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詩經二則》的賞析

《詩經》的賞析

《詩經二則》的賞析

  《關雎》 譯文

  關關雎(jū)鳩(jīu),在河之洲。 雎鳩鳥在河中沙洲,不停地鳴叫。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 文靜美好的姑娘,是男兒的好配偶。

  參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在船的左右兩邊撈,長短不齊的水草。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文靜美好的姑娘,男兒日夜都想她。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來做夢長相思。

  悠哉(zāi)悠哉,輾(zhǎn)轉反側。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來覆去難入眠。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長短不齊的水草,姑娘左右去摘採。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文靜美好的姑娘,彈琴鼓瑟表示親近。

  參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長短不齊的水草,姑娘左右去挑選。

  窈窕淑女,鐘鼓樂(lè)之。 文靜美好的姑娘,敲擊鐘鼓使她快樂。

  《蒹葭》 譯文

  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 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溯(sù)洄從之,道阻且長;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彷彿就在水的中央。

  蒹葭萋(qī qī)萋,白露未晞。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乾。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di)。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彷彿就在沙洲中間。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迂迴難走。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彷彿就在水中沙洲。

  【作品簡介】

  《關雎》出自《詩經?國風?周南》,是《詩經》的首篇,它是反映一個青年對一位容貌美麗姑娘的愛慕和追求,寫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悅。它是我國愛情詩之祖。不僅反映的是令人喜聞樂見的愛情題材,還具有獨到的藝術特色。關雎:篇名它是從詩篇中第一句中摘取來的。《詩經》的篇名都是這樣產生的。《蒹葭》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是2500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二則》賞析

  【《關雎》賞析】

  此詩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對所思女子真是設想得體貼入微,關懷備至。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來,連個小彎兒也不拐。但從第二章起,細節描寫增多了,小夥子由於“寤寐思服”,徹夜翻來覆去,睡不踏實,這確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穩,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戀愛時總是好往樂觀處想,於是他想到將來結婚時場面多麼熱鬧,婚後感情多麼融洽和諧,生活多麼美滿幸福。這一切遐想,都是從“悠哉悠哉,展轉反側”的失眠中幻化出來的。雖說是主觀的一廂情願,卻並非可望而不可即。後來的劇作家代劇中人立言,說“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反嫌說得太露;而《關雎》的`作者卻以豐富而圓滿的想象來填充眼前無可排遣的相思,這真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了。難得的是這乃屬於典型的東方式的、我國傳統的正常戀愛觀,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為夫婦(用“好逑”字樣可證),而不僅僅是做為情侶(這同《鄭風》裡的作品就不同了!),這固然有封建統治階級的烙印,卻也體現了漢民族的傳統特色。

  【《蒹葭》賞析】

  此詩三章重疊,各章均可劃分為四個層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興,展現一幅河上秋色圖: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蘆葦蒼蒼,露水盈盈,晶瑩似霜。這境界,是在清虛寂寥之中略帶淒涼哀婉色彩,因而對詩中所抒寫的執著追求、可望難即的愛情,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詩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尋河對岸的“伊人”。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絕不通,意味著追求艱難,造成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雖望穿秋水、執著追求,但“伊人’都飄渺阻隔。可望難即,故而詩句中盪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悵惆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並列的兩個層次,分別是對在水一方、可望難即境界的兩種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從之,道阻且長”,這是述寫逆流追尋時的困境:艱難險阻無窮,征途漫漫無盡,示意終不可達也。“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這是描畫順流追尋時的幻象:行程處處順暢,伊人時時宛在,然而終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順流,百般追尋,執著之意可見;不是困境難達,就是幻象難近,終歸不得,悵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體而充分的展現。

  全詩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揮了重章疊句、反覆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徵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從“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這是地點的轉換,象徵著伊人的飄渺難尋;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覆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抒情主人公堅執不已的精神。重章疊句,層層推進,這是《詩經》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現方法。詩中還巧妙的運用瞭如“蒼蒼”,“、悽悽”,使全文聲情兼備。