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參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參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參考

  導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的所寫,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學習目標:

  1、瞭解詩歌的一些常識。

  2、瞭解詩歌的一些技巧,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3、透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及珍視朋友間的友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

  教學過程

  一.《送別》引入

  一曲長亭外古道邊,將古道送別唱得悠揚婉轉,催人淚下,那離別之傷已然銘刻在心間。

  (此曲有學生會唱,一定強調只可輕聲跟唱,重在用心體會送別之情)

  二.由曲到詩

  說道唐人的送別詩,我們首先要說的就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所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齊讀此詩。

  2.解讀此詩。

  詩的第一句:寫送別地點

  詩的第二句:寫朋友將要去的蜀州就在那風煙迷茫之中。表面寫的是兩個地 方,但從時而回望長安和時而翹首蜀地中,表現難捨之情,沒有離別字樣,卻一開篇就讓人感受到濃濃的離情。

  詩的第三四句:寫你我都是為了仕宦離別家鄉、漂泊異鄉。境遇相似,由己及人,推心置腹,言外之意,我們都不必為了這個已定的分別而過多的傷感。

  詩的五六句:筆鋒一轉,寫下了開朗樂觀最為人稱道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時尚有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存在,那麼,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勵,也如同近在咫尺。

  詩的七八句:委婉收結。

  3.簡析.

  空間上的離別:

  時間上的離別:

  結合生活經歷,各抒己見。。。。。。

  小結:在遙遠的離別,也分不開真正的知己,再長久的離別,也割不斷真正的友情。只要彼此的感情金石般牢固,哪怕是遠在天涯,也猶如比鄰而居。這兩句是全詩的高潮,表現了詩人----

  (高遠的志趣,脫俗的情懷,積極進取的'精神)

  三.再次齊讀此詩,體會別樣的送別。

  四.完成課後練習,並背誦此詩。

  教學總結

  新課程理念提倡以生為本,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所謂“以學定教 順學而導”是依據學情確定教學的起點、方法與策略,在恰當的起點上選擇最優的教學方法,運用高超的教學藝術,順著學生思維的走向,因勢而導,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優的發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文的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三點:

  1.以學定教 讓教學設計更最佳化

  本次授課物件是初二學生,初二學生對於古詩已形成了一定的積累與鑑賞經驗。基於學情,我課前事先佈置了預習作業:要求學生結合註釋和工具書自行疏通詩文大意,並讀準字音與節奏;查詢作者介紹與寫作背景;提出一至三個疑問。這些預習作業,學生透過自主學習基本都能完成。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所要求的“誦讀古代詩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疑為學之始,在預習時讓學生自己提出疑問,這樣他們帶著問題去聽課,聽課效率會更高。同時,學生的質疑也能讓我們教師發現和了解學生對於文字讀懂了什麼,讀不懂什麼。讓我們在設計教學方案,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時有的放矢,避免教學起點定的太低或太高,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最優的發展。調查瞭解後,我發現班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提出的疑問都與詩人的情感有關。因此,我將瞭解詩人面對離別能夠積極樂觀的緣由作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總之,基於學情的教師備課,才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的需求,進而提升課堂效率。因為,這樣的教學設計,對於學習主體的學生來說是最最佳化的。

  2.順學而導 讓師生互動更精彩

  順學而導關鍵在於教師在教學預設過程中做到一個”導“字,也就是如何引導學生有效進入新的知識學習中去,如何引導學生在有效時間內達成高效的學習。為此,要求教師在教材把握上有自我讀到的見解,對教學重點難點有深入的認識,對教學預設有充分而多樣的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疑問、學生的思考能夠給予有效的引導,從而出現精彩的師生互動。

  在深入研讀文字後,我認為這首送別詩的詩眼在“宦遊”二字上,它是深入解讀本詩,真正走進詩人內心的關鍵所在。初二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識積累,且能夠產生一些個性化的解讀,相對較有思想性。但是,學生對於詩人曠達的胸懷和高遠的志趣的理解是很難輕易明白的。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當時的宦遊文化和詩人的平生經歷等,教會學生知人論世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產生自己獨到的閱讀體驗與理解。在此,我珍視學生個體獨特的感受、體驗與理解,並且創設小組合作交流的模式,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在具體品詩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出相關句子所蘊含的情感,並且設計了師生合作朗讀的環節等。在解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即對詩人情感、志趣和胸懷的理解時,師生之間產生了精彩的互動。

  3.學導結合 讓課堂教學更有效

  基於學情,我想是教師備課必須首要考慮的事情。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提升自我的學識與能力,運用高超的教學藝術,靈活機智的將學生引入文字深處,獲得他們自身獨特的情感體驗與理解。因此,學導結合十分重要,唯有將二者有效的聯結在一起,方能讓課堂教學更有效。

  古人云:“三分詩,七分讀。”在”“品詩悟情“環節,學生依據自身的學識經驗,解讀各聯中蘊含的情感,並試著進行誦讀,讀出這份感情。期間,我進行了適當的點撥。在他們理解不到位或者吟誦處理有問題的地方予以引導,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形式,如個人展示、兩兩合作、小組合作、師生合作等,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中最大限度的拓展自己的思維能力,於交流探討中碰撞中更多的思想火花。

  學導結合,讓我們在文字閱讀教學時避免了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避免了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與思考。它讓我們更加尊重學生,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並且善於透過合作學習來解決閱讀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到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附錄;

  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樓送辛漸 別董大

  王維 王昌齡 高適

  渭城朝雨邑輕塵, 寒雨連江夜入吳, 千里黃雲白日曛,

  客舍清清柳色新。 平明送客楚山孤。 北風吹雁雪紛紛。

  勸君更盡一杯酒, 洛陽親友如相問, 莫愁前路無知己,

  西出陽關無故人。 一片冰心在玉壺。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

  天涯一望斷人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