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詩經讀書筆記

詩經讀書筆記

詩經讀書筆記

  春秋戰國時期,舊的社會體系行將瓦解,新的社會秩序尚在探索中,時人驚呼:周文疲敝,禮崩樂壞。在這個有序、無序不斷轉換的歷史時期,思想界空前活躍,文化極度榮。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基礎之上,中國各地湧現了各種民間民謠,後經孔子聖人之手點滴積累修整,終成《詩經》——我國第一部一詩歌典籍。

  它彙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間的詩歌305篇。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是我國詩歌發展的源泉,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中的詩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堪稱中國古代文學精粹。詩經的風格樸實自然,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並真率的表達思想感情,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風格。其中多處運用賦、比、興的手法。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給人的感受,就像是一汪清泉,清澈見底,毫無雜質。我們只有靜下心來慢慢品,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它所要表達的思想。

  讀詩經可發現,它的題材多出自這三個方面,分別是描繪愛情與婚姻的詩,這類在詩經中居多,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同時也是藝術價值最高的部分。其次是鞭撻社會黑暗現實、反映勞動人民生活場景的`詩,這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要的歷史價值。最後一類是有關上古神話傳說、英雄事蹟的詩,它成為了我們瞭解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

  “關關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孩提時代的我們就開始誦唸這些朗朗上口的詩歌,雖不知其詩經本源,但是對於詩經也多少有所涉獵。詩經對我們的影響是深刻的。根深蒂固於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千百年來,詩經的光彩依舊靚麗奪目。其至高至極的地位從未隨時間的遷徙而有所變更。

  除此之外,詩經的文學造詣亦是極為玄妙。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明慧睿智。讀詩經更能讓我們明智。詩經在內容上主要包括名言、要義和故事三部分。其中 各種名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亦文辭曼妙,意境遠都是歷來所被稱頌的佳句。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有些詞句比如“窈窕淑女”“投桃報李”等等不僅被歷代文獻所引用,而且至今仍為人所熟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名言”,同時也說明這些詩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的聖人賢者將詩經奉為堪史要典,詩經帶給我們的,並不僅僅單純是優柔的詞句,或唯美或悲涼的愛情抑或生活故事。而是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它所表達的古典浪漫現實主義情懷是基於現實歷史背景之下,透過詩經這層薄紗我們不僅能發現當時社會背景條件下人民的生活現狀,更能感受到文化的發展與變遷,社會文化氛圍人民群眾思想等歷史線索。詩經不同於史書的是它從另一個方面向我們充分展示了春秋到戰國年代的社會面貌。它用簡短樸實的語言,熟練的表達技巧,為我們描繪了一副古代史實長卷。這亦是詩經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在現如今文化氾濫的年代,各類文化層出不窮,面對這樣一個文化大浪潮,對於中華文化蘊含的挖掘與學習更我緊迫。讀史使人明智,讀詩經使人明智又明理,它教給我們的是中國古代的整個文化大背景,小小的一本書承載的是無數深厚文化哲理,詩經不愧為中國第一詩歌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