月中宮殿,今晚該是哪一年。我想駕著長風回到天上去,又恐怕經不起那月中宮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隨人,清冷的月宮怎能比得上人間。月光轉過硃紅的樓閣,貼近雕花的窗戶,照著離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應該有什麼怨恨,為什麼總是在別離時又亮又圓?人間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月亮也會陰藏晴出,團圓殘缺這些事自古以來難得圓全。但願我們歲歲平安,遠隔千里,共對這明月互相祝福。

  六、 挖掘全詞內在的思想感情。

  1、提問:你從本詞中能否看出作者矛盾的心理?請用原句回答並結合作者的一生經歷解釋一下是什麼樣的矛盾?最後這矛盾心情化解了嗎?請用原句回答並解釋一下是怎麼化解的?這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胸懷和精神?

  學生可討論後回答。

  明確:“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學生畫出)寫作者想超脫塵世,又怕“高處不勝寒”。“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學生畫出)詞人很快領悟到人月無常,自古皆然。人悲歡離合同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無法克服的遺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這些表達了作者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精神。

  2、師生總結上闋:寫月下飲酒。由幻想超脫塵世,轉化為喜愛人間生活。

  3、師生總結下闋:寫對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而為對離人的祝福。

  4、師生總結中心思想:這首詞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於人世間,但積極的處世態度終於戰勝了消極“遁世”的念頭,表現了曠達的胸懷和樂 觀的情致。

  七、 學生畫出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表達對離人美好祝福的句子。朗讀全詞。

  八、 聽古人誦讀、聽流行歌,王菲的“明月幾時有”。

  九、 佈置作業

  1、 背誦。

  2、 背書下注釋。

  十、 板書設計: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蘇軾 (北宋詞人)

  問題:

  1、你從本詞中能否看出作者矛盾的心理?請用原句回答並結合作者的一生經歷解釋一下是什麼樣的矛盾?

  2、最後這矛盾心情化解了嗎?用原句回答並解釋一下是怎麼化解的?

  3、這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胸懷和精神?

  生字:不勝寒 綺戶 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